生活雜記

白香詞譜-清·舒夢蘭白香詞譜

2014083015:15
白香詞譜-清·舒夢蘭白香詞譜
============================
目次
一菩薩蠻李白
二憶秦娥李白
三調笑令王建
四長相思白居易
五更漏子溫庭筠
六攤破浣溪沙李璟(南唐中主)
七憶江南李煜(南唐後主)
八搗練子李煜(南唐後主)
九相見歡李煜(南唐後主)
十浪淘沙李煜(南唐後主)
十一虞美人李煜(南唐後主)
十二一斛珠李煜(南唐後主)
十三謁金門馮延巳
十四踏莎行寇准
十五賀聖朝葉清臣
十六御街行范仲淹
十七漁家傲范仲淹
十八蘇幕遮范仲淹
十九錦纏道宋祈
二十離亭燕張升
二一訴衷情歐陽修
二二阮郎歸歐陽修
二三南歌子歐陽修
二四臨江仙歐陽修
二五西江月司馬光
二六桂枝香王安石
二七天仙子張先
二八晝夜樂柳永
二九雨淋鈴柳永
三十卜算子蘇軾
三一洞仙歌蘇軾
三二蝶戀花蘇軾
三三水調歌頭蘇軾
三四清平樂黃庭堅
三五畫堂春黃庭堅
三六驀山溪黃庭堅
三七憶王孫秦觀
三八如夢令秦觀
三九桃源憶故人秦觀
四十鵲橋仙秦觀
四一河傳秦觀
四二滿庭芳秦觀
四三清玉案賀鑄
四四薄倖賀鑄
四五惜分飛毛滂
四六河滿子孫洙
四七燭影搖紅王詵
四八減字木蘭花王安國
四九千秋歲謝逸
五十瑣窗寒周邦彥
五一解語花周邦彥
五二過秦樓周邦彥
五三昭君怨萬俟雅言
五四感皇恩趙企
五五好事近蔣子雲
五六賀新郎李玉
五七瀟湘夜雨趙長卿
五八祝英台近辛棄疾
五九南浦程垓
六十齊天樂姜夔
六一沁園春陸游
六二醉太平劉過
六三喜遷鶯吳禮之
六四雙雙燕史達祖
六五換巢鸞鳳史達祖
六六瑞鶴仙史達祖
六七風入松吳文英
六八一翦梅蔣捷
六九永遇樂蔣捷
七十瑤台聚八仙張炎
七一水龍吟張炎
七二綺羅香張炎
七三疏影張炎
七四採桑子朱藻
七五荊州亭吳城小龍女
七六醉花陰李清照
七七鳳凰台上憶吹簫李清照
七八聲聲慢李清照
七九南鄉子孫道絢
八十生查子朱淑真
八一鷓鴣天聶勝瓊
八二人月圓吳激
八三望海潮折元禮
八四玉漏遲元好問
八五點絳唇曾允元
八六滿江紅薩都拉
八七念奴嬌薩都拉
八八陌上花張翥
八九東風第一枝張翥
九十摸魚兒張翥
九一多麗張翥
九二奪錦標張埜
九三眼兒媚劉基
九四誤佳期汪懋麟
九五柳梢青朱彝尊
九六解佩令朱彝尊
九七暗香朱彝尊
九八慶春澤朱彝尊
九九春風裊娜朱彝尊
一百翠樓吟黃之雋

一二聲○平聲△平韻
三四聲●仄聲▲仄韻
⊙可平可仄

(○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
一、菩薩蠻.閨情李白
〔題考〕【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貢雙龍犀,明霞錦,其國人危髻金冠,纓絡被體,故謂之「菩薩蠻」。當時倡優,遂歌﹝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詞。」【唐音癸簽】、【南部新書】略同。又【北夢瑣言】:「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丞相假飛卿所撰密進之,戒以勿洩。」唐時俗稱美女為菩薩,菩薩蠻酋稱女蠻。當時教坊,譜作曲詞,遂為詞名。後楊升庵改蠻為鬘,失其本矣。後人又名為﹝重疊金﹞、﹝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非特於詞名來源無涉,且﹝子夜歌﹞另有正調,而﹝巫山一片雲﹞更易與別調﹝巫山一段雲﹞相混,殊屬無取。
〔作法〕本調四十四字,為詞調中之最古者,即以五七言組成;通篇兩句一韻,凡四易韻,兩平兩仄。第一、二句即為七言仄句。第三句為仄起之五言句,換用平韻。第四句為五言拗句。後半第一句為平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二句為仄起仄韻之五言句。第三、四句與前半第三四句同。此首相傳為太白創作,顧按上述,調之創始,在唐大中初,則白又何以見此詞調?【詞苑叢談】謂:「今詩餘名﹝望江南﹞外,﹝菩薩蠻﹞、﹝憶秦娥﹞稱最古,以【草堂】二詞出太白也。予謂太白在當時,直以風雅自任,即近體盛行七言律,鄙不屑為,寧肯事此?且二詞雖工麗,而氣衰颯,於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藉令真出青蓮,必不作如是語。詳其意調,絕類溫方城輩,蓋晚唐詞嫁名太白耳。」按諸上,引【北夢瑣言】與此說相合。近世胡適作【詞選】亦云然。
平林漠漠煙如織,
⊙○⊙●○○▲(仄韻)
寒山一帶傷心碧。
○○●●○○▲(協仄韻)
暝色入高樓,
●●●○△(換平韻)
有人樓上愁。
●○○●△(協平韻)
玉階空佇立,
⊙○○●▲(三換仄)
宿鳥歸飛急。
⊙●○○▲(協三仄)
何處是歸程,
⊙●●○△(四換平)
長亭連短亭。
⊙○○●△(協四平)

二、憶秦娥.思秋李白

〔題考〕【詞綜】載此詞,調名﹝桂殿秋﹞。【苕溪漁隱叢話桂花曲】云:「仙女侍,董雙成,桂殿夜涼吹玉笙。....」此﹝桂殿秋﹞一名由來。據許彥周【詩話】謂是李衛公所作。【湘江詩話】謂是均州武當山石壁上刻之,雲神仙作。【詞綜】引吳虎臣雲此太白詞也。而【詞苑叢談】則謂晚唐人詞作(見上篇)。然此調與﹝菩薩蠻﹞為詞中最古者,鄭樵【通志】云:「二詞為百代詞曲之祖。」如此信然。此調別名甚多,計有﹝玉交枝﹞、﹝碧雲深﹞、﹝雙荷葉﹞而﹝秦樓月﹞則與﹝憶秦娥﹞同取詞中首句為之名。

〔作法〕本調為四十六字。「秦樓月」、「音塵絕」二句俱疊,「灞」「漢」二字必用仄聲;而名家尤多用去聲,音調始暢。第一句為平平仄。次句為轆轤體,第一字必須用平,否則兩秦字不能轆轤。第三壘句即上句之末三字,第四、五句均四字,為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後半改首句為七字,句法與﹝菩薩蠻﹞首句同。余與前半無異。(第一句第二字,第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三,字均平仄不拘。)
簫聲咽,
○⊙▲(仄韻)
秦娥夢斷秦樓月。
○○⊙●○○▲(協仄韻)
秦樓月,
○○▲(疊三字)
年年柳色,
⊙○⊙●(句)
灞陵傷別。
●○○▲(協仄韻)
樂游原上清秋節,
⊙○⊙●○○▲(協仄韻)
咸陽古道音塵絕。
⊙○⊙●○○▲(協仄韻)
音塵絕,
○○▲(疊三字)
西風殘照,
⊙○⊙●(句)
漢家陵闕。
●○○▲(協仄韻)

三、調笑令.宮詞王建

〔題考〕【樂府詩集】載,中唐時﹝三台調笑﹞等六詞,即所謂【中唐六調】;本是六言樂府詩,後乃演為長短句之詞。﹝調笑﹞,【詞譜】作﹝古調笑﹞;【韋江州集】作﹝調嘯﹞。一名﹝宮中調笑﹞;一名﹝轉應曲﹞:一名﹝三台令﹞。胡適【詞選】云:「﹝調笑﹞之名,可見此調原本是一種遊戲的歌詞;﹝轉應﹞之名,可見此詞的轉折,似是起於和答的歌詞;﹝三台令﹞之名,可見此調是從六言的﹝三台﹞變出來的。」白居易詩,有「打嫌調笑易」句;自注云:「﹝調笑﹞,曲名也。」於是可見此調成立於中唐之際也。

〔作法〕本調凡三十二字。起為二字疊句,平仄一定。第三句為平起仄韻之六字句,第二、三字平仄可易。第四句換平韻,為平起平收之六字句,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五句亦為六字句,仄起平協,第一字可仄。第六、第七句,則以上句末二字顛倒而重疊之,換仄韻。末句則與第五句略同,特協仄韻,而第三、五字平仄亦可通用耳。通首凡三換韻,以六言句為主,蓋猶帶樂府﹝三台﹞之舊面目。兩字疊句,實為拗體之濫觴;而第六句即為上句末二字之倒裝,亦為定格也。
團扇,
○▲(仄韻)
團扇,
○▲(疊句)
美人並來遮面。
●⊙⊙○○▲(協仄韻)
玉顏憔悴三年,
⊙○⊙●○△(換平韻)
誰復商量管弦。
⊙●○○●△(協平韻)
絃管,
○▲(上句末二字顛倒,換仄韻)
絃管,
○▲(疊句)
春草昭陽路斷。
⊙●⊙○⊙▲(協三仄)

四、長相思.別情白居易

〔題考〕古詩曰:「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別離。」又曰:「文彩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李陵詩曰:「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蘇武詩曰:「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古人輒用「長相思」三字入詩中,其為當時極熟之民間成語可知。厥後演為樂府,【樂府詩集】收入【雜曲歌辭】。梁張率始以此三字為句之發端;而陳後主、江總輩,復襲其調。至唐李白等亦仿作之,迺成詞之專調矣。又名﹝雙紅豆﹞、﹝山漸青﹞、﹝憶多嬌﹞、﹝吳山青﹞。

〔作法〕本調三十六字,為雙調中之最短者。前後闋起二句,俱用疊韻,此為定格,不可悖者。句法與平仄,前後闋完全相同。後闋起為三字疊句,第一字應仄,第二、三字應平,(前闋「水」字以上聲作平聲)第三句為七言句,第一字可平。第四句為平起五言句,第一字應仄,第三字應平,與普通五言句不同。按樂天此詞,前闋平仄多誤,故當以後闋為準也。
汴水流,
●⊙△(平韻)
泗水流,
●⊙△(用疊韻不可改,協平韻)
流到瓜州古渡頭,
⊙●○○⊙●△(協平韻)
吳山點點愁。
⊙○⊙●△(協平韻)
思悠悠,
●○△(協平韻)
恨悠悠,
●○△(用疊韻不可改,協平韻)
恨到歸時方始休,
⊙●○○○●△(協平韻)
月明人倚樓。
●○○●△(協平韻)

五、更漏子.本意溫庭筠

〔題考〕唐人稱夜間為「更漏」,杜甫【江邊新樂詩】:『餘光隱更漏,況乃露華濃。』許渾【韶州驛樓】詩:『主人不醉下樓去,月在南軒更漏長。』此調創於晚唐,而溫飛卿最擅其詞。【苕溪漁隱叢話】:『庭筠工於造語,極為綺靡,【花間集】可見矣;﹝更漏子﹞一詞尤佳。其詞云:「玉爐香,紅蠟淚,....」』本條飛卿傳者有兩首,而所詠又俱本意,調名創作,或即為溫飛卿本人耳。毛氏【填詞名解】亦云:『唐溫庭筠做﹝秋思詞﹞,中詠「更漏」,後以名詞。』

〔作法〕本調為四十六字。起為三字對句,而平仄互異。第三句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換平韻,亦為三字對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雖有用平平仄仄平者,不足法也。後半起句即用韻,第二句不用對偶,「霧」「透」二字均可平。按後闋起句用韻,獨此作為然,宋人詞,恆與前半起首相同,不復用韻。第三句以下,均與前同。
柳絲長,
●○○(句)
春雨細,
○●▲(仄韻)
花外漏聲迢遞。
⊙●⊙○⊙▲(協仄韻)
驚塞雁,
○●●(句)
起城烏,
●○△(換平韻)
畫屏金鷓鴣。
●○○●△(協平韻)

香霧薄,
○⊙▲(三換仄韻)
透重幕,
⊙○▲(協三仄韻)
惆悵謝家池閣。
⊙●⊙○⊙▲(協三仄韻)
紅燭背,
○●●(句)
繡簾垂,
●○△(四換平韻)
夢君君不知。
●○⊙●△(協四平韻)

六、攤破浣溪沙.秋恨李璟(南唐中主)

〔題考〕【南唐書】:『王感化善謳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系樂府為歌板色。元宗嘗作﹝浣溪沙﹞詞二闋,手寫賜感化。』此﹝浣溪沙﹞一調創於五代南唐中主。所謂﹝攤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調結構破一句為兩句,增七字為十字。後人以李璟本首「細雨」、「小樓」一聯膾炙人口,因名之為﹝南唐浣溪沙﹞。而本調「沙」字意當為「紗」;或又作﹝浣紗溪﹞,則應作為「紗」,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調別名﹝山花子﹞。

〔作法〕本謂四十八字,儼然一首七言詩,但頷聯與尾聯各缺四字耳。第一、二句,即為七言詩仄起之首二句。第三句亦與仄起七言詩之第三句同。而第四句僅三字,句法上二下一,為不完全之七言詩第四句。後半首二句句法,更與七言詩頸聯無異。第三句亦與七言詩第七句相同,而末尾三字,其句法竟亦同於仄起七言詩之末尾三字。據詞中有減字之例,則此調殆亦可名為減字七言詩矣。
菡萏香銷翠葉殘,
⊙●⊙○⊙●△(平韻)
西風愁起綠波間。
⊙○⊙●●○△(協平韻)
還與韶光共憔悴,
⊙●⊙○●○●(句)
不堪看。
●○△(協平韻)
細雨夢迴雞塞遠,
⊙●⊙○○●●(句)
小樓吹徹玉笙寒。
⊙○⊙●●○△(協平韻)
多少淚珠何限恨,
⊙●⊙○○●●(句)
倚闌干。
●○△(協平韻)

七、憶江南.懷舊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本調原名﹝望江南﹞。【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故亦名﹝謝秋娘﹞。白樂天作﹝憶江南﹞三首,第一【江南好】,第二、第三【江南憶】,自注云:「此曲亦名﹝謝秋娘﹞,每首五句。」(見【碧雞漫志】)於是又名﹝江南好﹞,﹝江南憶﹞;而﹝憶江南﹞本名,亦以此而起。此外劉禹錫詞,首句作「春去也」;皇甫松詞,有「閒夢江南梅熟日」之句:因又名為﹝春去也﹞、﹝夢江南﹞、﹝望江南﹞。而【全唐詩】於李後主﹝憶江南﹞注又名﹝歸塞北﹞;萬氏【詞律】,又有﹝夢江口﹞之名。至梁武帝與沈約之﹝江南弄﹞各曲,或以為亦﹝憶江南﹞之別名;此調異名,可謂伙矣。

〔作法〕本調二十七字。首句為三字句。第二句為仄起平韻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為平起平韻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與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調三、四兩句,其句法全與平起七言詩中之頷聯無異;是以作者多用對偶,以求工整,歷來詞家,正多其例也。
多少恨,
○⊙●(句)
昨夜夢魂中。
⊙●●○△(平韻)
還似舊時游上苑,
⊙●⊙○○●●(句)
車如流水馬如龍,
⊙○⊙●●○△(協平韻)
花月正春風。
⊙●●○△(協平韻)

八、搗練子.秋閨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詞苑叢談】:「李重光﹝深院靜﹞小令一闋。升庵曰:『詞名﹝擣練子﹞,即詠擣練也;復有﹝雲鬢亂﹞一篇,其詞亦同。」嘗見一舊本,則俱系﹝鷓鴣天﹞,二詞之前,各有半闋,其『雲鬢亂』一閱云:『節候雖佳景漸闌……。』其『深院靜』一闋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是本調因李後主詠擣練,而從﹝鷓鴣天﹞中所分出,自後遂獨成專調,即以﹝擣練子﹞為名。又以詞中句有「深院」及「月」等字樣,因又名﹝深院月﹞。

〔作法〕本調二十七字,起為三字對句,句法均上二下一。第三、四、五句,與平起七絕詩之二、三、四句無異,故一、三、五字平仄,俱可不論。
深院靜,
○●●(句)
小庭空,
●○△(平韻)
斷續寒砧斷續風。
⊙●○○⊙●△(協平韻)
無奈夜長人不寐,
⊙●⊙○○●●(句)
數聲和月到簾櫳。
⊙○⊙●●○△(協平韻)

九、相見歡.秋閨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本調昉於唐,正名﹝相見歡﹞,南唐後主作此調時已在歸宋之後。故宮禾黍,感事懷人,誠有不堪回首之悲,因此又名﹝憶真妃﹞。又因為此調中有「上西樓」、「秋月」之句,故又名﹝上西樓﹞、﹝西樓子﹞、﹝秋夜月﹞。宋人則又名之為﹝烏夜啼﹞。【詞苑叢談】云:「南唐李後主烏夜啼詞最為淒惋,詞曰:『無言獨上西樓』云云。」顧﹝錦堂春﹞亦名﹝烏夜啼﹞;且﹝秋夜月﹞亦另有八十二字正調,此所應細辨者也。又有一名曰﹝月上瓜洲﹞。

〔作法〕本調三十六字。凡兩用韻,前半皆用平韻。第一句六字,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二句與「擣鏈子」第二句同。第三句為九字句,於第四字略斷作豆,但也有於第六字斷句者。(萬氏【詞律】)此等九字句盡可先成七言一句,而後再尋兩字冠之。後主此詞正用此法。後半起二句換仄韻最宜注意。萬氏【詞律】云:「斷亂二字,是換仄韻,各譜具失注,是使學者失去二韻,其誤甚矣。」第三句仍協平韻,與前半第二句同。末句亦為九字句,句法與前半末句無異。

無言獨上西樓,
⊙○⊙●○△(平韻)
月如鉤,
●○△(協平韻)
寂寞梧桐、
⊙●⊙○(豆)
深院鎖清秋。
○●●○△(協平韻)

剪不斷,
●⊙▲(換仄韻)
理還亂,
⊙○▲(協仄韻)
是離愁。
●○△(換前平韻)
別是一般、
⊙●⊙○(豆)
滋味在心頭。
○●●○△(協平韻)

十、浪淘沙.懷舊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本調出於樂府,【樂府詩集】收入近代曲中。原為二十八字,即七言絕句一首。唐白居易、劉禹錫並有此詞,且詞句即詠江浪淘沙。如皇甫松詞云:「蠻歌豆寇北人愁,浦雨杉風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亦非泛作也。迨至李煜,因舊調另制新聲,乃變作雙調,每段僅存七言二具,而所詠亦泛而不必切題矣。【詞律】以二十八字為正格,而以本調為變體,又名﹝曲入冥﹞、﹝過龍門﹞、﹝賣花聲﹞;而﹝謝池春﹞亦名﹝賣花聲﹞,不容稍混也。

〔作法〕本調五十四字,前後闋字句完全相同。第一句五字,雨﹝憶江南﹞次句同。第二句四字,為仄仄平平,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句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四句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五句則與第二句同。此調平仄既寬,而後半又同前半,為初學填詞者最易摹擬之詞調也。

簾外雨潺潺,
⊙●●○△(平韻)
春意闌珊。
⊙●○△(協平韻)
羅衾不耐五更寒。
⊙○⊙●●○△(協平韻)
夢裡不知身是客,
⊙●⊙○○●●(句)
一晌貪歡。
⊙●○△(協平韻)

獨自莫憑欄,
⊙●●○△(協平韻)
無限江山。
⊙●○△(協平韻)
別時容易見時難。
⊙○⊙●●○△(協平韻)
流水落花春去也,
⊙●⊙○○●●(句)
天上人間。
⊙●○△(協平韻)

十一、虞美人.感舊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碧雞漫志】:「脞說稱﹝虞美人﹞起於項藉﹝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命名可也,曲起於當時,非也。曾宣子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三軍散盡旌旗倒,玉帳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劍光飛,輕血化為原上草』之句,世以為工。』又【夢溪筆談】云:「高郵桑宜舒,性知音,舊聞虞美人草,逢人作﹝虞美人曲﹞,枝葉皆動,他曲不然,試之如所傳。詳其曲,皆吳音也。他日取琴試用吳音制一曲,對草鼓之,枝葉皆動,因曰﹝虞美人操﹞」觀此,﹝虞美人﹞一名,在樂府中曰行;在植物曰草;在琴曲曰操。考其原,皆由項王「虞兮」之歌而得名也。
〔作法〕本調五十六字,前後闋完全相同。四用韻,兩平兩仄。
第一句為七言句,平起仄韻。
第二句為五言句,仄起仄韻。
第三句亦為七言句,換平韻平起平收。
第四句九字協平韻,又第四句有者可餘地四字略斷為豆,但還是以九字到底為佳。

春花秋月何時了,
⊙○⊙●○○▲(仄韻)
往事知多少。
⊙●○○▲(協仄韻)
小樓昨夜又東風,
⊙○⊙●●○△(換平韻)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協平韻)

雕欄玉砌應猶在,
⊙○⊙●○○▲(三換仄韻)
只是朱顏改。
⊙●○○▲(協三仄韻)
問君能有幾多愁?
⊙○⊙●●○△(四換平韻)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協四平韻)

十二、一斛珠.香口李煜(南唐後主)

〔題考〕曹鄴【梅妃傳】:「梅妃為太真逼遷上陽,明皇於花萼樓念之,會夷使貢珠,命封一斛賜妃,妃謝以詩云:『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盡日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明皇覽詩悵然,令樂府以新聲度之,號﹝一斛珠﹞」此本調之所由昉也。後又名﹝醉落魄﹞。
〔作法〕本調五十七字。
首句四字平起仄韻,
次句為平起仄韻之七言句。
第三句同第二句,
末句九字於第四句略豆;顧【詞律】逕將四字作句,似有礙一氣呵成之妙。後闋首句換頭,為仄起仄收七言句。其後各句與前闋完全相同。
晚妝初過,
⊙○⊙▲(仄韻)
沉檀輕注些兒個。
⊙○⊙●○○▲(協仄韻)
向人微露丁香顆,
⊙○⊙●○○▲(協仄韻)
一曲清歌,
⊙●○○(豆)
暫引櫻桃破。
⊙●⊙○▲(協仄韻)

羅袖裹殘殷色可,
⊙●●○○●▲(換仄頭、協仄韻)
杯深旋被香醪涴。
⊙○⊙●○○▲(協仄韻)
繡床斜憑嬌無那,
⊙○⊙●○○▲(協仄韻)
爛嚼紅絨,
⊙●○○(豆)
笑向檀郎唾。
⊙●⊙○▲(協仄韻)

十三、謁金門.春閨馮延巳

〔題考〕漢武帝使學士待詔金馬門,備顧問。金馬門亦省稱金門,用喻天子宮門。【樂府古歌】即有「延貴客,入金門」之詠;後與「玉堂」並稱,沿為掇取金紫,列位公卿之詞。如揚雄【解嘲】:「今吾子幸得應金門,上玉堂有日矣。」元載【杜鴻漸碑】:「入則並金門,躋玉堂。」本調為唐詞,其取義為儒生朝謁天子。毛先舒【詞學全書】云:「唐樂名有﹝儒士謁金門﹞,詞沿其名。」萬氏【詞律】又收其異名﹝垂楊碧﹞、﹝花自落﹞,並云:「【圖譜】又將調名改﹝花自落﹞,無謂。」殆俱據他人詞句矣名詞耳。
〔作法〕本調四十五字,首起為三字句,句法為上一下二,平仄仄,第二字雖有用平者,中不如仄聲為佳。第二句為六字,協韻。第三句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第四句與﹝菩薩蠻﹞後闋第一句句法同。後半闋僅第一句改為六字句成仄仄平平仄仄之外,其餘均予前半闋相同。此調通首壓仄韻,後半闋唯孫光憲換頭作「輕別離,甘拋擲」兩個三字句之外;字數及協韻並無不同。
風乍起,
○⊙▲(仄韻)
吹皺一池春水。
⊙●⊙○○▲(協仄韻)
閒引鴛鴦芳徑裡,
⊙●⊙○○●▲(協仄韻)
手挼紅杏蕊。
⊙○○●▲(協仄韻)

斗鴨闌干獨倚,
⊙●⊙○⊙▲(改六字句,協仄韻)
碧玉搔頭斜墜。
⊙●○○○▲(協仄韻)
終日望君君不至,
⊙●⊙○○●▲(協仄韻)
舉頭聞鵲喜。
⊙○○●▲(協仄韻)

十四、踏莎行.春暮寇准

〔題考〕本調又名﹝柳長春﹞。【湘山野錄】云:「萊公因早春宴客,自撰樂府詞,俾工歌之。」又【詞律】﹝江南春﹞詞註:「或曰:此萊公自度曲,他無作者。」可知萊公於當時能自創作詞調。此詞所詠,於暮春時,莎草離披,踐踏尋芳,寫景抒情,正相切合,則是本調之創始,殆由萊公。按【藝林伐山】:「韓翃詩:『踏莎行草過春溪』;詞名﹝踏莎行﹞,本此。」又可知萊公實取韓詩以名詞也。再者﹝踏莎行﹞、﹝御街行﹞、﹝望遠行﹞等之「行」,為行步之「行」與樂府歌行之「行」不同所宜辨者也。(見【詞律發凡】)
〔作法〕本調五十八字,實即七言仄韻詩兩絕合成,不過破首句七字為兩對句而已。故此調之句法與平仄,只需注意每闋首、次二句為仄仄平平及平平仄仄之對句,余與七絕二、三、四句無異,且第一三字之平仄均可不拘。

春色將闌,
⊙●○○
鶯聲漸老,
⊙○●▲
紅英落盡青梅小。
⊙○⊙●○○▲
畫堂人靜雨濛濛,
⊙○⊙●●○○
屏山半掩餘香裊。
⊙○⊙●○○▲

密約沉沉,
⊙●○○
離情杳杳,
⊙○●▲
菱花塵滿慵將照。
⊙○⊙●○○▲
倚樓無語欲銷魂,
⊙○⊙●●○○
長空黯淡連芳草。
⊙○⊙●○○▲

十五、賀聖朝.留別葉清臣

〔題考〕以「聖朝」一詞為崇仰朝廷之詞,多見唐人詩文中,如【舊唐書禮儀志】:「聖朝垂則,永播於方規。」杜審言詩:「聖朝尚邊策,詔論兵戈偃。」張九齡詩:「聖朝巖穴選,應待鶴書征。」杜甫詩:「炎風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聖朝。」﹝賀聖朝﹞一調名,即昉於唐,為教坊曲。(見毛氏【填詞名解】)又以張南史詩:「欣逢眾君子,並立聖明朝」;「聖明」二字並用,因又名曰﹝賀明朝﹞。入宋,改稱「熙朝」;如曾肇【賀明堂禮成肆赦表】:「講茲鉅典,屬在熙朝。」陳師道【賀翰林曾學士】啟:「魯衛同升,亦熙朝之故事。」於是詞譜新收,本調又有一體六十一字者,又名曰﹝賀熙朝﹞,實皆同屬一調也。
〔作法〕本調四十九字,首句七字,平起仄韻。次句五字,為上一下四,第一字與第二字,必須為仄及平,無可通融。第三句為不協韻之平起平收七言句。第四句句法與第二句同;但「一分風雨」之「一」字,乃以入聲做平聲耳。後闋換頭,做四字兩句,多有作對偶,一不協韻,一協韻,亦有俱不協韻者。以下三句,均同前闋。
滿斟綠醑留君住,
⊙○⊙●○○▲(仄韻)
莫匆匆歸去。
●○○○▲(協仄韻)
三分春色二分愁,
⊙○⊙●●○○(句)
更一分風雨。
●⊙○○▲(協仄韻)

花開花謝,
⊙○⊙●(轉四字句,句)
都來幾許。
⊙○⊙▲(協仄韻)
且高歌休訴。
●○○○●(協仄韻)
不知來歲牡丹時,
⊙○⊙●●○○(句)
再相逢何處。
●○○○▲(協仄韻)

十六、御街行.離懷范仲淹

〔題考〕御街之名,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御街,自宣德樓一直南去,約闊二百於步,兩邊乃御廊,廊下杈子裡有磚石甃砌御溝水兩道,盡植蓮荷;近岸植桃李梨杏,雜花相聞,春夏望之如繡。」此北宋汴都之御街也。【夢梁錄】及【武林舊事】云:「嘉會門植至餘杭門一帶街,名御街;孟冬遇朝饗禮,賜群臣簪花,都人瞻仰天表御街,遠望如錦。朝臣有恭謝一二詞詠之。﹝御街行﹞:「繡衣花帽挨排砌,錦仗天街裡,....」此南宋行都之御街也。御街景物膾炙人口如此。是本調創始,當在北宋至南宋則已普遍朝野矣。
〔作法〕本調七十八字。首句七字,為平起仄韻之七言句,故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次為六字句,於第三字略豆;上三字均宜仄,下三字協韻。第三句七字,平起平收,不用韻。第四句為六字,協韻。第五句第六句均為四字句,不用韻。結句第五字協韻。後闋句法與前闋完全相同。
紛紛墜葉飄香砌,
⊙○⊙●○○▲(仄韻)
夜寂靜、
●●●(豆)
寒聲碎。
○○▲(協仄韻)
真珠簾卷玉樓空,
⊙○⊙●●○○(句)
天淡銀河垂地。
⊙●⊙○○▲(協仄韻)
年年今夜,
⊙○⊙●(句)
月華如練,
⊙○⊙●(句)
長是人千里。
⊙●○○▲(協仄韻)

愁腸已斷無由醉,
⊙○⊙●○○▲(協仄韻)
酒未到、
●●●(豆)
先成淚。
○○▲(協仄韻)
殘燈明滅枕頭欹,
⊙○⊙●●○○(句)
諳盡孤眠滋味。
⊙●⊙○○▲(協仄韻)
都來此事,
⊙○⊙●(句)
眉間心上,
⊙○⊙●(句)
無計相迴避。
⊙●○○▲(協仄韻)

十七、漁家傲.秋思范仲淹

〔題考〕【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按張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詞,亦名﹝漁父詞﹞,其調之曲拍,不傳於後世。而唐宋詞人,又多有﹝漁家樂﹞之作,其為描寫漁人生活之詞則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調之創,題義蓋與﹝漁家樂﹞無二致也。【東軒筆錄】云:「範文正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曲,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嘗呼為『窮塞王』之詞。及王尚書素出守平涼。文忠亦作﹝漁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調之創自希文,已可證明;惟所詠則漸涉於泛耳。
〔作法〕本調六十二字;前後闋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韻詩兩絕合為一。其所不同者僅有第三句協韻,以及下添一個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須協韻。﹝惜香詞﹞後段三字句不協韻,實系錯誤。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雖可通融,故如楊慎詞,於後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則非初學者所宜法矣。
塞下秋來風景異,
●●⊙○○●▲(仄韻)
衡陽雁去無留意。
⊙○⊙●○○▲(協仄韻)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協仄韻)
千障裡,
○⊙▲(協仄韻)
長煙落日孤城閉。
⊙○⊙●○○▲(協仄韻)

濁酒一杯家萬里,
●●⊙○○●▲(協仄韻)
燕然未勒歸無計。
⊙○⊙●○○▲(協仄韻)
羌管悠悠霜滿地,
⊙●⊙○○●▲(協仄韻)
人不寐,
○⊙▲(協仄韻)
將軍白髮征夫淚。
⊙○⊙●○○▲(協仄韻)

十八、蘇幕遮.懷舊范仲淹

〔題考〕張說集,有﹝蘇摩遮﹞詞五首,每首下注「憶歲樂」三字,皆為七言絕句。其一云:「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寶殿紫髯鬍;聞道皇恩遍宇宙,來將歌舞助歡娛。」又【新唐書】:「北方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是﹝蘇幕遮﹞本為胡樂,唐時傳入中國,遂為舞曲之一。「摩」與「莫」及「幕」均一音之轉。按﹝蘇幕遮﹞為胡婦帽名,不知何以名曲。至宋周邦彥,依此調作詞,「鬢雲松,眉葉歛」之句,因亦名﹝鬢雲松令﹞。

〔作法〕本調六十二字。起首兩個三字句,全與﹝更漏子﹞首二句相同。第三句為九字句,宜於前四字略豆,【詞律】言前四字作句,微嫌於詞意少貫。第四句為仄起仄韻之七言句。結句與第三句同;而【圖譜】注云:「可用平平平仄仄」,實謬。萬氏云:「結句不惟定格如此,而聲響不得不然。」後闋與前闋無異。
碧雲天,
●○○(句)
黃葉地,
○●▲(仄韻)
秋色連波、
⊙●○○(豆)
波上寒煙翠。
⊙●○○▲(協仄韻)
山映斜陽天接水,
⊙●○○○●▲(協仄韻)
芳草無情、
⊙●○○(豆)
更在斜陽外。
⊙●○○▲(協仄韻)

黯鄉魂,
●○○(句)
追旅思,
○●▲(協仄韻)
夜夜除非、
⊙●○○(豆)
好夢留人睡。
⊙●○○▲(協仄韻)
明月樓高休獨倚,
⊙●○○○●▲(協仄韻)
酒入愁腸、
⊙●○○(豆)
化作相思淚。
⊙●○○▲(協仄韻)

十九、錦纏道.春遊宋祈

〔題考〕【舊唐書】郭子儀傳:「大歷二年二月,子儀入朝,宰相元載、王縉、僕射裴冕、京兆尹黎干、內侍魚朝恩等共出錢三十萬,宴於子儀第,恩出羅錦二百匹為子儀纏頭之費。」又杜甫詩:「笑時花近眼,舞罷錦纏頭。」【三楚新錄】引徐仲雅詠棕枝詩:「葉似新蒲綠,身如亂錦纏。」是「錦纏」二字,為當時所艷稱。本調調名,應創始於中唐前後。
〔作法〕本調六十六字。起四字句,與﹝踏莎行﹞首句相同,故第一字可平。次句六字起韻,第一字可平,第三字不宜平。第三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上三字略豆,而必做仄平平。第四句為七字仄韻,與﹝漁家傲﹞次句相同。第五六兩句,倘作九字句讀,而於第四字略豆,則與﹝蘇幕遮﹞結句無異。後闋換頭,首句五字,其句法為上一下四作仄平平仄平,定格不可變。次句四字,與﹝一斛珠﹞首句相同,宜用仄平平仄,亦不可移易。第三句上三下四,與前闋第三句相同。第四句雖八字,實則七字句上加一櫬字「問」耳。詞中自有此一下七之句法,如除去「問」字,則與前半第四句相同。第五六句九字,上四下五,與前半結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則應一為仄仄平平,另一為仄平平仄。

燕子呢喃,
●●○○(句)
景色乍長春晝。
⊙●●○○▲(仄韻)
睹園林、
●○○(豆)
萬花如繡,
⊙○○▲(協仄韻)
海棠經雨胭脂透。
⊙○⊙●○○▲(協仄韻)
柳展宮眉,
⊙●○○(句)
翠拂行人首。
⊙●○○▲(協仄韻)

向郊原踏青,
●○○●○(句)
恣歌攜手。
⊙○○▲(協仄韻)
醉醺醺、
●○○(豆)
尚尋芳酒。
⊙○○▲(協仄韻)
問牧童遙指孤村道,
●⊙○⊙●○○⊙(句)
杏花深處,
●○○●(句)
那裡人家有。
⊙●○○▲(協仄韻)

二十、離亭燕.懷古張升

〔題考〕【全唐詩話】:「黃頗,宜春人;與盧肇同鄉,頗富而肇貧。同日尊路赴舉,郡牧宴頗離亭,肇駐蹇十里以俟。」唐人喜取之科舉故事入詞,此事又為當時艷稱,因以名調。(「燕」同「宴」)

〔作法〕本調七十二字。前半起首六字兩句,只需協韻,不必對偶;惟黃山谷詞,第二句首二字作平平。第三句七字,本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而晁補之詞,乃拗為第六字作平,音節不諧,不足法也。第四句六字,協韻。第五句上二下三,不協韻。結句句法與第二句同,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惟晁詞首二字概作平平,則非所宜。後闋句法概與前闋相同;為起首二句需用對偶。
一帶江山如畫,
⊙●⊙○○▲(仄韻)
風物向秋瀟灑。
⊙●⊙○○▲(協仄韻)
水浸碧天何處斷,
⊙●⊙○○●●(句)
霽色冷光相射。
●●⊙○○▲(協仄韻)
蓼嶼荻花洲,
⊙●●○○(句)
掩映竹籬茅舍。
⊙●⊙○○▲(協仄韻)

雲際客帆高掛,
⊙●⊙○○▲(協仄韻)
煙外酒旗低亞。
⊙●⊙○○▲(協仄韻)
多少六朝興廢事,
⊙●⊙○○●●(句)
盡入漁樵閒話。
●●⊙○○▲(協仄韻)
悵望倚層樓,
⊙●●○○(句)
寒日無言西下。
⊙●⊙○○▲(協仄韻)

二一、訴衷情.眉意歐陽修
〔題考〕本調為溫飛卿所創,義取【離騷】:「眾不可戶兮,執雲察余之中情」而曰﹝訴衷情﹞。本為單調三十三字;其第二句用韻起者,又名﹝一絲風﹞。【詞譜】又收其三十七字一調,入後變作雙調;有四十一字者因毛文錫詞首句為「桃花流水漾縱橫」,故又名﹝桃花水﹞。更有王益之四十四字,張元干之四十六字兩體。至趙長卿與歐陽修之四十五字體出,於是詞家奉為正調。張詞以第三句羨一字,故有﹝訴衷情﹞及﹝漁父家風﹞之聚訟,實則仍屬一調耳。至令有七十五字之﹝訴衷情近﹞,則與本調無涉。

〔做法〕本調四十五字。第一句為平起平韻之七言句。第二句為五字句協韻,句法與﹝菩薩蠻﹞第三句同。第三句為六字句。第四句亦為六字句,而於第三字略豆,蓋與﹝擣鏈子﹞起句相同。【詞律】載【沈氏別集】以「故」字連上作七字句,而下作五字句,實乃大謬。後半闋換頭,首二句亦與﹝擣鏈子﹞相同,第三句即與本闋第二句同,此三句謂之「流水格」。第四、第五句則為四言對句,不用韻。末句亦四字,協韻,此三句亦自成一組,謂之「蝦鬢格」。
清晨簾幕卷輕霜,
⊙○⊙●●○△(平韻)
呵手試梅妝。
⊙●●○△(協平韻)
都緣自有離恨,
⊙○⊙●○⊙(句)
故畫作、
⊙●●(豆)
遠山長。
●○△(協平韻)

思往事,
○●●(句)
惜流光,
●○△(協平韻)
易成傷。
●○△(協平韻)
未歌先斂,
●○○●(句)
欲笑還顰,
●●○○(句)
最斷人腸。
⊙●○△(協平韻)

二二、阮郎歸.踏青歐陽修

〔題考〕毛先舒【詞學全書】【填詞名解】:「﹝阮郎歸﹞用【續齊諧記】阮肇事。」按【續齊諧記】云:「永平中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見二女,顏容絕妙,便喚劉、阮姓名,因邀至家,設胡麻飯與食之。」【續齊諧記】為梁吳均所撰,而劉、阮入天台山遇仙一事,又為唐人所艷稱,時見於詩歌,可知本調創於隋唐間。

〔作法〕本調四十七字。首句起韻,與﹝訴衷情﹞首句相同。第二句與﹝長相思﹞第四句相同,作者亦有於第三字作仄者如吳文英詞:「春如日墜西」;但入聲在詞韻中,本可作平,故終以第三字作平為宜。第三四句與上一二句同。後半闋換頭,起首二句為三字對句,與﹝擣鏈子﹞首二句同,與﹝更漏子﹞第三四句亦同。第三四五句與前半闋第二三四句同。此調所有五字句均為五言拗句,重在第三字為平,切勿圖順口將下三字作仄仄平。
南園春半踏青時,
⊙○⊙●●○△(平韻)
風和聞馬嘶。
⊙○○●△(協平韻)
清梅如豆柳如眉,
⊙○⊙●●○△(協平韻)
日長蝴蝶飛。
●○○●△(協平韻)

花露重,
○●●
草煙低,
●○○
人家簾幕垂。
⊙○○●△(協平韻)
鞦韆慵困解羅衣,
⊙○⊙●●○△(協平韻)
畫堂雙燕歸。
●○○●△(協平韻)

二三、南歌子.閨情歐陽修

〔題考〕張衡【南都賦】云:「坐南車歌兮起鄭舞。」隋唐以來,曲多稱「子」,本調調名殆濫觴於此。又萬氏【詞律】本調下注云:「歌又作柯」。毛先舒【詞學全書】亦云:「﹝南歌子﹞題,采於淳於棼事,一名﹝南柯子﹞。」是本調先後有二名也。淳於棼事見唐李公佐【南柯記】,系敘一蟻穴中之夢境。此調凡有四體,獨本詞又名﹝望秦川﹞、﹝風蝶令﹞。至唐劉采春另有﹝南歌子詞﹞,系五言絕句,與此無涉也。

〔作法〕本調五十二字,前後闋相同,起二句為五言對句;首句仄起仄收,次句平起平韻,與平起之五言律詩頷聯無異。第三句七字,為平起平韻之七言句,故第一三字可平可仄。末句九字,句法上二下七,與﹝相見歡﹞末句相同。萬氏【詞律】云:「兩結,語氣可上六下三,亦可上四下五。」然終以上二下七為順。如本詞前後闋末句下七字,蓋現成唐詩句,只是句頭加兩字也,豈可割裂耶!
鳳髻金泥帶,
⊙●○○●(句)
龍紋玉掌梳。
○○●●△(平韻)
去來窗下笑相扶,
⊙○⊙●●○△(協平韻)
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
⊙●⊙○○●●○△(協平韻)

弄筆偎人久,
⊙●○○●(句)
描花試手初。
○○●●△(協平韻)
等閒妨了繡功夫,
⊙○⊙●●○△(協平韻)
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
⊙●⊙○●●●○△(協平韻)

二四、臨江仙.妓席歐陽修

〔題考〕本調之創,本詠水仙,厥後依調填詞,多屬泛詠;字數增減,體乃增多。據萬氏【詞律】所收,有五十四字者、五十六字者,五十八字者有七體之多;更有六十二、七十四、九十三字者。至六十字者,除本調外,又有秦觀一首,尾三字作仄平仄;顧敻一首,尾作三字兩句,俱非正格。歐公此調,據【野客叢談】云:「歐陽永叔任河南推官,親一妓。時錢文僖公為西京留守。一日,宴於後園,客集而歐與妓皆不至,移時方來。錢責妓云:『末至何也?』妓云:『中暑,往涼堂睡覺,失金釵,猶未見。』錢曰:『若得歐推官一詞,當為償汝。』歐即席賦此。坐皆擊節,命妓滿斟送歐。而令公庫償釵。」因即注題「妓席」,而後人即奉為﹝臨江仙﹞調為正宗。

〔作法〕本調六十字,前後闋相同。起為仄起仄收之七言句,不用韻。次為六字句,用韻。第三句為平起平韻之七言句,故一三兩字平仄不拘。四五兩句恰與仄起五言絕句末二句句法相同;每句第一字亦不拘平仄。
池外輕雷池上雨,
⊙●⊙○○●●(句)
雨聲滴碎荷聲。
⊙○⊙●○△(平韻)
小樓西角斷虹明。
⊙○⊙●●○△(協平韻)
闌干私倚處,
⊙○○●●(句)
遙見月華生。
⊙●●○△(協平韻)

燕子飛來窺畫棟,
⊙●⊙○○●●(句)
玉鉤垂下簾旌。
⊙○⊙●○△(協平韻)
涼波不動簟紋平。
⊙○⊙●●○△(協平韻)
水晶雙枕畔,
⊙○○●●(句)
猶有墮釵橫。
⊙●●○△(協平韻)

二五、西江月.佳人司馬光

〔題考〕李白【蘇台覽古】詩:「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又張佑詩:「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本調調名所本也,一名﹝步虛詞﹞。吳任臣云:「﹝步虛詞﹞乃道家法曲,如佛家梵唄之類;且庾子山諸君所作,與﹝西江月﹞全不類,是昔人之誤。」毛先舒則云:「﹝步虛詞﹞即﹝西江月﹞,此是詞家假古題以名其詞,取新耳目,非誤也。」

〔作法〕本調五十字,平仄兩協,為以前諸體所無。【蓮子居詩話】云:「﹝西江月﹞、﹝一剪梅﹞二調,易至俗庸,故詞人多不作。」誠以此調平仄互協,較難處置,最易失之呆滯耳。起句六字,不用韻,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通融。第二句用平韻,而平仄恰與首句相反;然一三兩字平仄可以互調,而第五字則不能勉強。第三句協平韻,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一三兩字平仄不論。第四句換協仄韻,而句法全與第一句同。後半闋字句作法與前半闋相同。
寶髻鬆鬆挽就,
⊙●⊙○⊙●(句)
鉛華淡淡妝成。
⊙○⊙●○△(平韻)
紅煙翠霧罩輕盈,
⊙○⊙●●○△(協平韻)
飛絮游絲無定。
⊙●⊙○⊙▲(換協仄韻)

相見爭如不見,
⊙●⊙○⊙●(句)
有情還似無情。
⊙○⊙●○△(協平韻)
笙歌散後酒微醒,
⊙○⊙●●○△(協平韻)
深院月明人靜。
⊙●⊙○⊙▲(換協仄韻)

二六、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

〔題考〕唐裴思謙狀元及第,詣平康裡宿,詰旦賦詩云:「銀釭斜背解鳴璫,小語低聲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枝香。」又鹹通中,袁皓登第,悅妓蕊珠,賦詩有「桂枝香惹蕊珠香」之句,詞名當本於此。宋□u>張宗瑞賦此調,有「疏廉淡月,照人無寐」之語,因又名﹝珠廉淡月﹞。或以舊譜此調,分南北詞,用入聲韻則名﹝桂枝香﹞,用上去聲韻則名﹝疏廉淡月﹞,顧亦無據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一字。首句四字起韻。第二句五字,其第一字「正」可作一豆。第三句四字協韻。第四五句實即十字一句,句法為上六下四;但亦可作上四下六。張宗瑞「梧桐細雨」一首,正是。第六句為平起仄收之七言句,不協韻。第七句為七字,句法為上三下四,於第三字略豆。結為四字三句仄平平仄,上兩句用對偶與否聽便;下一句協韻,其平仄與上一句相同。後闋惟首句七字與前半不同,其句法為上一下六,但亦可作上三下四,須協韻。以下均與前半闋無異;惟末三句須一氣呵成方佳。
登臨縱目,
○○●▲(仄韻)
正故國晚秋,
●●●⊙○(句)
天氣初肅。
⊙⊙○▲(協仄韻)
千里澄江似練,
⊙●○○⊙●(句)
翠峰如簇。
●○○▲(協仄韻)
征帆去棹殘陽裡,
⊙○⊙●○○●(句)
背西風,
●○○(豆)
酒旗斜矗。
⊙○○▲(協仄韻)
彩舟雲淡,
●○○○●(句)
星河鷺起,
⊙○⊙●(句)
畫圖難足。
●○○▲(協仄韻)

念往昔豪華競逐,
●⊙●○○●▲(協仄韻)
歎門外樓頭,
●⊙●○○(句)
悲恨相續。
⊙⊙○▲(協仄韻)
千古憑高對此,
⊙●○○⊙●(句)
漫嗟榮辱。
●○○▲(協仄韻)
六朝舊事隨流水,
⊙○⊙●○○●(句)
但寒煙、
●○○(豆)
衰草凝綠。
⊙⊙○▲(協仄韻)
至今商女,
●○○●(句)
時時猶唱,
⊙○⊙●(句)
後庭遺曲。
●○○▲(協仄韻)

二七、天仙子.送春張先

〔題考〕段安節【樂府雜錄】云:「﹝天仙子﹞本名﹝萬斯年﹞,李德裕進,屬龜茲部舞曲;因皇甫松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之句,取以為名。」又毛先舒【詞學全書】云:「韋莊詞:『劉郎此日別天仙』云云,遂采以名。」按萬氏【詞律】所收皇甫松﹝天仙子﹞一闋,系三十四字單詞;至宋沈會宗始加一疊,為六十八字雙調。是此調固昉於唐時,而調名由來,當以【樂府雜錄】為是。

〔作法〕本調六十八字,全仄韻,為七言仄韻詩兩首合併而成。僅前後闋第四五兩句為嵌入的三字句而已。通體頗近﹝漁家傲﹞,首句正同;次句正反。第三句平起平收,與﹝漁家傲﹞第三句異趣,而與﹝踏莎行﹞第三句同。第四五兩句,﹝漁家傲﹞則僅一句。第六句則與﹝漁家傲﹞首句同。後半即疊前闋,無異處。
水調數聲持酒聽,
⊙●⊙○○●▲(仄韻)
午醉醒來愁未醒。
⊙●⊙○○●▲(協仄韻)
送春春去幾時回,
⊙○⊙●●○○(句)
臨晚鏡,
○⊙▲(協仄韻)
傷流景,
○⊙▲(協仄韻)
往事後期空記省。
⊙●⊙○○●▲(協仄韻)

沙上並禽池上暝,
⊙●⊙○○●▲(協仄韻)
雲破月來花弄影。
⊙●⊙○○●▲(協仄韻)
重重簾幕密遮燈,
⊙○⊙●●○○(句)
風不定,
○⊙▲(協仄韻)
人初靜,
○⊙▲(協仄韻)
明日落紅應滿徑。
⊙●⊙○○●▲(協仄韻)

二八、晝夜樂.憶別柳永

〔題考〕本調調名之曰「樂」,乃快樂之「樂」,與﹝齊天樂﹞、﹝永遇樂﹞之出於樂章,為樂府之「樂」不同;義蓋徹晝徹夜行樂狂歡之意也。吳均詞:「式號式呼,俾晝作夜」即屬此意。至李白詩:「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調名即本斯義以創焉。

〔作法〕本調九十八字,前後闋同。顧此詞,「暮」字協,「外」字不協,乃系特例。萬氏云:「『暮』字協,『外』字不協,山谷一首亦然;而柳別做則前後皆協,作者自當皆斜為妥。」前闋首二句與﹝御街行﹞同。次句亦可做仄平平仄平仄,與後闋同。第三句六字平收。第四句六字仄協。第五句七字,仄起仄協;亦有於第六字用平,第五字用仄者。萬氏云:「甚拗,或誤,不必從。」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三字亦可做平。結為十字,分作兩段。萬氏云:「上句如五言詩,下句上一下四。」後闋除第五句不協外,余均同。
洞房記得初相遇,
⊙○⊙●○○▲(仄韻)
便只合、
●⊙⊙(豆)
長相聚。
⊙○▲(協仄韻)
何期小會幽歡,
○○●●○○(句)
變作別離情緒。
●●●○⊙▲(協仄韻)
況值闌珊春色暮,
⊙●○○○●▲(協仄韻)
對滿目、
●⊙⊙(豆)
亂花狂絮。
●○○▲(協仄韻)
直恐好風光,
⊙●●○○(句)
盡隨伊歸去。
●○○○▲(協仄韻)

一場寂寞憑誰訴,
⊙○⊙●○○▲(協仄韻)
算前言、
●⊙⊙(豆)
總輕負。
⊙○▲(協仄韻)
早知恁地難拌,
⊙○●●○○(句)
悔不當初留住。
●●○○⊙▲(協仄韻)
其奈風流端正外,
⊙●○○○●●(句)
更別有、
●⊙⊙(豆)
系人心處。
●○○▲(協仄韻)
一日不思量,
⊙●●○○(句)
也攢眉千度。
●○○○▲(協仄韻)

二九、雨淋鈴.秋別柳永

〔題考〕【碧雞漫志】:「【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日,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世傳明皇宿上亭,雨中聞牛鐸聲,悵然而起,問黃幡綽作何語。曰:『謂陛下特郎當!』特郎當,俗稱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楊妃外傳】,又載上皇回京後,復幸清華,侍宮嬪御,多非舊。於望京樓下,命張野狐奏﹝雨霖鈴曲﹞,上回顧慘然。張佑詩云:『雨淋鈴夜卻歸秦,猶是張徽一曲新』;張徽,即張野狐也。佑意明皇入蜀時作此曲,至雨淋鈴夜,卻又歸秦,猶是張野狐向來新曲,非異說也。」

〔作法〕本調一百鈴三字,拗句至多,歷來作者,平仄率依此詞為準,不敢稍有出入。茲祥釋其句法如下:首句四字,上三字平,下一字仄,起韻。次句八字,第四字略頓,作豆。上四字句法為上一下三,務用仄平平仄;下四字協韻,而第二字可作平聲。第三句六字,不用韻,作平平仄仄平仄。第四句八字,句法語第二句同,而平仄則異。第五句十一字,上四下七,於第四字略豆,有作上六下五者誤也。右下七字第三字系襯字,更須注意,切不可作為七言詩句。第六句七字,上三字一豆,務作仄仄仄,乃定格也。結句七字,仄仄平平仄平仄,多作上四下三句法。後闋起首,即平常之七言仄句,應作上四下三句法;有作上三下四者,則音節遠遜矣。次句八字,上三下五,於第三字略豆。第三句六字,與前闋第三句同。第四句七字,上三下四,於第三字略豆。第五句四字為仄仄平平。第六句八字,上二下六,其下六字,句法與前闋第三句同。第七句上三下四,亦與前闋第六句同。結句五字,上二下三,為仄仄平平仄,亦有於第三字作仄者,音節終遜,不足法也。
寒蟬淒切,
○○○▲(仄韻)
對長亭晚,
●○○●(豆)
驟雨初歇。
●⊙○▲(協仄韻)
都門帳飲無緒,
○○●●○●(句)
方留戀處,
○○●●(豆)
蘭舟催發。
○○○▲(協仄韻)
執手相看,
●●○○(豆)
淚眼竟無語凝噎。
●●●○●○▲(協仄韻)
念去去、
●●●(豆)
千里煙波,
○●○○(句)
暮靄沉沉楚天闊。
●●○○●○▲(協仄韻)

多情自古傷離別,
○○●●○○▲(協仄韻)
更那堪、
●○○(豆)
冷落清秋節。
●●○○▲(協仄韻)
今宵酒醒何處,
○○●●○●(句)
楊柳岸、
○●●(豆)
曉風殘月。
●○○▲(協仄韻)
此去經年,
●●○○(句)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協仄韻)
便縱有、
●●●(豆)
千種風情,
○●○○(句)
更與何人說。
●●○○▲(協仄韻)

三十、卜算子.別意蘇軾

〔題考〕【詞律】引毛氏云:「駱義烏詩,用數名,人謂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詞『似扶著賣卜算』,蓋取義以今賣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觀詞有:「極目煙中百尺樓」之句,故【圖譜】刪﹝卜算子﹞而名﹝百尺樓﹞;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較早也。

〔作法〕本調四十四字,前後兩闋,均四句而兩韻;通體,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為上一下三,中加一襯字。第三句與﹝擣鏈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與上首﹝雨淋鈴﹞末句同。後半闋依此類推。
水是眼波橫,
⊙●●○○(句)
山是眉峰聚。
⊙●○○▲(仄韻)
欲問行人去那邊,
⊙●○○●●○(句)
眉眼盈盈處。
⊙●○○▲(協仄韻)

才是送春歸,
⊙●●○○(句)
又送君歸去。
⊙●○○▲(協仄韻)
若到江南趕上春,
⊙●○○●●○(句)
千萬和春住。
⊙●○○▲(協仄韻)

三一、洞仙歌.夏夜蘇軾
〔題考〕【花庵詞選】:「公自序云:『僕七歲時,見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餘,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具能記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調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雲。』」【墨莊漫錄】云:「頃見一詩話,全載孟蜀主一詩:『冰肌玉骨清無汗......。』云:『東坡少年遇美人,喜﹝洞仙歌﹞,又邂逅處景色暗相似,故檃括稍協律,以贈之也。』據此乃詩耳,而東坡自序,乃雲是﹝洞仙歌令﹞,蓋公以此敘自晦耳。﹝洞仙歌﹞腔出近世,五代及國初皆末之有也。」觀此,本調創始,或即自東坡。原有一「令」字,後又名﹝羽仙歌﹞。
〔作法〕本調八十三字,首句四字句,不用韻。次句五字起韻,句法上一下四。第三句七字,第一字平仄不拘,下三字必作仄平仄,乃定格也。第四句九字,應作上五下四,今此調作上三下六,實非正格。東坡詞,每不為成格所拘,即此類也。學者止作上五下四填可也。第五句亦九字,句法上三下六,唯於第三字略豆;【詞律】徑作句,轉失一氣呵成之義矣。下六字,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三字若用仄,則第五字須用平,方得相稱。後闋換頭。首句五字,不協韻,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二句四字,實即下七字句之豆。第三句七字,與前闋第三句同,宜拗。第四句五字。仄起平收,實亦下句之豆,句法且與第二句同。第五句四字。第六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七句八字,實系仄起平收之七言拗句,上冠一豆「但」字耳。結句九字,上五下四,語氣須連貫到底,故上五字亦可作豆。
冰肌玉骨,
⊙○⊙●(句)
自清涼無汗。
●○○⊙▲(仄韻)
水殿風來暗香滿。
⊙●○○●○▲(協仄韻)
繡簾開,
●○○(豆)
一點明月窺人,
●●⊙●○○(句)
人未寢、
○●●(豆)
欹枕釵橫鬢亂。
⊙●⊙○⊙▲(協仄韻)

起來攜素手,
⊙○○●●(句)
庭戶無聲,
⊙●○○(句)
時見疏星渡河漢。
⊙●○○●○▲(協仄韻)
試問夜如何,
⊙●●○○(句)
夜已三更,
⊙●○○(句)
金波淡,
○⊙●(豆)
玉繩低轉。
⊙○⊙▲(協仄韻)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
●●●○○●○○(句)
又不道流年,
●⊙●○○(句)
暗中偷換。
●○○▲(協仄韻)

三二、蝶戀花.春景蘇軾

〔題考〕毛先舒云:「﹝蝶戀花﹞,商調曲也;采梁簡文帝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為名。其詞始於宋。司馬槱在洛下,晝夢美姝牽帷歌:『妾本錢塘江上住』五句,詢其曲,名﹝黃金縷﹞。槱後赴錢塘幕官,為秦少章言之,少章續其後段。槱復夢美姝每夕同寢;同寀云:『公廨後有蘇小小墓,得毋妖乎?』不逾歲,槱病死。故此調又名﹝黃金縷﹞。此調除﹝黃金縷﹞外,又有﹝一籮金﹞、﹝鵲踏枝﹞、﹝鳳棲梧﹞、﹝卷珠廉﹞、﹝魚水同歡﹞、﹝明月生南浦﹞等名。」
〔作法〕本調六十字,為仄韻七絕兩首相合而成,特於第二句加兩字為冠,而於第三句亦用韻耳。首句與﹝臨江仙﹞同,次句上四下五,協仄韻,第一、第五字可平。第三句同第一句。末句平起協仄韻,又與﹝踏莎行﹞末句同。後闋全同前闋。
花褪殘紅青杏小,
⊙●⊙○○●▲(仄韻)
燕子飛時,
⊙●○○(豆)
綠水人家繞。
⊙●○○▲(協仄韻)
枝上柳綿吹又少,
⊙●⊙○○●▲(協仄韻)
天涯何處無芳草。
⊙○⊙●○○▲(協仄韻)

牆裡鞦韆牆外道,
⊙●⊙○○●▲(協仄韻)
牆外行人,
⊙●○○(豆)
牆裡佳人笑。
⊙●○○▲(協仄韻)
笑漸不聞聲漸悄,
⊙●⊙○○●▲(協仄韻)
多情卻被無情惱。
⊙○⊙●○○▲(協仄韻)

三三、水調歌頭.中秋蘇軾

〔題考〕【隋唐嘉話】:「煬帝鑿汴河,自製﹝水調歌﹞。」【脞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明皇雜錄】:「祿山犯闕,議欲遷幸,帝置酒樓上,命作樂,有進﹝水調歌﹞者,上問誰為此曲,曰李嶠,上曰,真才子也。」【南唐近事】:「元宗嘗命樂工楊花飛奏﹝水調詞﹞進酒,花飛惟唱『南朝天子好風流』一句。」白樂天聽﹝水調﹞詞云:「五言一遍最慇勤,調少情多但有因。」【碧雞漫志】:「﹝水調歌﹞,【理道要訣】所載唐樂曲,南呂宮,時號﹝水調﹞;世以今﹝水調歌﹞為煬帝自制,今曲乃宮中呂調。」綜觀以上諸說,本調創始隋唐間,為五言曲調。嬗至五代,乃有七字句。入宋,始演變新腔,而成今調。當時最為通行,詞人填者極多。吳夢窗名曰﹝江南好﹞,姜白石名曰﹝花犯念奴﹞,後遂句為本調異名。至所謂「歌頭」者,乃首章之一解也。(見【海錄碎事】)
〔作法〕本調九十四字,重在拗句。首句五字,下三字為仄平仄,定格也。次句五字,為通常之五言句。此兩句各惟第一字平仄不拘,余無可勉強。第三句十一字,句法上六下五,或上四下七均可;此詞則作上六下五,第一三七字俱平仄不拘。【詞律】於第六字亦注可平,殊不盡然。蓋惟作上四下七句法,第六字間或可平,而上六下五之句法,則萬無作平之理也。第四句六字不用韻。第五句亦六字,有時可與上句對偶;而第五字平仄均不拘。第六句五字,與第二句同。第七八句亦均五字,與首、次兩句相同。後闋換頭。起首為三字三句,與﹝相見歡﹞後闋起首三句同。【詞律】注第一句三字平仄不拘,第二句上兩字亦可平可仄,殊非是。且第三句定須作仄平平,蓋此調煩協韻之句,尾三字皆作仄平平,乃定格也。第四句以下與前半闋完全相同。
明月幾時有,
⊙●●○●(句)
把酒問青天。
⊙●●○△(平韻)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協平韻)
我欲乘風歸去,
⊙●○○⊙●(句)
又恐瓊樓玉宇,
⊙●○○⊙●(句)
高處不勝寒。
⊙●●○△(協平韻)
起舞弄清影,
⊙●●○●(句)
何似在人間。
⊙●●○△(協平韻)

轉朱閣,
●⊙●(句)
低綺戶,
⊙●●(句)
照無眠。
●○△(協平韻)
不應有恨,
⊙○⊙●(句)
何事偏向別時圓。
○●○●●○△(協平韻)
人有悲歡離合,
⊙●○○⊙●(句)
月有陰晴圓缺,
⊙●○○⊙●(句)
此事古難全。
⊙●●○△(協平韻)
但願人長久,
⊙●⊙○●(句)
千里共嬋娟。
⊙●●○△(協平韻)

三四、清平樂.晚春黃庭堅

〔題考〕【松窗雜錄】:「開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葯,上乘照夜白游賞,宣翰林學士李白,立進﹝清平調﹞詞三章。上命梨園子弟,約格調,撫絲竹,促龜年歌,太真妃笑領歌意甚厚。」張君房【脞說】指此為﹝清平樂﹞曲。【碧雞漫志】:「明皇宣白進﹝清平調詞﹞,乃是令白於﹝清平調﹞中制詞。蓋古樂曲聲調高下,合為三調,曰:清調、平調、側調。此謂三調中,明皇止令就擇上兩調,偶不樂側調故也。況白詞七字絕句,與今﹝清平樂﹞曲不類。後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絕句耳。此曲在越調,唐至今盛行。」萬氏【詞律】注此調,亦云:「與﹝清平調﹞無涉。」是﹝清平樂﹞雖系唐詞,顧與﹝清平調﹞毫不相干。【圖譜】改名﹝憶蘿月﹞,或亦因此。
〔作法〕本調四十六字。凡兩用韻,前半協仄,後半協平。第一句四字,仄句,起韻,第三字可仄。次句五字,與﹝卜算子﹞第二句同。第三句七字,仄起仄協,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亦有於第六字作平者,則第五字必須作仄,乃成拗句。如清蓮本詞「玉帳鴛鴦噴蘭麝」即是,顧非初學所宜。第四句六字,第一、三、五字平仄雖可不拘,但第五字作仄,則第三字必須作平,所當注意耳。後半換協平韻。首次二句俱六字,用韻。各句第一、三字平仄可不拘。第三句與前半第四句同。末句與後半第二句同。
春歸何處,
○○⊙▲(仄韻)
寂寞無行路。
⊙●○○▲(協仄韻)
若有人知春去處,
⊙●⊙○○⊙▲(協仄韻)
喚取歸來同住。
⊙●⊙○⊙▲(協仄韻)

春無蹤跡誰知,
⊙○⊙●○△(換平韻)
除非問取黃鸝。
⊙○⊙●○△(協平韻)
百囀無人能解,
⊙●⊙○⊙●(句)
因風飛過薔薇。
⊙○⊙●○△(協平韻)

三五、畫堂春.本意黃庭堅

〔題考〕白居易【三月三日詩】:「畫堂三月初三日,絮撲窗紗燕拂簷」;即所謂「畫堂春」也。至薛能【贈韋氏歌】:「一曲新聲慘畫堂,可能心事憶周郎。」則似「畫堂」已成曲調矣。唐時凡豪貴之家、雕華之室,都曰畫堂,詩文中所見極多,彼時因取以為曲調名也。

〔作法〕本調四十七字。首句七字,與﹝阮郎歸﹞第一句同。第二句六字,與﹝清平樂﹞後闋第二句同。第三句同本闋第一句。第四句四字,為仄仄平平,協平韻,第一字亦可作平。後半同前半。惟換頭作對句而不用韻,且第一三五字可以平仄不拘,此其稍異耳。
東風吹柳日初長,
⊙○⊙●●○△(平韻)
雨余芳草斜陽。
⊙○⊙●○△(協平韻)
杏花零落燕泥香,
⊙○⊙●●○△(協平韻)
睡損紅妝。
⊙●○△(協平韻)

寶篆煙銷龍鳳,
⊙●⊙○⊙●(句)
畫屏雲鎖瀟湘。
⊙○⊙●○△(協平韻)
夜寒微透薄羅裳,
⊙○⊙●●○△(協平韻)
無限思量。
⊙●○△(協平韻)

三六、驀山溪.別意黃庭堅

〔題考〕本調一名﹝上陽春﹞。按上陽為唐代宮名,【唐書地理志】:「東都上陽宮,在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高宗常居以聽政。」至武後時,興修益廣。迨天寶後。始漸廢圮。是本調﹝上陽春﹞之名,當出自禁中,時在開天以前;至何以演為﹝驀山溪﹞則不可考矣。

〔作法〕本調八十二字。首句四字,平起仄收。次句五字仄起仄收。第三句五字,仄起平收。以上所有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四句七字,上三下四,上三字平仄不拘,然以音節而論,則以用仄平平為佳。第五句四字。第六句五字,亦可五六兩句合為九字句,故語氣首須連貫,而無須用韻。第七、八兩句則為三字句,皆協仄韻。此調作家凡前後闋首句不起韻者,則此兩句及後半闋同位置之兩句多不協韻,而平仄且各參差。如張元干易祓等所填本調,即其例也。為首句起韻,則三字句亦須協仄,自以本詞為正軌。至第九句五字,則與﹝蘇幕遮﹞結句同。後闋概與前闋無異。
鴛鴦翡翠,
⊙○⊙●(仄韻)
小小思珍偶。
⊙●○○▲(協仄韻)
眉黛歛秋波,
⊙●●○○(句)
盡湖南,
●⊙⊙(豆)
山明水秀。
○○⊙▲(協仄韻)
娉娉裊裊,
⊙○⊙●(句)
恰近十三余,
⊙●●○○(句)
春未透,
○⊙▲(協仄韻)
花枝瘦,
○⊙▲(協仄韻)
正是愁時候。
⊙●○○▲(協仄韻)

尋芳載酒,
⊙○⊙●(協仄韻)
肯落他人後。
⊙●○○▲(協仄韻)
只恐遠歸來,
⊙●●○○
綠成陰,
●⊙⊙
青梅如豆。
○○⊙▲(協仄韻)
心期得處,
⊙○⊙●(句)
每自不由人,
⊙●●○○(句)
長亭柳,
○⊙▲(協仄韻)
君知否,
○⊙▲(協仄韻)
千里猶回首。
⊙●○○▲(協仄韻)

三七、憶王孫.春閨秦觀

〔題考〕【楚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劉安【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不可以久留。」後詩人多用「王孫」、「芳草」為感景懷人之詞。杜甫詩:「短畦帶碧草,悵望思王孫。」已隱有「憶念王孫」之意矣。考【北裡志】天水光遠題【楊萊兒室】詩,有「萋萋芳草憶王孫」句,則本詞全用其句,調名或即始此。徽宗北狩時,謝克家作﹝憶君王﹞詞,即其調也。見毛先舒【詞學全書】。又本調一名﹝豆葉黃﹞,一名﹝闌干萬里心﹞。【繡余吟譜】云:「改用仄韻後,增一疊,即﹝漁家傲﹞也。」

【作法】本調三十一字。首、次二句,即平起之七言詩句。第三句與第二句同。第四句為三字句,平仄不可移易;尤以第一字用去聲為諧音律。末句亦為七言詩句,與第二、三句相同。本調第二、三、五句之第五字平仄雖可移易,實惟作平音節乃始婉妙。本詞第三句「不」字入聲本可作平,學者當知所法。
萋萋芳草憶王孫,
⊙○⊙●●○△(平韻)
柳外樓高空斷魂。
⊙●○○⊙●△(協平韻)
杜宇聲聲不忍聞。
⊙●○○⊙●△(協平韻)
欲黃昏,
●○△(協平韻)
雨打梨花深閉門。
⊙●○○⊙●△(協平韻)

三八、如夢令.春景秦觀

〔題考〕後唐莊宗自度曲,詞云:「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樂府遂曲「如夢」二字名曲。或云:「莊宗修內苑,掘土有繡花碧色,中得斷碑,載此詞。」此調復加一疊者,名﹝如意令﹞,蓋唐武氏有﹝如意曲﹞詞名兩襲之。(見毛氏【詞學全書】)考後唐莊宗制此詞時,本名﹝憶仙姿﹞,或謂蘇軾以其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而改為﹝如夢令﹞,是此調始於五代,已無可疑,惟調名﹝如夢令﹞,或創於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調復名﹝晏桃源﹞,更名﹝比梅﹞。

〔作法〕本調三十三字。通體以六言句為主。第一、二句第一字平仄可以通用,第三字以用仄聲為佳,第五字則以用平為宜。本詞「綠」字,蓋以入聲作平聲也。且此二句例用對偶,故於平仄尤不宜假借,最好以一三五字平仄相對,則更工矣。第三句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不用韻。第四句及末句,與第一、二句相同;惟第三字宜用仄聲,第一字宜用平聲耳。第五、六為兩字疊句,協韻;通篇扼要之句,最宜注意。

鶯嘴啄花紅溜,
⊙●⊙○○▲(仄韻)
燕尾剪波綠皺。
⊙●⊙○⊙▲(協仄韻)
指冷玉笙寒,
⊙●●○○(句)
吹徹小梅春透。
⊙●⊙○○▲(協仄韻)
依舊,
○▲(協仄韻)
依舊,
○▲(疊句)
人與綠楊俱瘦。
⊙●●○◎▲(協仄韻)

三九、桃源憶故人.冬景秦觀

〔題考〕古代相傳之桃源有二:一為漢永平中劉晨、阮肇遇仙處,在浙江天台,見王立程【天台山記】。另一為晉太元中,武陵漁人所發現,在湖南常德桃源縣,見陶潛【桃花源記】,然其為理想中之仙境之則一。古人因地懷人,心焉嚮往,形諸篇什;如陳子良詩:「一返桃源路,別後再難逢。」杜甫詩:「緬思桃源內,益歎身世拙。」王維詩:「笑謝桃源人,花紅復來覿。」均屬憶念桃源仙境,懷人感事之作。本調調名於此昉焉。亦作﹝虞美人影﹞,與﹝虞美人﹞本調無涉也。

〔作法〕本調四十八字。第一句與﹝菩薩蠻﹞首句同。第二句六字,為平仄平平平仄,而一、三兩字平仄可不拘。第三句全同第二句。第四句五字,為仄起仄協之五言句,第一字亦不拘平仄。後半闋與前半闋同。本調通篇逐句用韻。
玉樓深鎖多情種,
⊙○⊙●○○▲(仄韻)
清夜悠悠誰共。
⊙●⊙○○▲(協仄韻)
羞見枕衾鴛鳳,
⊙●⊙○○▲(協仄韻)
悶則和衣擁。
⊙●○○▲(協仄韻)

無端畫角嚴城動,
⊙○⊙●○○▲(協仄韻)
驚破一番新夢。
⊙●⊙○○▲(協仄韻)
窗外月華霜重,
⊙●⊙○○▲(協仄韻)
聽徹梅花弄。
⊙●○○▲(協仄韻)

四十、鵲橋仙.七夕秦觀

〔題考〕古時關於「鵲橋」之神話,以【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為最早。(見【歲華記麗】)至唐時,民間傳說更為普遍,詩人每多詠入篇什。如李白【擬古】:「銀河非鵲橋,非時將安適。」李洞詩:「若能攜手隨仙令,皎皎銀河度鵲橋。」本調調名,隨於此際產生。清毛先舒【詞學全書】云:「﹝鵲橋仙﹞取填河事,蓋見於﹝鴻烈解﹞。」查今本【淮南】固未見有鵲橋事也。

〔作法〕本調五十六字。手二句為四字對句,第一字平仄不拘。惟首句第三字雖可作平,然必須次句第三字作仄方為合宜。第三句六字起韻,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四句惟七言句平起平收不用韻。第五句上三下四,於「卻」字分豆,而第二第六兩字可平可仄。後闋概與前闋相同。
纖雲弄巧,
⊙○⊙●(句)
飛星傳恨,
⊙○⊙●(句)
銀漢迢迢暗度。
⊙●⊙○⊙▲(仄韻)
金風玉露一相逢,
⊙○⊙●●○○(句)
便勝卻、
●⊙●(豆)
人間無數。
○○⊙▲(協仄韻)

柔情似水,
⊙○⊙●(句)
佳期如夢,
⊙○⊙●(句)
忍顧鵲橋歸路。
⊙●⊙○⊙▲(協仄韻)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句)
又豈在、
●⊙●(豆)
朝朝暮暮。
○○⊙▲(協仄韻)

四一、河傳.贈妓秦觀
〔題考〕按【脞說】:「﹝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帝樂之。」此為水調中之河傳,非後世所行之河傳也。考【碧雞漫志】:「﹝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後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陽永叔詞內,﹝河傳﹞附越調,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侶調,皆令也。」今之﹝河傳﹞,亦作﹝河轉﹞。據萬氏【詞律】所載,有十六體之多。並云:「﹝怨王孫﹞一調,與唐腔﹝河傳﹞無異。」尚有「月照梨花」,亦列此調中。可見此調自唐以還,演變嬗蛻之繁矣。

〔做法〕本調六十一字。首句四字起韻,第一、三字可平。次為九字句,上五下四,第六、八字可仄。此句黃山谷詞作上四下五,為「對歌對舞,猶是當時眼」;音律不諧,正類東坡不足法也。第三句四字,為平仄仄平,第一字猶可仄,第三字不宜用平。第四句與﹝鵲橋仙﹞第三句同。第六第七各為三字句,與﹝更漏子﹞首二句同。後闋首句七字,為平起仄收七言句,第一、三字可仄可平,第二句亦九字句,惟作上四下五,與前闋殊異。第三、四句與前闋第三、四句同。末亦三字兩句,句法與前闋末二句無異。
恨眉醉眼,
⊙○⊙▲(仄韻)
甚輕輕覷著、
●○○●●(豆)
神魂迷亂。
⊙○⊙▲(協仄韻)
常記那回,
⊙●●○(句)
小曲欄干西畔。
⊙●⊙○○▲(協仄韻)
鬢雲松、
●○○(句)
羅襪鏟。
○●▲(協仄韻)

丁香笑吐嬌無限,
⊙○⊙●○○▲(協仄韻)
語軟聲低、
⊙●○○(豆)
道我何曾慣。
⊙●○○▲(協仄韻)
雲雨未諧,
⊙●●○(句)
早被東風吹散。
⊙●⊙○○▲(爺仄韻)
瘦殺人、
●⊙○(句)
天不管。
○●▲(協仄韻)

四二、滿庭芳.春遊秦觀

〔題考〕【詩余圖譜】載本調亦名﹝滿庭霜﹞。萬氏【詞律】則以九十三字者為﹝滿庭芳﹞,以九十五字者為﹝滿庭霜﹞。實則僅後者之前後闋第七句較前者各多一字而已。一則取柳宗元詩:「偶地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為詞名,一則取方夔詩:「開門半山月,立馬一庭霜」為詞名,實則同一調也。又本調亦名﹝鎖陽台﹞,毛氏【詞學全書】:「﹝滿庭芳﹞,采唐吳融詩:『滿庭芳草易黃昏』;一名﹝鎖陽台﹞,中呂調也。」
〔作法〕本調九十五字,前闋首二句各四字,不用韻。第二句一、三兩字皆可仄。第三句六字,起平韻,第二、三字平仄可不拘。(「過」字作仄)第四、五句與﹝驀山溪﹞後闋第四、五句同其句法。第六句亦六字不用韻;第一、三、五字平仄皆可不論。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協韻。第八句亦七字,亦為上三下四,而不協韻,且一為平收,一為仄收;一則第二、四字可仄可平,一則七個字平仄不能稍易也。末句五字,協韻;與本調第四句同。後闋換頭。首句五字,為平起仄收之五言句,不用韻。第二、三句四字對句,為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惟下第三字不能作仄,其「珠」「翠」「玉」三字均可不拘。第四、五句實亦四字對偶,惟首冠一「漸」字,在填詞法中名為「一字豆」;省去此一字觀之,則與上二、三兩句無二致也。第六句以下均與前闋同。
曉色雲開,
○●○○(句)
春隨人意,
⊙○⊙●(句)
驟雨才過還晴。
●⊙⊙●○△(平韻)
古台芳榭,
⊙○○●(句)
飛燕蹴紅英。
⊙●●○△協平韻)
舞困榆錢自落,
⊙●⊙○⊙●(句)
鞦韆外,
⊙⊙●(豆)
綠水橋平。
⊙●○△(協平韻)
東風裡、
○○●(豆)
朱門映柳,
○○●●(句)
低按小秦箏。
⊙●●○△(協平韻)

多情行樂處,
⊙○●●(句)
珠鈿翠蓋,
⊙○○●(句)
玉轡紅纓。
⊙●○△(協平韻)
漸酒空金榼,
●⊙○⊙●(句)
花困蓬瀛。
⊙●○△(協平韻)
豆蔻梢頭舊恨,
⊙●⊙○⊙●(句)
十年夢,
⊙⊙●(豆)
屈指堪驚。
⊙●○△(協平韻)
憑欄久,
○○●(豆)
疏煙澹日,
○○○●(句)
寂寞下蕪城。
⊙●●○△(協平韻)

四三、青玉案.春暮賀鑄

Bise註:此詞後半闋第五句龍榆生教授【唐宋詞格律】作「滿城飛絮」;舒夢蘭【白香詞譜】作「清城風絮」。但一般皆作「滿城風絮」,三式皆合於格律,故於此僅用「滿城風絮」。

〔題考〕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按:案同碗,青玉碗,盛酒之具也,唐人詩多引用之。如李白詩:「侍筆黃金台,傳觴青玉案。」杜甫詩:「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本調調名,即取以創始焉。作者以此調得名,人稱﹝賀梅子﹞;蓋「梅子黃時雨」一句膾炙人口也。涪翁詩云:「解道江南腸斷句,世間唯有賀方回」,亦指此調詠也。又本調據毛氏【詞學全書】云:「又名﹝一年春﹞。」
〔作法〕本調六十七字;前後兩闋,惟第二句一為六字,一為七字,余皆相同。起手為七言平起仄收句起仄韻。第二句六字,為五字句上加一字豆,【詞律】作三字豆,非也。故「目」自可作平。第三句七字,與﹝漁家傲﹞第三句同。第四、五句俱四字,劇作仄平平仄,宜用對偶。其第一字雖可作平,但以仄聲為佳。第六句與﹝錦纏道﹞末句相同。後闋惟改第二句為七言拗句,應作仄仄平平仄平仄,此定格也。

凌波不過橫塘路,
⊙○⊙●○○▲(仄韻)
但目送芳塵去。
●⊙●○○▲(協仄韻)
錦瑟年華誰與度,
⊙●⊙○○●▲(協仄韻)
月樓花院,
●○○●(句)
綺窗朱戶,
⊙○○▲(協仄韻)
惟有春知處。
⊙●○○▲(協仄韻)

碧雲冉冉衡皋暮,
⊙○⊙●○○▲(協仄韻)
彩筆空題斷腸句。
⊙●○○●○▲(協仄韻)
試問閒愁知幾許,
⊙●⊙○○●▲(協仄韻)
一川煙草,
●○○●(句)
滿城風絮,
●○○▲(協仄韻)
梅子黃時雨。
⊙●○○▲(協仄韻)

四四、薄倖.春情一作憶故人賀鑄

〔題考〕自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詩喧傳一時後,「薄倖」二字演為遊冶界之口頭成語。【能改齋漫錄」載琴操改韻﹝滿庭芳﹞詞,有「輕分羅帶,暗解香衷,謾贏得薄倖狂名」句。本詞「羞把香羅偷解」,似襲其語。作者與琴操同時,本調名,或即創自作者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八字。首句四字起韻,與﹝雨霖鈴﹞首句同。次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字可平。第三句亦為上三下四七字句,惟不須協韻,而第六字作平,與第二句異耳。第四句六字,為仄仄平平平仄,一、三兩字可平可仄。第五句又圍上三下四七字句,則為不協韻之平收句,第二字平仄亦可不拘。第六句為協韻之七言詩句,惟平仄規律精嚴,只能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不若詩句之第一、三字可以通融也。以下三句,實為四字對句兩句,上加一字豆,而下接六字作結耳。於此「翔」「屏」「羞」「偷」四字均可作仄。後闋起句六字,上三下三不協韻;第一字可平。次句七字協韻,上三下四,平仄又與前闋七字句不同,而第六字平仄則可不拘。第三句上三下六,【詞律】則於「雙燕」斷句,是亦可作上五下四;惟各家填此調,第三字平仄多不拘,故以三字豆為宜;而「幾」「雙」「深」三字,亦多作仄者。第四句七字,句法與前闋第六句同。第五句四字協韻,句法上一下三,或上二下二均可;惟平仄不可移易。第六句與第七句,十二字須一氣喝成,句法或上五下七,或上七下五,均不拘,(呂渭老與樵隱詞正其例)而平仄只有第四字「酒」可作平。末二句十字,上四下六,與前闋末二句「翔鴛……」同。
淡妝多態,
⊙○○▲(仄韻)
更滴滴、
●⊙●(豆)
頻回盼睞。
○○●▲(協仄韻)
便認得、
●⊙●(豆)
琴心先許,
○○○●(句)
欲綰合歡雙帶。
⊙●⊙○○▲(協仄韻)
記畫堂、(豆)
●⊙○
風月逢迎,
○●○○(句)
輕顰淺笑嬌無奈。
○○●●○○▲(協仄韻)
向睡鴨爐邊,
●●●○○(句)
翔鴛屏裡,
⊙○⊙●(句)
羞把香羅偷解。
⊙●○○⊙▲(協仄韻)

自過了、
⊙●●(豆)
燒燈後,
○○●(句)
都不見、
○●●(豆)
踏青挑菜。
●○⊙▲(協仄韻)
幾回憑、
⊙○⊙(豆)
雙燕叮嚀深意,
⊙●○○⊙●(句)
往來卻恨重簾礙。
⊙○⊙●○○▲(協仄韻)
約何時再。
●○○▲(協仄韻)
正春濃酒困,
●○○⊙●(句)
人閒晝永無聊賴。
○○●●○○▲(協仄韻)
懨懨睡起,
○○●●(句)
猶有花梢日在。
⊙●○○⊙▲(協仄韻)

四五、惜分飛.本意毛滂

〔題考〕古樂府:「東飛伯勞西飛燕,黃姑織女時相見」;世遂以「勞燕分飛」為離別之詞。自庚信有「秦川直望,隴水分飛」之文,後即簡稱「分飛」。入唐,引用更繁,如孟浩然送從弟歸會稽詩云:「向來共歡娛,日夕成楚越;落羽更分飛,誰能不驚骨。」於是臨歧惜別,黯然魂銷者,競以「惜分飛」入詞,而浸成曲調名矣。

〔作法〕本調五十字。首句為仄起仄韻之七言句,只第一字可平。第二句為六字,協韻,本作仄仄平平仄仄,但第一宇亦可作平。如本詞之「愁」。第三句與﹝桃源憶故人﹞第四句同。第四句與﹝桃源憶故人﹞第一句同。後半全同前半。

淚濕欄干花著露,
⊙●○○○●▲(仄韻)
愁到眉峰碧聚。
⊙●○○●▲(協仄韻)
此恨平分取,
⊙●○○▲(協仄韻)
更無言語空相覷。
⊙○○●○○▲(協仄韻)

斷雨殘雲無意絮,
⊙●○○○●▲(協仄韻)
寂寞朝朝暮暮。
⊙●○○●▲(協仄韻)
今夜山深處,
⊙●○○▲(協仄韻)
斷魂分付潮回去。
⊙○○●○○▲(協仄韻)

四六、河滿子.秋怨孫洙

〔題考〕「河」本作「何」,系人名。白樂天詩:「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自注云:「開元中,滄州歌者姓名;臨刑進此曲以贖死,上竟不免。」元微之﹝何滿子歌﹞云:「何滿能歌聲宛轉,天寶年中世稱罕;嬰刑繫在囹圄間,下調哀音歌憤懣。梨園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羈網緩;便將何滿為曲名,御府親題樂府纂。」元白同時交好,聞見當同,而獨紀此事少異。顧據樂府雜錄:「靈武刺史李靈曜置酒,坐客姓駱,唱﹝何滿子﹞,皆稱妙絕。白秀才者曰:『家有聲妓歌此曲,音調不同。』召至令砍;發聲清越,非常音。駱遽問曰:『莫非宮中胡二子否?』妓熟視曰:『君豈梨園駱供奉耶?』相對泣下。皆明皇時人也。」則此調不特創自開天前後,可以斷知;抑且可知其創自宮中。故張佑【宮詞】有「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之句也。(見王灼【碧雞漫志】)

〔作法〕本調七十四字。唐時本為單謂六句,每句六字,至孫光憲詞,始作七字一句,成三十七字一體。厥後又加雙疊,乃成今體。王灼云:「﹝何滿子﹞,今詞屬雙調。兩段各六句,內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時伊鶚、李珣亦同此。其他諸公所作,往往只一段,而六句各六字,皆無復七字者;字句既異,即知非舊曲。」則其演變可知矣。本詞乃近調;起二句與﹝西江月﹞同,作家多用對偶。第三句與﹝離亭燕﹞第三句同,第四句與第二句同。末二句與首二句同。

悵望浮生急景,
⊙●⊙○⊙●(句)
淒涼寶瑟餘音。
⊙○⊙●○△(平韻)
楚客多情偏怨別,
⊙●⊙○○●●(句)
碧山遠水登臨。
⊙○⊙●○△(協平韻)
目送連天衰草,
⊙●⊙○⊙●(句)
夜闌幾處疏砧。
⊙○⊙●○△(協平韻)

黃葉無風自落,
⊙●⊙○⊙●(句)
秋雲不雨長陰。
⊙○⊙●○△(協平韻)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句)
搖搖幽恨難禁。
⊙○⊙●○△(協平韻)
惆悵舊歡如夢,
⊙●⊙○⊙●(句)
覺來無處追尋。
⊙○⊙●○△(協平韻)

四七、燭影搖紅.惜春王詵

〔題考〕此調本名﹝憶故人﹞。【能改齋漫錄】:「都尉﹝憶故人詞﹞云:『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無奈雲沈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徽宗喜其詞,猶以不丰容宛轉為憾,遂今大晟府別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是本曲腔調,始創於徽宗時,牌名則改自邦彥。【漫錄】所引,即今詞後闋,而「燭影搖紅」以下,辭多改易。蓋當時之﹝憶故人﹞調,只四十八字,即此詞半闋,分作前後闋。南宋以後,易名﹝燭影搖紅﹞始加雙疊,成九十六字耳。

〔作法〕本調九十六字,前後闋同。起為四字平句,第一字可仄。第二句為仄韻七言句,惟第一字必作仄,第三字可平。第三句與﹝御街行﹞第三句同。第四句為五言仄句,協韻。第五句六字,為仄仄平平仄仄,第一、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協韻;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八、九三句,均為四字,首句仄收不用韻;次句平收而「得」「見」二字俱可作平;末句為平平平仄,不可假借。本詞「不」字,為入聲,作平聲。
香臉輕勻,
⊙●○○(句)
黛眉巧畫宮妝淺。
⊙○⊙●○○▲(仄韻)
風流天付與精神,
⊙○○●●○○(句)
全在嬌波轉。
⊙●○○▲(協仄韻)
早是縈心可慣,
⊙●⊙○⊙▲(協仄韻)
更那堪、
●○○(豆)
頻頻顧盼。
○○●▲(協仄韻)
幾回得見,
●○⊙●(句)
見了還休,
⊙●○○(句)
爭如不見。
○○○▲(協仄韻)

燭影搖紅,
⊙●○○(句)
夜闌飲散春宵短。
⊙○⊙●○○▲(協仄韻)
當時誰解唱陽關,
⊙○○●●○○(句)
離恨天涯遠。
⊙●○○▲(協仄韻)
無奈雲收雨散,
⊙●⊙○⊙▲(協仄韻)
憑欄杆、
●○○(豆)
東風淚眼。
○○●▲(協仄韻)
海棠開後,
●○⊙●(句)
燕子來時,
⊙●○○(句)
黃昏庭院。
○○○▲(協仄韻)

四八、減字木蘭花.春情王安國

〔越考〕【嵐齋錄】:「唐張搏自湖州刺史移蘇州,於堂前大植木蘭花,當盛開時,燕郡中詩客,即席賦之。陸龜蒙後至,張連酌浮白,龜蒙徑醉,強執筆題兩句云:『洞庭波浪渺無津,日日征帆送遠人。』頹然醉倒。搏命他客續之,皆莫能詳其意。既而龜蒙稍醒,援筆卒其章曰:『幾度木蘭船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遂為一時絕唱。」歐陽炯詞遂有「今年卻憶去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之句,因以﹝木蘭花﹞為調名。顧此稱「減字」者,在詞調中固有此法,所謂「偷聲」,所謂「減字」,俱於原有腔調有所減省也。﹝木蘭花﹞本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四體,本調只四十四字,以示較原調字數為減,故曰﹝減字木蘭花﹞或簡稱曰﹝減蘭﹞。有以本調為呂嵒所作者,特詞人假托神仙以炫奇耳。

〔作法〕本謂四十四字。首句四字起仄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第五句同。第一、三字平仄不拘。次句七字,與﹝憶江南﹞第三句同。第三句四字,換用平韻,句法與﹝訴衷情﹞後半末句同。第四句七字,句法與﹝憶王孫﹞第二、三、五句均同。後闋句法與前闋無異,惟又換兩韻耳。

畫橋流水,
⊙○⊙▲(仄韻)
雨濕落紅飛不起。
⊙●⊙○○●▲(協仄韻)
月破黃昏,
⊙●○△(換平韻)
簾里餘香馬上聞。
⊙●○○⊙●△(協平韻)

徘徊不語,
⊙○⊙▲(三換仄韻)
今夜夢魂何處去。
⊙●⊙○○●▲(協三仄韻)
不似垂楊,
⊙●○△(四換平韻)
猶解飛花入洞房。
⊙●○○⊙●△(協四平韻)

四九、千秋歲.夏景謝逸

〔題考〕萬歲千秋,本指長壽;「窮萬祀而不異,歷千秋而不萎」,已見謝偃【高松賦】。入唐,因玄宗定誕辰為千秋節,於是「千秋」「萬歲」之運用,更為普遍。【唐書張九齡傳】:「初,千秋節,王公並獻寶鑒,九齡上【事鑒】十章,號【千秋金鑒錄】。」【隋唐嘉話】:「八月初五日,明皇生辰,為千秋節,士庶結承露囊,更相遺問。」可知唐代中葉,對於千秋節之重視,無間朝野也。故王維詩云:「共歡天意同人意,萬歲千秋奉聖君。」詞名之創,本含祝頌,蓋即「千秋萬歲」之省耳。

〔作法〕本調七十一字。首句四字,與﹝減蘭﹞第一句同。第二句五字,與﹝卜算子﹞第二句同。第三、第四句,與﹝天仙子﹞第四、五句同。第五、六句與﹝菩薩蠻﹞第五、六句同;但宜用對偶。末二句則與﹝漁家傲﹞末二句同。後半換頭。首為五言仄韻句,第一字可平。余均同前闋。

楝花飄砌。
⊙○⊙▲(仄韻)
蔌蔌清香細。
⊙●○○▲(協仄韻)
梅雨過,
⊙●●(句)
蘋風起。
○○▲(協仄韻)
情隨湘水遠,
⊙○○●●(句)
夢繞吳峰翠。
⊙●○○▲(協仄韻)
琴書倦,
○⊙●(句)
鷓鴣喚起南窗睡。
⊙○⊙●○○▲(協仄韻)

密意無人寄。
⊙●○○▲(協仄韻)
幽恨憑誰洗。
⊙●○○▲(協仄韻)
修竹畔,
⊙●●(句)
疏簾裡。
○○▲(協仄韻)
歌余塵拂扇,
⊙○○●●(句)
舞罷風掀袂。
⊙●○○▲(協仄韻)
人散後,
○⊙●(句)
一鉤新月天如水。
⊙○⊙●○○▲(協仄韻)

五十、瑣窗寒.寒食周邦彥

〔題考〕鎖本作瑣,凡窗欞之鏤花紋者,均稱瑣窗。鮑照詩:「玉鉤隔瑣窗。」獨孤及詩:「中庭桃李映瑣窗。」至杜牧詠村舍燕詩,始作鎖,「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鎖窗。」本調因之,取名﹝鎖窗寒﹞。於是有誤解「鎖」字為關鎖之義者,以元稹詩有「暗風吹雨入寒窗」句,因倒作﹝鎖寒窗﹞,如汲古閣【夢窗甲集】、元蕭允之詞,俱是。顧查南曲南呂調,無作﹝鎖寒窗﹞者,可知其誤。

〔作法〕本調九十九字。起首四字二句,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至第三句起韻,其平仄皆有一定,不可移易。第四、五句實即十字一句,而以上四字為豆耳。然「畝」字亦有協韻者,如千里詞,即用「許」字。中惟「一」字可平,余均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上三字作仄平平。下四字亦可作平仄仄平,變拗為順。第七句與﹝青玉案﹞起句同,顧第六字可仄。結亦為四字二句,上加一字豆。惟平仄與起首三句迥異,士句第二、四字可仄;中句第三字可仄;末句不可移易。後闋換頭。首句二字,次句三字,俱仄協。第三、四句即八字句,加一豆;捨「百」字可乎外,余均不能移易。第五句起至第八句,均與前闋第四句至第十句同;惟第七句第五字,與第八句第六字,均應用仄,非若前闋之第六、七句可以不拘耳。結為十二字,句法上七千五;上七字又分作上三下四,平收而不用韻;下句五字協仄。此長句惟「定」字可作平。
暗柳啼鴉,
●●○○(句)
單衣佇立,
○○●●(句)
小簾朱戶。
●○○▲(仄韻)
桐花半畝,
○○●●(句)
靜鎖一庭愁雨。
●●⊙○○▲(協仄韻)
灑空階、
●○○(豆)
更闌未休,
○⊙●○(句)
故人剪燭西窗語。
●○●●○⊙▲(協仄韻)
似楚江暝宿,
●⊙○⊙●(句)
風燈零亂,
○○⊙●(句)
少年羈旅。
●○○▲(協仄韻)

遲暮。
○▲(協仄韻)
嬉游處。
○○▲(協仄韻)
正店捨無煙,
●●●○○(句)
禁城百五。
●○⊙▲(協仄韻)
旗亭喚酒,
○○●●(句)
付與高陽儔侶。
●●⊙○○▲(協仄韻)
想東園、
●○○(豆)
桃李自春,
○⊙●○(句)
小唇秀靨今在否。
●○●●○●▲(協仄韻)
到歸時、
●○○(豆)
定有殘英,
⊙●○○(句)
待客攜樽俎。
●●○○▲(協仄韻)

五一、解語花.元宵周邦彥
〔題考〕【開元遺事﹞:「太液池千葉白蓮開,帝與貴妃宴賞,指妃謂左右曰:『何如此解語花也!』調名據此。

〔作法〕本調一百字。起為四字對句,平仄皆有一定,不可移易;與﹝鎖窗寒﹞起二句句法相似,而平仄適反。第三句五字,為平仄平平仄,第四句四字,為仄平平仄,一起韻,一協韻,俱不可移易平仄。第五句上三下六,第四、八兩字可平。第六句四字,與首句同,惟須協韻,而第三字亦可平。第七句、第八句,均為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一須協韻,一不用韻;一則第一、四、六字平仄不拘,一則平仄不可移易。末句五字,仄協,與上句語氣連貫,第一字「滿」可作平。後闋換頭。首句六字,協韻,第三字可用平。第二、三句,即八字句加一字豆,協仄韻;一件平平平仄,一作平仄平仄;一順一拗,是為定格,不能稍稍移易。以下均與前闋同,惟結句句法,為上一下四,與前略異
風銷焰蠟,
○○●●(句)
露浥烘爐,
●●○○(句)
花市光相射。
○●○○▲(仄韻)
桂華流瓦。
●○○▲(協仄韻)
纖雲散,
○○●(豆)
耿耿素娥欲下。
⊙●⊙○⊙▲(協仄韻)
衣裳淡雅。
○○⊙▲(協仄韻)
看楚女、
⊙●●(豆)
纖腰一把。
⊙○⊙▲(協仄韻)
簫鼓喧,
○●○(豆)
人影參差,
○●○○(句)
滿路飄香麝。
⊙●○○▲(協仄韻)

因念帝城放夜,
○●⊙○●▲(協仄韻)
望千門如晝,
●○○○●(句)
嬉笑遊冶。
○●○▲(協仄韻)
鈿車羅帕。
⊙○○▲(協仄韻)
相逢處、
○○●(豆)
自有暗塵隨馬。
⊙●●○○▲(協仄韻)
年光是也。
○○●▲(協仄韻)
惟只見、
⊙●●(豆)
舊情衰謝。
⊙○⊙▲(協仄韻)
清漏移、
○●○(豆)
飛蓋歸來,
○●○○(句)
任舞休歌罷。
●●○○▲(協仄韻)

五二、過秦樓.秋夜周邦彥

〔題考〕秦樓之名,昉於羅敷﹝陌上桑﹞:「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厥後泛指歌舞之所,李白詞:「蕭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亦以名酒樓,【攬轡錄】:「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皆旗亭也。」於是「秦樓」之名,運用浸廣,遂以入詞。李甲詞有「雙燕來時,曾遇秦樓」句,即以名調。但此調異名甚多,有﹝惜余春﹞、﹝惜余春慢﹞、﹝蘇武慢﹞、﹝選冠子﹞等,字數不同,原總一調耳。(見萬樹【詞律﹞)

〔作法〕本調一百十一字。起為四字對句。第三句六字起韻,中惟「葉」字可平,余均不能移易。第四、五句亦為四字對句,與﹝解語花﹞首二句同。第六句與第三句同。第七句與第八句,平仄一定;但上句於第三、四字換平,則第五字應仄。又兩句相連,作上四下六亦可,俱有先例也。第九句四字仄協,宜與上兩句語氣連頁。結為四字三句,上加一字豆,與﹝鎖窗塞﹞上闋結句同。自第六句至此,平仄均不能有所移易。後闋相同;惟起句加三字豆,而結句減去二字,成為上五下六,或上三下八之十一字句耳。
水浴清蟾,
●●○○(句)
葉喧涼吹,
⊙○○●(句)
巷陌馬聲初斷。
●●●○○▲(協仄韻)
閒依露井,
○○●●(句)
笑撲流螢,
⊙●○○(句)
惹破畫羅輕扇。
●●●○○▲(協仄韻)
人靜夜久憑欄,
○●●●○○(句)
愁不歸眠,
○●○○(句)
立殘更箭。
⊙○○▲(協仄韻)
歎年華一瞬,
●○○●●(句)
人今千里,
○○○●(句)
夢沉書遠。
●○○▲(協仄韻)

空見說、
○●●(豆)
鬢怯瓊梳,
●●○○(句)
容銷金鏡,
⊙○○●(句)
漸懶趁時勻染。
⊙●●○○▲(協仄韻)
梅風地溽,
○○●●(句)
虹雨苔滋,
⊙●○○(句)
一架舞紅都變。
●●●○○▲(協仄韻)
誰信無聊為伊
○●○○●○(句)
才減江淹,
○●○○(句)
情傷荀倩。
⊙○○▲(協仄韻)
但明河影下,
●○○●●(豆)
還看疏星幾點。
⊙●○○●▲(協仄韻)

五三、昭君怨.春怨萬俟雅言

〔題考〕﹝昭君怨﹞本琴曲名。【琴曲譜錄】:「中古琴弄名有﹝昭君怨﹞,明妃制。」又琴操:「齊國王穰,以其女昭君,獻之元帝,帝不之幸。後欲以一女賜單于,昭君請行。及至,單于大悅。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故李商隱詩有「七彈﹝明君怨﹞,一去怨不回」之句。(晉人避司馬昭之諱,昭君改稱明君)。至隋唐由樂府而入長短句,浸成詞曲名。清毛先舒【詞學全書】云:「漢王昭君作怨詩,入琴操,樂府吟歎曲,有﹝王明君﹞,蓋石崇擬作,以教綠珠;隋唐相沿有此曲。」詞調多取名於琴曲;觀此,可知本調調名之由來已。又本調亦名﹝一痕沙﹞、﹝宴西園﹞。

〔作法〕本調四十字,前後闋相同。第一、二、三句,正與﹝如夢今﹞句法相同;惟﹝如夢今﹞第三句不用韻,此則換用平韻。第四句三字,即協平韻,句法為仄平平,不可移易。
春到南樓雪盡,
⊙●⊙○⊙▲(仄韻)
驚動燈期花信。
⊙●⊙○⊙▲(協仄韻)
小雨一番寒,
⊙●●○△(換平韻)
倚欄干。
●○△(協平韻)

莫把欄干頻倚,
⊙●⊙○⊙▲(三換仄韻)
一望幾重煙水。
⊙●⊙○⊙▲(協三仄韻)
何處是京華,
⊙●●○△(四換平韻)
暮雲遮。
●○△(協四平韻)

五四、感皇恩.入京趙企

〔題考〕【南部新書】云:「天貿十三載,始改﹝金風調蘇幕遮﹞為﹝感皇恩﹞。按張說﹝蘇摩遮﹞詩:「摩遮本出西海胡,琉璃寶殿紫髯鬍;聞道皇恩遍宇宙,來將砍舞助歡娛。」中有「皇恩」語,而﹝蘇幕遮﹞又為胡語,名未雅馴,因取張詞改為﹝感皇恩﹞(參閱﹝蘇幕遮﹞題考)顧兩調字句及音律,各不相同,殆改名後復改調耳。

〔作法〕本謂六十七字。首句五字,為五言平收詩句,不起韻;第一字可仄。次句四字,仄韻,與﹝踏莎行﹞次句同。第三句七字拗句,末三字用仄平仄,系定格也;與﹝青玉案﹞後闋第二句同。第四、第五,實即十字一句,上四下六,自相呼應;上句第一字,與下句第一、三字,均平仄不拘。第六句五字,與﹝菩薩蠻﹞後闋起句同。末句三字,協韻,為平平仄,不可移易。後闋換頭,起為四字句,不用韻,第一字可仄。次句第一、三字俱可平仄不拘。余與前同。
騎馬踏紅塵,
⊙●●○○(句)
長安重到。
⊙○○▲(協仄韻)
人面依然似花好。
⊙●○○●○▲(協仄韻)
舊情才展,
⊙○○●(句)
又被新愁分了。
⊙●⊙○○▲(協仄韻)
未成雲雨夢,
⊙○○●●(句)
巫山曉。
○○▲(協仄韻)

千里斷腸,
⊙●●○(句)
關山古道。
⊙○⊙▲(協仄韻)
回首高城似天杳。
⊙●○○●○▲(協仄韻)
滿懷離恨,
⊙○○●(句)
付與落花啼鳥。
⊙●⊙○○▲(協仄韻)
故人何處也,
⊙○○●●(句)
青春老。
○○▲(協仄韻)

五五、好事近.初夏蔣子雲

〔題考〕唐宋時,民間所稱「好事」一語,其義有二:(一)本於【孟子】:「好事者為之也。」沿為喜好事故之詞。好讀去聲,呼報切;如杜甫詩:「舊來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詩傳與誰?」白居易詩:「門以招賢盛,家因好事貧。」【圖畫寶鑒】載米元章謂:「好事家與賞鑒家,自是兩等,家多資方,貪名好勝,遇物收置,不過聽聲,此謂好事。」皆是也。(二)謂慈善事業曰好事;【五代史唐明宗紀】:「谷帛賤,民無疾疫,則欣然曰:『吾何以堪之?當與公等作好事以報上天。』」【錄異記】:「嘉陵江側,有婦人,自稱十八姨,往來民家,不飲不食;每教諭於人,但作好事,莫違負神明。」本調調名取義,必居二者之一。至「近」字,在詞牌中,與「今」「引」「慢」等相類,為表曲類之區別,與節奏之不同,與調名本義,羌無關涉。乃後世稱男女愛戀之事曰好事:以李漁【蜃中樓傳奇】有「可見從來好事,畢竟多磨」之句,於是以「好事多磨」一成語中之「好事」,訓﹝好事近﹞之「近」為遠近之近,義似「佳期近矣」,貫非所本也。又本調亦名﹝釣船笛﹞。

〔作法〕本調四十五字。首句與﹝訴衷情﹞第二句同。次句與﹝昭君怨﹞首句同。第三句同次句,但不用韻。第四句五字,為仄平平平仄,不可移易;【詞律】注第二字可仄,終屬不宜。且句法為上一下四,亦定格也。後闋換頭。首為七言句,平起平收,與﹝訴衷情﹞第一句同而不用韻。次句五字協韻,第一、二字可作平,為平平仄平仄,拗句也。(詩中拗句,重在第三字,必須用仄。)末兩句之法,與前闋同。
葉暗乳鴉啼,
⊙●●○○(句)
風定老紅猶落。
⊙●⊙○○▲(協仄韻)
蝴蝶不隨春去,
⊙●⊙○○●(句)
入熏風池閣。
●○○○▲(協仄韻)

休歌金縷勸金卮,
⊙○⊙●●○○(句)
酒病煞如昨。
⊙⊙●○▲(協仄韻)
簾卷日長人靜,
⊙●⊙○○●(句)
任楊花飄泊。
●○○○▲(協仄韻)

五六、賀新郎.春閨李玉

〔題考〕本作﹝賀新涼﹞。詞話:「東坡守杭州,湖中宴會,有官妓秀蘭後至,問其故,以結髮沐浴忽覺睏倦對,座客頗恚恨,東坡作﹝賀新涼﹞詞以解之;即「乳燕飛華屋」一闋也。」「涼」「底」一音之轉,後遂沿作﹝賀新郎﹞。又因坡詞有「乳燕」句,因又名﹝乳燕飛﹞。據【圖譜】及【詞律】所載,又有﹝金縷曲﹞、﹝金縷歌﹞、﹝金縷衣﹞、﹝貂裘換酒﹞、﹝風敲竹﹞等名,大都取名人所填詞句,以為異名耳。

〔作法〕本調一百十六字。首句五字起韻,句法與﹝水調歌頭﹞首句,僅差第三字用平耳。第二、三句均四字句,上加三字豆,中惟「庭」字可仄;余有定格,不能移易。第四句為七字句,第一、三、六字可仄。第五句六字,協韻,為平仄平平仄仄,一字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協韻,第二字「玉」可作平,第七句與第四句同。第八句八字,上三下五,第四字平仄不拘,結句六字,士三下三,協饋;依定格,必作平仄仄,仄平仄,不可易也。後闋換頭。首句七字,為平起仄協七言句;但平仄不可稍稍通融。余與前闋相同。
篆縷銷金鼎,
⊙●○○▲(協仄韻)
醉沉沉、
●○○(豆)
庭陰轉午,
⊙○●●(句)
畫堂人靜。
⊙○○▲(協仄韻)
芳草王孫知何處,
○●⊙○○⊙●(句)
惟有楊花糝徑。
⊙●○○●▲(協仄韻)
漸玉枕、
●⊙●(豆)
騰騰春醒。
○○○▲(協仄韻)
簾外殘紅春已透,
⊙●⊙○○●●(句)
鎮無聊、
●○○(豆)
殢酒懨懨病。
⊙●○○▲(協仄韻)
雲鬢亂、
○●●(豆)
未□整。
●○▲(協仄韻)

江南舊事休重省。
○○●●○○▲(協仄韻)
遍天涯、
●○○(豆)
尋消問息,
○○●●(句)
斷鴻難倩。
●○○▲(協仄韻)
月滿西樓憑欄久,
⊙●⊙○○⊙●(句)
依舊歸期未定。
⊙●○○●▲(協仄韻)
又只恐、
●⊙●(豆)
瓶沉金井。
○○○▲(協仄韻)
嘶騎不來銀燭暗,
⊙●⊙○○⊙●(句)
枉教人、
●○○(豆)
立盡梧桐影。
⊙●○○▲(協仄韻)
誰伴我、
○●●(豆)
對鸞鏡。
●○▲(協仄韻)

五七、瀟湘夜雨.燈花趙長卿

〔題考〕瀟湘為瀟水與湘水之合流,在今湖南零陵縣北;而自古傳說,每兩相關連。【山海經】:「洞壁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於瀟湘之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黃潛【山水圖】詩:「歲宴高堂空四壁,一簾煙雨夢瀟湘。」唐宋以還,且以「瀟湘雨「為天下勝景之一。【夢溪筆談】:「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陽,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本詞調名,即本於比焉。

〔作法〕本調九十三字,與﹝滿庭芳﹞格調極近;萬氏【詞律】則以為前後兩七字句,對偶整齊,揣其音響,與﹝滿庭芳﹞相去甚遠,其為另一調無疑。起用四字對句,不用韻;首句第一字,次句第一、三字,均可仄。第三句六字,起平韻,與﹝河滿子﹞次句同。第四句七字,協平,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五、第六句,則為七字對句,句法俱上三下四,平仄不可移易。結為四字兩句,如三字豆,故亦可作十一字句讀,語氣須貫,而平仄不可移易。後闋換頭,作四字三句,各句首字,及次句第三字,俱平仄不拘。第四、第五,亦為四字兩句,加一字豆,故「煩」「巷」二字,可仄可平。第六、第七,與前闋第五、六句同。結末十二字,句法全與前同;所異者,上三字可獨立成句,而次四字可略頓作豆耳。與﹝滿庭芳﹞結句無異。
斜點銀缸,
⊙●○○(句)
高擎蓮炬,
⊙○⊙●(句)
夜寒不耐微風。
⊙○⊙●○△(平韻)
重重簾幕掩堂中。
⊙○⊙●●○△(協平韻)
香漸遠、
○●●(豆)
長煙裊穟,
○○●●(句)
光不定、
○●●(豆)
寒影搖紅。
○●○△(協平韻)
偏奇處、
○○●(豆)
當庭月暗,
○○●●(句)
吐焰如虹。
●●○△(協平韻)

紅裳呈艷,
⊙○●●(句)
麗蛾一見,
⊙○⊙●(句)
無奈狂蹤。
⊙●○△(協平韻)
試煩他纖手,
●⊙○○●(句)
捲上紗籠。
⊙●○△(協平韻)
開正好、
○●●(豆)
銀花照夜,
○○●●(句)
堆不盡、
○●●(豆)
金粟凝空。
○●○△(協平韻)
叮嚀語,
○○●(句)
頻將好事、
○○●●(豆)
來報主人公。
⊙●●○△(協平韻)

五八、祝英台近.春晚辛棄疾

〔題考〕祝英台與梁山伯事,為中國男女因戀愛而殉身相傳最早而最普遍者。據寧波府志:「東晉穆帝時,會稽梁處仁,字山伯,從師過錢唐,逢一土子同渡,自稱上虞祝貞,字信齋。同學三年,祝先歸,梁後訪之,則為祝氏九娘英台也。梁求婚,協已許字鄮城馬氏。梁後為鄮今,旋卒。祝適馬氏,過梁家,臨奠哀慟,地裂,並埋焉。」是梁祝事,發生於浙江,時則東晉。顧據【勞久雜記】,則謂「梁祝為孔子弟子,曲阜孔廟,有梁祝讀書處。」則又事出山東,而時遠在春秋矣。復考【宜興荊溪新志】,謂「梁祝在宜興善權山碧蘚巖讀書,同宿三年,善權寺後有石刻,大書『祝英台讀書處』。」則又事出江蘇。而蔣薰【留素堂集】,且謂「清水及舒城,並有祝英台墓。」則又在甘肅及安徽矣。總之,梁祝事為千古所艷稱,流傳甚廣,各處遺跡,未必真確,而民間傳說漸近神話。於是傳祝陵山中,杜鵑開時,輒有大蝶雙飛不散,乃是二人精魂。【荊溪新志】吳中呼黃色蝴蝶為梁山伯,墨色為祝英台,謂死後焚衣所化。【勞久雜記】此哀感頑艷之事跡,久據歷來一般人心目之中,傳會牽摭,俯拾即是。本曲創始於宋,即以名調亦可見故事由來之久矣。本謂或無「近」字,又名﹝月底修蕭譜﹞。

〔作法〕本調七十七字。首二句三字對偶,起韻,平仄不可移易。第三句五字,第一字可仄,尾三字作仄平仄拗句,乃定格也。第四句九字,上四下五,第一字平仄不拘。第五句六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六句四字;平起仄收,不用韻;顧第一字亦可仄。最好語氣與上句相連,合為十字一句。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誰」、「流」二字可仄。後闋換頭,起為三字拗句,協仄韻,平仄不可稍移。第二句六字,上三字平仄不拘;惟當斟酌者,不宜四個仄聲相疊,即如第二字用仄,則第三字宜平耳。以下均與前闋同。
寶釵分,
●○○(句)
桃葉渡,
○●▲(仄韻)
煙柳暗南浦。
⊙●●○▲(協仄韻)
怕上層樓、
⊙●○○(豆)
十日九風雨。
⊙●●○▲(協仄韻)
斷腸點點飛紅,
⊙○⊙●○○(句)
都無人管,
⊙○○●(句)
倩誰喚、
●⊙●(豆)
流鶯聲住。
⊙○○▲(協仄韻)

鬢邊覷,
●○▲(協仄韻)
試把花卜歸期,
⊙⊙⊙●○○(句)
才簪又重數。
⊙○●●○▲(協仄韻)
羅帳燈昏、
⊙●○○(豆)
哽咽夢中語。
⊙●●○▲(協仄韻)
是他春帶愁來,
⊙○⊙●○○(句)
春歸何處,
⊙○○▲(協仄韻)
卻不解、
●⊙●(豆)
帶將愁去。
⊙○○▲(協仄韻)

五九、南浦.春暮程垓

〔題考〕自屈原【九歌】:「予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始言南浦之後,「南浦」遂為送別之地。用之於賦,如「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江淹【別賦】)用之於詩,如「南浦離別處,東風杜蘭多。」(武元衡【送柳郎中詩】)用之樂府,如「北梁辭歡宴,南浦送佳人。」(謝眺【鼓吹遠送曲】)「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牛嶠【感恩多詞】)皆是也。然南浦,實有其地;考【方輿攬勝】:「武昌路有南浦,在江夏南,離騷云:『送美人兮南浦。』」【江夏記】:「南浦,在江夏縣南三里,商旅往來,皆於浦停泊。」李白【江夏行】:「適來往南浦,欲問江西船。」則南浦實在江夏,(今湖北武昌)非止送別地之泛稱也。本調調名,蓋混言之;顧其所本可知已。

〔作法〕本調一百零五字。首句與﹝感皇恩﹞首句同。次句九字,上三下六,起仄韻,「一」字可乎。第三句與首句同,惟第一字可仄。第四句亦九字,上三下六,上三字作平平仄,不可移易;下六字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五句四字,第六句七字,亦即上四下七之十一字句,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句四字,亦有不協韻與結句九字相連,或作上六下七,或作上七下六者;然均屬變體,非定格也。此句與末二句,惟「偶」與「一」可平仄不拘,余不能易。後闋起句六字,平仄一定。次句五字亦然。第三句四字,協韻,第一字可仄。以下全與前闋同。
金鴨懶薰香,
○●●○○(句)
向晚來、
●●○(豆)
春酲一枕無緒。
○○⊙●○▲(協仄韻)
濃綠漲瑤窗,
⊙●●○○(句)
東風外、
○○●(豆)
吹盡亂紅飛絮。
⊙●●○○▲(協仄韻)
無言佇立,
○○●●(句)
斷腸惟有流鶯語。
●○○●○○▲(協仄韻)
碧雲欲暮,
●○●▲(協仄韻)
空惆悵韶華,
○⊙●○○(句)
一時虛度。
⊙○○▲(協仄韻)

追思舊日心情,
○○●●○○(句)
記題葉西樓,
●○●○○(句)
吹花南浦。
⊙○○▲(協仄韻)
老去覺歡疏,
⊙●●○○(句)
傷春恨、
○○●(豆)
都付斷雲殘雨。
⊙●●○○▲(協仄韻)
黃昏院落,
○○●●(句)
問誰猶在憑欄處。
●○○●○○▲(協仄韻)
可堪杜宇,
●○●▲(協仄韻)
空只解聲聲,
○⊙●○○(句)
催他春去。
⊙○○▲(協仄韻)

六十、齊天樂.蟋蟀姜夔

〔題考〕【宋書樂志】:「英勳冠帝側,萬壽永齊天」;於是「齊天」二字,恆用以比壽。入宋,譜入樂章,成為曲名。考【宋史樂志】:「教坊樂所奏,凡十八調,四十六曲,一曰正宮調,其曲三:曰梁州、瀛府、齊天樂。」是太宗時為廟堂宴享之樂章,嗣後散入民間,遂為詞調牌名。【圖譜】不收﹝齊天樂﹞而收﹝五福降中天﹞及﹝台城路﹞,不知即系一調異名,宜其為萬氏所嗤也。(見【詞律】)按又名﹝如此江山﹞。

〔作法〕本調一百零二字。首句七字起韻,與﹝晝夜樂﹞起句句法同。次句六字,必作平平仄平平仄,不可移易。第三、第四為四字對句,平仄亦有一定。第五句六字,語氣承上兩句而協韻,第一字可仄。第六句四字,協韻,平仄不能易。第七句五字,句法上一下四,第二字平仄不拘。第八句四字,協韻,與上句語氣呼應,不啻上五下四之九字句。第九句十一字,上為四字豆,平仄不能易;下「獨」字可平可仄,而不可用上去,音律所關也。後闋首句六字,協韻,應作平平仄平仄仄,定格如是,不可移易。次句五字,與下句四字,自相呼應,平仄俱有一定;惟五字句法,有作上一下四者。第四至第九句,與前闋第三至第八句同;惟結句九字,上四字豆亦同前,下五字當作上三下二,而平仄不可移易耳。
庾郎先自吟愁賦,
⊙○⊙●○○▲(協仄韻)
淒淒更聞私語。
○○●○○▲(協仄韻)
露濕銅鋪,
●●○○(句)
苔侵石井,
○○●●(句)
都是曾聽伊處。
⊙●⊙○○▲(協仄韻)
哀音似訴,
○○●▲(協仄韻)
正思婦無眠,
●⊙●○○(句)
起尋機杼。
●○○▲(協仄韻)
曲曲屏山、
●●○○(豆)
夜涼獨自甚情緒。
●○⊙●●○▲(協仄韻)

西窗又吹暗雨。
○○●○●▲(協仄韻)
為誰頻斷續,
●○○●●(句)
相和砧杵。
○●○▲(協仄韻)
候館吟秋,
●●○○(句)
離宮吊月,
○○●●(句)
別有傷心無數。
⊙●○○○▲(協仄韻)
豳詩漫與,
○○●▲(協仄韻)
笑籬落呼燈,
●⊙●○○(句)
世間兒女。
●○○▲(協仄韻)
寫入琴絲,
●●○○(豆)
一聲聲更苦。
●○○●▲(協仄韻)

六一、沁園春.有感陸游
〔題考〕【後漢書竇憲傳】:「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直請奪沁水公主園田。」後沿以「沁圜」為公主第宅之代詞,多見於唐人詩文。崔湜【侍宴長寧公主東莊】詩:「沁園東郭外,鸞駕一遊盤。」儲光羲【玉真公主山居】詩:「不言沁園好,獨隱武陵花。」吳頌【代郭令公謝男尚主表】:「門開魯館,地列沁園。」本調﹝沁園春﹞。當創始於初唐,且出自侯門,可知也。萬氏亦云:「﹝沁園春﹞是古調,作者極盛,其名最顯。」又本調亦名﹝壽星明﹞。另有﹝花發沁園春﹞與本調無涉。
〔作法〕本謂一百十四字。起首三句均四字,上兩句句法相同,俱為仄仄平平。(孤字可仄)第三句起平韻,重在第三字,必須用仄,是為拗句。第一、二字平仄可不拘。第四、五為四字對句,而加一字豆,第二、四字與第一、三字各可平可仄。第六句與第五句同。第七句四字協韻,平仄恰相反;然第一字亦可平。第八、九句又為四字對句,與﹝過秦樓﹞起二句同。第十句七字,第一字不拘,下三字務用平仄平,亦拗句也。第十一句三字,應作平平仄,是乃定格。第十二、第十三,實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即兩句四字對偶而加一字豆;惟平仄不若第四、五句之可移易耳。後闋起首二字協韻,俱平聲。次句四字,同前闋次句。第三句八字,上一下七,蓋即前闋第十句而加一字豆也。第四句以下全與前闋同。
孤鶴歸來,
○●○○(句)
再過遼天,
●●○○(句)
換盡舊人。
⊙⊙●△(平韻)
念纍纍枯塚,
●⊙○⊙●(句)
茫茫夢境,
⊙○⊙●(句)
王侯螻蟻,
⊙○⊙●(句)
畢竟成塵。
⊙●○△(協平韻)
載酒園林,
⊙●○○(句)
尋花巷陌,
⊙○⊙●(句)
當日何曾輕負春。
⊙●○○○●△(協平韻)
流年改,
○○●(句)
歎圍腰帶剩,
●○○●●(句)
點鬢霜新。
●●○△(協平韻)

交親,
○△(協平韻)
散落如雲。
●●○△(協平韻)
又豈料而今余此身。
●⊙●○○○●△(協平韻)
幸眼明身健,
●⊙○⊙●(句)
茶甘飯軟,
⊙○⊙●(句)
非惟我老,
⊙○⊙●(句)
更有人貧。
⊙●○△(協平韻)
躲盡危機,
⊙●○○(句)
消殘壯志,
⊙○●●(句)
短艇湖中閒采蓴。
⊙●○○○●△(協平韻)
吾何恨,
○○●(句)
有漁翁共醉,
●○○●●(句)
溪友為鄰。
⊙●○△(協平韻)

六二、醉太平.閨情劉過

〔題考〕魏武帝詩,有「對酒歌太平」之句;至杜牧亦有「萬國笙歌醉太平」之詩。於是被之管絃,播入樂府,即取﹝醉太平﹞為詞調名焉。「安得中山千日酒,陶然直到太平年,」亦正可為本調名稱之註腳。後又有﹝醉思凡﹞、﹝四字令﹞二名。
〔作法〕本調三十八字,前後闋相同。起二句平仄俱不可移易,每句第三字尤關重要,且必須去聲,則唱時方能高抗而雋永。第三句六字,第一三字平仄雖可通融,顧終以仄平平仄平平為佳。蓋此調通體拗句,以四字為主,僅此句六字,亦宜拗以相稱也。末句雖五字,實則四字句加一豆耳,即上一下四句法也。
情高意真,
○○●△(平韻)
眉長鬢青。
○○●△(協平韻)
小樓明月調箏,
⊙○⊙●○△(協平韻)
寫春風數聲。
●○○●△(協平韻)

思君憶君,
○○●△(協平韻)
魂牽夢縈。
○○●△(協平韻)
翠銷香暖雲屏,
⊙○⊙●○△(協平韻)
更那堪酒醒。
●○○●△(協平韻)

六三、喜遷鶯.閏元宵吳禮之

〔題考〕自毛詩有幽谷喬木之詠,舊時俗諺,遂以「梵遷」「喬遷」等為口頭祝頌之辭。唐宋科舉時代,更同後之「高標」「高昇」等,為掇取巍科之代詞。如李中【送夏秀才】詩:「況是清朝至公在,預知喬木定遷鶯。」王禹偁詩:「姓名舊在鶯遷榜,詩什重題燕子樓。」陳樵詩:「幾時磋蠖屈,後日看鶯遷。」可知當時民間,對於「遷鶯」或「鶯遷」一詞之通俗普遍矣。胡適【詞選序】云:「【花間集】五百首,全是倡家歌者作的,即看其中許多科舉的鄙詞如﹝喜遷鶯﹞、﹝鶴沖天﹞之類,便可明白。」此調或加一「令」字;其四十七字一體,又名﹝鶴沖天﹞。蓋因韋莊詞有:「爭看鶴沖天」句也。萬氏【詞律】,收其四十七字另一體,亦名﹝燕歸來﹞。毛氏【填詞名解】云:「案毛文鍚,有『喬木見鶯遷』之句。」
〔作法〕本調一百零三字。首句四字起韻,「銀」字可仄。次句五字,上一下四,「稔」「閨」二字可平。惟「正」字必須作平,(音征)定格也。第三句四字,協韻,與上句語氣相連,合成上五下四之九字句,而平仄不可移易。第四、五為四字對句,句法同﹝沁圜春﹞第八、第九兩句。第六句六字,協韻,與上兩句相承,恰同﹝齊天樂﹞第三、四、五句。第六、七句為六字對句,一協一否,皆用仄收句法,與﹝離亭燕﹞起二句同。第八句三字亦即下二句之豆;而下二句,既可作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亦可作上三下六之九字句。如本詞,亦可於「遍嬉游」略豆,以「寶馬」連下讀也。此處「勾」「寶」「香」三字,俱可平仄不拘。後闋起二字句,協韻,必作平仄。次句七字,上三下四,平仄不能易。第三句五字,協韻,為仄起仄收之五言句,語氣須與前句相貫。以下全與前闋同。(惟「不」字以入作平)
銀蟾光彩,
⊙○○▲(仄韻)
喜稔歲閏正,
●⊙●⊙○(句)
元宵還再。
○○○▲(協仄韻)
樂事難並,
⊙●○○(句)
佳時罕遇,
⊙○⊙●(句)
依舊試燈何礙。
⊙●●○○▲(協仄韻)
花市又移星漢,
⊙●●○○●(句)
蓮炬重芳人海。
○●○○○▲(協仄韻)
盡勾引,
●⊙●(句)
遍嬉游寶馬,
●○○⊙●(句)
香車喧隘。
⊙○○▲(協仄韻)

晴快,
○▲(協仄韻)
天意教、
○●○(豆)
人月更圓,
○●●○(句)
償足風流債。
⊙●○○▲(協仄韻)
媚柳煙濃,
⊙●○○(句)
夭桃紅小,
⊙○⊙●(句)
景物迥然堪愛。
⊙●●○○▲(協仄韻)
巷陌笑聲不斷,
⊙●●○○●(句)
襟袖餘香仍在。
○⊙○○○▲(協仄韻)
待歸也,
●○●(句)
便相期明日,
●○○⊙●(句)
踏青挑菜。
⊙○○▲(協仄韻)

六四、雙雙燕.本意史達祖

〔題考〕從來詞人騷客,感物興懷,每以鴛鴦燕子,方喻伉儷人生。梁簡文帝【金閨思】詩:「日移孤影動,羞睹燕雙飛。」盧照鄰【長安古意】詩:「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幃翠被鬱金香。」李白【雙燕離】詩:「雙燕復雙燕,雙飛令人羨。」元稹詩:「各各人寧宇,雙雙燕賀巢。」是﹝雙雙燕﹞之調名,有所從來矣。考吳夢窗詞有:「小桃謝後,雙雙燕飛來」句,本調疑即創自夢窗,而【詞苑叢談】載衛氏姊妹,唱史邦卿﹝雙雙燕﹞詞,至入汪蛟門之夢,則本詞之膾炙一時,亦可知已。
〔作法〕本調九十八字。首句四字,應作仄平仄仄,不可移易。第二句五字,上一下四,第一字可平;亦可作上二下三,吳夢窗詞如是。第三句,四字起韻,語氣須與上句相貫,而平仄不可移易。第四句四字,一、三兩字不拘。第五、六句均六字協,第一字俱可平可仄;惟「相」字應作去聲,方諧音律。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字可平;而第六字必當作平。此處「不」字,即以入聲作平也。結為六字兩句,上句平收,下句仄協,平仄不可移易。後闋換頭。起為兩字句,協韻,次句四字協韻,為平仄,平平仄仄,不可移易。第三句以下,與前闋相同。(「貼」字作平)
過春社了,
⊙○●●(句)
度簾幙中間,
⊙○●○○(句)
去年塵冷。
●○○▲(仄韻)
差池欲住,
⊙○⊙●(句)
試入舊巢相並。
⊙●●○○▲(協仄韻)
還相雕樑藻井,
⊙●○○●▲("相"作去聲)(協仄韻)
又軟語、
●⊙●(豆)
商量不定。
○○○▲(協仄韻)
飄然快拂花梢,
○○●●○○(句)
翠尾分開紅影。
●●○○○▲(協仄韻)

芳徑,
○▲(協仄韻)
芹泥雨潤。
○○●▲(協仄韻)
愛貼地爭飛,
⊙○●○○("貼"字作平)(句)
競誇輕俊。
●○○▲(協仄韻)
紅樓歸晚,
⊙○⊙●(句)
看足柳昏花暝。
⊙●●○○▲(協仄韻)
應是棲香正穩,
⊙●○○●▲(協仄韻)
便忘了、
●⊙●(豆)
天涯芳信。
○○⊙▲(協仄韻)
愁損翠黛雙蛾,
○⊙●●○○(句)
日日畫欄獨憑。
●●⊙○⊙▲(協仄韻)

六五、換巢鸞鳳.春情史達祖

〔題考〕鳳皇非梧桐不棲,【後漢書仇覽傳】:「枳棘非鸞鳳所棲,」李商隱【鸞鳳】詩:「舊鏡鸞何處?衰桐鳳不棲。」是鸞鳳須擇巢而處也。又昔人每以「鸞鳳」喻新婦,如盧儲【催妝】詩:「今日辛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是所謂「換巢鸞鳳」者,即喻女子嫁得其所也。本詞有「換巢鸞鳳教偕老」句,當即為謂名所本。
〔作法〕本調一百字,平仄互協,為他詞體格所無。首句四字,起平韻,第一字可仄。次二句共九字,即四字對句而加一字豆;「愁」「夢」二字平仄俱不拘。第四、五句為五字對句,亦即為平起之五言詩句,與﹝南歌子﹞起句恰相反。第六句七字,平起平協,與﹝瀟湘夜雨﹞第四句同,即平起之七言詩句。第七句八字,於四字分豆,句法頗似﹝醉太平﹞之起二句,惟上四字為豆,不須協韻。第八句為三字仄句,亦可作為下句之豆。末句七字,句法為六字加一豆,即換仄韻。(須同部韻)後闋協仄。首句二字,次句三字,俱協韻;平仄一定,不能易。第三句九字,上四下五,協仄,第三、五字平仄不拘。第四、五句亦為四字對句,俱不用韻;句法與﹝瑣窗寒﹞起句同。第六句六字,與﹝鵲橋仙﹞第三句同。第七句七字,系拗句,必作平仄平平仄平平,無一字可易。第八句亦七字,協仄;為平起之七言句。第九句三字,均用平聲。末句七字,上三下四,與﹝驀山溪﹞第四句同;惟上三字務作仄平平,不能移易。
人若梅嬌,
⊙●○△(平韻)
正愁橫斷塢,
●⊙○●●(句)
夢繞溪橋。
⊙●○△(協平韻)
倚風融漢粉,
⊙○○●●(句)
坐月怨秦簫。
●●●○△(協平韻)
相思因什到纖腰。
⊙○⊙●●○△(協平韻)
定知我今、
⊙○●○(豆)
無魂可銷。
○○●△(協平韻)
佳期晚,
○○●(句)
謾幾度淚痕相照。
●⊙●●○○▲(換仄韻)

人悄,
○▲(協仄韻)
天渺渺。
○●▲(協仄韻)
花外語香,
○●⊙○(句)
時透郎懷抱。
⊙●○○▲(協仄韻)
暗握荑苗,
⊙●○○(句)
乍嘗櫻顆,
⊙○○●(句)
猶恨侵階芳草。
⊙●⊙○○▲(協仄韻)
天念王昌忒多情,
○●○○●○○(句)
換巢鸞鳳教偕老。
⊙○⊙●○○▲(協仄韻)
溫柔鄉,
○○○(句)
醉芙蓉一帳春曉。
●○○⊙●○▲(協仄韻)
回頂端

六六、瑞鶴仙.風懷史達祖

〔題考〕蘇頲【龍池樂章】:「恩魚不入昆明釣,瑞鶴長如太液仙。」「瑞鶴仙」之名始此。【宋史五行志】:「至和三年九月大饗明堂,有鶴迴翔堂下;明日,又翔於上清宮。是時所在言瑞鶴,宰臣等表賀,不可勝紀。」﹝瑞鶴仙﹞之入詞,演為調名,亦昉於斯焉。
〔作法〕本調一百零二字。首句五字,為平起五言句,起仄韻。次為九字句,上五下四,與﹝桂枝香﹞次句同。第三句五字協韻,與﹝祝英台﹞第三句同。第四句亦為九字,與次句句法相似,惟上五字系仄句。顧稼軒詞作「似三峽波濤」,則亦為平句,全同次句矣。周美成詞,作「濃於酒,偏醉情人詞客」;則亦可作上三下六也。第五句四字,為平平仄仄,不可移易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不」字可作平。末結十三字,上句七字,上三下四,平起平收,第一字須仄。下句六字仄協,第一字可平。但語氣,則十三字須一氣呵成。後闋首句二字,協韻,平仄一定。第二、三句為四字對句,「聽」字可平可仄。第四句四字協仄,與上兩句語氣連貫。第五句亦四字協仄,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六句六字,士三下三,協韻,平仄不能易。第七句九字,上五下四,與前闋第四句句法同,惟不協韻。第八句六字協韻,與上句語氣亦宜連貫,第一字「也」可平。結尾十一字,上三字豆,下作四字兩句,中惟「桃」字可仄,語氣須一氣貫注。
杏煙嬌濕鬢,
⊙○○●▲(協仄韻)
過杜若汀洲,
●⊙●○○(句)
楚衣香潤。
⊙○○▲(協仄韻)
回頭翠樓近,
○○●○▲(協仄韻)
指鴛鴦沙上、
●○○○●(豆)
暗藏春恨。
⊙○○▲(協仄韻)
歸鞭隱隱,
○○●▲(協仄韻)
便不念、
●⊙●(豆)
芳痕未穩。
○○●▲(協仄韻)
自簫聲、
●○○(豆)
吹落雲東,
⊙●○○(句)
再數故園花信。
⊙●●○○▲(協仄韻)

誰問,
○▲(協仄韻)
聽歌窗罅,
⊙○○●(句)
倚月鉤欄,
●●○○(句)
舊家輕俊。
●○○▲(協仄韻)
芳心一寸,
⊙○⊙▲(協仄韻)
相思後、
○○●(豆)
總灰燼。
●○▲(協仄韻)
奈春風多事
●○○○●(豆)
吹花搖柳,
○○○●(句)
也把幽情喚醒。
⊙●○○●▲(協仄韻)
對南溪、
●○○(豆)
桃萼翻紅,
⊙●○○(句)
又成瘦損。
●○●▲(協仄韻)

六七、風入松.春園吳文英

〔題考〕毛先舒【填詞名解】雲︰「風入松,古琴曲;李白詩︰『風入松下清,露出草間白』,詞取此以名。」【詞譜】雲︰「漢吳叔文善琴,隱居石壁山,山多松樹,嘗盛夏撫琴於松下,遂作此操。」又按【風俗通義】︰「河間雜歌二十一章,內有﹝風入松﹞。」是本調調名,由琴曲而入樂府,復由樂府而沿為詞名,由來古矣。
〔作法〕本調七十六字,前後闋同。首句七字,為七言平韻句。次句五字,為五言平韻句。第三句七字,平起仄收,不用韻,亦為七言句,而第三字不能用平。第四句七字,句法上三下四,第三字平仄可通用。結尾六字對偶兩句,與﹝何滿子﹞結句同。
聽風聽雨過清明,
⊙○⊙●●○△(平韻)
愁草瘞花銘。
⊙●●○△(協平韻)
樓前綠暗分攜路,
⊙○●●○○●(句)
一絲柳、
●○⊙(豆)
一寸柔情。
⊙●○△(協平韻)
料峭春寒中酒,
⊙●⊙○⊙●(句)
迷離曉夢啼鶯。
⊙○⊙●○△(協平韻)

西園日日掃林亭,
⊙○⊙●●○△(協平韻)
依舊賞新晴。
⊙●●○△(協平韻)
黃蜂頻撲鞦韆索,
⊙○⊙●○○●(句)
有當時、
●○⊙(豆)
纖手香凝。
⊙●○△(協平韻)
惆悵雙鴛不到,
⊙●⊙○⊙●(句)
幽階一夜苔生。
⊙○⊙●○△(協平韻)

六八、一翦梅.春思蔣捷

〔題考〕宋人稱一枝曰一翦,元好問【牡丹】詩:「金刀一翦腸堪斷,綠鬢劉郎半白生」;是一翦梅者,即一枝梅也。古時遠地贈人,輒以梅花一枝,表相思。【荊州記】:「陸凱自江南,以悔花一枝寄長安與范曄,贈以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劉克莊詩:「輕煙小雪孤行路,折剩花寄一枝。」詞名﹝一翦梅﹞,即於斯取義也。
〔作法〕本調六十字,七言與四言相間而成。首句為平韻七言句,但除第一字外,平入不能移易。次為四字兩句,句法平仄俱無二致,(第一字均可仄)故不妨用疊句疊韻;如李易安詞:「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即其例也。第四句與﹝臨江仙﹞第三句同。第五第、六句仍為四字兩句,與次三兩句同。後闋全同前闋。
一片春愁帶酒澆。
⊙●○○●●△(平韻)
江上舟搖,
⊙●○△(協平韻)
樓上簾招,
⊙●○△(協平韻)
秋娘容與泰娘嬌。
⊙○⊙●●○△(協平韻)
風又飄飄,
⊙●○△(協平韻)
雨又瀟瀟。
⊙●○△(協平韻)

何日雲帆卸浦橋。
⊙●○○●●△(協平韻)
銀字箏調,
⊙●○△(協平韻)
心字香燒,
⊙●○△(協平韻)
流光容易把人拋。
⊙○⊙●●○△(協平韻)
紅了櫻桃,
⊙●○△(協平韻)
綠了芭蕉。
⊙●○△(協平韻)

六九、永遇樂.綠陰蔣捷

〔題考〕毛氏【填詞名解】云:「永遇樂歇拍調也。唐杜秘書工小詞,鄰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諷,尤喜杜詞,遂成踰牆之好。後為僕所訴,杜竟流河朔。臨行,述﹝永遇樂﹞詞決別,女持紙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調,創自杜與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創自唐之中葉。萬氏【詞律】引晁無咎【消息】注云:「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是此詞又為越調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四字。首、次為四字對句,不用韻,「清」「山」二字均可仄。第三句為平仄平仄,起仄韻。第四五句亦為四字對句,第一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五字協韻,與﹝解語花﹞第三句同,惟第四字可拗作仄,此其異耳。第七八句又屬四字兩句,但不需對偶,而兩句第一句及下句第三字,平仄均可通用。第九句六字,協韻,第一字可平。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第一字可仄。(此豆有作仄平平或平平平者,均非宜)結句六字,第一字可平,第二字不能作仄。(趙師俠作「緩步閬風仙苑」,不足法)後闋起二句,與前闋第七八句同。第三句六字協。第四句至第十句,均與前第四句至第十句同。結句四字作仄平仄仄,上一下三,定格也。
清逼池亭,
⊙●○○(句)
潤侵山閣,
●○⊙●(句)
雲氣凝聚。
○●○▲(仄韻)
未有蟬前,
⊙●○○(句)
已無蝶後,
⊙○●●(句)
花事隨流水。
⊙●○⊙▲(協仄韻)
西園支徑,
⊙○○●(句)
今朝重到,
⊙○⊙●(句)
半礙醉筇吟袂。
⊙●●○○▲(協仄韻)
除非是、
⊙○●(豆)
鶯身瘦小,
○○●●(句)
暗中引雛穿去。
⊙○●○○▲(協仄韻)

梅簷滴溜,
⊙○⊙●(句)
風來吹斷,
⊙○○●(句)
放得斜陽一縷。
●●○○⊙▲(協仄韻)
玉子敲棋,
⊙●○○(句)
香綃落剪,
⊙○⊙●(句)
聲度深幾許。
⊙●○⊙▲(協仄韻)
層層離恨,
⊙○○●(句)
淒迷如此,
⊙○⊙●(句)
點破漫煩輕絮。
⊙●●○○▲(協仄韻)
應難認、
⊙○●(豆)
爭春舊館,
○○●●(句)
倚紅杏處。
●○●▲(協仄韻)

七十、瑤台聚八仙.寄興張炎

〔題考〕瑤台為仙人所居,錯見於唐人詩中;如李白之「會向瑤台月下逢」,許渾之「曉入瑤台露氣清」,李商隱之「更在瑤台十二層」,皆是也。八仙之稱,最早亦起於唐,李白與賀知章、李適之、王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飲中八仙,杜甫有【飲中八仙歌】,事見【新唐書】。本詞即並取上義以為名。且詞中有「醉餐石髓,白眼青天」句,正杜詩中「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之語,尤可見詞名之由來矣。又名﹝新雁過妝褸﹞、﹝八寶妝﹞。
〔作法〕本調九十九字。首句四字,起平韻,第一字可仄。次句九字,上三字為豆,第二字可平;下六字協韻,平仄不能移易,且以第二字用去聲為佳。第三句四字;第四句六字,平仄俱不可易。第五六句乃七言詩句一聯,與﹝憶江南﹞第三、四句正同。第七句為三字句,協韻;仄平平乃系定格;與﹝憶王孫﹞第四句同。第八、九句皆四字句,上仄收,下平協,平仄有一定。後闋換頭。首句上四字全平,下二字全仄,不能易。(「兩」作平聲)第二、三句亦俱四字句,上加一豆耳;平仄不能移易。又語氣須貫,彷彿上五下四之九字句。第四五句與前闋第四五句同;惟此作前闋「也知游事」為仄平平仄,後闋「峭壁誰家」為仄仄平平,似又相異,但吳夢窗作「雁風自勁」,則正與前半句法同也。第六句六字仄收,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七句八字,上一下七,即七言句冠一豆耳;然僅「抱」字可平。結尾十二字,分為三句,首為三字;次為五字;上一下四,末為四字。其中「石」與「白」,可平,「青」可仄;惟「青」作仄,則「白眼」俱當作平;夢窗作,其先例也。
秋月娟娟,
○●○△(協平韻)
人正遠、
○⊙●(豆)
魚雁待拂吟箋。
○●●●○△(協平韻)
也知游事,
●○○●(句)
多在第二橋邊。
○●●●○△(協平韻)
花底鴛鴦深處睡,
⊙●○○○●●
柳陰淡隔裡湖船。
⊙○●●●○△(協平韻)
路綿綿。
●○△(協平韻)
夢吹舊曲,
●○●●(句)
如此山川。
○●○△(協平韻)

平生幾兩謝屐,
○○○○●●("兩"字作平)
便放歌自得,
●●○●●(句)
直上風煙。
●●○△(協平韻)
峭壁誰家,
●●○○(句)
長嘯竟落松前。
○●●●○△(協平韻)
十年孤劍萬里,
⊙○⊙●●●(句)
又何似畦分抱甕泉。
●⊙●○○⊙●△(協平韻)
中山酒,
○○●(句)
且醉餐石髓,
●●○○●(句)
白眼青天。
⊙●⊙△(協平韻)

七一、水龍吟.白蓮張炎
〔題考〕毛先舒【填詞名解】云:「水龍吟,越調曲也;采李白詩:『笛奏龍吟水。』一名﹝小樓連苑﹞,取秦觀詞:『小樓連苑橫空』之句。」萬氏【詞律】云:「【嘯余】又另收﹝莊樁歲﹞一調,解方叔詞;不知即﹝水龍吟﹞也。蓋解詞尾句云:『伴莊樁歲』,遂巧立此名。」按又有﹝海天闊處﹞一名,亦莫非取作者詞句以名,不暇深考。總之,﹝水龍吟﹞為正格,其取義更當遠於太白詩;蓋﹝易系辭﹞「雲從龍」,疏:「龍是水畜,雲是水氣,故龍吟則景雲生」;正為本詞調名所由來也。惟此「吟」字,系連繫「龍」字,作動詞用,與樂府之﹝白頭吟﹞,﹝梁甫吟﹞之「吟」不同;以本調又名﹝龍吟曲﹞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二字。首句六字,不用韻,第三字可平。次句七字起韻,為平起仄收之七言句。第三、四、五句皆四字仄句,第一字均可平仄不拘;惟末句須協韻,而三句語氣須連貫也。第六、七、八句亦四字句,上句用平,下兩句用仄,第一字平仄俱不拘,第三句須協韻,與前相同。第九句五字,上一字為豆,第二、四字俱可用平。第十句與上句語氣相貫,句法相同。結句六字,上三字分豆,平仄不能移易。後闋首句六字,仄起仄韻,第一、三兩字可仄可平。次句七字,上三下四,協韻,「被」字平仄不拘。以下第三句至第八句,與前闋第三至第八句同。第九句五字,上一下四,第二、四字平仄通用。第十句四字,第一、三字均可用平。末句四字,上一下三,平仄不能易,稼軒放翁,均如此作。有謂末二句實僅一七字句,下句第一字為襯字,此語殊不盡然,因另有七字句結尾體,句法大異,惟趙長卿用之,他傢俱少用,不足為法。又此二句與上句語氣連貫,有並作四字三句,而上加一字豆者,亦屬非是。
仙人掌上芙蓉,
○○⊙●○○(句)
涓涓猶滴金盤露。
⊙○⊙●○○▲(仄韻)
輕妝照水,
⊙○●●(句)
纖裳玉立,
⊙○●●(句)
飄飄似舞。
⊙○●▲(協仄韻)
幾度消凝,
⊙●○○(句)
滿湖煙月,
⊙○○●(句)
一汀鷗鷺。
⊙○○▲(協仄韻)
記小舟夜悄,
●⊙○⊙●(句)
波明香杳,
⊙○⊙●(句)
渾不見、
⊙●●(豆)
花開處。
○○▲(協仄韻)

應是浣紗人妒,
⊙●⊙○○▲(協仄韻)
褪紅裳、
●○○(豆)
被誰輕誤。
⊙○○▲(協仄韻)
閒情淡雅,
⊙○●●(句)
冶姿清潤,
⊙○○●(句)
憑嬌待語。
⊙○●▲(協仄韻)
隔浦相逢,
⊙●○○(句)
偶然傾蓋,
⊙○○●(句)
似傳心素。
⊙○○▲(協仄韻)
怕湘皋佩解,
●○○⊙●(句)
綠雲十里,
⊙○⊙●(句)
卷西風去。
●○○▲(協仄韻)

七二、綺羅香.紅葉張炎

〔題考〕綺羅香用喻豪華旖旎之境,唐宋人多用於詩詞。如秦韜玉詩:「蓬門未識綺羅香,欲遣良媒益自傷;」歐陽修詩:「綺羅香裡留佳客,絃管聲來颺晚風。」詞調即取以為名。

〔作法〕本調一百零四字。首、次為四字對句,平仄相反,不能移易。第三句六字起韻,第一字可仄。第四句十字,上四下六,亦可分作兩句,但語氣須貫;第一、五字可仄可平。第五六句皆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句平收,下句仄協,宜用對偶。上句第二、三、四,下句第二、四字,俱平仄不拘。第七句亦七字,可作上一下六,亦可作上三下四;而平仄不能易。結句七字,作仄平平仄仄平仄,(「不」字入作平)定格也。後闋首句六字協韻,上三字平,下三字仄,平仄一定。次句六字,第五字可平。第三句四字協韻,首字可仄。此二句亦可並作一句,成為上四下六,與前闋第四句相同。以下句法,悉與前同。至結句則為五字,上二下三,平仄不能移易。
萬里飛霜,
●●○○(句)
千山落木,
○○●●(句)
寒艷不招春妒。
⊙●●○○▲(仄韻)
楓冷吳江、
⊙●○○(豆)
獨客又吟愁句。
⊙●●○○▲(協仄韻)
正船艤、
●⊙⊙(豆)
流水孤村,
⊙●○○(句)
似花繞、
●⊙●(豆)
斜陽芳樹。
⊙○○▲(協仄韻)
甚荒溝一片淒涼,
●○○●●○○(句)
載情不去載愁去。
●○⊙●●○▲(協仄韻)

長安誰問倦旅,
○○○●●▲(協仄韻)
羞見衰顏借酒,
○●○○⊙●(句)
飄零如許。
⊙○○▲(協仄韻)
漫倚新妝、
⊙●○○(豆)
不入洛陽花譜。
⊙●●○○▲(協仄韻)
為回風、
●⊙⊙(豆)
起舞樽前,
⊙●○○(句)
盡化作、
●⊙●(豆)
斷霞千縷。
⊙○○▲(協仄韻)
記陰陰綠遍江南,
●○○●●○○(句)
夜窗聽暗雨。
●○○●▲(協仄韻)

七三、疏影.梅影張炎

〔題考〕林逋【山園小梅】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後遂以「疏影」「暗香」為梅之故實。【硯北雜誌】:「小紅,順陽公青衣也,有色藝。順陽公請老,姜堯章詣之,一日,授簡征新聲,堯章制﹝暗香﹞、﹝疏影﹞二詞,公使二妓肆習之,音節清婉。堯章歸吳興,公尋以小紅贈之。其夕大雪,過垂虹,賦詩曰:「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蕭;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又【詞源】云:「詞之賦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本詞乃姜夔自度曲,創於詠梅,取義於林詩也。又﹝暗香﹞﹝疏影﹞亦名﹝紅情﹞﹝綠意﹞。

〔作法〕本調一百十字。首句四字起韻,句法與﹝桂枝香﹞首句同。次句五字,與﹝桂枝香﹞次句所異者,第二字可平,第五字可仄耳。第三句四字協韻,句法與﹝桂枝香﹞第三句同;惟第二字不能用平。第四、第五,均四字平句,第一字均可作仄。第六句六字,亦可作平平仄仄平仄。第七句七字,為平起仄收七言句,不協韻,第三字不能平。第八句亦七字,上三下四,協韻;上三字為仄仄仄,系定格,下四句中「前」可易仄。第尢句為七字平句,亦上三下四,「深」「竹」二字可仄可平。結句六字協,第一字不拘平仄。後闋起句六字,不協韻,平仄一定。次五字句,第三字可作平。第三句四字協,第一字亦可平。此二句亦可作九字一句,蓋語氣須貫也。自第三句起,句法與前闋無異;惟第六句僅「不」字可平,與前稍異耳。
黃昏片月,
○○●▲(仄韻)
似滿地碎陰,
●●⊙●⊙(句)
還更清絕。
⊙●○▲(協仄韻)
枝北枝南,
⊙●○○(句)
疑有疑無,
⊙●○○(句)
幾度背燈難折。
⊙⊙●⊙○▲(協仄韻)
依稀倩女離魂處,
⊙○●●○○●(句)
緩步出、
●●●(豆)
前村時節。
⊙○○▲(協仄韻)
看夜深、
●●⊙(豆)
竹外橫斜,
●●○○(句)
應妒過雲明滅。
⊙●●○○▲(協仄韻)

窺鏡蛾眉淡掃,
○●○○●●(句)
為容不在貌,
●○⊙●●(句)
獨抱孤潔。
⊙●○▲(協仄韻)
莫是花光,
⊙●○○(句)
描取春痕,
⊙●○○(句)
不怕麗譙吹徹。
⊙●●○○▲(協仄韻)
還驚海上燃犀去,
⊙○●●○○●(句)
照水底、
●●●(豆)
珊瑚疑活。
⊙○○▲(協仄韻)
做弄得、
●●⊙(豆)
酒醒天寒,
⊙●○○(句)
空對一庭香雪。
⊙●●○○▲(協仄韻)

七四、採桑子.春暮朱藻

〔題考〕【詞律】﹝丑奴兒﹞註:「全唐詩作﹝採桑子﹞。此調為唐教坊大曲,一名﹝採桑﹞,一名﹝楊下採桑﹞;南卓【揭鼓錄】作﹝涼下採桑﹞,屬太簇角。馮正中詞,名﹝羅敷艷歌﹞,李後主詞,名﹝採桑子令﹞。宋初皆名﹝採桑子﹞,陳無己名﹝羅敷媚﹞,惟黃山谷名﹝丑奴兒﹞。」按黃﹝丑奴兒﹞詞,即「得意許多時」一首,共六十二字,與本謂大異。故四十六字之本調,當名﹝採桑子﹞,與﹝丑奴兒﹞正格無涉。至﹝採桑﹞、﹝羅敷﹞等名,則均取義於【古樂府】﹝陌上桑﹞也。

〔作法〕本謂四十六字。首句與﹝菩薩蠻﹞首句同,惟不用韻。第二、三句均四字協,平仄相同,與﹝減字木蘭花﹞第三句同。第四句即仄起平韻之七言句,亦與﹝減字木蘭花﹞第四句同。後闋概同前闋。
幛泥油壁人歸後,
⊙○⊙●○○●(句)
滿院花陰,
⊙●○△(平韻)
樓影沉沉,
⊙●○△(協平韻)
中有傷春一片心。
⊙●○○⊙●△(協平韻)

閒穿綠樹尋梅子,
⊙○⊙●○○●(句)
斜日籠明,
⊙●○△(協平韻)
團扇風輕,
⊙●○△(協平韻)
一徑楊花不避人。
⊙●○○⊙●△(協平韻)

七五、荊州亭.題柱吳城小龍女

〔題考〕本詞舊傳題於荊州江亭柱間,因以為名,故亦曰﹝江亭怨〕。按【異聞總錄】:「荊州江亭柱間有詞,黃魯直讀之,淒然曰:『似為予發也。』是夕夢女子曰:『吾家豫章吳城山,附客舟至此,墮水死,不得歸,登江亭有感而作,不意公能識之。』魯直驚寤曰:『此吳城小龍女也。』」【冷齋夜話】所載亦同。【花庵詞選】則名﹝清平樂令﹞。玩其詞句,實為﹝如夢令﹞之去其尾而加雙疊者;大抵山谷自創,特偽托神鬼以傳,亦猶﹝減蘭﹞之偽托呂仙耳。

〔作法〕本調四十六字,前後闋同。第一、二、三句,句法與﹝昭君怨﹞無異;惟第三句不換韻,改第四句三字作六字,仍協仄韻,與第一、二句同其句法耳。又如將﹝如夢令﹞截去其尾,壘作雙調,亦即成為本詞。
簾捲曲欄獨倚,
⊙●⊙○⊙▲(仄韻)
江展暮雲無際。
⊙●⊙○⊙▲(協仄韻)
淚眼不曾晴,
⊙●●○○(句)
家在吳頭楚尾。
⊙●⊙○⊙▲(協仄韻)

數點雪花亂委,
⊙●⊙○⊙▲(協仄韻)
撲漉沙鷗驚起。
⊙●⊙○⊙▲(協仄韻)
詩句欲成時,
⊙●●○○(句)
沒入蒼煙叢裡。
⊙●⊙○⊙▲(協仄韻)

七六、醉花陰.重九李清照

〔題考〕【古杭雜記】:「太學服膺齋上捨鄭文,秀洲人;其妻寄以﹝憶秦娥﹞云:『花深深,一勾羅襪行花陰;行花陰,閒將鈿帶結同心。』此詞為同捨見者傳播,酒樓妓館皆歌之。」即本詞命名所本也。【琅環記】:「李易安作重陽﹝醉花陰﹞詞,函致趙明誠。明誠忘寢食三日夜,得十五闋,雜易安詞以示陸德夫。德夫曰:『只有莫道不銷魂三句絕佳。』政易安作也。」是調名殆即創自易安。

〔作法〕本調五十二字。首句七字,與﹝惜分飛﹞首句同。次句五字,與﹝桃源憶故人﹞末句同。第三句亦五字,不用韻,為仄起平收之五言句。第四句九字,上四字為豆,下五字仄協,第一字俱可用平。後闋換頭,起句為平起仄收七言句。次句五字,句法上一下四;然亦有作上二下三者,則與前闋第二句同矣。惟此句第一字宜仄,不宜用平。稼軒詞雖作平,不足法也。第三、四句與前回。
薄霧濃雲愁永晝,
⊙●⊙○○●▲(仄韻)
瑞腦銷金獸。
⊙●○○▲(協仄韻)
佳節又重陽,
⊙●●○○(句)
寶枕紗廚、
⊙●○○(豆)
昨夜涼初透。
⊙●○○▲(協仄韻)

東籬把酒黃昏後,
⊙○⊙●○○▲(協仄韻)
有暗香盈袖。
●●○○▲(協仄韻)
莫道不銷魂,
⊙●●○○(句)
簾卷西風、
⊙●○○(豆)
人比黃花瘦。
⊙●○○▲(協仄韻)

七七、鳳凰台上憶吹簫.別情李清照

〔題考〕【填詞名解】:「列仙傳載秦弄玉事,詞取以名。」按【列仙傳】:「蕭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篇,能致孔雀白鶴,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一旦隨鳳飛去,故秦人為作鳳女詞於雍宮中,時有簫聲雲。」又【水經注】:「雍有鳳台,鳳女祠,秦穆公女弄玉好吹簫,公為築鳳台以居之。」故事相傳,每入唐人詩什,李嶠詩:「鑾輅已辭烏鵲渚,簫聲猶繞鳳凰台;」詞名於焉以創也。

〔作法〕本調九十五字;前闋句法悉與﹝滿庭芳﹞同。惟第四五句九字﹝滿庭芳﹞作上四下五,此則於四字兩句上加一豆耳。以下亦惟結句減去一字,卻與﹝瀟湘夜雨﹞前闋結句同。後闋換頭。首為兩字句,均作平聲,協韻;初他作俱不協,後以易安作如此,都改從之。次句四字,不協,為仄平仄仄,不能移易。第三句五字,別家均作上一下四句法,故第一字應仄,第二字可平;茲為上三下二句法,完全為平收五言句,亦創格也。第四句四字,協韻,第一字可平。此二句語氣連貫,可作九字一句。第五句以下,概同前闋。至本詞在「從今又添」句「添」字用平,與前「非干病酒」之「酒」字異趣,亦為易安特創,非通例也。
香冷金猊,
⊙●○○(句)
被翻紅浪,
⊙○⊙●(句)
起來慵自梳頭。
⊙○⊙●○△(平韻)
任寶奩塵滿,
●●○○●(句)
日上簾鉤。
⊙●○△(協平韻)
生怕離懷別苦,
⊙●⊙○⊙●(句)
多少事、
○●●(豆)
欲說還休。
⊙●○△(協平韻)
新來瘦、
○○●(豆)
非干病酒,
○○●●(句)
不是悲秋。
⊙●○△(協平韻)

休休。
○△(協平韻)
這回去也,
⊙○●●(句)
千萬遍陽關,
○●●○○(句)
也則難留。
⊙●○△(協平韻)
念武陵人遠,
●⊙○○●(句)
煙鎖秦樓。
⊙●○△(協平韻)
惟有樓前流水,
⊙●⊙○⊙●(句)
應念我、
○⊙●(豆)
終日凝眸。
⊙●○△(協平韻)
凝眸處、
○○●(豆)
從今又添,
○○●⊙(句)
一段新愁。
⊙●○△(協平韻)

七八、聲聲慢.秋情李清照

〔題考〕【填詞名解】:「宋蔣捷賦﹝秋聲﹞,俱用『聲』字收韻,故名。案詞以『慢』名者,慢曲也;拖音梟娜,不欲輒盡。」據張炎云:「有法曲,有大曲,有慢曲;若曰法曲,則以倍四頭管(即篳篥)品之,大曲則以倍六頭管品之,惟慢曲,引、近,名曰小唱。」是此為慢曲;蓋別有﹝聲聲令﹞也。

〔作法〕本調九十七字。本作多用疊字,以仄作平。學者不善用變聲,盡可於作平處徑用平聲字填之也。【詞律】云:「易安所作,用字奇橫,而不妨音律,故卓絕千古;人若不及其才,而故學其筆,則未免類狗矣。」此應慎於效學者也。首句四字,他作皆不起韻,與第二句四句對偶。第三句六字起韻,第四字亦可作平;而第五字例不可仄。第四、五句,本調原作上六下四,然他家皆於第四字斷句,皆作上四干六,故仍之。第六句六字,第四字應用平聲,第五字可平可仄。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字當用平聲。第八句三字,全仄。第九句九字,他詞皆作兩四字句加一豆,獨本作為上三下六;(「卻」「舊」二字可平)惟語氣一氣呵成,固可不拘耳,後闋換頭。起六字協,第五字可仄;顧他詞多有不協韻者。第二句九字,上三下六,為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然亦有作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者,稼軒詞是也。(是傳家合在玉皇香案)第三至第七句,與前闋第四至第八句同。末句七字,上三下四,第二、三字例當作平;下四字例為平仄仄仄,不可移易也。(亦有作九字句,與前闋同者,見﹝惜香樂府﹞。)
尋尋覓覓,(第一"覓"字作平,他本作仄)
○○○●
冷冷清清,
●●○○(句)
淒淒慘慘慼慼。(第一"戚"字作平,他本作仄)
○○●●○▲(仄韻)
乍暖還寒時候,
⊙●○○○●(句)
最難將息。
●○○▲(協仄韻)
三杯兩盞淡酒,("盞"作平)
○○●○⊙●(句)
怎敵他、("敵"作平)
●○○(豆)
晚來風急。
●○○▲(協仄韻)
雁過也,
●●●(句)
正傷心、
●○○(豆)
卻是舊時相識。
●●⊙○○▲(協仄韻)

滿地黃花堆積。
●●○○⊙▲(協仄韻)
憔悴損、
⊙⊙⊙(豆)
而今有誰忺摘。
⊙⊙●○⊙▲(協仄韻)
守著窗兒,
⊙●○○(句)
獨自怎生得黑。("獨"、"得"作平)
⊙●⊙○○▲(協仄韻)
梧桐更兼細雨,
○○●○⊙●(句)
到黃昏、
●○○(豆)
點點滴滴。(第二"點"、第一"滴"作平)
●○○▲(協仄韻)
這次第,
●●●(句)
只一個、("一"、"個"作平)
●○○(豆)
愁字了得。
○●●▲(協仄韻)

七九、南鄉子.春閨孫道絢

〔題考〕南鄉即南國,唐人稱南中。本詞初為單調,創於歐陽炯;【詞律】所收,有其二十七,二十八字兩首。如「路入南中,恍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纖纖抬素手。」固為本意也。迨馮延已始添作雙調,成今體之五十六字。歐陽修前後首句俱減為四字,名﹝減字南鄉子﹞。

〔作法〕本調五十六字。首句五字,與﹝浪淘沙﹞首句同,第二句為仄起平韻之七言句,而第三字不能作仄。第三句為七言仄句,不用韻;句法與﹝浪淘沙﹞第四句同。第四句為兩字句,例用平平,協韻。末句與第二句同。後闋概同前闋。
曉日壓重簷,
⊙●●○△(平韻)
斗帳春寒起未忺。
⊙●○○●●△(協平韻)
天氣困人梳洗懶,
⊙●⊙○○●●(句)
眉尖,
○△(協平韻)
淡畫春山不喜添。
⊙●○○●●△(協平韻)

閒把繡絲撏,
⊙●●○△(協平韻)
認得金鍼又倒拈。
⊙●○○●●△(協平韻)
陌上遊人歸也未,
⊙●⊙○○●●(句)
懨懨,
○△(協平韻)
滿院楊花不捲簾。
⊙●○○●●△(協平韻)

八十、生查子.元夕朱淑真

〔題考〕毛先舒【填詞名解】云:「查,古槎字;詞名采海客事。」考【博物誌】:「舊說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睹日月星辰,後忽忽不覺晝夜。至一處,遙望宮中多織婦,一丈夫牽牛飲之,因還。後至蜀,問嚴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時也。」【荊楚歲時】記載張騫使大夏,乘槎尋河源事略同,此即所謂「海客乘槎」故事也。顧查「生」本可讀「星」;【詩經小雅】:「不如友生」;傳,「協桑經切,音星。」是「生查」,即「星槎」也。按【拾遺記】:「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於西海,查上有光若星月。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週而復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掛星槎。」是星槎之名,由來古矣。李商隱詩:「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劉禹錫詩:「星槎上漢杳難從。」總之,乘槎上天,為古代神話,唐時尤為民間所艷稱,於是詠入詩篇,播之樂府,迨至五代遂取以入詞耳。

〔作法〕本調四十字,實即五言八句耳。首句前後俱拗,用﹝長相思﹞末句句法,風格殊別;惟非正體耳。他家首句,多作仄仄仄平平,余無異。學者以首句作順為宜。
去年元夜時,
●○○●○(句)
花市燈如晝。
⊙●○○▲(仄韻)
月上柳梢頭,
⊙●●○○(句)
人約黃昏後。
⊙●○○▲(協仄韻)

今年元夜時,
⊙○○●○(句)
月與燈依舊。
⊙●○○▲(協仄韻)
不見去年人,
⊙●●○○(句)
淚濕春衫袖。
⊙●○○▲(協仄韻)

八一、鷓鴣天.別情聶勝瓊
〔題考〕【填詞名解】:「﹝鷓鴣天﹞,一名﹝思佳客﹞,一名﹝於中好﹞,采鄭嵎詩:『春遊雞鹿塞,家在鷓鴣天。』」按鷓鴣為樂謂名,許渾【聽歌鷓鴣】詩:「南國多倩多艷詞,鷓鴣清怨繞樑飛。」鄭谷【遷客】詩:「舞夜聞橫笛,可堪吹鷓鴣?」又【宋史樂志】引姜夔言:「今大樂外,有曰夏笛鷓鴣,沈滯鬱抑,失之太濁。」故鷓鴣似為一種笙笛類之樂調,詞名或與﹝瑞鷓鴣﹞同取義於此。至元馬臻詩:「春回苜蓿地,笛怨鷓鴣天」;則似已指詞調矣。

〔作法〕本調五十五字,實由七絕兩首合併而成;惟後闋換頭,改第一句為三字兩句。通體平仄,除後闋首、次兩句有一定,及前闋首尾,後闋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與七絕相通。但應仄起,不得用平起。
玉慘花愁出鳳城,
⊙●○○●●△(平韻)
蓮花樓下柳青青。
⊙○⊙●●○△(協平韻)
尊前一唱陽關曲,
⊙○⊙●○○●(句)
別個人人第五程。
⊙●○○●●△(協平韻)

尋好夢,
○●●(句)
夢難成,
●○△(協平韻)
有誰知我此時情。
⊙○⊙●●○△(協平韻)
枕前淚共階前雨,
⊙○⊙●○○●(句)
隔個窗兒滴到明。
⊙●○○●●△(協平韻)

八二、人月圓.有感吳激

〔題考〕宋駙馬王晉卿【元宵詞】有云:「華燈盛照,人月圓時,」即本詞所採以名調也。又以本作末句,取白居易【琵琶行】語:「江州司馬,青衫淚濕,」遂又名﹝青衫濕﹞。(見【填詞名解】)
〔作法〕本調四十八字,通首以四字句為主。第一句為平起仄收之七言句,不用韻。第二句為平起平收之五言句,起平韻。第三、四句,句法與﹝憶秦娥﹞第四、五句同,不用韻,惟亦有用對偶者。第五句四字結,平仄一定。或有以第三句為豆,而第四、五句相對者亦可。後半同前半,獨末句第一字可仄,不若前之不能移易耳。
南朝千古傷心事,
⊙○⊙●○○●(句)
還唱後庭花。
⊙●●○△(仄韻)
舊時王謝,
⊙○⊙●(句)
堂前燕子,
○○●●(句)
飛向誰家。
⊙●○△(協仄韻)

恍然一夢,
⊙○⊙●(句)
仙姿勝雪,
○○⊙●(句)
宮鬢堆鴉。
⊙●○△(協仄韻)
江州司馬,
⊙○⊙●(句)
青衫淚濕,
○○●●(句)
同是天涯。
⊙●○△(協仄韻)

八三、望海潮.凱旋舟次折元禮

〔題考〕望潮,本為海中蟹屬,小如膨螖,殼白;潮欲來,舉螯如望,不失常期,俗名招潮。見【山堂肆考】及【臨海異物】志。又【蟹譜】:「蟹之類,隨潮解甲,更生新者,故字從「解」。又蟹名有望潮者,解甲之征也。」可知本詞初為詠望潮而得名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七字。首、次為四字對句,不用韻,「地」「韓」可平可仄。第三句六字起韻,第一、三兩字平仄不拘。第四、五句亦為四字對句。上句為平仄仄平,第一字可仄。下句為平平仄仄,不能移易。第六句六字協韻,句法與第三句同。第十句為五字句,與﹝水調歌頭﹞第二句同。第八、第九句,亦即上五下四之九字句;上應作上一下四,與下不啻四字對句而加一豆。此處「陣」「截」「霜」三字,俱可平可仄。第十句四字,不用韻,第一字可仄。末句七字協韻,作仄平平仄仄平平,與通常七言句不同,乃系定格也。後起六字,與前闋第三、第六句均同,惟平仄不能動。次為上五下四之九字句,與前第八、九句同。以下句法,全同前闋,惟末句十一字,上六下五,與前七字句異;而第一字可用平。
地雄河岳,
⊙○○●(句)
疆分韓晉,
○○⊙●(句)
潼關高壓秦頭。
⊙○⊙●○△(平韻)
山倚斷霞,
⊙●●○(句)
江吞絕壁,
○○●●(句)
野煙縈帶滄洲。
⊙○⊙●○△(協平韻)
虎旆擁貔貅,
⊙●●○△(協平韻)
看陣雲截岸,
●⊙○⊙●(句)
霜氣橫秋。
⊙●○△(協平韻)
千雉嚴城,
⊙●○○(句)
五更殘角月如鉤。
●○○●●○△(協平韻)

西風曉入貂裘。
○○●●○△(協平韻)
恨儒冠誤我,
●○○⊙●(句)
卻羨兜牟。
⊙●○△(協平韻)
六郡少年,
⊙●●○(句)
三關老將,
○○●●(句)
賀蘭烽火新收。
⊙○⊙●○△(協平韻)
天外岳連樓,
○●●○△(協平韻)
掛幾行雁字,
●⊙○⊙●(句)
指引歸舟。
⊙●○△(協平韻)
正好黃金換酒,
⊙●○○●●(句)
羯鼓醉涼州。
●●●○△(協平韻)

八四、玉漏遲.詠懷元好問

〔題考〕【琴曲譜錄】,古琴曲有﹝玉漏遲﹞;宋僧居月【琴書類集】,列於下古琴弄名中。【宋史樂志鼓吹】:「真宗【封神六州】『良夜永,玉漏正遲遲。』」本調系宋詞,固取當代廟堂樂章新義,合諸古代琴曲,以創斯名也。
〔作法〕本調九十四字。首句五字,為五言仄句,第一字須仄。此句他家多不用韻,惟本作起仄韻次為四字豆,與下合成八字句,上四下四,協韻;而「投」字可仄。第三句四字,仄起平收。第四句六字,仄起仄協;與﹝錦纏道﹞起二句同。第五句六字,仄起仄收,不用韻,與﹝河滿子﹞後闋第五句同。第六句七字,上三下四,與﹝祝英台近﹞結句相同。第七句三字協,為平仄仄,系定格。第八、第九句均四字,句法與本調第二句同;但一則上四字為豆,一則為句耳。後闋換頭。首句六字,上兩字可作平。若第一字用仄,第二字用平,則第三字平入亦可不拘。次句五字上一下四,亦不用韻,而第二字可平。以下均與前同;惟結句改為六字,第一字可用平。
浙江歸路杳,
●○○●▲(仄韻)
西南卻羨,
○○●●(句)
投林高鳥。
⊙○○▲(協仄韻)
升斗微官,
⊙●○○(句)
世累苦相縈繞。
●⊙●○○▲(協仄韻)
不是麒麟殿裡,
⊙●○○●●(句)
又不與、
●⊙●(豆)
巢由同調。
○○○▲(協仄韻)
時自笑,
○●▲(協仄韻)
虛名負我,
⊙○●●(句)
半生吟嘯。
●○○▲(協仄韻)

擾擾馬足車塵,
⊙⊙●●○○(句)
被歲月無情,
●⊙●○○(句)
暗消年少。
⊙○○▲(協仄韻)
鐘鼎山林,
⊙●○○(句)
一事幾時曾了。
⊙●●○○▲(協仄韻)
四壁秋蟲夜雨,
⊙●○○●●(句)
更一點、
●⊙●(豆)
殘燈斜照。
○○○▲(協仄韻)
清鏡曉,
○●▲(協仄韻)
白髮又添多少。
⊙●●○○▲(協仄韻)

八五、點絳唇.閨情曾允元

〔題考〕毛先舒云:「江淹詩:『白雪凝瓊貌,明珠點絳脣』;本詞采以名。」按此名甚艷,蓋謂女郎口脂也。故又名﹝點櫻桃﹞。至更名﹝南浦月﹞、﹝沙頭雨﹞,則取作家詞中語耳。
〔作法〕本調四十一字。首句四字,不用韻;第一句雖可用平,但以仄為宜。次為七言句,起仄韻;然第一字以去聲為佳,第三字亦以仄聲為當。(【詞律】論之甚詳)第三句亦四字,第一字亦宜用去聲。第四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二、第四句同。後闋第一句同前闋首句。第二句同前闋第四句。第三句三字協,為上二下一,用平平仄,乃定格也。第四、五句復與前闋第三、四句同。
一夜東風,
⊙●○○(句)
枕邊吹散愁多少。
●○⊙●○○▲(仄韻)
數聲啼鳥,
●○○▲(協仄韻)
夢轉紗窗曉。
⊙●○○▲(協仄韻)

來是春初,
⊙●○○(句)
去是春將老。
⊙●○○▲(協仄韻)
長亭道,
○○▲(協仄韻)
一般芳草,
●○○▲(協仄韻)
只有歸時好。
⊙●○○▲(協仄韻)

八六、滿江紅.金陵懷古薩都拉

〔題考〕【詞學全書填詞名解】:「唐【冥音錄】載曲名﹝上江虹﹞,後轉二字,得今名。」按萬氏【詞律】,引【冥音錄】作﹝上江紅﹞。但「上」諧作「滿」,音殊不類。考【本草綱目】有「滿江紅」水草,為浮游水面之細小植物;一名芽胞果。想唐宋時,民間已有此種名稱之水草,隨取入詞,未可知也。或以董谷【碧裡雜存】載有「滿江紅」為江淮船名;則故事始自明太祖,當非詞名所本也。
〔作法〕本調九十三字。首句四字,不用韻,與﹝錦纏道﹞首句同。次句七字,起韻,上三字為豆,第一、三字可仄,下四字,第一、三字平仄不拘。第三、四句為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空」「悵」二字可仄可平;「山」「形」二字亦平仄不拘。其句法與﹝瀟湘夜月﹞前闋末句相同;惟一為仄協,一為平協耳。第五、第六俱七言句,上句仄起仄收,不用韻,下句平起仄韻;宜用對偶。第十句八字,句法上三下五,實即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上加一字豆也。末句三字,作平平仄,乃定格;而語氣須與上句相貫。後闋換頭。起四句皆三字仄句,第二、第四句協韻,第一句第二字,第三句第一、二字,俱不拘平仄。此四句既可一、二兩句自為對偶,亦可以上二句對下二句。第五、六句亦為兩四字句,上加一豆;上句「荒」字可仄,下句協韻而平仄不可移易。此八字宜用對偶。以下均與前闋第五句以下相同。
六代豪華,
⊙●○○(句)
春去也、
⊙⊙●(豆)
更無消息。
⊙○⊙▲(仄韻)
空悵望、
⊙⊙●(豆)
山川形勝,
⊙○⊙●(句)
已非疇昔。
●○○▲(協仄韻)
王謝堂前雙燕子,
⊙●⊙○○●●(句)
烏衣巷口曾相識。
⊙○●●○○▲(協仄韻)
聽夜深寂寞打孤城,
●⊙○⊙●●○○(句)
春潮急。
○○▲(協仄韻)

思往事,
○⊙●(句)
愁如織。
○○▲(協仄韻)
懷故國,
⊙⊙●(句)
空陳跡。
○○▲(協仄韻)
但荒煙衰草,
●⊙○○●(句)
亂鴉斜日。
●○○▲(協仄韻)
玉樹歌殘秋露冷,
⊙●⊙○○●●(句)
胭脂井壞寒螿泣。
⊙○⊙●○○▲(協仄韻)
到而今只有蔣山青,
●⊙○⊙●●○○(句)
秦淮碧。
○○▲(協仄韻)

八七、念奴嬌.石頭城薩都拉

〔題考〕元微之【連昌宮詞】:「力士傳呼覓念奴,念奴潛伴諸郎宿。」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每歲樓下酺宴,萬眾喧溢,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明皇遣高力士大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遂看人能聽否?』皆悄然奉詔。」又【開天遺事】:「念奴有色善歌,宮妓中第一,帝嘗曰:『此女眼色媚人;』又曰:『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詞曲之名,有所昉矣。本調異名最伙,以調都百字,故又名﹝百字令﹞、﹝百字謠﹞。以東坡【詠赤壁】有「大江東去」及「還酹江月」句,故又名﹝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詞﹞。更有﹝大江西上曲﹞、﹝壺中天﹞、﹝無俗念﹞、﹝淮甸春﹞、﹝湘月﹞、﹝大江乘﹞等名,不暇遍考。
〔作法〕本調一百字。起句四字,不用韻,平仄一定。次句九字,上三下六,起仄韻;第三、四字平仄不拘。本句亦有作上四下五者,不足法也。第三句七字,不用韻,與﹝滿江紅﹞第五句同。第四句六字,與﹝雙雙燕﹞第六句同。第五、第六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換巢鸞鳳﹞後闋第四、五句同。第十句五字,與﹝燭影搖紅﹞第四句同;惟第三字不可用仄。第八句四字,與第九句六字,亦可作上四下六之十字句。上四字作豆,第一字可平,下六字協韻,第一字可仄。其語氣自需一氣呵成。後闋起句六字,仄起平收,不用韻;第一、三字俱可作平,與﹝玉漏遲﹞後闋起句同。第二句九字,上四下五,與﹝青玉案﹞結句同。然亦有作上五下四者,不足法也。以下句法,全與前回。
石頭城上,
●○○●(句)
望天低、
●○⊙(豆)
吳楚眼空無物。
⊙●●○○▲(仄韻)
指點六朝形勝地,
⊙●⊙○○●●(句)
惟有青山如壁。
⊙●⊙○○▲(協仄韻)
蔽日旌旗,
⊙●○○(句)
連雲檣櫓,
○○⊙●(句)
白骨紛如雪。
⊙●○○▲(協仄韻)
大江南北、
⊙○○●(豆)
消磨多少豪傑。
⊙○○●○▲(協仄韻)

寂寞避暑離宮,
⊙●⊙●○○(句)
東風輦路、
○○⊙●(豆)
芳草年年發。
○●○○▲(協仄韻)
落日無人松徑冷,
⊙●○○○●●(句)
鬼火高低明滅。
⊙●○○○▲(協仄韻)
歌舞樽前,
⊙●○○(句)
繁華鏡裡,
⊙○⊙●(句)
暗換青青發。
⊙●○○▲(協仄韻)
傷心千古、
⊙○○●(豆)
秦淮一片明月。("一"作平)
⊙○○●○▲(協仄韻)

八八、陌上花.有懷張翥

〔題考〕自吳越錢鏐有「陌上花開緩緩歸」之句,越俗遂以「陌上花開」為遊子歸來之詞。裡謠巷軟,浸成曲調。蘇軾有﹝陌上花﹞之詠;其自序云:「游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含思宛膊,聽之淒然。」是本詞調名,創自宋代,而淵源於民間俚歌也。
〔作法〕本調九十九字,集﹝玉漏遲﹞、﹝離亭燕﹞、﹝瑣窗寒﹞三調而成,即所謂犯調也。首四字仄句,第一字可仄,不起韻。次句八字起韻,上四字作豆,與﹝玉漏遲﹞第二句同。第三、四句,合之為十字句,亦與﹝玉漏遲﹞第三、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仄收,不協韻,即為七言仄句。第六句六字,仄協,第三字可平;與﹝離亭燕﹞第三、四句同。結三句,為十三字句,亦即四字三句上加一豆也,與﹝瑣窗寒﹞前闋結句同。然亦可作上九下四句法,一氣呵成,與﹝瑣窗寒﹞之可作上七下六句法少異耳。後闋首句五字,句法上一下四,為仄平平仄仄,定格也。次兩句,亦為上四下六之十字句,與﹝瑣窗寒﹞第四、五句同。以下與前第三句以下同。
關山夢裡,
⊙○●●(句)
歸來還又、
⊙○⊙●(豆)
歲華催晚。
⊙○○▲(仄韻)
馬影雞聲,
⊙●○○(句)
諳盡倦郵荒館。
○●●○○▲(協仄韻)
綠箋密記多情事,
⊙○⊙●○○●(句)
一看一迴腸斷。
⊙●●○○▲(協仄韻)
待慇勤寄與,
●⊙○●●(句)
舊遊鶯燕,
⊙○○●(句)
水流雲散。
●○○▲(協仄韻)

滿羅衫是酒,
●○○●●(句)
香痕凝處,
⊙○⊙●(句)
唾碧啼紅相半。
⊙●⊙○○▲(協仄韻)
只恐梅花,
⊙●○○(句)
瘦倚夜寒誰煖。
⊙●●○○▲(協仄韻)
不成便沒相逢日,
⊙○⊙●○○●(句)
重整釵鸞箏雁。
○●⊙○○▲(協仄韻)
但何郎縱有、
●⊙○●●(豆)
春風詞筆,
⊙○○⊙(句)
病懷渾懶。
●○○▲(協仄韻)

八九、東風第一枝.憶梅張翥

〔題考〕詞名系指梅。唐德宗【中和節】詩:「東風變梅柳,萬匯生春光」。朱熹詩:「今日清江路,寒梅第一枝。」又:「橫出天香第一枝」。張雨詩:「袖得瑤台第一枝」綜上各詩,東風即春風,第一枝為梅花;春風所被,第一枝頭,梅花先放,故曰東風第一枝。詞名義本於此。

〔作法〕本調一百字。起為四字對句,與﹝瑣窗寒﹞起句同。第三句六字起韻,句法與﹝聲聲慢﹞第三句同。第四、第五為六字對句,「陽」「紅」二字可仄。第六句四字,不用韻,第三字可用仄。第七句七字,協仄韻;句法上三下四,第二、三、四字俱可平仄不拘。結為六字兩對句,而冠一「是」字以領之;「斜」「花」「外」三字俱可仄可平。後闋起二句,亦為七字對句,句法俱上三下四,而平仄不能移易。以下句法,與前闋第四句以下相同。
老樹渾苔,
●●○○(句)
橫枝未葉,
○○●●(句)
青春肯誤芳約。
○○●●○▲(仄韻)
背陰未返冰魂,
●○●●○○(句)
陽梢已含紅萼。
⊙○●○⊙▲(協仄韻)
佳人寒怯,
○○⊙●(句)
誰驚起、
⊙⊙●(豆)
曉來梳掠。
⊙○○▲(協仄韻)
是月斜花外麼禽,
●●⊙⊙●○○(句)
霜冷竹間幽鶴。
⊙●●○○▲(協仄韻)

雲淡淡、
○●●(豆)
粉痕漸薄。
●○●▲(協仄韻)
風細細、
○●●(豆)
凍香又落。
●○●▲(協仄韻)
叩門喜伴金樽,
●○●●○○(句)
倚欄怕聽畫角。
⊙○●○⊙▲(協仄韻)
依稀夢裡,
○○⊙●(句)
記半面、
⊙⊙●(豆)
淺窺珠箔。
⊙○○▲(協仄韻)
怎時得重寫鸞箋,
●○⊙⊙●○○(句)
去訪舊遊東閣。
⊙●●○○▲(協仄韻)

九十、摸魚兒.送春張翥

〔題考〕「摸魚」即捕魚,為宋代俚語;兒或子,為摹仿樂府曲名,故本調又稱﹝摸魚子﹞,來源已無考。又名﹝陂塘柳﹞,則取晁無咎詞:「買陂塘,旋栽楊柳」句也。是以又有﹝買陂塘﹞一名;而「買」字音諧,又愛作﹝邁陂塘﹞,均同出一源耳。更有﹝安慶模﹞一名,則已無自知所從始。

〔作法〕本調一百十六字。起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韻;第四字可平。次句六字起韻,第一字可平。第三句七字,為七言仄句,但第一字不能仄。第四句六字,協仄,第一字可用仄。第五句三字協,為平仄仄,定格也。第六句十字或作上五下五,或作上三下七,均可。此處如作上五下五,則上五句法為上一下四,下五句法為上二下三;上下第一字俱可平。第七句四字協,第三字必用仄聲。第八、九句系四字對句而加一豆,「狂」「王」「有」三字均平仄不拘。末句五字協,第一字平仄可不拘,而第三字必須用仄。後起為三字句,不協韻,平仄有一定。次句六字協,句法與﹝離亭燕﹞後闋次句同。以下均與前闋第二句以下相同。
漲西湖、
●○○(豆)
半篙新雨,
⊙○○●(句)
麴塵波外風軟。
⊙○○●○▲(仄韻)
蘭舟同上鴛鴦浦,
○○⊙●○○●(句)
天氣嫩寒輕暖。
⊙●●○○▲(協仄韻)
簾半卷,
○●▲(協仄韻)
度一縷歌雲、
⊙●●○○(豆)
不礙桃花扇。
⊙●○○▲(協仄韻)
鶯嬌燕婉,
○○●▲(協仄韻)
任狂客無腸,
●⊙●○○(句)
王孫有恨,
⊙○⊙●(句)
莫放酒杯淺。
⊙●●○▲(協仄韻)

垂楊岸,
○○●(句)
何處紅亭翠館。
⊙●○○●▲(協仄韻)
如今遊興全懶。
⊙○○●○▲(協仄韻)
山容水態依然好,
○○⊙●○○●(句)
惟有綺羅雲散。
⊙●●○○▲(協仄韻)
君不見,
○●▲(協仄韻)
歌舞地、
⊙●●(豆)
青蕪滿目成秋苑。
○○⊙●○○▲(協仄韻)
斜陽又晚,
○○●▲(協仄韻)
正落絮飛花,
●⊙●○○(句)
將春欲去,
⊙○⊙●(句)
目送水天遠。
⊙●●○▲(協仄韻)

九一、多麗.西湖張翥
〔題考〕毛先舒曰:「張均妓,名多麗,善琵琶,詞采以名。一名﹝綠頭鴨﹞。」又曰:「此調平韻者名﹝綠頭鴨﹞;仄韻者名﹝多麗﹞。」見【填詞名解】。按李白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多麗」一詞,蓋昉於此;妓名詞名,固同出一源也。

〔作法〕本謂一百三十九字。起句三字,次句六字均用韻;其實上三字各家多不用韻,正可作下六字之豆耳。「一」「雲」二字可平可仄。第三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韻,與﹝滿庭芳﹞第七句同。第四句六字,與上句相承,句法同於﹝鳳凰台上憶吹簫﹞之第三句。第五、第六為七字對句,均上三下四。上句第四、六字可仄;下句第一、二字可仄,第四字可平。第七、第八為四字對句,均不用韻;「懷」「憑」「望」三字均平仄不拘。第九句七字協,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第十句亦七字,上三下四,不協韻,第二、四、六字均平仄通用。第十一句五字協韻,為仄起平協五言句。第十二、十三為四字兩句,上加三字豆,與﹝瀟湘夜雨﹞前結兩句同。後闋較前闋,惟起首兩句缺余均相同。
晚山青,
●○△(平韻)
一川雲樹冥冥。
⊙○⊙●○△(協平韻)
正參差、
●○○(豆)
煙凝紫翠,
⊙○⊙●(句)
斜陽畫出南屏。
⊙○⊙●○△(協平韻)
館娃歸、
●○○(豆)
吳台游鹿,
⊙○⊙●(句)
銅仙去、
⊙⊙●(豆)
漢苑飛螢。
⊙●○△(協平韻)
懷古情多,
⊙●○○(句)
憑高望極,
⊙○⊙●(句)
且將樽酒慰飄零。
⊙○⊙●●○△(協平韻)
自湖上、
●⊙●(豆)
愛梅仙遠,
⊙○⊙●(句)
鶴夢幾時醒。
⊙●●○△(協平韻)
空留得、
○○●(豆)
六橋疏柳,
⊙○⊙●(句)
孤嶼危亭。
⊙●○△(協平韻)

待蘇堤、
●○○(豆)
歌聲散盡,
⊙○●●(句)
更須攜妓西泠。
⊙○⊙●○△(協平韻)
藕花深、
●○○(豆)
雨涼翡翠,
⊙○⊙●(句)
菰蒲軟、
⊙⊙●(豆)
風弄蜻蜓。
⊙●○△(協平韻)
澄碧生秋,
⊙●○○(句)
鬧紅駐景,
⊙○⊙●(句)
採菱新唱最堪聽。
⊙○⊙●●○△(協平韻)
見一片、
●⊙●(豆)
水天無際,
⊙○⊙●(句)
漁火兩三星。
⊙●●○△(協平韻)
多情月、
○○●(豆)
為人留照,
⊙○⊙●(句)
未過前汀。
⊙●○△(協平韻)

九二、奪錦標.七夕張埜
〔題考〕盧肇黃頗事,已見前﹝離亭燕﹞題考。據【摭言】:「明年肇以第一名還袁,因競渡,即席賦詩云:『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亦見【唐詩紀事】。是唐時已以「奪錦標」為大魁天下之喻詞矣。宋代尤盛行龍舟競渡之戲,以得采為得錦標。【宋史禮志】及【東京夢華錄】,俱有記載。費氏【宮詞】云:「第一錦標誰奪得,右軍輸卻小龍船。」此﹝奪錦標﹞詞名所由昉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八字。起四字對句,第三句六字起韻,與﹝綺羅香﹞起三句同。第四句六字,不用韻,第五字可平。第五、第六亦為四字對句,協仄韻,平仄不能移易。第七句五字,上一下四,平仄不能易。第八句七字,上三下四,協韻,第三字可平。第九句七字,上三下四,不用韻。第十句六字,協仄;俱平仄不能移易。後闋起句六字,與﹝水龍吟﹞後起句同;但第五字必用仄。第二、三句與﹝陌上花﹞第三、四句同。以下與前第四句以下同。
涼月橫舟,
○●○○(句)
銀潢浸練,
○○●●(句)
萬里秋容如拭。
●●○○○▲(仄韻)
冉冉鸞驂鶴馭,
●●○○⊙●(句)
橋倚高寒,
○●○○(句)
鵲飛空碧。
●○○▲(協仄韻)
問歡情幾許,
●○○●●(句)
早收拾、
●○⊙(豆)
新愁重織。
○○○▲(協仄韻)
恨人間、
●○○(豆)
會少離多,
●●○○(句)
萬古千秋今夕。
●●○○○▲(協仄韻)

誰念文園病客。
⊙●○○●▲(協仄韻)
夜色沉沉,
●●○○(句)
獨抱一天岑寂。
●●○○○▲(協仄韻)
忍記穿針亭榭,
●●○○⊙●(句)
金鴨香殘,
○●○○(句)
玉徽塵積。
●○○▲(協仄韻)
憑新涼半枕,
●○○●●(句)
又依稀、
●○⊙(豆)
行雲消息。
○○○▲(協仄韻)
聽窗前、
●○○(豆)
淚雨浪浪,
●●○○(句)
夢裡簷聲猶滴。
●●○○○▲(協仄韻)

九三、眼兒媚.秋閨劉基

〔題考〕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即所謂「眼兒媚」也。顧詞名所始,已無可考。惟「眼兒」為俗稱,在文詞有「秋波」之喻,蘇軾詩:「佳人未肯回秋波」,故又名﹝秋波媚﹞。

〔作法〕本詞四十八字。起句七字,為七言平韻句。次句五字,為五言平韻句。第三四句為四字對句,俱不用韻,與﹝人月圓﹞第五句同。第五句四字協韻,與﹝人月圓﹞第三、四句同。後闋首句換用平起仄收七言句,不用韻;更與﹝人月圓﹞前闋起句同。以下完全與﹝人月圓﹞前闋相同。
萋萋煙草小樓西,
○⊙○⊙●○△(平韻)
雲壓雁聲低。
⊙●●○△(協平韻)
兩行疏柳,
⊙○⊙●(句)
一絲殘照,
⊙○⊙●(句)
萬點鴉棲。
⊙●○△(協平韻)

春山碧樹秋重綠,
⊙○⊙●○○●(句)
人在武陵溪。
⊙●●○△(協平韻)
無情明月,
⊙○○●(句)
有情歸夢,
⊙○⊙●(句)
同到幽閨。
⊙●○△(協平韻)

九四、誤佳期.閨怨汪懋麟

〔題考〕【楚辭湘夫人】:「與佳人期兮夕張」;謝莊【月賦】:「佳期可以還,微霜沾人衣」。於是「佳期」一詞,沿為男女歡會之稱。至李益詩:「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則猶耽誤佳期之義矣。詞名殆取此;至有無故實則已無考。

〔作法〕本調四十六字。首二句與﹝如夢令﹞起二句同;第一、三、五字平仄均不拘。第三句為平起平收之七言句,不用韻;句法與﹝憶江南﹞第四句同。第四句與﹝卜算子﹞第四句同。後闋起二句,即五言仄韻詩句,句法與﹝生查子﹞第三、四句同。第三、四句與前闋同。
寒氣暗侵簾幕,
⊙●⊙○⊙▲(仄韻)
孤負芳春小約。
●●⊙○⊙▲(協仄韻)
庭梅開遍不歸來,
⊙○⊙●●○○(句)
直恁心情惡。
●●○○▲(協仄韻)

獨抱影兒眠,
⊙●●○○(句)
背看燈花落。
⊙●○○▲(協仄韻)
待他重與畫眉時,
⊙○⊙●●○○(句)
細數郎輕薄。
●●⊙○▲(協仄韻)

九五、柳梢青.紀游朱彝尊

〔題考〕杜甫詩:「白花簷外朵,青柳檻前梢。」詞名殆取此。又李白詩:「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楊萬里詩:「天欲做春無去處,只堆濃綠柳梢頭。」故又名﹝早春怨﹞。

〔作法〕本調四十九字;前闋六句,皆四字句。上三句皆平起仄收,第一字皆可平仄不拘;惟第二句不用韻。第四句仄起平收,第五句平起仄收,對偶而不用韻;但亦可各自為對,成流水格。末句作仄平平仄,協韻;並前兩句,各句第一字,平仄亦可通用。後闋換頭。首句六字,平起平收,與﹝清平樂﹞後闋起句同。第二句七字,上三下四;上三字例用襯字。以下三句與前闋同。(上二句亦有用對偶者)
障羞羅扇,
●○○▲(仄韻)
花時猶記,
⊙○○●(句)
這邊曾見。
●○○▲(協仄韻)
曲彔欄杆,
⊙●○○(句)
玲瓏窗戶,
⊙○○●(句)
也都尋遍。
⊙○○▲(協仄韻)

兩峰依舊青青,
⊙○⊙●○○
但不比、
●⊙●(豆)
眉梢平遠。
○○○▲(協仄韻)
第一難忘,
⊙●○○(句)
重來崔護,
⊙○○●(句)
去年人面。
⊙○○▲(協仄韻)

九六、解佩令.自題詞集朱彝尊

〔題考〕【填詞名解】:「解佩令,取漢皋解佩事。」按【列仙傳】:「江妃二女,游於江濱,見鄭交甫,遂解佩與之。交甫受佩而去,數十步,懷中無佩,女亦不見。」後世以「解佩」為男女定情之詞,蓋本於此。詞名取此而系以「令」字。系表曲類之調別,與﹝如夢令﹞、﹝調笑令﹞等相同。

〔作法〕本調六十七字。首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鵲橋仙﹞起二句同。第三句八字,上一字豆,與﹝綿纏道﹞後半第四句同(【詞律】於第三字作豆,實非)。第四句與﹝錦纏道﹞首句同。第五句七字,上三下四,與﹝鵲橋仙﹞末句同。第六句亦七字,與﹝錦纏道﹞第三句同,惟第六字可仄。後闋首亦四字兩句,不用韻,與前闋同。第三句七字,亦為上三下四,與前闋結句同,惟第六字不能作仄。第四句以下,均與前闋無異。
十年磨劍,
⊙○⊙●(句)
五陵結客,
⊙○⊙●(句)
把、
●(豆)
平生涕淚都飄盡。
○○⊙●○○▲(仄韻)
老去填詞,
⊙●○○(句)
一半是、
●⊙●(豆)
空中傳恨。
⊙○○▲(協仄韻)
幾曾圍、
●○○(豆)
燕釵蟬鬢。
●○⊙▲(協仄韻)

不師秦七,
⊙○⊙●(句)
不師黃九,
⊙○⊙●(句)
倚新聲、
●○○(豆)
玉田差近。
●○○▲(協仄韻)
落拓江湖,
⊙●○○(句)
且分付、
●⊙●(豆)
歌筵紅粉。
⊙○○▲(協仄韻)
料封侯、
●○○
白頭無分。
●○⊙▲(協仄韻)

九七、暗香.詠紅豆朱彝尊

〔題考〕見﹝疏影﹞題考。

〔作法〕本調九十七字。首句四字起韻,第一字可仄。第二句上一下四,不用韻。第三句四字協仄;俱各平仄不能易。此三句與﹝河傳﹞起三句同。第四句四字,亦與﹝河傳﹞第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仄協,與﹝洞仙歌﹞第三句同。第六句六字,不協韻,與﹝玉漏遲﹞第六句同。第七句七字,上三下四,亦與﹝玉漏遲﹞第七句同。第八句三字,應全用仄,不協韻。第九句上四下五,第一、第五兩字可用平;惟末三字須拗,作仄平仄,定格也。後闋起二字句,第一字平聲,第二字協仄。第二句三字,為仄平仄,不協韻,而平仄不能易。第三句上一下四,平句,不協韻,第一四字平仄不拘。第四、五句與﹝眼兒媚﹞第三、四句同。第六句至第九句與前闋第五句至第八句同。末句七字,上三下四,第六字可仄。
凝珠吹黍,
⊙○○▲(仄韻)
似早梅乍萼,
●●○●●(句)
新桐初乳。
○○○▲(協仄韻)
莫是珊瑚,
●●⊙○(句)
零亂敲殘石家樹。
○●○○●○▲(協仄韻)
記得南中舊事,
⊙●○○●●(句)
金齒屐、
⊙●●(豆)
小鬟蠻女。
⊙○○▲(協仄韻)
看兩岸、
●●●(豆)
樹底盈盈,
⊙●○○(句)
素手摘新雨。
⊙●●○▲(協仄韻)

延佇。
○▲(協仄韻)
碧雲暮。
●○▲(協仄韻)
休逗入茜裙,
⊙●●⊙○(句)
欲尋無處。
●○○▲(協仄韻)
唱歌歸去,
●○⊙▲(協仄韻)
先向綠窗飼鸚鵡。
○●⊙○●○▲(協仄韻)
惆悵檀郎終遠,
⊙●○○⊙●(句)
待寄與、
⊙●●(豆)
相思猶阻。
⊙○○▲(協仄韻)
燭影下,
●●●(句)
開玉盒、
○●●(豆)
背人偷數。
●○○▲(協仄韻)

九八、慶春澤.紀恨朱彝尊

〔題考〕本調即﹝高陽台﹞,萬氏考之綦詳。(見【詞律】)按﹝高陽台﹞,據毛先舒云:「取宋玉賦神女事」,蓋即宋玉【高唐賦】序:「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也。毛氏又云:「漢習鬱於峴南作養魚池,中築釣台,是燕遊名處。山簡為荊州,每臨此池,輒大醉,曰:『此吾高陽台池也。』」見【填詞名解】。

〔作法〕本調一百字。起二句為四字對句,不用韻,與﹝東風第一枝﹞起旬同;惟首句第一字多用平。第三句六字起韻,與﹝鳳凰台上憶吹蕭﹞第三句同。第四、五句,亦為上四下六之十字句,句法與﹝念奴嬌﹞結句略同,而平仄互異。又「一」「人」二字可仄可平。第六句七字仄收,與﹝風入松﹞第三句同。第七句亦七字,句法為上一下六,或上三下四;但不可作上四下三之七言詩句。此句第四字可平可仄,須協韻。第八句為三字句,為仄平平,可不協韻。結為四字兩句,末句協韻。第一字俱可用平。如第八句三字不用韻,則此三句可連成十一字句,一氣呵成,與﹝鳳凰台上憶吹簫﹞結句,同其句法也。(惟上三字平仄不同)後闋起句七字,與﹝晝夜樂﹞後闋起句同,但不用韻。次為四字對句加一字豆,與﹝滿庭芳﹞後闋第四五句同。以下各句,與前闋第四句以下相同。
橋影流虹,
⊙●○○(句)
湖光映雪,
○○●●(句)
翠簾不卷春深。
⊙○⊙●○△(平韻)
一寸橫波,
⊙●○○(句)
斷腸人在樓陰。
●○⊙●○△(協平韻)
游絲不系羊車住,
⊙○⊙●○○●(句)
倩何人傳語青禽。
●○○⊙●○△(協平韻)
最難禁,
●○△(協平韻)
倚遍雕欄,
⊙●○○(句)
夢遍羅衾。
⊙●○△(協平韻)

重來已是朝雲散,
○○●●○○●(句)
悵明珠佩冷,
●○○⊙●(句)
紫玉煙沉。
⊙●○△(協平韻)
前度桃花,
⊙●○○(句)
依然開滿江潯。
⊙○⊙●○△(協平韻)
鍾情怕到相思路,
⊙○⊙●○○●(句)
盼長堤草盡紅心。
●○○⊙●○△(協平韻)
動愁吟,
●○△(協平韻)
碧落黃泉,
⊙●○○(句)
兩處誰尋。
⊙●○△(協平韻)

九九、春風裊娜.游絲朱彝尊

〔題考〕本詞,【詞律】收馮艾子一首,注曰:「雲月自度曲」;是詞調為馮所創,而取義則謂柳枝也。李白詩:「池南柳色半青青,縈煙裊娜拂綺城。」白居易【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裊娜多年伴醉翁。」一指物,一指人,顧均以「裊娜」喻柳之姿態也。本調創始,當詠楊柳。至蘇轍【元日】詩:「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駸駸已發機」;則以「娜娜」喻春風。「裊娜」之為喻詞,與「娜娜」相近,或逕指春風,未可知也。

〔作法〕本調一百二十五字。起次兩句,均為四字而加一豆;「著」字可作平。句法與﹝沁園春﹞結句,﹝望海潮﹞第八、九句均同。第三、第四為三字對句,與﹝擣練子﹞起二句同。第五句為上五下四,而上五字又為上一下四;不用韻,第四、六、八字均可平仄不拘。此句如作上五下四,則與﹝沁園春﹞第四、五句同,然亦有作上三下六者,則與﹝河傳﹞次句同;但不用韻耳。第六句四字仄收,第七句四字平協,與﹝沁園春﹞第六、七句同。第八、九句亦為四字對句,上句平收,下句入收,俱不用韻;「忽」字可作平。第十句七字,尾三字須拗,作平仄平。此三句,正與﹝沁園春﹞第八、九、十句同。結為七字兩句,上句仄收,下句平協;實即兩句七言詩句,不過上句尾三句拗作仄平仄,而平仄均不能移易耳。後闋起句六字,與﹝水龍吟﹞後闋起句同。第二句四字,與﹝瑤台聚八仙﹞第三句同。第三句七字,與﹝滿庭芳﹞第七句同。第四、五句同前闋第三、四句,但亦有不作對偶者。第六、七句亦為四字對句,與前闋第六、七句同。(「微」字可用仄)第八句四字,第一字可仄。第九句與前闋第五句下四字同。第十句仄收,第十一句平協,俱為四字句;「玉」字可作平。第十二句亦四字,與前闋第九句同。結處三句,上句五字,上一下四;下兩句四字,與﹝鎖窗寒﹞前闋結句略同,但易其末句作平協,為平仄平平;而「多」「不」二字平仄不能移易耳。(「飛」字可仄)
倩東君著力,
●○○⊙●(句)
繫住韶華。
●●○△(平韻)
穿小徑,
○●●(句)
漾晴沙。
●○△(協平韻)
正陰雲籠日、
●○○⊙●(豆)
難尋野馬,
⊙○⊙●(句)
輕颺染草,
○○●●(句)
細綰秋蛇。
●●○△(協平韻)
燕蹴還低,
●●○○(句)
鶯銜忽溜,
○○⊙●(句)
惹卻黃須無數花。
●●○○○●△(協平韻)
縱許悠揚度朱戶,
●●○○●○●(句)
終愁人影隔窗紗。
○○○●●○△(協平韻)

惆悵謝娘池閣,
⊙●⊙○⊙●(句)
湘簾乍卷,
○○●●(句)
凝斜眄、
⊙○●(豆)
近拂簷牙。
●●○△(協平韻)
疏籬罥,
○○●(句)
短垣遮。
●○△(協平韻)
微風別院,
○○●●(句)
明月誰家。
⊙●○△(協平韻)
紅袖招時,
⊙●○○(句)
偏隨羅扇,
⊙○⊙●(句)
玉鞭裊處,
⊙○●●(句)
又逐香車。
●●○△(協平韻)
休憎輕薄,
○○⊙●(句)
笑多情似我,
●○○⊙●(句)
春心不定,
○○●●(句)
飛夢天涯。
⊙●○△(協平韻)

一百、翠樓吟.魂黃之雋

〔題考〕本調創於姜白石。【詞律】收其「月冷龍沙」一詞,注云:「石帚自製曲。」其所取有二義:(一)為酒樓,﹝攬轡錄﹞:「過相州市,有秦樓、翠樓、康樂樓、月白風清樓,皆旗亭也。」范成大【翠樓】詩:「連衽成堆迓漢宮,翠樓沽酒滿城歡。」自注云:「在秦樓之北,樓上皆飲酒者。」(二)為妝樓,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杜牧【南樓夜】詩:「歌聲長長徹清夜,月色娟娟當翠樓。」詞名取義,殆屬後者。「吟」字但仿樂府,於腔律無關,於題義亦無涉;固與﹝水龍吟﹞之「吟」不同也。

〔作法〕本調一百零一字。起為四字對句,不用韻。第三句六字,與﹝東風第一枝﹞同。第四句五字,與﹝換巢鸞鳳﹞第四句同。第五句七字,上三下四,協仄,第四字可平;與﹝祝英台﹞結句同。第六句四字協韻,與﹝解語花﹞第六句同。第七句九字,上一字為豆,下為四字兩句,亦可作對偶,與﹝鎖窗寒﹞後闋第三句同。第八句三字仄協;第九、十句為四字兩句;(亦可對偶)正與﹝玉漏遲﹞前結三句相同。後闋首句二字仄協;次句四字平收;實可連合為六字句,與﹝念奴嬌﹞後闋起句相同;惟﹝念奴嬌﹞上兩字不協韻耳。第三句亦九字句,上五下四,協韻。以下與前閱第四句以下同。此首所用平仄,悉遵姜詞,無所更動,其他作家亦然;故句中平仄兩用處甚眇。
月魄荒唐,
●●○○(句)
花靈彷彿,
○○●●(句)
相攜最無人處。
○○●○○▲(協仄韻)
欄杆芳草外,
⊙○○●●(句)
忽驚轉、
●○●(豆)
幾聲啼宇。
⊙○○▲(協仄韻)
飄零何許,
○○⊙▲(協仄韻)
似一縷游絲,
●●●○○(豆)
因風吹去。
○○⊙▲(協仄韻)
渾無據,
○○▲(協仄韻)
想應淒斷,
●○○●(句)
路旁酸雨。
●○○▲(協仄韻)

日暮,
●▲(協仄韻)
渺渺愁予,
○●○○(句)
覺黯然銷者,
●●○○●(豆)
別情離緒。
●○○▲(協仄韻)
春陰樓外遠,
⊙○○●●(句)
入煙柳、
●○●(豆)
和鶯私語。
⊙○○▲(協仄韻)
連江暝樹,
○○⊙▲(協仄韻)
欲打點幽香,
●●●○○(豆)
隨郎黏住。
○○⊙▲(協仄韻)
能留否,
○○▲(協仄韻)
只愁輕絕,
●○○●(句)
化為飛絮。
●○○▲(協仄韻)
●●●●●●●●●●●●●●●●●●●●●●●●●●●●●●(资料来自互联网,今生我在原创文学网整理)
唐宋詞格律
目 錄
【平 韻 格】
一 十六字令 二 南歌子 三 漁歌子
四 憶江南 五 瀟湘神 六 搗練子
七 浪淘沙 八 江南春 九 憶王孫
十 江城子 十一 長相思 十二 醉太平
十三 玉蝴蝶 十四 浣溪沙 十五 巫山一段雲
十六 採桑子 十七 訴衷情 十八 畫堂春
十九 阮郎歸 二十 三字令 二一 朝中措
二二 眼兒媚 二三 人月圓 二四 柳梢青
二五 太常引 二六 少年游 二七 臨江仙
二八 鷓鴣天 二九 小重山 三十 一剪梅
三一 唐多令 三二 破陣子 三三 喝火令
三四 行香子 三五 風入松 三六 金人捧露盤
三七 八六子 三八 雪梅香 三九 滿庭芳
四十 水調歌頭 四一 鳳凰臺上憶吹簫 四二 漢宮春
四三 八聲甘州 四四 揚州慢 四五 高陽臺
四六 錦堂春慢 四七 壽樓春 四八 憶舊遊
四九 夜飛鵲 五十 望海潮 五一 沁園春
五二 多麗 五三 六州歌頭
【仄 韻 格】
五四 如夢令 五五 歸自謠 五六 天仙子
七 生查子 五八 醉花間 五九 點絳唇
六十 霜天曉角 六一 傷春怨 六二 蔔運算元
六三 謁金門 六四 好事近 六五 憶少年
六六 憶秦娥 六七 燭影搖紅 六八 醉花陰
六九 望江東 七十 木蘭花 七一 鵲橋仙
七二 夜遊宮 七三 踏莎行 七四 釵頭鳳
七五 蝶戀花 七六 漁家傲 七七 蘇幕遮
七八 淡黃柳 七九 錦纏道 八十 酷相思
八一 解佩令 八二 青玉案 八三 千秋歲
八四 離亭燕 八五 粉蝶兒 八六 禦街行
八七 祝英台近 八八 驀山溪 八九 洞仙歌
九十 惜紅衣 九一 法曲獻仙音 九二 滿江紅
九三 天香 九四 聲聲慢 九五 黃鶯兒
九六 劍器近 九七 醉蓬萊 九八 暗香
九九 長亭怨慢 一OO 雙雙燕 一O一 宴山亭
一O二 念奴嬌 一O三 繞佛閣 一O四 絳都春
一O五 桂枝香 一O六 翠樓吟 一O七 霓裳中序第一
一O八 水龍吟 一O九 石州慢 一一O 瑞鶴仙
一一一 宴清都 一一二 齊天樂 一一三 雨霖鈴
一一四 眉 一一五 永遇樂 一一六 二郎神
一一七 拜星月慢 一一八 西河 一一九 西吳曲
一二O 望遠行部件 一二一 疏影 一二二 摸魚兒
一二三 賀新郎 一二四 蘭陵王 一二五 六醜
一二六 夜半樂 一二七 寶鼎現 一二八 鶯啼序
【平仄韻轉換格】
一二九 南鄉子 一三O 蕃女怨 一三一 調笑令
一三二 昭君怨 一三三 菩薩蠻 一三四 更漏子
一三五 喜遷鶯 一三六 清平樂 一三七 憶餘杭
一三八 河瀆神 一三九 河傳 一四O 虞美人
【平仄韻通葉格】
一四一 西江月 一四二 醉翁操 一四三 渡江雲
一四四 曲玉管 一四五 哨遍
【平仄韻錯葉格】
一四六 荷葉杯 一四七 定西番 一四八 相見歡
一四九 上行杯 一五O 酒泉子 一五一 定風波
一五二 最高樓

平 韻 格

一、十六字令【十六字令、蒼梧謠、歸字謠】
又名《蒼梧謠》、《歸字謠》。十六字,三平韻。
【定格】
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蔡伸:十六字令(平韻)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張孝祥:十六字令(平韻)
歸!獵獵西風捲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二、南歌子【南歌子、南柯子、風蝶令】
又名《南柯子》、《風蝶令》。唐教坊曲,《金奩集》入「仙呂宮」,廿六字,三平韻。例用對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謂之「雙調」。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南歌子(平韻)
手裏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溫庭筠:南歌子(平韻)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張泌:南歌子(平韻)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晚風涼,高卷水晶簾額襯斜陽。
蘇軾:南歌子(平韻)
雨暗初疑夜,風回便報晴。淡雲斜照著山明,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村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呂本中:南歌子•旅思(平韻)
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
旅枕原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
僧揮:南柯子•憶舊(平韻)
十裏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淒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范成大:南柯子(平韻)
悵望梅花驛,凝情杜若洲。香雲低處有高樓,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
緘素雙魚遠,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

三、漁歌子【漁歌子】
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入「黃鐘宮」。廿七字,四平韻。中間三言兩句,例用對偶。
【定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詞】
張志和:漁歌子(平韻)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李珣:漁歌子(平韻)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篷作捨,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李珣:漁歌子(平韻)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雲間,山月裏,棹水穿雲遊戲。
鼓青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孫光憲:漁歌子(平韻)
泛流螢,明又滅。夜涼水冷東灣闊。風浩浩,笛寥寥,萬頃金波澄澈。
杜若洲,香鬱烈。一聲宿雁霜時節。經霅水,過松江,盡屬儂家日月。

四、憶江南【憶江南、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
又名《望江南》、《夢江南》、《江南好》。《金奩集》入「南呂宮」。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鎮浙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襯字者。宋人多用雙調。
【定格】
平中仄,平仄ˇ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劉禹錫:憶江南(平韻)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笑亦含顰。
白居易:憶江南(平韻)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憶江南(平韻)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白居易:憶江南(平韻)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複相逢。
敦煌無名氏:憶江南(平韻)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日暮更闌風漸緊,為儂吹散月邊雲,照見心上人。
歐陽修:望江南(平韻)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微雨後,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院,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平韻)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溫庭筠:夢江南(平韻)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裏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溫庭筠:夢江南(平韻)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皇甫松:夢江南(平韻)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驛邊橋。
皇甫松:夢江南(平韻)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夢見秣陵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五、瀟湘神【瀟湘神】
唐代瀟湘間祭祀湘妃神曲,劉禹錫為填兩詞,見《劉夢得文集》卷八。二十七字,三平韻,疊一韻。
【定格】
【平仄平(韻),平仄平(韻)】。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劉禹錫:瀟湘神(平韻)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君問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劉禹錫:瀟湘神(平韻)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六、搗練子【搗練子、搗練子令、深院月】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婦懷念徵人之詞。《太和正音譜》入「雙調」。二十七字,三平韻。
【定格】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中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賀鑄:搗練子•杵聲齊(平韻)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裏,戍人猶在玉關西!
賀鑄:搗練子•望書歸(平韻)
邊堠遠,置郵稀,附與征衣襯鐵衣。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
李煜:搗練子令(平韻)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七、浪淘沙【浪淘沙、賣花聲、浪淘沙慢】
唐教坊曲。劉禹錫、白居易並作七言絕句體,五代時起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又名《賣花聲》。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淒壯之音。《樂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調」,前後片首句各少一字。複就本宮調演為長調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兩仄韻,定用入聲韻(唐宋人詞,凡同一曲調,原用平聲韻者,如改仄韻,例用入聲,原用入聲韻者,亦常改作平韻)。《清真集》入「商調」,韻位轉密,句豆亦與《樂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韻,第二、三段各五仄韻,並葉入聲韻。
【格一(七言絕句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韻)。
【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與七絕平起式全同。
【格二(雙調小令)】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格三(商調慢曲)】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仄、仄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仄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注】此種慢曲,必須選用入聲韻部。所有拗句與領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聲,方能符合曲體。
【例詞】
劉禹錫:浪淘沙(平韻)
汴水東流虎眼文,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劉禹錫:浪淘沙(平韻)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劉禹錫:浪淘沙(平韻)
日照澄州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引,儘是沙中浪底來。
皇甫松:浪淘沙(平韻)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船半欲沉。宿鷺眼鷗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皇甫松:浪淘沙(平韻)
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浪起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李煜:浪淘沙(平韻)
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秋風庭院蘚侵階。一行珠簾閑不卷,終日誰來?
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靜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李煜:浪淘沙(平韻)
簾外雨潺潺,春意將闌。羅衾不暖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關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歐陽修:浪淘沙(平韻)
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垂楊紫陌洛城東。總是當時攜手處,遊遍芳叢。
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
柳永:浪淘沙(平韻)
有個人人,飛燕精神。急鏘環珮上華裀。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簌簌輕裙,妙盡尖新。曲終獨立斂香塵。應是西施嬌困也,眉黛雙顰。
張炎:浪淘沙•題陳汝朝百鷺畫卷(平韻)
玉立水雲鄉,爾我相忘。披離寒羽庇風霜。不趁白鷗遊海上,靜看魚忙。
應笑我淒涼,客路何長!猶將孤影侶斜陽。花底鵷行無認處,卻對秋塘。
張舜民:賣花聲•題嶽陽樓(平韻)
木葉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
醉袖撫危欄,天淡雲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回首夕陽紅盡處,應是長安。
周邦彥:浪淘沙慢(平韻)
曉陰重,霜凋岸草,霧隱城堞。南陌脂車待發,東門欲飲乍闋。正拂面垂楊堪攬結,掩紅淚、玉手親折。念漢浦離鴻去何許?經時信音絕。
情切,望中地遠天闊。向露冷風清無人處,耿耿寒漏咽。嗟萬事難忘,唯是輕別。翠尊未竭,憑斷雲留取西樓殘月。
羅帶光銷紋衾疊,連環解、舊香頓歇。怨歌永、瓊壺敲盡缺。恨春去不與人期,弄夜色,空餘滿地梨花雪。

八、江南春【江南春】
單調小令,為北宋寇准所創。三十字,三平韻。
【定格】
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韻)。
【例詞】
寇准:江南春(平韻)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九、憶王孫【憶王孫、荳葉黃、闌幹萬裏心】
單調小令,又名《荳葉黃》、《闌幹萬裏心》。三十一字,五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例詞】
李重元:憶王孫•春詞(平韻)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十、江城子【江城子、江神子】
一作《江神子》。《金奩集》入「雙調」。三十五字,五平韻。結有增一字,變三言兩句作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注】第一句可作「仄仄平平仄仄平(韻)」。第四句前四字亦可作「仄仄平平」。
【例詞】
牛嶠:江城子(平韻)
鶄飛起郡城東。碧江空,半灘風。越王宮殿,蘋葉藕花中。簾卷水樓魚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歐陽炯:江城子(平韻)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空有姑蘇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
和凝:江城子(平韻)
竹裏風生月上門。理秦箏,對雲屏。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約,太遲生!
和凝:江城子(平韻)
鬥轉星移玉漏頻。已三更,對棲鶯。歷歷花間,似有馬蹄聲。含笑整衣開繡戶,斜斂手,下階迎。
蘇軾: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平韻)
鳳凰山上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峰青。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平韻)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秦觀:江城子(平韻)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十一、長相思【長相思、雙紅豆】
又名《雙紅豆》。唐教坊曲。雙調小令。三十六字,前後片各三平韻,一疊韻。
【定格】
中中平(韻),【中中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中中平(韻),【中中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例詞】
白居易:長相思(平韻)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李煜:長相思(平韻)
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晏幾道:長相思(平韻)
長相思,長相思。若問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見時。
長相思,長相思。欲把相思說與誰?淺情人不知。
萬俟詠:長相思•雨(平韻)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裏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萬俟詠:長相思•山驛(平韻)
短長亭,古今情。樓外涼蟾一暈生,雨餘秋更清。
暮雲平,暮山橫。幾葉秋聲和雁聲,行人不要聽。

十二、醉太平【醉太平】
雙調小令,三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四字,最好用去聲,方可將調激起。結句是上一、下四(上一字領起後面四個字)。
【定格】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平平仄平(韻),平平仄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例詞】
劉過:醉太平•閨情(平韻)
情高意真,眉長鬢青。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
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綃香暖銀屏,更那堪酒醒!
戴復古:醉太平(平韻)
長亭短亭,春風酒醒。無端惹起離情,有黃鸝數聲。
芙蓉繡裀,江山畫屏。夢中昨夜分明,悔先行一程。

十三、玉蝴蝶【玉蝴蝶】
唐曲,《金奩集》入「仙呂調」。四十一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宋教坊衍為慢曲,《樂章集》亦入「仙呂調」,九十九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格一】
平平平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韻)。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例詞】
溫庭筠:玉蝴蝶(平韻)
秋風淒切傷離,行客未歸時。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遲。
芙蓉凋嫩臉,楊柳墮新眉。搖落使人悲,斷腸誰得知?
柳永:玉蝴蝶(平韻)
望處雨收雲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裏,立盡斜陽。

十四、浣溪沙【浣溪沙、攤破浣溪沙、山花子】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張子野詞》入「中呂宮」。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韻,下片兩平韻,過片二句多用對偶。別有《攤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韻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格二(攤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平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注】上片第三句末三字,可作「平仄仄」。
【例詞】
韋莊:浣溪沙(平韻)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嫋間花鈿,捲簾直出畫堂前。
指點牡丹初綻朵,日高猶自憑朱欄,含嚬不語恨春殘。
韋莊:浣溪沙(平韻)
惆悵夢餘山月斜,孤燈照壁背紅紗,小樓高閣謝娘家。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凍梅花,滿身香霧簇朝霞。
韋莊:浣溪沙(平韻)
夜夜相思更漏殘,傷心明月憑闌幹,想君思我錦衾寒。
咫尺畫堂深似海,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
薛昭蘊:浣溪沙(平韻)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孫光憲:浣溪沙(平韻)
蓼岸風多橘柚香,江邊一望楚天長,片帆煙際閃孤光。
月送征鴻飛杳杳,思隨流水去茫茫,蘭紅波碧憶瀟湘。
孫光憲:浣溪沙(平韻)
半踏長裙宛約行,晚簾疏處見分明,此時堪恨昧平生!
早是銷魂殘燭影,更愁聞著品弦聲,杳無消息若為情。
孫光憲:浣溪沙(平韻)
輕打銀箏墜燕泥,斷絲高罥畫樓西,花冠閑上午牆啼。
粉籜半開新竹徑,紅苞盡落舊桃蹊,不堪終日閉深閨。
孫光憲:浣溪沙(平韻)
烏帽斜攲倒佩魚,靜街偷步訪仙居,隔牆應認打門初。
將見客時微掩斂,得人憐處且生疏,低頭羞問壁間書。
張泌:浣溪沙(平韻)
馬上凝情憶舊遊,照花淹竹小溪流,鈿箏羅幕玉搔頭。
早是出門長帶月,可堪分袂又經秋?晚風斜日不勝愁。
張泌:浣溪沙(平韻)
枕障熏爐隔繡幃,二年終日兩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
天上人間何處去?舊歡新夢覺來時,黃昏微雨畫簾垂。
李璟:浣溪沙(平韻)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碧波間。還與容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清漏永,小樓吹徹玉笙寒。簌簌淚珠多少恨,倚欄幹。
李璟:浣溪沙(平韻)
手卷珠簾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春色暮,接天流。
張先:浣溪沙(平韻)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準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晏殊:浣溪沙(平韻)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晏殊:浣溪沙(平韻)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閒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歐陽修:浣溪沙(平韻)
堤上遊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鞦韆。
白髮戴花君莫笑,六麼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尊前?
歐陽修:浣溪沙(平韻)
湖上朱橋響畫輪,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
當路遊絲縈醉客,隔花啼鳥喚行人,日斜歸去奈何春!
蘇軾:浣溪沙(平韻)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採桑姑。
蘇軾:浣溪沙(平韻)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茜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蘇軾:浣溪沙(平韻)
麻葉層層檾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搗麨軟飢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蘇軾:浣溪沙(平韻)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蘇軾:浣溪沙(平韻)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蘇軾:浣溪沙(平韻)
覆塊青青麥未蘇,江南雲葉暗隨車,臨皋煙景世間無。
雨腳半收簷斷線,雪床初下瓦跳珠,歸來冰顆亂黏須。
蘇軾:浣溪沙(平韻)
醉夢昏昏曉未蘇,門前轣轆使君車,扶頭一盞怎生無?
廢圃寒蔬挑翠羽,小槽春酒滴真珠,清香細細嚼梅須。
蘇軾:浣溪沙(平韻)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蘇軾:浣溪沙(平韻)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平韻)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秦觀:浣溪沙(平韻)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是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周邦彥:浣溪沙(平韻)
雨過殘紅濕未飛,疏籬一帶透斜暉,遊蜂釀蜜竊香歸。
金屋無人風竹亂,衣篝盡日水沉微,一春須有憶人時。
李清照:浣溪沙(平韻)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迴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鞦韆。
李清照:浣溪沙(平韻)
髻子傷春懶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鬥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張元幹:浣溪沙(平韻)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蕭蕭散發到天明。
張孝祥:浣溪沙•荊州約馬舉先登城樓觀塞(平韻)
霜日明霄水蘸空,鳴鞘聲裏繡旗紅,澹煙衰草有無中。
萬裏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酒闌揮淚向悲風。
辛棄疾: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平韻)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籬沽酒煮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賣瓜人過竹邊村。
吳文英:浣溪沙(平韻)
門隔花深夢舊遊,夕陽無語燕歸愁,玉纖香動小簾鉤。
落絮無聲春墮淚,行雲有影月含羞,東風臨夜冷於秋。
劉辰翁:山花子•春暮(平韻)
東風解手即天涯,曲曲青山不可遮。如此蒼茫君莫怪,是歸家。
閶闔相迎悲最苦,英雄知道鬢先華。更欲徘徊春尚肯,已無花!

十五、巫山一段雲【巫山一段雲】
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雙調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樂章集》增兩字,後片轉用兩仄韻,兩平韻,與此不同。
【定格】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李珣:巫山一段雲(平韻)
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
雲雨朝還暮,煙花春複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十六、採桑子【採桑子、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
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楊下採桑》,南卓《羯鼓錄》作《涼下採桑》,屬「太簇角」。此雙調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為之。《尊前集》注「羽調」,《張子野詞》入「雙調」。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別有添字格,兩結句各添二字,兩平韻,一疊韻。
【格一】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格二(添字)】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馮延己:採桑子(平韻)
笙歌放散人歸去,獨宿江樓,月上雲收,一半珠簾掛玉鉤。
起來檢點經由地,處處新愁。憑仗東流,將取離心過橘洲。
馮延己:採桑子(平韻)
花前失卻遊春侶,獨自尋芳,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
林間戲蝶簾間燕,各自雙雙。忍更思量?綠樹青苔半夕陽。
晏殊:採桑子(平韻)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春深雨過西湖好,百卉爭妍,蝶亂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蘭橈畫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間,水闊風高颺管弦。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畫船載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盞催傳,穩泛平波任醉眠。
行雲卻在行舟下,空水澄鮮,俯仰流連,疑是湖中別有天。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籍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何人解賞西湖好?佳景無時,飛蓋相追,貪向花間醉玉卮。
誰知閑憑闌幹處,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遊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裏歸。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天容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雲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來酒面醒。
歐陽修:採桑子•西湖念語(平韻)
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雲,俯仰流年二十春!
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李清照:採桑子(平韻)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淒清。點滴淒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
呂本中:採桑子(平韻)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十七、訴衷情【訴衷情】
唐教坊曲。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餘之中情」之意,創製此調。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琴按:龍榆生《格律》原書收平仄韻錯葉格(格二),雙調平韻格未收。平韻格流傳較廣,宜為定格。平仄韻錯葉格,《金奩集》入「越調」。三十三字,六平韻為主,五仄韻兩部錯葉。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別格】
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韻),仄平平(韻)。平仄仄(韻),平仄(韻),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韻),平平(韻),平平平仄平(韻),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訴衷情(平仄韻)
鶯語,花舞,春晝午,雨霏微。金帶枕,宮錦,鳳凰帷。柳弱燕交飛,依依。遼陽音信稀,夢中歸。
顧夐:訴衷情(平仄韻)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晏殊:訴衷情(平韻)
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黃庭堅:訴衷情(平韻)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雨晴風暖煙淡,天氣正醺酣。
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歌樓酒旆,故故招人,權典青衫。
僧揮:訴衷情•寶月山作(平韻)
清波門外擁輕衣,楊花相送飛。西湖又還春晚,水樹亂鶯啼。
閑院宇,小簾幃,晚初歸。鐘聲已過,篆香才點,月到門時。
僧揮:訴衷情•寒食(平韻)
湧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
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闌幹,一片雲頭。
萬俟詠:訴衷情•送春(平韻)
一鞭清曉喜還家,宿醉困流霞。夜來小雨新霽,雙燕舞風斜。
山不盡,水無涯,望中賒。送春滋味,念遠情懷,分付楊花。
陸遊:訴衷情(平韻)
當年萬裏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十八、畫堂春【畫堂春】
最初見《淮海居士長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山谷琴趣外篇》於兩結句各添一字。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注】結句添一字,成「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黃庭堅:畫堂春(平韻)
摩圍小隱枕蠻江,蛛絲閑鎖晴窗。水風山影上修廊,不到晚來涼。
相伴蝶穿花徑,獨飛鷗舞溪光。不因送客下繩床,添火注爐香。
秦觀:畫堂春(平韻)
落紅鋪徑水準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園憔悴杜鵑啼,無奈春歸!
柳外畫樓獨上,憑闌獨撚花枝。放花無語對斜暉,此恨誰知?

十九、阮郎歸【阮郎歸、醉桃源、碧桃春】
又名《醉桃源》、《碧桃春》。《神仙記》載劉晨、阮肇入天臺山採藥,遇二仙女,留住半年,思鄉甚苦。既歸,則鄉邑零落,經已十世。曲名本此,故作淒音。四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中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例詞】
晏幾道:阮郎歸(平韻)
舊香殘粉似當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猶有數行書,秋來書更疏。
衾鳳冷,枕鴛孤,愁腸待酒舒。夢魂縱有也成虛,那堪和夢無!
晏幾道:阮郎歸(平韻)
天邊金掌露成霜,雲隨雁字長。綠杯紅袖趁重陽,人情似故鄉。
蘭佩紫,菊簪黃,慇勤理舊狂。欲將沉醉換悲涼,清歌莫斷腸。
秦觀:阮郎歸(平韻)
湘天風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虛。麗譙吹罷小單于,迢迢清夜徂。
鄉夢斷,旅魂孤,崢嶸歲又除。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
張炎:阮郎歸•有懷北遊(平韻)
鈿車驕馬錦相連,香塵逐管弦。瞥然飛過水鞦韆,清明寒食天。
花貼貼,柳懸懸,鶯房幾醉眠?醉中不信有啼鵑,江南二十年!

二十、三字令【三字令】
雙調小令,始見《花間集》。《張子野詞》入「林鐘宮」。四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注】宋人有於第二句下增「平仄仄」一句,作成對偶者。
【例詞】
歐陽炯:三字令(平韻)
春欲盡,日遲遲,牡丹時。羅幌卷,翠簾垂。彩箋書,紅粉淚,兩心知。
人不在,燕空歸,負佳期。香燼落,枕函欹。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

二一、朝中措【朝中措】
《宋史•樂志》入「黃鐘宮」。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例詞】
歐陽修:朝中措•平山堂(平韻)
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周紫芝:朝中措(平韻)
黃昏樓閣亂棲鴉,天末淡微霞。風裏一池楊柳,月邊滿樹梨花。
陽臺路遠,魚沉尺素,人在天涯。想得小窗遙夜,哀弦撥斷琵琶。
朱敦儒:朝中措(平韻)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擔花。把住都無憎愛,放行總是煙霞。
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恰似黃鸝無定,不知飛到誰家?
朱敦儒:朝中措(平韻)
紅稀綠暗掩重門,芳徑罷追尋。已是老於前歲,那堪窮似他人!
一杯自勸,江湖倦客,風雨殘春。不是酴醾相伴,如何過得黃昏?
張炎:朝中措(平韻)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二二、眼兒媚【眼兒媚、秋波媚】
又名《秋波媚》。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注】首句前四字,一作「中平中仄」。
【例詞】
王雱:眼兒媚(平韻)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范成大:眼兒媚(平韻)
酣酣日腳紫煙浮,妍暖試輕裘。困人天氣,醉人花底,午夢扶頭。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紋愁。溶溶洩洩,東風無力,欲皺還休。

二三、人月圓【人月圓、青衫濕】
又名《青衫濕》。《中原音韻》入「黃鐘宮」。四十八字,前後片各兩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例詞】
王詵:人月圓•元夜(平韻)
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此夜,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禁街簫鼓,寒夜清永,纖手同攜。夜闌人靜,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二四、柳梢青【柳梢青、隴頭月】
又名《隴頭月》。四十九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後片第十二字宜用去聲。別有一種改用入聲韻,前片三仄韻,後片兩仄韻,平仄略異,附載於此。
【定格】
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仄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別格】
仄平平仄(韻),仄平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
【例詞】
賀鑄:柳梢青(仄韻)
子規啼血。可憐又是,春歸時節。滿院東風,海棠鋪繡,梨花飛雪。
丁香露泣殘枝,算未比、愁腸寸結。自是休文,多情多感,不幹風月。
僧揮:柳梢青•吳中(平韻)
岸草平沙,吳王故苑,柳嫋煙斜。雨後寒輕,風前香軟,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處、殘陽亂鴉。門外鞦韆,牆頭紅粉,深院誰家?
劉辰翁:柳梢青•春感(平韻)
鐵馬蒙氈,銀花灑淚,春入愁城。笛裏番腔,街頭戲鼓,不是歌聲。
那堪獨坐青燈,想故國高臺雲明!輦下風光,山中歲月,海上心情。

二五、太常引【太常引】
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兩結句倒數第二字定要去聲。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仄平(韻)。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仄平(韻)。
【例詞】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為呂叔潛賦(平韻)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裏,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二六、少年游【少年游】
《樂章集》、《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清真集》分入「黃鐘」、「商調」。各家句讀亦多出入,茲以柳永詞為定格。五十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蘇軾、周邦彥、薑夔三家同為別格,五十一字,前後片各兩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別格一】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別格二】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別格三】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柳永:少年游(平韻)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島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
柳永:少年游(平韻)
參差煙樹霸陵橋,風物盡前朝。衰陽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夕陽閑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蘭橈。
晏幾道:少年游(平韻)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到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晏幾道:少年游(平韻)
西樓別後,風高露冷,無奈月分明。飛鴻影裏,擣衣砧外,總是玉關情。
王孫此際,山重水遠,何處賦西征?金閨魂夢枉丁寧,盡尋短長亭。
蘇軾:少年游•潤州作,代人寄遠(平韻)
去年相送,餘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
對酒捲簾邀明月,風露透窗紗。恰似姮娥憐雙燕,分明照、畫梁斜。
周邦彥:少年游•感舊(平韻)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薑夔:少年游•戲平甫(平韻)
雙螺未合,雙蛾先斂,家在碧雲西。別母情懷,隨郎滋味,桃葉渡江時。
扁舟載了匆匆去,今夜泊前溪。楊柳津頭,梨花牆外,心事兩人知。

二七、臨江仙【臨江仙】
雙調小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格一】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首句亦可作「中平中仄平平仄」,後片換韻。
【格二】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格三】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
【格四(仙呂調慢曲)】
仄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韻)。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平平(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韻)。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例詞】
鹿虔扆:臨江仙(平韻)
金鎖重門荒苑靜,綺窗愁對秋空。翠華一去寂無蹤。玉樓歌吹,聲斷已隨風。
煙月不知人事改,夜闌還照深宮。藕花相向野塘中。暗傷亡國,清露泣紅。
馮延己:臨江仙(平韻)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高樓簾幕卷輕寒。酒餘人散,獨自倚闌幹。
夕陽千里連荒草,風光愁殺王孫。徘徊飛盡碧天雲。鳳城何處?明月照黃昏。
李煜:臨江仙(平韻)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輕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嫋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徐昌圖:臨江仙(平韻)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雲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歐陽修:臨江仙(平韻)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墮釵橫。
柳永:臨江仙(平韻)
夢覺小庭院,冷風淅淅,疏雨瀟瀟。綺窗外,秋聲敗葉狂飄。心搖,奈寒漏永,孤幃悄、淚燭空燒。無端處,是繡衾鴛枕,閑過清宵。
蕭條,牽情系恨,爭向年少偏饒。覺新來憔悴,舊日風標。魂消,念歡娛事,煙波阻、後約方遙。還經歲,問怎生禁得,如許無聊?
晏幾道:臨江仙(平韻)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蘇軾:臨江仙(平韻)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晁補之:臨江仙•信州作(平韻)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雲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晁沖之:臨江仙(平韻)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一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葉夢得:臨江仙•與客湖上飲歸(平韻)
不見跳魚翻曲港,湖邊特地經過。蕭蕭疏雨亂風荷。微雲吹盡散,明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歸來散發婆娑。無人能唱採菱歌。小軒攲枕簟,簷影掛星河。
葉夢得:臨江仙•熙春台與王取道、賀方回、曾公袞會別(平韻)
自笑天涯無定準,飄然到處遲留。興闌卻上五湖舟。鱸蓴新有味,碧樹已驚秋。
臺上微涼初過雨,一尊聊記同遊。寄聲時為到滄洲。遙知攲枕處,萬壑看交流。
陳與義:臨江仙(平韻)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陳與義: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平韻)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朱敦儒:臨江仙(平韻)
直自鳳凰城破後,擘釵破鏡分飛。天涯海角音信稀。夢迴遼海北,魂斷玉關西。
月解重圓星解聚,如何不見人歸?今春還聽杜鵑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史達祖:臨江仙•閨思(平韻)
倦客如今老矣,舊時不奈春何!幾曾湖上不經過?看花南陌醉,駐馬翠樓歌。
遠眼愁隨芳草,湘裙憶著春羅。枉教裝得舊時多。向來簫鼓地,猶見柳婆娑。
史達祖:臨江仙•閨思(平韻)
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遊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
羅帶鴛鴦塵暗淡,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二八、鷓鴣天【鷓鴣天、思佳客】
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例詞】
晏幾道:鷓鴣天(平韻)
彩袖慇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晏幾道:鷓鴣天(平韻)
守得蓮開結伴遊,約開萍葉上蘭舟。來時浦口雲隨棹,采罷江邊月滿樓。
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拚得為花愁。明朝萬一西風動,爭奈朱顏不耐秋。
晏幾道:鷓鴣天(平韻)
醉拍春衫惜舊香,天將離恨惱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雲渺渺,水茫茫,徵人歸路許多長。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晏幾道:鷓鴣天(平韻)
小令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晏幾道:鷓鴣天(平韻)
十裏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慇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蘇軾:鷓鴣天(平韻)
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慇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黃庭堅:鷓鴣天(平韻)
黃菊枝頭生曉寒,人生莫放酒杯幹。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裏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盡清歡。黃花白髮相牽挽,付與時人冷眼看。
秦觀:鷓鴣天(平韻)
枕上流鶯和淚聞,新啼痕間舊啼痕。一春魚雁無消息,千里關山勞夢魂。
無一語,對芳樽,安排斷腸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
李元膺:鷓鴣天(平韻)
寂寞鞦韆兩繡旗,日長花影轉階遲。燕鶯午夢週遭語,蝶困春遊落拓飛。
思往事,入顰眉。柳梢陰重又當時。薄情風絮難拘束,飛過東牆不肯歸。
李清照:鷓鴣天(平韻)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淒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朱敦儒:鷓鴣天(平韻)
檢盡曆頭冬又殘,愛他風雪忍他寒。拖條竹杖家家酒,上個籃輿處處山。
添老大,轉癡頑,謝天教我老來閑。道人還了鴛鴦債,紙帳梅花醉夢間。
朱敦儒:鷓鴣天(平韻)
唱得梨園絕代聲,前朝惟數李夫人。自從驚破霓裳後,楚奏吳歌扇裏新。
秦嶂雁,越溪砧,西風北客兩飄零。尊前忽聽當時曲,側帽停杯淚滿巾。
陸遊:鷓鴣天(平韻)
家住蒼煙落照間,絲毫塵事不相關。斟殘玉瀣行穿竹,卷罷黃庭臥看山。
貪嘯傲,任衰殘,不妨隨處一開顏。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閒!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平韻)
撲面征塵去路遙,香篝漸覺水沉銷。山無重數週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嬌。
人歷歷,馬蕭蕭,旌旗又過小紅橋。愁邊剩有相思句,搖斷吟鞭碧玉梢。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平韻)
陌上柔條初破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
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平韻)
枕簟溪堂冷欲秋,斷雲依水晚來收。紅蓮相倚渾如醉,白鳥無言定自愁。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辛棄疾: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平韻)
著意尋春懶便回,何如信步兩三杯?山才好處行還倦,詩未成時雨早催。
攜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開。誰家寒食歸寧女,笑語柔桑陌上來?
辛棄疾:鷓鴣天•重九席上再賦(平韻)
有甚閒愁可皺眉?老懷無緒自傷悲。百年旋逐花陰轉,萬事長看鬢髮知。
溪上枕,竹間棋,怕尋酒伴懶吟詩。十分筋力誇強健,只比年時病起時!
辛棄疾: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平韻)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簶,漢箭朝飛金僕姑。
追往事,歎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鬚。都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陳亮:鷓鴣天•懷王道甫(平韻)
落魄行歌記昔遊,頭顱如許尚何求?心肝吐盡無餘事,口腹安然豈遠謀?
才怕暑,又傷秋,天涯夢斷有書不?大都眼孔新來淺,羨爾微官作計周。
薑夔:鷓鴣天•正月十一日觀燈(平韻)
巷陌風光縱賞時,籠紗未出馬先嘶。白頭居士無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隨。
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沙河塘上春寒淺,看了遊人緩緩歸。
薑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平韻)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裏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張炎:鷓鴣天(平韻)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雲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二九、小重山【小重山、小重山令】
又名《小重山令》。《金奩集》入「雙調」。唐人例用以寫「宮怨」,故其調悲。五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韋莊:小重山(平韻)
一閉昭陽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臥思陳事暗銷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繞亭芳草綠,倚長門。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薛昭蘊:小重山(平韻)
春到長門春草青。玉階華露滴,月朧明。東風吹斷紫簫聲。宮漏促,簾外曉啼鶯。
愁極夢難成。紅妝流宿淚,不勝情。手挼裙帶繞階行。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李清照:小重山(平韻)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碧雲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
汪藻:小重山(平韻)
月下潮生紅蓼汀。殘霞都斂盡,四山青。柳梢風急墮流螢。隨波處,點點亂寒星。
別語寄丁寧。如今能間隔,幾長亭?夜來秋氣入銀屏。梧桐雨,還恨不同聽。
嶽飛:小重山(平韻)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箏。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薑夔:小重山令•賦潭州紅梅(平韻)
人繞湘皋月墜時,斜橫花樹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誰知?東風冷,香遠茜裙歸。
鷗去昔遊非。遙憐花可哥,夢依依。九疑雲杳斷魂啼,相思血,都沁綠筠枝。

三十、一剪梅【一剪梅】
雙調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三平韻。每句並用平收,聲情低抑。亦有句句葉韻者。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例詞】
李清照:一剪梅(平韻)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平韻)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三一、唐多令【唐多令、糖多令、南樓令】
又名《南樓令》。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襯字者。
【定格】
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吳文英:唐多令(平韻)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劉過:糖多令(平韻)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系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不?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三二、破陣子【破陣子、十拍子】
唐教坊曲。一名《十拍子》。陳暘《樂書》:「唐《破陣樂》屬龜茲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畫衣甲,執旗旆。外藩鎮春衣犒軍設樂,亦舞此曲,兼馬軍引入場,尤壯觀也。」按:《秦王破陣樂》為唐開國時之大型武舞曲,震驚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經時,一國王曾詢及之。見所著《大唐西域記》。此雙調小令,當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為之,猶可想見激壯聲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韻。
【定格】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例詞】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平韻)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三三、喝火令【喝火令】
始見《山谷詞》。六十五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四平韻。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例詞】
黃庭堅:喝火令(平韻)
見晚晴如舊,交疏分已深。舞時歌處動人心。煙水數年魂夢,何處可追尋?
昨夜燈前見,重題漢上襟。便愁雲雨又難禁。曉也星稀,曉也月西沉。曉也雁行低度,不會寄芳音。

三四、行香子【行香子】
雙調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韻,下片四平韻。音節流美,亦可略加襯字。
【定格】
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中平仄,中平平(韻)。
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ˇ中,中平ˇ仄,仄平ˇ平(韻)。
【注】上下片兩結皆以一去聲領下三言三句。下片第二句有與上片平仄相同兼葉韻,亦有兩句並以仄收不葉韻者。
【例詞】
蘇軾:行香子•過七裏灘(平韻)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秦觀:行香子(平韻)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苔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李清照:行香子(平韻)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無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一霎兒晴,一霎兒雨,一霎兒風。

三五、風入松【風入松】
古琴曲有《風入松》,傳為晉嵇康所作,見《樂府詩集》。《宋史•樂志》入「林鐘商」。雙調,七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注】第二句亦有作四言「中仄平平(韻)」者。
【例詞】
俞國寶:風入松(平韻)
一春長費買花錢,日日醉湖邊。玉驄慣識西湖路,驕嘶過、沽酒樓前。紅杏香中簫鼓,綠楊影裏鞦韆。
暖風十裏麗人天,花壓鬢雲偏。畫船載取春歸去,餘情付、湖水湖煙。明日重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
劉克莊:風入松•福清道中作(平韻)
歸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難排。人言酒是消憂物,奈病餘孤負金罍。蕭瑟擣衣時候,淒涼鼓缶情懷。
遠林搖落晚風哀,野店猶開。多情惟是燈前影,伴此翁同去同來。逆旅主人相問,今回老似前回!
吳文英:風入松(平韻)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三六、金人捧露盤【金人捧露盤、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
又名《銅人捧露盤引》、《上西平》、《西平曲》。唐李賀有《金銅仙人辭漢歌》,並序云:「魏明帝青龍元年八月,詔宮官牽車西取漢孝武捧露盤仙人,欲立置前殿,宮官既拆盤,仙人臨載,乃潸然淚下」。樂家取以制曲,故多蒼涼激楚之音。此調別體亦多,茲以《東山寓聲樂府》為準。八十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四平韻。前六、後七兩句,並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句。《詞韻》於第三字豆,作上三下五句式,非。
【定格】
『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注】起用對偶,可不葉韻。
【例詞】
賀鑄:銅人捧露盤引•淩歊(平韻)
控滄江,排青嶂,燕台涼。駐彩仗、樂未渠央。巖花磴幔,妒千戶珠翠倚新妝。舞閑歌悄,恨風流不管餘香。
繁華夢,驚俄頃;佳麗地,指蒼茫。寄一笑、何與興亡?量船載酒,賴使君相對兩胡床。緩調清管,更為儂三弄斜陽。

三七、八六子【八六子】
始見《尊前集》所收杜牧之作,九十字,句豆與北宋諸家多有出入。茲以《淮海詞》為準,八十八字,前片三平韻,後片五平韻。要注意轉折處,有駘蕩生姿之感,乃稱合作。
【定格】
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韻)。
平平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仄平平(韻),平平仄平仄平(韻)。
【注】前片第四句以一去聲字領六言兩對句,後片第四句以三仄聲領格字領六言一句,四言兩對句,第七句以兩平聲字領六言兩對句。前後兩結最末四字並宜用「去平去平」,方能發調。
【例詞】
秦觀:八六子(平韻)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鏟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
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裏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濛濛殘雨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三八、雪梅香【雪梅香】
《樂章集》入「正宮」。九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第三句是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例詞】
柳永:雪梅香(平韻)
景蕭索,危樓獨立面晴空。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漁市孤煙嫋寒碧,水村殘葉舞愁紅。楚天闊,浪浸斜陽,千里溶溶。
臨風,想佳麗,別後愁顏,鎮斂眉峰。可惜當年,頓乖雨跡雲蹤。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無聊意,盡把相思,分付征鴻。

三九、滿庭芳【滿庭芳、鎖陽臺】
又名《鎖陽臺》,《清真集》入「中呂調」。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有不葉韻連下為五言句者。
【定格】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仄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後片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法,亦作「仄中平平仄」。
【例詞】
蘇軾:滿庭芳(平韻)
三十三年,今誰存者?算只君與長江。凜然蒼檜,霜幹苦難雙。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寧肯過吾邦?
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願持此邀君,一飲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夢裏、相對殘釭。歌聲斷,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黃庭堅:滿庭芳•茶(平韻)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裏名動京關。粉身碎骨,功合上淩煙。樽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寢,相對小窗前。
黃庭堅:滿庭芳(平韻)
修水濃清,新條淡綠,翠光交映虛亭。錦鴛霜鷺,荷徑拾幽蘋。香渡欄幹屈曲,紅妝映、薄綺疏欞。風清夜,橫塘月滿,水淨見移星。
堪聽,微雨過,媻姍藻荇,瑣碎浮萍。便移轉胡床,湘簟方屏。練靄鱗雲旋滿,聲不斷、簷響風鈴。重開宴,瑤池雪滿,山露佛頭青。
秦觀:滿庭芳(平韻)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秦觀:滿庭芳(平韻)
紅蓼花繁,黃蘆葉亂,夜深玉露初零。霽天空闊,雲淡楚江清。獨棹孤篷小艇,悠悠過、煙渚沙汀。金鉤細,絲綸慢卷,牽動一潭星。
時時橫短笛,清風皓月,相與忘形。任人笑生涯,泛梗飄萍。飲罷不妨醉臥,塵勞事、有耳誰聽?江風靜,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秦觀:滿庭芳(平韻)
碧水驚秋,黃雲凝暮,敗葉零亂空階。洞房人靜,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
傷懷,增悵望,新歡易失,往事難猜。問籬邊黃菊,知為誰開?謾道愁須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憑闌久,金波漸轉,白露點蒼苔。
秦觀:滿庭芳(平韻)
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台芳榭,飛燕蹴紅英。舞困榆錢自落,鞦韆外、綠水橋平。東風裏,朱門映柳,低按小秦箏。
多情,行樂處,珠鈿翠蓋,玉轡紅纓。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憑闌久,疏煙淡日,寂寞下蕪城。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平韻)
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佳樹清圓。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人靜烏鳶自樂,小橋外、新淥濺濺。憑闌久,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長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張炎:滿庭芳•小春(平韻)
晴皎霜花,曉熔冰羽,開簾覺道寒輕。誤聞啼鳥,生意又園林。閑了淒涼賦筆,便而今不聽秋聲。消凝處,一枝借暖,終是未多情。
陽和能幾許?尋芳探粉,也恁忺人。笑鄰娃癡小,料理護花鈴。卻怕驚回睡蝶,恐和他草夢都醒。還知否?能消幾日,風雪灞橋深。

四十、水調歌頭【水調歌頭】
唐朝大曲有《水調歌》,據《隋唐嘉話》,為隋煬帝鑿汴河時所作。宋樂入「中呂調」,見《碧雞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頭」,此殆裁截其首段為之。九十五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前後片兩六言句夾葉仄韻者,有平仄互葉幾於句句用韻者。
【定格】
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中,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中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中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注】前片第三、四句,後片第四、五句,可作上六下五,也可作上四下七。平仄可出入處頗多,須善掌握調配。
【例詞】
蘇舜欽:水調歌頭•滄浪亭(平韻)
瀟灑太湖岸,淡佇洞庭山。魚龍隱處,煙霧深鎖渺彌間。方念陶朱張翰,忽有扁舟急槳,撇浪載鱸還。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
丈夫志,當景盛,恥疏閑。壯年何事憔悴?華髮改朱顏。擬借寒潭垂釣,又恐相猜鷗鳥,不肯傍青綸。刺棹穿蘆荻,無語看波瀾。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平仄韻)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平韻)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攲枕江南煙雨,渺渺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淨,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堪笑蘭台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蘇軾:水調歌頭(平韻)
暱暱兒女語,燈火夜微明。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回首暮雲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裏,真彩鳳,獨不鳴。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攜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黃庭堅:水調歌頭(平韻)
瑤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無數,花上有黃鸝。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雲深處,浩氣展虹霓。只恐花深裏,紅露濕人衣。
坐玉石,攲玉枕,拂金徽。謫仙何處?無人伴我白螺杯。我為靈芝仙草,不為朱唇丹臉,長嘯亦何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歸。
賀鑄:水調歌頭•台城遊(平仄韻)
南國本蕭灑,六代浸豪奢。台城遊冶,擘箋能賦屬宮娃。雲觀登臨清夏,璧月留連長夜,吟醉送年華。回首飛鴛瓦,卻羨井中蛙。
訪烏衣,成白社,不容車。舊時王謝,堂前雙燕過誰家?樓外河橫鬥掛,淮上潮平霜下,檣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猶唱後庭花。
張元幹:水調歌頭•追和(平韻)
舉手釣鼇客,削跡種瓜侯。重來吳會,三伏行見五湖秋。耳畔風波搖盪,身外功名飄忽,何路射旄頭?孤負男兒志,悵望故園愁。
夢中原,揮老淚,遍南州。元龍湖海豪氣,百尺臥高樓。短髮霜黏兩鬢,清夜盆傾一雨,喜聽瓦鳴溝。猶有壯心在,付與百川流。
葉夢得:水調歌頭•九月望日,與客習射西園,餘病不能射(平韻)
霜降碧天靜,秋事促西風。寒聲隱地初聽,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關河千里,一醉與君同。疊鼓鬧清曉,飛騎引雕弓。
歲將晚,客爭笑,問衰翁:平生豪氣安在?走馬為誰雄?何似當筵虎士,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
葉夢得:水調歌頭(平韻)
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小窗低戶深映,微路繞攲斜。為問山公何事?坐看流年輕度,拚卻鬢雙華。徙倚望滄海,天淨水明霞。
念平昔,空飄蕩,遍天涯。歸來三徑重掃,松竹本吾家。卻恨悲風時起,冉冉雲間新雁,邊馬怨胡笳。誰似東山老,談笑淨胡沙?
張孝祥:水調歌頭•泛湘江(平韻)
濯足夜灘急,晞發北風涼。吳山楚澤行遍,只欠到瀟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閭文字,還與日爭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張孝祥:水調歌頭•和龐佑父(平韻)
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何人為寫悲壯?吹角古城樓。湖海平生豪氣,關塞如今風景,剪燭看吳鉤。剩喜燃犀處,駭浪與天浮。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勳業故優遊。赤壁磯頭落照,肥水橋邊衰草,渺渺喚人愁。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
辛棄疾:水調歌頭•盟鷗(平韻)
帶湖吾甚愛,千丈翠奩開。先生杖履無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鷗鳥,今日既盟之後,來往莫相猜。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
破青萍,排翠藻,立蒼苔。窺魚笑汝癡計,不解舉吾杯。廢沼荒丘疇昔,明月清風此夜,人世幾歡哀?東岸綠陰少,楊柳更須栽。
辛棄疾: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平韻)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污,風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平韻)
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當場隻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複穹廬拜,會向稿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裏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礡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四一、鳳凰臺上憶吹簫【鳳凰臺上憶吹簫】
《詞譜》卷二十五引《列仙傳拾遺》:「蕭史善吹簫,作鸞鳳之響。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簫,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鳳鳴。居十數年,鳳凰來止。公為作鳳台,夫婦止其上。數年,弄玉乘鳳,蕭史乘龍去。」宋詞始見於《晁氏琴趣外篇》。茲以《漱玉詞》為準。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韻)。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平韻)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任寶奩閑掩,日上簾鉤。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四二、漢宮春【漢宮春】
《高麗史•樂志》名《漢宮春慢》。《夢窗詞集》入「夾鐘商」。各家句豆多有出入,茲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九十六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平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例詞】
晁沖之:漢宮春•梅(平韻)
瀟灑江梅,向竹梢稀處,橫兩三枝。東君也不愛惜,雪壓風欺。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惟是有、南來歸雁,年年長見開時。
清淺小溪如練,問玉堂何似,茅舍疏籬?傷心故人去後,冷落新詩。微雲淡月,對孤芳、分付他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
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平韻)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閒時又來鏡裏,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四三、八聲甘州【八聲甘州】
簡稱《甘州》。唐邊塞曲。據王灼《碧雞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見,今『仙呂調』有曲破,有八聲慢,有令,而『中呂調』有《象八聲甘州》,他宮調不見也。凡大曲就本宮調製引、序、慢、近、令,蓋度曲者常態。若《象八聲甘州》,即是用其法於『中呂調』。」今所傳《八聲甘州》,《樂章集》入「仙呂調」。因全詞共八韻,故稱「八聲」。九十七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首句增一韻者。
【定格】
仄中平仄仄仄平平,中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
【注】結尾倒數第二句是特殊句法,中間兩字多相連屬。又諸領格字並宜用去聲。前片一、二句亦有作上五、下八者,亦有首句不用領格字,於第三句豆,結尾倒數第二句不用特殊句法者,亦有於首句用韻者。
【例詞】
柳永:八聲甘州(平韻)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慘,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平韻)
有情風萬裏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平韻)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想烏衣年少,芝蘭秀髮,戈戟雲橫。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轉眄東流水,一顧功成。
千歲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雲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吳文英:八聲甘州•靈巖陪庾幕諸公游(平韻)
渺空煙四遠,是何年青天墜長星?幻蒼崖雲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時靸雙鴛響,廊葉秋聲。
宮裏吳王沉醉,倩五湖倦客,獨釣醒醒。問蒼天無語,華髮奈山青。水涵空、闌幹高處,送亂鴉斜日落漁汀。連呼酒,上琴台去,秋與雲平。
劉辰翁:八聲甘州•送春韻(平韻)
看飄飄萬裏去東流,道伊去如風。便錦纜危潮,青山禦宿,煙雨啼紅。愁是明朝酒醒,聽著返魂鐘。留得春如故,了不關儂。
春亦去人遠矣!是別情何薄?歸興何濃?但江南好□,未便到芙蓉。念今夜初程何處?有何人垂袖舞行宮。青青柳,留君如此,如此匆匆!

四四、揚州慢【揚州慢】
此姜夔自度曲,入「中呂宮」。其序云:「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九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前片第四、五句及後片第三句、第八句皆由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例詞】
薑夔:揚州慢(平韻)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裏,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四五、高陽臺【高陽臺、慶春澤】
又名《慶春澤》。一百字,前後片各四平韻,亦有於兩結三字豆處增葉一韻者。
【定格】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增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增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例詞】
吳文英:高陽臺•豐樂樓分韻得如字(平韻)
修竹凝妝,垂楊繫馬,憑闌淺畫成圖。山色誰題?樓前有雁斜書。東風緊送斜陽下,弄舊寒、晚酒醒餘。自消凝,能幾花前,頓老相如!
傷春不在高樓上,在燈前欹枕,雨外熏爐。怕艤遊船,臨流可奈清臞?飛紅若到西湖底,攪翠瀾、總是愁魚。莫重來,吹盡香綿,淚滿平蕪。
周密:高陽臺•寄越中諸友(平韻)
小雨分江,殘寒迷浦,春容淺入蒹葭。雪霽空城,燕歸何處人家?夢魂欲渡蒼茫去,怕夢輕、翻被愁遮。感流年,夜汐東還,冷照西斜。
萋萋望極王孫草,認雲中煙樹,鷗外春沙。白髮青山,可憐相對蒼華。歸鴻自趁潮回去,笑倦遊、猶是天涯。問東風,先到垂楊,後到梅花?
王沂孫:高陽臺(平韻)
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獨立雕欄,誰憐枉度華年?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又爭知、一字相思,不到吟邊?
雙蛾不拂青鸞冷,任花陰寂寂,掩戶閑眠。屢蔔佳期,無憑卻恨金錢。何人寄與天涯信?趁東風急整歸船。縱飄零、滿院楊花,猶是春前。
張炎:高陽臺•西湖春感(平韻)
接葉巢鶯,平波卷絮,斷橋斜日歸船。能幾番遊?看花又是明年。東風且伴薔薇住,到薔薇、春已堪憐。更淒然,萬綠西泠,一抹荒煙。
當年燕子知何處?但苔深韋曲,草暗斜川。見說新愁,如今也到鷗邊。無心再續笙歌夢,掩重門、淺醉閑眠。莫開簾,怕見飛花,怕聽啼鵑。

四六、錦堂春慢【錦堂春慢】
始見《青箱雜記》所載司馬光作。一百一字,前後片各四平韻。
【定格】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司馬光:錦堂春慢(平韻)
紅日遲遲,虛廊影轉,槐陰迤邐西斜。彩筆工夫,難狀晚景煙霞。蝶尚不知春去,漫繞幽砌尋花。奈猛風過後,縱有殘紅,飛向誰家?
始知青春無價,歎飄零宦路,荏苒年華。今日笙歌叢裏,特地咨嗟。席上青衫濕透,算感舊、何止琵琶!怎不教人易老?多少離愁,散在天涯!

四七、壽樓春【壽樓春】
始見史達祖《梅溪詞》,題為「尋春服感念」,殆是悼亡之作。一百一字,前後片各六平韻。中多拗句,尤多連用平聲之句,聲情低抑,全作淒音。有用以填壽詞者,大誤。
【定格】
平平平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仄仄,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韻)。平仄仄,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韻)。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韻)。
【例詞】
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平韻)
裁春衫尋芳。記金刀素手,同在晴窗。幾度因風殘絮,照花斜陽。誰念我,今無裳?自少年、消磨疏狂。但聽雨挑燈,欹床病酒,多夢睡時妝。
飛花去,良宵長。有絲闌舊曲,金譜新腔。最恨湘雲人散,楚蘭魂傷。身是客,愁為鄉。算玉簫、猶逢韋郎。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四八、憶舊遊【憶舊遊】
《清真集》入「越調」。一百零二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可不葉。
【定格】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韻)。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韻)。
【注】此調有六領格字,並宜用去聲。亦有開端不用領格字,改上一、下四句法為上二、下三,改二、三句為八言一句,過片二字減去一韻者。有前片第四句改五言為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而將第五句的領格字減去,又於過片五字改作「!--││」的上一、下四句式,並於結尾倒數第二句增葉一韻者。
【例詞】
周邦彥:憶舊遊(平韻)
記愁橫淺黛,淚洗紅鉛,門掩秋宵。墜葉驚離思,聽寒螿夜泣,亂雨蕭蕭。鳳釵半脫雲鬢,窗影燭花搖。漸暗竹敲涼,疏螢照曉,兩地魂銷。
迢迢,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鑣。也擬臨朱戶,歎因郎憔悴,羞見郎招。舊巢更有新燕,楊柳拂河橋。但滿眼京塵,東風竟日吹露桃。
吳文英:憶舊遊•別黃澹翁(平韻)
送人猶未苦,苦送春隨人去天涯。片紅都飛盡,正陰陰潤綠,暗裏啼鴉。賦情頓雪雙鬢,飛夢逐塵沙。歎病渴淒涼,分香瘦減,兩地看花。
西湖斷橋路,想繫馬垂楊,依舊欹斜。葵麥迷煙處,問離巢孤燕,飛過誰家?故人為寫深怨,空壁掃秋蛇。但醉上吳台,殘陽草色歸思賒。
劉將孫:憶舊遊(平韻)
正落花時節,憔悴東風,綠滿愁痕。悄客夢、驚呼伴侶,斷鴻有約,回泊歸雲。江空共道惆悵,夜雨隔篷聞。盡世外縱橫,人間恩怨,細酌重論。
歎他鄉異縣,渺舊雨新知,曆落情真。匆匆那忍別?料當君思我,我亦思君。人生自非麋鹿,無計久同群。此去重銷魂,黃昏細雨人閉門。

四九、夜飛鵲【夜飛鵲】
始見《清真集》,入「道宮」。《夢窗詞》集入「黃鐘商」。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四平韻。
【定格】
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仄,中平平仄平平(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韻)。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例詞】
周邦彥:夜飛鵲•別情(平韻)
河橋送人處,良夜何其?斜月遠墮餘暉。銅盤燭淚已流盡,霏霏涼露沾衣。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參旗。花驄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何意重經前地,遺鈿不見,斜徑都迷。兔葵燕麥,向殘陽、影與人齊。但徘徊班草,欷噓酹酒,極望天涯。

五十、望海潮【望海潮】
始見於《樂章集》,入「仙呂調」。一百七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亦有於過片二字增一韻者。
【定格】
平平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增韻)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中仄,平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注】前片第八句有作「仄仄平仄仄」為上一下四句式,後片結尾作「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者。亦有前片第四句作「平平仄仄」,後片首二字增一韻者。
【例詞】
柳永:望海潮(平韻)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秦觀:望海潮(平韻)
梅英疏淡,冰澌溶洩,東風暗換年華。金穀俊遊,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黃巖叟:望海潮(平韻)
梅天雨歇,柳堤風定,江浮畫鷁縱橫。瀛女弄簫,馮夷伐鼓,雲間鳳咽鼉鳴。波面走長鯨。卷怒濤來往,攪碎滄溟。兩岸遊人笑語,羅綺間簪纓。
靈均逝魄無憑。但湘沅一水,到底澄清。菰黍萬家,絲桐五彩,年年弔古深情。錦幟片霞明。使操舟妙手,翻動心旌。向晚魚龍戲罷,千里浪花平。

五一、沁園春【沁園春、壽星明】
又名《壽星明》。格局開張,宜抒壯闊豪邁情感。蘇辛一派最喜用之。一百十四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亦有於過片處增一暗韻者。
【定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韻)。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平平(增韻)中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韻)。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注】前片第四句與後片第三句皆以一字領下四言四句,前後片結尾並以一字領下四言二句,宜用去聲字。
【例詞】
陸遊:沁園春(平韻)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纍纍枯塚,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歎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零落如雲,又豈料如今餘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蓴。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辛棄疾: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平韻)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甚雲山自許,平生意氣;衣冠人笑,抵死塵埃。意倦須還,身閑貴早,豈為蓴羹鱸鱠哉?秋江上,看驚弦雁避,駭浪船回。
東岡更葺茅齋,好都把軒窗臨水開。要小舟行釣,先應種柳;疏籬護竹,莫礙觀梅。秋菊堪餐,春蘭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許,此意徘徊。
辛棄疾:沁園春•再到期思卜築(平韻)
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裏翠屏。喜草堂經歲,重來杜老;斜川好景,不負淵明。老鶴高飛,一枝投宿,長笑蝸牛戴屋行。平章了,待十分佳處,著個茅亭。
青山意氣崢嶸,似為我歸來嫵媚生。解頻教花鳥,前歌後舞;更催雲水,暮送朝迎。酒聖詩豪,可能無勢?我乃而今駕馭卿。清溪上,被山靈卻笑,白髮歸耕。
辛棄疾: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平韻)
杯汝來前!老子今朝,點檢形骸。甚長年抱渴,咽如焦釜;於今喜睡,氣似奔雷。汝說劉伶,古今達者,醉後何妨死便埋。渾如此,歎汝於知己,真少恩哉!
更憑歌舞為媒,算合作平居鴆毒猜。況怨無大小,生於所愛;物無美惡,過則為災。與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猶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則須來。
辛棄疾:沁園春•靈山齊庵賦,時築偃湖未成(平韻)
疊嶂西馳,萬馬迴旋,眾山欲東。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橫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閑,天教多事,檢校長身十萬松。吾廬小,在龍蛇影外,風雨聲中。
爭先見面重重,看爽氣朝來三數峰。似謝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戶,車騎雍容。我覺其間,雄深雅健,如對文章太史公。新堤路,問偃湖何日,煙水濛濛?
劉過:沁園春•寄辛承旨。時承旨招,不赴(平韻)
鬥酒彘肩,風雨渡江,豈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約林和靖,與坡仙老,駕勒吾回。坡謂:西湖,正如西子,濃抹淡妝臨照台。二公者,皆調頭不顧,只管傳杯。
白言:天竺去來,圖畫裏崢嶸樓閣開。愛縱橫二澗,東西水繞;兩峰南北,高下雲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動,不若孤山先訪梅。須晴去,訪稼軒未晚,且此徘徊。
劉克莊:沁園春•夢孚若(平韻)
何處相逢?登寶釵樓,訪銅雀台。喚廚人斫就,東溟鯨鱠;圉人呈罷,西極龍媒。天下英雄,使君與操,餘子誰堪共酒杯?車千兩,載燕南趙北,劍客奇才。
飲酣畫鼓如雷,誰信被晨雞輕喚回?歎年光過盡,功名未立;書生老去,機會方來。使李將軍,遇高皇帝,萬戶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淒涼感舊,慷慨生哀。
劉辰翁:沁園春•送春(平韻)
春汝歸歟?風雨蔽江,煙塵暗天。況雁門厄塞,龍沙渺莽,東連吳會,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飛花擁道,小為蓬壺借百年。江南好,問夫君何事,不少留連?
江南正是堪憐!但滿眼楊花化白氈。看兔葵燕麥,華清宮裏;蜂黃蝶粉,凝碧池邊。我已無家,君歸何裏?中路徘徊七寶鞭。風回處,寄一聲珍重,兩地潸然!

五二、多麗【多麗、綠頭鴨、鴨頭綠】
又名《綠頭鴨》。一百三十九字,前片六平韻,後片五平韻。亦有於首句起韻者。變格改用入聲韻。
【定格】
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中中仄平平(韻)。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中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仄仄,中中中、平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韻)。
【變格(入聲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韻)。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韻)。
【例詞】
聶冠卿:多麗•李良定公席上賦(平韻)
想人生,美景良辰堪惜。向其間、賞心樂事,古來難是並得。況東城、鳳台沁苑,泛清波、淺照金碧。露洗華桐,煙霏絲柳,綠陰搖曳蕩春色。畫堂迥,玉簪瓊佩,高會盡詞客。清歌久,重然絳蠟,別就瑤席。
有翩若驚鴻體態,暮為行雨標格。逞朱唇、緩歌妖麗,似聽流鶯亂花隔。慢舞縈迴,嬌鬟低嚲,腰肢纖細困無力。忍分散、彩雲歸後,何處更尋覓?休辭醉,明月好花,莫漫輕擲。
晁端禮:鴨頭綠(平韻)
晚雲收,紺天一片琉璃。爛銀盤、來從海底,皓色千里澄輝。瑩無塵、素娥澹佇,靜可數、丹桂參差。玉露初零,金風未凜,一年無似此佳時。露坐久,疏螢時度,烏鵲正南飛。瑤台冷,欄幹憑暖,欲下遲遲。
念佳人、音塵隔後,聽此應解相思。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潛移。料得來宵,清光未減,陰晴天氣又爭知?共凝戀、如今別後,還是隔年期。人強健,清樽素月,長願相隨。

五三、六州歌頭【六州歌頭】
程大昌《演繁露》:「《六州歌頭》,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聲為弔古詞,音調悲壯,又以古興亡事實文之。聞其歌,使人慷慨,良不與豔詞同科,誠可喜也。」一百四十三字,前後片各八平韻。又有於平韻外兼葉仄韻者,或同部平仄互葉,或平韻同部、仄韻隨時變換,並能增強激壯聲情,有繁弦急管、五音繁會之妙。要以平韻為主,仄韻為副,務使「玄黃律呂,各適物宜」耳。
【定格】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中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中平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格二(平仄韻互葉)】
仄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韻),平仄仄(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仄(韻)。中平仄(韻),平中仄(韻),中中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韻)。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韻),中平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中中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仄(韻),仄平平(韻)。平中仄(韻),平中仄(韻),平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韻),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格三(平仄韻換葉)】
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平仄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仄(韻),中仄仄(韻),平中仄(韻),中中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韻),中平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中中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韻)。平中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
【例詞】
賀鑄:六州歌頭(平仄韻)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鬥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
似黃樑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張孝祥:六州歌頭(平韻)
長淮望斷,關塞莽然平。征塵暗,霜風勁,悄邊聲,黯銷凝。追想當年事,殆天數,非人力,洙泗上,絃歌地,亦膻腥。隔水氈鄉,落日牛羊下,區脫縱橫。看名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
念腰間箭,匣中劍,空埃蠹,竟何成!時易失,心徒壯,歲將零,渺神京。幹羽方懷遠,靜烽燧,且休兵。冠蓋使,紛馳騖,若為情。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憤氣填膺,有淚如傾。
韓元吉:六州歌頭•桃花(平仄韻)
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紅粉膩,嬌如醉,倚朱扉。記年時,隱映新妝面,臨水岸,春將半,雲日暖,斜橋轉,夾城西。草軟莎平,跋馬垂楊渡,玉勒爭嘶。認蛾眉凝笑,臉薄拂胭脂。繡戶曾窺,恨依依。
共攜手處,香如霧,紅隨步,怨春遲。銷瘦損,憑誰問?只花知,淚空垂。舊日堂前燕,和煙雨,又雙飛。人自老,春長好,夢佳期。前度劉郎,幾許風流地,花也應悲。但茫茫暮靄,目斷武陵溪,往事難追。

仄 韻 格

五四、如夢令【如夢令、憶仙姿、宴桃源】
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五代時後唐莊宗(李存勗)創作。《清真集》入「中呂調」。三十三字,五仄韻,一疊韻。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李存勗:如夢令(仄韻)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秦觀:如夢令(仄韻)
門外鴉啼楊柳,春色著人如酒。睡起熨沉香,玉腕不勝金鬥。消瘦!消瘦!還是褪花時候。
秦觀:如夢令(仄韻)
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夢破鼠窺燈,霜送曉寒侵被。無寐!無寐!門外馬嘶人起。
曹組:如夢令(仄韻)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枝花影。
李清照:如夢令(仄韻)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五五、歸自謠【歸自謠、歸國謠】
一作《歸國謠》,《詞譜》引《樂府雅詞》入「道調宮」。三十四字,前後片各三仄韻。
【定格】
平仄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中仄平中仄(韻)。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馮延己:歸自謠(仄韻)
何處笛?終夜夢魂情脈脈。竹風櫚雨寒窗滴。離人數歲無消息。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
馮延己:歸自謠(仄韻)
春豔豔,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燕脂臉。

五六、天仙子【天仙子】
唐教坊舞曲。段安節《樂府雜錄》:「龜茲部,《萬斯年》曲,是朱崖李太尉(德裕)進。此曲名即《天仙子》是也。」《金奩集》入「歇指調」,所收為韋莊作五首,皆平韻或仄韻轉平韻體。《花間集》收皇甫松二首,皆仄韻單調小令,三十四字,五仄韻。《張子野詞》兼入「中呂」、「仙呂」兩調,並重疊一片為之。
【格一】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仄(韻),仄仄中平平仄仄(韻)。
【格二】
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
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皇甫松:天仙子(仄韻)
晴野鷺鷥飛一隻,水葒花發春江碧。劉郎此日別天仙,登綺席,淚珠滴,十二晚峰高歷歷。
韋莊:天仙子(平韻)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繡衾香冷懶重熏。人寂寂,葉紛紛,才睡依前夢見君。
韋莊:天仙子(平韻)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倖去無蹤。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線紅。
張先:天仙子•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仄韻)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沙上並禽池上暝,雲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五七、生查子【生查子】
唐教坊曲。《詞譜》引《尊前集》入「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各家平仄頗有出入,與作仄韻五言絕句詩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格一】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格二】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格三】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例詞】
韓偓:生查子(仄韻)
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
牛希濟:生查子(仄韻)
春山煙欲收,天澹稀星小。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歐陽修:生查子(仄韻)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晏幾道:生查子(仄韻)
金鞍美少年,去躍青驄馬。牽繫玉樓人,繡被春寒夜。
消息未歸來,寒食梨花謝。無處說相思,背面鞦韆下。
晏幾道:生查子(仄韻)
墜雨已辭雲,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願相逢,知有相逢否?
晏幾道:生查子(仄韻)
關山夢魂長,魚雁音塵少。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
歸夢碧紗窗,說與人人道:真個別離難,不似相逢好。
晏幾道:生查子(仄韻)
長恨涉江遙,移近溪頭住。閒蕩木蘭舟,誤入雙鴛浦。
無端輕薄雲,暗作廉纖雨。翠袖不勝寒,欲向荷花語。
賀鑄:生查子•愁風月(仄韻)
風清月正圓,正是佳時節。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
心將熏麝焦,吟伴寒蟲切。欲遽就床眠,解帶翻成結。
賀鑄:生查子•陌上郎(仄韻)
西津海鶻舟,逕度滄江雨。雙艫本無情,鴉軋如人語。
揮金陌上郎,化石山頭婦。何物系君心?三歲扶床女。

五八、醉花間【醉花間】
唐教坊曲。《詞譜》引《宋史•樂志》入「雙調」。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一疊韻,後片三仄韻。
【定格】
平平仄(韻),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毛文錫:醉花間(仄韻)
休相問,怕相問,相問還添恨。春水滿塘生,鸂鶒還相趁。
昨晚雨霏霏,臨明寒一陣。偏憶戍樓人,久絕邊庭信!
毛文錫:醉花間(仄韻)
深相憶,莫相憶,相憶情無極。銀漢是紅牆,一帶遙相隔。
金盤珠露滴,兩岸榆花白。風搖玉珮清,今夕為何夕?

五九、點絳唇【點絳唇】
《清真集》入「仙呂調」,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異,今京劇中猶常用之。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
【定格】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增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平中仄(韻),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注】上片第八字,有增一韻者,參見蘇軾詞。
【例詞】
馮延己:點絳唇(仄韻)
蔭綠圍紅,夢瓊家在桃源住。畫橋當路,臨水雙朱戶。
柳徑春深,行到關情處。顰不語,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晏幾道:點絳唇(仄韻)
花信來時,恨無人似花依舊。又成春瘦,折斷門前柳。
天與多情,不與長相守。分飛後,淚痕和酒,佔了雙羅袖。
蘇軾:點絳唇(仄韻)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
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雲亂飛,空有年年雁。
秦觀:點絳唇(仄韻)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賀鑄:點絳唇(仄韻)
一幅霜綃,麝煤熏膩紋絲縷。掩妝無語,的是銷凝處。
薄暮蘭橈,漾下蘋花渚,風留住。綠楊歸路,燕子西飛去。
周邦彥:點絳唇(仄韻)
臺上披襟,快風一瞬收殘暑。柳絲輕舉,蛛網黏飛絮。
極目平蕪,應是春歸處。愁凝佇,楚歌聲苦,村落黃昏鼓。
汪藻:點絳唇(仄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靜山銜鬥。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個霜天,閑卻傳杯手。君知否?亂鴉啼後,歸興濃於酒。
薑夔:點絳唇•丁未冬,過吳松作(仄韻)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六十、霜天曉角【霜天曉角、月當窗】
又名《月當窗》。各家頗不一致,茲以《稼軒長短句》為準。四十三字,前後片各三仄韻。別有平韻格,附著於後。
【定格】
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平仄仄(韻),中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仄(韻)。
【變格】
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平仄平(韻),仄平平仄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詞】
范成大:霜天曉角•梅(仄韻)
晚晴風歇,一夜春威折。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
勝絕,愁亦絕,此情誰共說?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辛棄疾:霜天曉角•旅興(仄韻)
吳頭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說舊愁新恨,長亭樹,今如此!
宦遊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落花寒食,得且住,為佳耳。
蔣捷:霜天曉角(平韻)
人影窗紗,是誰來折花?折則從他折去,知折去,向誰家?
簷牙,枝最佳,折時高折些。說與折花人道:須插向,鬢邊斜。

六一、傷春怨【傷春怨】
據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此為王安石夢中作。四十三字,前後片各三仄韻。
【定格】
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王安石:傷春怨(仄韻)
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綠葉漸成陰,下有遊人歸路。
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把酒祝東風,且莫恁、匆匆去。

六二、蔔運算元【蔔運算元、蔔運算元慢】
北宋時盛行此曲。萬樹《詞律》以為取義於「賣蔔算命之人」。雙調,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結亦可酌增襯字,化五言句為六言句,於第三字豆。宋教坊複演為慢曲,《樂章集》入「歇指調」。八十九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定格】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仄(韻)。
【慢曲】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注】附註:過片第六字領下四言兩偶句,結尾是上一下四句法,第一字定要去聲,與領格字同。
【例詞】
柳永:蔔運算元(仄韻)
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楚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引疏砧、斷續殘陽裏。對晚景、傷懷念遠,新愁舊恨相繼。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雨歇天高,望斷翠峰十二。盡無言、誰會憑高意?縱寫得、離腸萬種,奈歸雲誰寄!
蘇軾:蔔運算元•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仄韻)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王觀:蔔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仄韻)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李之儀:蔔運算元(仄韻)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朱敦儒:蔔運算元(仄韻)
古澗一枝梅,免被園林鎖。路遠山深不怕寒,似共春相躲。
幽思有誰知?托契都難可。獨自風流獨自香,明月來尋我。
朱敦儒:蔔運算元(仄韻)
旅雁向南飛,風雨群初失。飢渴辛勤兩翅垂,獨下寒汀立。
鷗鷺苦難親,矰繳憂相逼。雲海茫茫無處歸,誰聽哀鳴急?
陸遊:卜運算元•詠梅(仄韻)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六三、謁金門【謁金門】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雙調」。四十五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格】
平中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韻)。
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韋莊:謁金門(仄韻)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看君書跡。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孫光憲:謁金門(仄韻)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紵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別離,甘拋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鸞還一隻。
馮延己:謁金門(仄韻)
楊柳陌,寶馬嘶空無跡。新著荷衣人未識,年年江海客。
夢覺巫山春色,醉眼飛花狼籍。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
馮延己:謁金門(仄韻)
秋已暮,重疊關山歧路。嘶馬搖鞭何處去?曉禽霜滿樹。
夢斷禁城鐘鼓,淚滴枕檀無數。一點凝紅和薄霧,翠娥愁不語。
馮延己:謁金門(仄韻)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挼紅杏蕊。
鬥鴨闌幹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黃庭堅:謁金門•戲贈知命(仄韻)
山又水,行盡吳頭楚尾。兄弟燈前家萬裏,相看如夢寐。
君似成蹊桃李,入我草堂松桂。草厭歲寒無氣味,餘生今已矣!

六四、好事近【好事近、釣船笛】
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四十五字,前後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中仄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韻)。
【例詞】
鄭獬:好事近(仄韻)
江上探春回,正值早梅時節。兩行小槽雙鳳,按涼州初徹。
謝娘扶下繡鞍來,紅靴踏殘雪。歸去不須銀燭,有山頭明月。
秦觀:好事近•夢中作(仄韻)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醉臥古籐陰下,了不知南北。
廖世美:好事近•夕景(仄韻)
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煙凝碧。樓上誰家紅袖?靠闌幹無力。
鴛鴦相對浴紅衣,短棹弄長笛。驚起一雙飛去,聽波聲拍拍。
朱敦儒:好事近•漁父詞(仄韻)
搖首出紅塵,醒醉更無時節。活計綠蓑青笠,慣披霜沖雪。
晚來風定釣絲閑,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鴻明滅。
朱敦儒:好事近(仄韻)
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塞雁海鷗分路,占江天秋色。
錦鱗撥剌滿籃魚,取酒價相敵。風順片帆歸去,有何人留得?
韓元吉:好事近•汴京賜宴,聞教坊樂,有感(仄韻)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淒切。多少梨園聲在,總不堪華髮。
杏花無處避春愁,也傍野煙發。惟有禦溝聲斷,似知人嗚咽。

六五、憶少年【憶少年、十二時】
又名《十二時》。四十六字,前片兩仄韻,後片三仄韻,亦以入聲部為宜。兩結皆上一、下四句法。亦有於過片處增一領格字者。
【定格】
平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中仄(韻)。
【例詞】
晁補之:憶少年•別曆下(仄韻)
無窮官柳,無情畫舸,無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畫園林溪紺碧,重算來、盡成陳跡。劉郎鬢如此,況桃花顏色!
萬俟詠:憶少年•隴首山(仄韻)
隴雲溶洩,隴山峻秀,隴泉嗚咽。行人暫駐馬,已不勝愁絕。
上隴首、凝眸天四闊,更一聲塞雁淒切。征書待寄遠,有知心明月。
曹組:憶少年(仄韻)
年時酒伴,年時去處,年時春色。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念過眼光陰難再得,想前歡、盡成陳跡。登臨恨無語,把闌幹暗拍。

六六、憶秦娥【憶秦娥、秦樓月】
又名《秦樓月》。始見黃升《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題李白作。四十六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一疊韻,亦以入聲部為宜。又有改用平韻者,附見於後。
【定格】
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變格】
中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平(韻)。【平平平(韻)】,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平(韻)。【平平平(韻)】,中平中仄,仄仄平平(韻)。
【例詞】
李白:憶秦娥(仄韻)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賀鑄:憶秦娥(平韻)
曉朦朧,前溪百鳥啼匆匆。啼匆匆,淩波人去,拜月樓空。
去年今日東門東,鮮妝輝映桃花紅。桃花紅,吹開吹落,一任東風。
李之儀:憶秦娥•用太白韻(仄韻)
清溪咽,霜風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雲歸,還送雲別。
不知今是何時節?淩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
范成大:秦樓月(仄韻)
樓陰缺,闌幹影臥東廂月。東廂月,一天風露,杏花如雪。
隔煙催漏金虯咽,羅幃暗淡燈花結。燈花結,片時春夢,江南天闊。

六七、燭影搖紅【燭影搖紅、憶故人】
《能改齋漫錄》卷十六:「王都尉(詵)有憶故人詞,徽宗喜其詞意,猶以不丰容宛轉為恨,遂令大晟(徽宗所置音樂研究創作機關)別撰腔,周美成(邦彥)增損其詞,而以首句為名,謂之《燭影搖紅》雲。」王詞原為小令,或名《憶故人》。五十字,前片二仄韻,後片三仄韻。周作演為慢曲,《夢窗詞集》入「大石調」。九十六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格一(憶故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格二(慢曲)】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例詞】
周邦彥:燭影搖紅(仄韻)
芳臉輕勻,黛眉巧畫宮妝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轉。早是縈心可慣,向尊前、頻頻顧盼。幾回相見,見了還休,爭如不見。
燭影搖紅,夜闌飲散春宵短。當時誰會唱陽關?離恨天涯遠。爭奈雲收雨散。憑闌幹、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廖世美:燭影搖紅•安陸齊雲樓(仄韻)
靄靄春空,畫樓森聳淩雲渚。紫薇登覽最關情,絕妙誇能賦。惆悵相思遲暮。記當日、朱欄共語。塞鴻難問,岸柳何窮,別愁紛緒。
催促年光,舊來流水知何處?斷腸何必更殘陽,極目傷平楚。晚霽波聲帶雨,悄無人、舟橫古渡。數峰江上,芳草天涯,參差煙樹。
王詵:憶故人(仄韻)
燭影搖紅,向夜闌,乍酒醒、心情懶。尊前誰為唱陽關?離恨天涯遠。
無奈雲沉霧散,憑闌幹、東風淚眼。海棠開後,燕子來時,黃昏庭院。

六八、醉花陰【醉花陰】
小令,五十二字,前後片各三仄韻。茲以《漱玉詞》為準。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注】下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如改用上二、下三句法,則第一字可用平聲。
【例詞】
李清照:醉花陰(仄韻)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六九、望江東【望江東】
僅見《山谷琴趣外篇》,殆是黃庭堅創作。五十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
【注】下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如改用上二、下三句法,則第一字可用平聲。
【例詞】
黃庭堅:望江東(仄韻)
江水西頭隔煙樹,望不見、江東路。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闌住。
燈前寫了書無數,算沒個、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暮。

七十、木蘭花【木蘭花、玉樓春、減字木蘭花、偷聲木蘭花、木蘭花慢、木蘭花令】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林鐘商調」。《花間集》所錄三首各不相同,茲以韋莊詞為準。五十五字,前後片各三仄韻,不同部換葉。《尊前集》所錄皆五十六字體,北宋以後多遵用之。《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併入「林鐘商」。其名《木蘭花令》者,《樂章集》入「仙呂調」,前後片各三仄韻(平仄句式與《玉樓春》全同,但《樂章集》以《玉樓春》入「大石調」,似又有區別)。別有《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鐘商」,《樂章集》入「仙呂調」。四十四字,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宋教坊複演為《木蘭花慢》,《樂章集》入「南呂調」,一百一字,前片五平韻,後片七平韻。茲列五格,以見一曲演化之由,他可類推。
【格一(仄韻換韻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格二(仄韻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格三(減字木蘭花)】
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格四(偷聲木蘭花)】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格五(木蘭花慢)】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仄仄中平(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中仄平平,中平仄仄,中仄平平(韻)。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韻)。
【注】開端是上一、下四句法,前片第四句,後片第五句,皆以去聲字領下四言三句,承以兩言短韻,緊接「仄平仄仄」的上一、下三的特殊句法,下又以一去聲字領七言一句,殆是北宋教坊歌曲時節拍如此。後片第六字亦有不葉韻者,第五句亦作「仄仄平仄仄」。南宋諸家頗不一致,開端多改作上二、下三句法,後片二言短韻後,或改作五言兩句。亦有略去兩片中間諸兩言短韻者。
【例詞】
韋莊:木蘭花(仄韻)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消息斷,不逢人,卻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歐陽炯:木蘭花(仄韻)
兒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來書不寄。閒庭獨立鳥關關,爭忍拋奴深院裏?
悶向綠紗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今年卻憶當年春,同在木蘭花下醉。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仄韻)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晏幾道:木蘭花(仄韻)
鞦韆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繡戶。牆頭丹杏雨餘花,門外綠楊風後絮。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遊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蘇庠:木蘭花(仄韻)
江雲疊疊遮鴛浦,江水無情流薄暮。歸帆初張葦邊風,客夢不禁篷背雨。
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無盡處。白沙煙樹有無中,雁落滄洲何所處?
晏殊:玉樓春(仄韻)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晏殊:玉樓春(仄韻)
池塘水綠風微暖,記得玉真初見面。重頭歌韻響錚琮,入破舞腰紅亂旋。
玉鉤闌下香階畔,醉後不知斜日晚。當時共我賞花人,檢點如今無一半!
晏殊:玉樓春(仄韻)
玉樓朱閣橫金鎖,寒食清明春欲破。窗間斜月兩眉愁,簾外落花雙淚墮。
朝雲聚散真無那!百歲相看能幾個?別來將為不牽情,萬轉千回思想過。
宋祁:玉樓春(仄韻)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歐陽修:玉樓春(仄韻)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歐陽修:玉樓春(仄韻)
洛陽正值芳菲節,穠豔清香相間發。遊絲有意苦相縈,垂柳無端爭贈別。
杏花紅處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誰肯遠相隨?惟有寂寥孤館月。
歐陽修:玉樓春(仄韻)
西湖南北煙波闊,風裏絲簧聲韻咽。舞餘裙帶綠雙垂,酒入香腮紅一抹。
杯深不覺琉璃滑,貪看六麼花十八。明朝車馬各東西,惆悵畫橋風與月。
歐陽修:玉樓春(仄韻)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晏幾道:玉樓春(仄韻)
東風又作無情計,豔粉嬌紅吹滿地。碧樓簾影不遮愁,還似去年今日意。
誰知錯管春殘事,到處登臨曾費淚。此時金盞直須深,看盡落花能幾醉?
周邦彥:玉樓春(仄韻)
桃溪不作從容住,秋藕絕來無續處。當時相侯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
煙中列岫青無數,雁背夕陽紅欲暮。人如風後入江雲,情似雨餘黏地絮。
劉克莊:玉樓春•戲林推(仄韻)
年年躍馬長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錢換酒日無何,紅燭呼盧宵不寐。
易挑錦婦機中字,難得玉人心下事。男兒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橋畔淚。
吳文英:玉樓春•京市舞女(仄韻)
茸茸狸帽遮梅額,金蟬羅剪胡衫窄。乘肩爭看小腰身,倦態強隨閑鼓笛。
問稱家住城東陌,欲買千金應不惜。歸來困頓殢春眠,猶夢婆娑斜趁拍。
蘇軾:減字木蘭花(平仄韻)
空床響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夢尊前,驚起湖風入坐寒。
轉關濩索,春水流弦霜入撥。月墮更闌,更請宮高奏獨彈。
秦觀:減字木蘭花(平仄韻)
天涯舊恨,獨自淒涼人不問。欲見迴腸,斷盡金爐小篆香。
黛蛾長斂,任是春風吹不展。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
呂本中:減字木蘭花(平仄韻)
去年今夜,同醉月明花樹下。此夜江邊,月暗長堤柳暗船。
故人何處?帶我離愁江外去。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昔年。
張先:偷聲木蘭花(平仄韻)
畫樓淺映橫塘路,流水滔滔春共去。目送殘暉,燕子雙高蝶對飛。
風花將盡持杯送,往事只成清夜夢。莫更登樓,坐想行思已是愁。
柳永:木蘭花慢(平韻)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豔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柳永:木蘭花慢(平韻)
倚危樓佇立,乍蕭索、晚晴初。漸素景衰殘,風砧韻響,霜樹紅疏。雲衢,見新雁過,奈佳人自別阻音書。空遺悲秋念遠,寸腸萬恨縈紆。
皇都,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歔。念對酒當歌,低幃並枕,翻恁輕孤。歸途,縱凝望處,但斜陽暮靄滿平蕪。贏得無言悄悄,憑闌盡日踟躕。
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平韻)
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等送歸船。秋晚蓴鱸江上,夜深兒女燈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賢。想夜半承明,留教視草,卻遣籌邊。長安故人問我,道尋常泥酒只依然。目斷秋霄落雁,醉來時響空弦。
辛棄疾:木蘭花慢(平韻)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景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裏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
吳文英:木蘭花慢•遊虎丘(平韻)
紫騮嘶凍草,曉雲鎖,岫眉顰。正蕙雪初銷,鬆腰玉瘦,憔悴真真。輕藜漸穿險磴,步荒苔猶認瘞花痕。千古興亡舊恨,半丘殘日孤雲。
開尊,重吊吳魂。嵐翠冷,洗微醺。問幾曾夜宿,月明起看,劍水星紋。登臨總成去客,更軟紅先有探芳人。回首滄波故苑,落梅煙雨黃昏。
蘇軾: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仄韻)
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余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七一、鵲橋仙【鵲橋仙】
《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因取以為曲名,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樂章集》入「歇指調」,較一般所用多三十二字。茲以《淮海詞》為準。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亦有上下片各四仄韻者。
【定格】
中平中仄(增韻),中平中仄(增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平中仄(增韻),中平中仄(增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例詞】
秦觀:鵲橋仙(仄韻)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陸遊:鵲橋仙(仄韻)
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家在釣台西住。賣魚生怕近城門,況肯到紅塵深處?
潮生理棹,潮平繫纜,潮落浩歌歸去。時人錯把比嚴光,我自是無名漁父。
陸遊:鵲橋仙•夜聞杜鵑(仄韻)
茅簷人靜,篷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辛棄疾:鵲橋仙•山行書所見(仄韻)
松岡避暑,茅簷避雨,閑去閑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前回醒處。
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一天風露。
辛棄疾:鵲橋仙•贈鷺鷥(仄韻)
溪邊白鷺,來吾告汝:溪裏魚兒堪數。主人憐汝汝憐魚,要物我欣然一處。
白沙遠浦,青泥別渚,剩有蝦跳鰍舞。任君飛去飽時來,看頭上風吹一縷。

七二、夜遊宮【夜遊宮】
《清真集》入「般涉調」。五十七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格】
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中仄(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仄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中仄(韻)。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韻)。
【例詞】
周邦彥:夜遊宮(仄韻)
葉下斜陽照水,卷輕浪、沉沉千里。橋上酸風射眸子。立多時,看黃昏,燈火市。
古屋寒窗底,聽幾片、井桐飛墜。不戀單衾再三起。有誰知?為蕭娘,書一紙。
陸遊: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仄韻)
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睡覺寒燈裏,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候在萬裏。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七三、踏莎行【踏莎行、轉調踏莎行】
雙調小令,《張子野詞》入「中呂宮」。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仄韻。四言雙起,例用對偶。又有《轉調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格一】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格二(轉調踏莎行)】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韻)。中平平仄仄、中平仄(韻)。平平中仄,平平中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平中仄(韻)。中平平仄仄、中平仄(韻)。平平中仄,仄平平中仄(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晏殊:踏莎行(仄韻)
細草愁煙,幽花怯露,憑欄總是銷魂處。日高深院靜無人,時時海燕雙飛去。
帶緩羅衣,香殘蕙炷,天長不禁迢迢路。垂楊只解惹春風,何曾系得行人住?
晏殊:踏莎行(仄韻)
祖席離歌,長亭別宴,香塵已隔猶回面。居人匹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轉。
畫閣魂消,高樓目斷,斜陽只送平波遠。無窮無儘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晏殊:踏莎行(仄韻)
碧海無波,瑤台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晏殊:踏莎行(仄韻)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歐陽修:踏莎行(仄韻)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秦觀:踏莎行(仄韻)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賀鑄:踏莎行•芳心苦(仄韻)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雲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呂本中:踏莎行(仄韻)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記得去年,探梅時節,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薑夔: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仄韻)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劉辰翁:踏莎行•九日牛山作(仄韻)
日月跳丸,光陰脫兔,登臨不用深懷古。向來吹帽插花人,盡隨殘照西風去。
老矣征衫,飄然客路,炊煙三兩人家住。欲攜鬥酒答秋光,山深無覓黃花處。
曾覿:轉調踏莎行(仄韻)
翠幄成陰,誰家簾幕?綺羅香擁處、觥籌錯。清和將近,春寒更薄,高歌看簌簌梁塵落。
好景良辰,人生行樂。金盃無奈是、苦相虐。殘紅飛盡,嫋垂楊輕弱。來歲斷不負鶯花約。

七四、釵頭鳳【釵頭鳳、折紅英】
又名《折紅英》。六十字,上下片各七仄韻,兩疊韻,兩部遞換。聲情淒緊。
【定格】
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韻),【仄(韻)】,【仄(韻)】。
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韻),【仄(韻)】,【仄(韻)】。
【例詞】
陸遊:釵頭鳳(仄韻)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七五、蝶戀花【蝶戀花、鵲踏枝、鳳棲梧】
又名《鵲踏枝》、《鳳棲梧》。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併入「小石調」,《清真集》入「商調」。趙令畤有《商調蝶戀花》,聯章作《鼓子詞》,詠《會真記》事。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張先:蝶戀花(仄韻)
移得綠楊栽後院,學舞宮腰,二月青猶短。不比灞陵多送遠,殘絲亂絮東西岸。
幾葉小眉寒不展,莫唱陽關,真個腸先斷。分付與春休細看,條條儘是離人怨。
晏殊:蝶戀花(仄韻)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歐陽修:蝶戀花(仄韻)
面旋落花風蕩漾。柳重煙深,雪絮飛來往。雨後輕寒猶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悵。
枕畔屏山圍碧浪。翠被華燈,夜夜空相向。寂寞起來褰繡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晏幾道:蝶戀花(仄韻)
初撚霜紈生悵望。隔葉鶯聲,似學秦娥唱。午睡醒來慵一晌,雙紋翠簟鋪寒浪。
雨罷蘋風吹碧漲。脈脈荷花,淚臉紅相向。斜貼綠雲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
晏幾道:蝶戀花(仄韻)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雲,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裏字,點點行行,總是淒涼意。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晏幾道:蝶戀花(仄韻)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裏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
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絃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仄韻)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卻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趙令畤:蝶戀花(仄韻)
欲減羅衣寒未去。不卷朱簾,人在深深處。紅杏枝頭花幾許?啼痕只恨清明雨。
盡日沉煙香一縷。宿久醒遲,惱破春情緒。飛燕又將春信誤,小屏風上西江路。
趙令畤:蝶戀花(仄韻)
卷絮風頭寒欲盡。墜粉飄香,日日紅成陣。新酒又添殘酒困,今春不減前春恨。
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惱亂橫波秋一寸,斜陽只與黃昏近。
周邦彥:蝶戀花•早行(仄韻)
月皎驚烏棲不定。更漏將闌,轣轆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
執手霜風吹鬢影。去意徘徊,別語愁難聽。樓上闌幹橫斗柄,露寒人遠雞相應。
李清照:蝶戀花(仄韻)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攲,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范成大:蝶戀花(仄韻)
春漲一篙添水面。芳草鵝兒,綠滿微風岸。畫舫夷猶灣百轉,橫塘塔近依然遠。
江國多寒農事晚。村北村南,穀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嘗面收新繭。
辛棄疾: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仄韻)
誰向椒盤簪彩勝?整整韶華,爭上春風鬢。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
春未來時先借問,恨晚開遲,早又飄零近。今歲花期消息定,只愁風雨無憑準。
朱淑真:蝶戀花(仄韻)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意。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花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起坐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捲簾雙鵲驚飛去。
屏上羅衣閑繡縷。一晌關情,憶遍江南路。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尋處。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叵耐為人情太薄。幾度思量,真擬渾拋卻。新結同心香未落,怎生負得當初約?
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罍,憑仗深深酌。莫作等閒相鬥作,與君保取長歡樂。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蕭索清秋珠淚墜。枕簟微涼,輾轉渾無寐。殘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練天如水。
階下寒聲啼絡緯。庭樹金風,悄悄重門閉。可惜舊歡攜手地,思量一夕成憔悴。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煩惱韶光能幾許?腸斷魂銷,看卻春還去。只喜牆頭靈鵲語,不知青鳥全相誤。
心若垂楊千萬縷。水闊花蜚,夢斷巫山路。滿眼新愁無問處,珠簾錦帳相思否?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幾日行雲何處去?忘了歸來,不道春將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繫在誰家樹?
淚眼倚樓頻獨語:雙燕飛來,陌上相逢否?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裏無尋處。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馮延己:鵲踏枝(仄韻)
六曲闌幹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柳永:鳳棲梧(仄韻)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裏,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七六、漁家傲【漁家傲】
北宋流行歌曲。有用以作「十二月鼓子詞」者。《清真集》入「般涉調」。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仄韻。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范仲淹:漁家傲(仄韻)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歐陽修:漁家傲(仄韻)
喜鵲填河仙浪淺,雲軿早在星橋畔。街鼓黃昏霞尾暗。炎光斂,金鉤側倒天西面。
一別經年今始見,新歡往恨知何限?天上佳期貪眷戀。良宵短,人間不合催銀箭。
歐陽修:漁家傲(仄韻)
乞巧樓頭雲幔卷,浮花催洗嚴妝面。花上蛛絲尋得遍。顰笑淺,雙眸望月牽紅線。
奕奕天河光不斷,有人正在長生殿,暗付金釵清夜半。千秋願:年年此會長相見。
歐陽修:漁家傲(仄韻)
別恨長長歡計短,疏鐘促漏真堪怨!此會此情都未半。星初轉,鸞琴鳳樂匆匆卷。
河鼓無言西北眄,香娥有恨東南遠。脈脈橫波珠淚滿。歸心亂,離腸便逐星橋斷。
王安石:漁家傲(仄韻)
平岸小橋千嶂抱,揉藍一水縈花草。茅屋數間窗窈窕。塵不到,時時自有春風掃。
午枕覺來聞語鳥,攲眠似聽朝雞早。忽憶故人今總老。貪夢好,茫然忘了邯鄲道。
李清照:漁家傲(仄韻)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慇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裏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陸遊:漁家傲•寄仲高(仄韻)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裏。

七七、蘇幕遮【蘇幕遮】
西域舞曲。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四十:「『蘇幕遮』,西戎胡語也,正云『颯縻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像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沾灑行人,或持羂索搭鉤,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雲,常以此法攘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也。」《張說之文集》卷十有《蘇摩遮》詩五首,皆七言絕句,說之於詩題下注云:「潑寒胡戲所歌,其和聲雲億歲樂。」《詞譜》謂宋詞家所用,蓋因舊曲另度新聲。《清真集》入「般涉調」。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范仲淹:蘇幕遮(仄韻)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梅堯臣:蘇幕遮•草(仄韻)
露堤平,煙墅杳,亂碧萋萋,雨後江天曉。獨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長亭,迷遠道。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
周邦彥:蘇幕遮(仄韻)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七八、淡黃柳【淡黃柳】
宋姜夔自度曲,《白石道人歌曲》入「正平調」。六十五字,前片三仄韻,後片五仄韻,以用入聲韻為宜。
【定格】
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仄(韻),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薑夔:淡黃柳(仄韻)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攜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七九、錦纏道【錦纏道】
一名《錦纏頭》。六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仄韻。過片及第五句並是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宋祁:錦纏道(仄韻)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晝。睹園林、萬花如繡,海棠經雨胭脂透。柳展宮眉,翠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青,恣歌攜手。醉醺醺、尚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村,道杏花深處,那裡人家有。

八十、酷相思【酷相思】
始見於《書舟詞》。雙調,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一疊韻。其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
【定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程垓:酷相思(仄韻)
月掛霜林寒欲墜。正門外、催人起。奈離別如今真個是。欲住也、留無計。欲去也、來無計。
馬上離情衣上淚。各自個、供憔悴。問江路梅花開也未?春到也、須頻寄。人到也、須頻寄。

八一、解佩令【解佩令】
始見於晏幾道《小山樂府》。調名取義於鄭交甫遇漢皋神女解佩事。雙調,六十六字,上下片各五仄韻。第一、二句亦有不用韻者。
【定格】
平平中仄(增韻),平平中仄(增韻),仄平平、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中、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平平中仄(增韻),平平中仄(增韻),仄平平、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中、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例詞】
史達祖:解佩令(仄韻)
人行花塢,衣沾香霧。有新詞、逢春分付。屢欲傳情,奈燕子、不曾飛去,倚珠簾、詠郎秀句。
相思一度,濃愁一度。最難忘、遮燈私語。淡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指春衫、淚曾濺處。

八二、青玉案【青玉案】
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名。六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中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增韻),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增韻),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蘇軾: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還吳中(仄韻)
三年枕上吳中路,遣黃犬、隨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驚鴛鷺,四橋儘是,老子經行處。
輞川圖上看春暮,常記高人右丞句。作個歸期天已許。春衫猶是,小蠻針線,曾濕西湖雨。
賀鑄:青玉案•橫塘路(仄韻)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曹組:青玉案(仄韻)
碧山錦樹明秋霽,路轉陡、疑無地。忽有人家臨曲水。竹籬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淒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謾凝睇。何處今宵孤館裡?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仄韻)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八三、千秋歲【千秋歲、千秋歲引】
《宋史•樂志》人「歇指調」。《張子野詞》入「仙呂調」。茲以《淮海長短句》為準。七十一字,前後片各五仄韻。別有《千秋歲引》,八十二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
【格一】
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格二(千秋歲引)】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張先:千秋歲(仄韻)
數聲鵜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麼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方未白凝殘月。
黃庭堅:千秋歲(仄韻)
苑邊花外,記得同朝退。飛騎軋,鳴珂碎。齊歌雲繞扇,趙舞風回帶。嚴鼓斷,杯盤狼籍猶相對。
灑淚誰能會?醉臥籐陰蓋。人已去,詞空在。兔園高宴悄,虎觀英游改。重感慨,波濤萬頃珠沉海。
秦觀:千秋歲(仄韻)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會,鵷鷺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王安石:千秋歲引•秋景(仄韻)
別館寒砧,孤城畫角,一派秋聲入寥廓。東歸燕從海上來,南來雁向沙頭落。楚颱風,庾樓月,宛如昨。
無奈被些名利縛!無奈被它情擔閣!可惜風流總閒卻!當初謾留華表語,而今誤我秦樓約。夢闌時,酒醒後,思量著。

八四、離亭燕【離亭燕、離亭宴】
一作《離亭宴》。《張子野詞補遺》有「離亭別宴」之語。因取以為調名。張作七十七字,他家多作七十二字體。上下片各四仄韻。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中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中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韻)。
【例詞】
張升:離亭燕(仄韻)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映竹籬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煙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閒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八五、粉蝶兒【粉蝶兒】
始見於毛滂《東堂詞》。茲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七十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辛棄疾: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仄韻)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把春波、都釀作、一江春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八六、御街行【御街行、孤雁兒】
又名《孤雁兒》。《樂章集》及《張子野詞》並入「雙調」。茲以范仲淹詞為準。雙調七十八字,上下片各四仄韻。下片亦有略加襯字者,列為變格。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中仄,中平平仄,平仄ˇ平平仄(韻)。
【例詞】
范仲淹:御街行(仄韻)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攲,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晏幾道:御街行(仄韻)
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游春路。樹頭花艷雜嬌雲,樹底人家朱戶。北樓閒上,疏簾高卷,直見街南樹。
闌干倚盡猶慵去,幾度黃昏雨。晚春盤馬踏青苔,曾傍綠陰深駐。落花猶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處。
無名氏:御街行(仄韻)
霜風漸緊寒侵被。聽孤雁、聲嘹唳。一聲聲送一聲悲,雲淡碧天如水。披衣起告:雁兒略住,聽我些兒事。
塔兒南畔城兒裡,第三個、橋兒外,瀕河西岸小紅樓,門外梧桐雕砌。請教且與,低聲飛過,那裡有、人人無寐。

八七、祝英台近【祝英台近、祝英台令、月底修簫譜】
又名《月底修簫譜》。始見《東坡樂府》。元高栻詞入「越調」,殆是唐宋以來民間流傳歌曲。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二引《寧波府志》:「東晉,越有梁山伯、祝英台嘗同學,祝先歸,梁後訪之,乃知祝為女,欲娶之,然祝已先許馬氏之子。梁忽忽成疾,後為鄴令,且死,遺言葬清道山下。明年,祝適馬氏,過其地而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塚,哭之哀慟。其地忽裂,祝投而死之。今吳中有花蝴蝶,蓋橘蠹所化,童兒亦呼梁山伯、祝英台雲。」此調宛轉淒抑,猶可想見舊曲遺音。七十七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四仄韻。忌用入聲部韻。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韻)。
仄平仄(韻),中中平仄平平,中平仄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中仄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韻)。
【例詞】
吳文英:祝英台近•春日客龜溪,游廢園(仄韻)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蓮步。自憐兩鬢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雲山深處。
晝閒度,因甚天也慳春,輕陰便成雨。綠暗長亭,歸夢趁風絮。有情花影闌干,鶯聲門徑,解留我、霎時凝佇。
辛棄疾:祝英台令•晚春(仄韻)
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日九風雨。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倩誰喚、流鶯聲住?
鬢邊覷,試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數。羅帳燈昏,嗚咽夢中語: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將愁歸去?

八八、驀山溪【驀山溪、上陽春】
又名《上陽春》。《清真集》入「大石調」。八十二字,前片六仄韻,後片四仄韻。亦有前片四仄韻,後片三仄韻者,列為別格。
【定格】
平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韻)。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韻)。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變格】
中平中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中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中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韻)。
【例詞】
周邦彥:驀山溪(仄韻)
湖平春水,菱荇縈船尾。空翠入衣襟,拊輕榔、游魚驚避。晚來潮上,迤邐沒沙痕,山四倚。雲漸起,鳥度屏風裡。
周郎逸興,黃帽侵雲水。落日媚滄洲,泛一棹、夷猶未已。玉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個甚,煙霧底,獨愛蓴羹美。
姜夔:驀山溪•題錢氏溪月(仄韻)
與鷗為客,綠野留吟屐。兩行柳陰垂,是當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煙外帶愁橫,荷冉冉,展涼雲,橫臥虹千尺。
才因老盡,秀句君休覓。萬綠正迷人,更愁入、山陽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闌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憶。

八九、洞仙歌【洞仙歌】
唐教坊曲。《樂章集》兼入「中呂」、「仙呂」、「般涉」三調,句豆亦參差不一。茲以《東坡樂府》之《洞仙歌令》為準。音節舒徐,極殆宕搖曳之致。八十三字,前後片各三仄韻。前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法,後片收尾八言句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七言,緊接又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兩句作結。前片第二句亦有用上二、下三句法,並於全闋增一、二襯字,句豆平仄略異者。
【定格】
中平中仄,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中仄平仄平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韻)。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蘇軾:洞仙歌(仄韻)
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後,分付新春與垂柳。細腰肢自有入格風流,仍更是、骨體清英雅秀。
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斷腸是飛絮時,綠葉成陰,無個事、一成消瘦。又莫是東風逐君來,便吹散眉間一點春皺。
蘇軾:洞仙歌(仄韻)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攲枕釵橫鬢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黃庭堅:洞仙歌•瀘守王補之生日(仄韻)
月中丹桂,自風霜難老。閱盡人間盛衰草。望中秋、才有幾日十分圓,霾風雨,雲表常如永晝。
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誰念雲中上功守?正注意得人雄,靜掃河西,應難縱、五湖歸棹。問持節馮唐幾時來?看再策勳名,印窠如斗。
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仄韻)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李元膺:洞仙歌(仄韻)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更風流多處,一點梅心,相映遠,約略顰輕笑淺。
一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一半。早佔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

九十、惜紅衣【惜紅衣】
《白石道人歌曲》所載「自度曲」之一。其序云:「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陳簡齋與義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見矣。丁未之夏,予游千巖,數往來紅香中,自度此曲,以無射宮歌之。」八十八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六仄韻,宜用入聲韻。前片結句與後片倒數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韻),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姜夔:惜紅衣(仄韻)
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牆頭喚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渺天北。可惜柳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九一、法曲獻仙音【法曲獻仙音】
陳暘《樂書》:「法曲興於唐,其聲始出清商部,比正律差四律,有鐃、鈸、鐘、磬之音。《獻仙音》其一也。」《樂章集》、《清真集》並入「小石調」,《白石道人歌曲》入「大石調」。周、姜兩家句豆大體相同,茲以姜詞為準。九十二字,前片三仄韻,後片六仄韻。前片結尾是以一去聲字領下五言兩句,後片結尾是以一去聲字領下四言一句、六言一句,周、姜全同。
【定格】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例詞】
姜夔:法曲獻仙音(仄韻)
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樹隔離宮,水平馳道,湖山盡入尊俎。奈楚客淹留久,砧聲帶愁去。
屢回顧,過秋風、未成歸計。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喚起淡妝人,問逋仙、今在何許?像筆鸞箋,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

九二、滿江紅【滿江紅】
《樂章集》、《清真集》入「仙呂調」。宋以來作者多以柳永詞為準。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一般例用入聲韻。聲情激越,宜抒豪壯情感和恢張襟抱。亦可酌增襯字。姜夔改作平韻,附著於後,則情調俱變。
【定格】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中中仄,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變格】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中中仄,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韻)。
【變格】
平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仄平(韻)。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韻)。
平中仄,平仄平(韻)。中中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韻)。
【例詞】
柳永:滿江紅(仄韻)
暮雨初收,長川靜、征帆夜落。臨島嶼、蓼煙疏淡,葦風蕭索。幾許漁人飛短艇,盡載燈火歸村落。遣行客、當此念回程,傷漂泊。
桐江好,煙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繞嚴陵灘畔,鷺飛魚躍。游宦區區成底事?平生況有雲泉約。歸去來、一曲仲宣吟,從軍樂。
蘇軾:滿江紅•寄鄂州朱使君壽昌(仄韻)
江漢西來,高樓下,葡萄深碧。猶自帶,岷峨雪浪,錦江春色。君是南山遺愛守,我為劍外思歸客。對此間、風物豈無情,慇勤說。
江表傳,君休讀;狂處士,真堪惜。空洲對鸚鵡,葦花蕭瑟。不獨笑書生爭底事,曹公黃祖俱飄忽。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
張元干: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仄韻)
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雲乍起、遠山遮盡,晚風還作。綠遍芳洲生杜若,楚帆帶雨煙中落。傍向來沙嘴共停橈,傷飄泊。
寒猶在,衾偏薄。腸欲斷,愁難著。倚篷窗無寐,引杯孤酌。寒食清明都過卻,最憐輕負年時約。想小樓終日望歸舟,人如削。
岳飛:滿江紅(仄韻)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憾,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辛棄疾: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仄韻)
過眼溪山,怪都似、舊時曾識。是夢裡、尋常行遍,江南江北。佳處徑須攜杖去,能消幾兩平生屐?笑塵埃、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吳楚地,東南坼。英雄事,曹劉敵。被西風吹盡,了無陳跡。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歎人間哀樂轉相尋,今猶昔。
辛棄疾:滿江紅(仄韻)
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楊只礙離人目。最苦是、立盡月黃昏,闌干曲。
辛棄疾:滿江紅•暮春(仄韻)
家住江南,又過了、清明寒食。花徑裡,一番風雨,一番狼籍。流水暗隨紅粉去,園林漸覺清陰密。算年年落盡刺桐花,寒無力。
庭院靜,空相憶。無說處,閒愁極。怕流鶯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處也?綠雲依舊無蹤跡。謾教人羞去上層樓,平蕪碧。
姜夔:滿江紅(仄韻)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依約前山。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劉克莊: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仄韻)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濕。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
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歎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劉克莊:滿江紅•送宋惠父入江西幕(仄韻)
滿腹詩書,餘事到、穰苴兵法。新受了、烏公書幣,著鞭垂發。黃紙紅旗喧道路,黑風青草空巢穴。向幼安宣子頂頭行,方奇特。
溪峒事,聽儂說。龔遂外,無長策。便獻俘非勇,納降非怯。帳下健兒休盡銳,草間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快寄凱歌來,寬離別。
劉克莊:滿江紅•和王實之韻,送鄭伯昌(仄韻)
怪雨盲風,留不住、江邊行色。煩問訊、冥鴻高士,釣鰲詞客。千百年傳吾輩話,二三子系斯文脈。聽王郎一曲玉簫聲,淒金石。
晞發處,怡山碧。垂釣處,滄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遺直。只顧常留相見面,未宜輕曲平生膝。有狂談欲吐且休休,驚鄰壁。
文天祥:滿江紅•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後山妾薄命之意(仄韻)
燕子樓中,又挨過、幾番秋色?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台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九三、天香【天香】
此調以賀鑄《東山樂府》為準。九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六仄韻。
【定格】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中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平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例詞】
賀鑄:天香•伴雲來(仄韻)
煙絡橫林,山沉遠照,邐迤黃昏鐘鼓。燭映簾櫳,蛩催機杼,共苦清秋風露。不眠思婦,齊應和、幾聲砧杵。驚動天涯倦宦,駸駸歲華行暮。
當年酒狂自負,謂東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驂北道,客檣南浦,幽恨無人晤語。賴明月、曾知舊遊處,好伴雲來,還將夢去。

九四、聲聲慢【聲聲慢】
歷來作者多用平韻格,而《漱玉詞》所用仄韻格最為世所傳誦,因即據以為準。九十七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定格】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韻)。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仄(韻)。
【例詞】
李清照:聲聲慢(仄韻)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慼慼。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蔣捷:聲聲慢•秋聲(平韻)
黃花深巷,紅葉低窗,淒涼一片秋聲。豆雨聲來,中間夾帶風聲。疏疏二十五點,麗譙門不鎖更聲。故人遠,問誰搖玉珮?簷底鈴聲。
彩角聲吹月墮,漸連營馬動,四起笳聲。閃爍鄰燈,燈前尚有砧聲。知他訴愁到曉,碎噥噥多少蛩聲!訴未了,把一半分與雁聲。
張炎:聲聲慢•題吳夢窗遺筆(平韻)
煙堤小舫,雨屋深燈,春衫慣染京塵。舞柳歌桃,心事暗惱東鄰。渾疑夜窗夢蝶,到如今、猶宿花陰。待喚起,甚江蘺搖落,化作秋聲。
回首曲終人遠,黯消魂忍看,朵朵芳雲。潤墨空題,惆悵醉睡難醒。獨憐水樓賦筆,有斜陽、還怕登臨。愁未了,聽殘鶯啼過柳陰。

九五、黃鶯兒【黃鶯兒】
《樂章集》入「正宮」,殆為柳永創調,即詠黃鶯兒。九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前後片各以一平聲字領五言對句。
【定格】
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黃鶯兒(仄韻)
園林晴晝春誰主?暖律潛催,幽谷暄和,黃鸝翩翩,乍遷芳樹。觀露濕縷金衣,葉映如簧語。曉來枝上綿蠻,似把芳心深意低訴。
無據,乍出暖煙來,又趁遊蜂去。恣狂蹤跡,兩兩相呼,終朝霧吟風舞。當上苑柳農時,別館花深處。此際海燕偏饒,都把韶光與。
晁補之:黃鶯兒(仄韻)
南園佳致偏宜暑。兩兩三三,修篁新筍出初齊,猗猗過簷侵戶。聽亂颭芰荷風,細灑梧桐雨。午餘簾影參差,遠林蟬聲,幽夢殘處。
凝佇,既往盡成空,暫遇何曾住?算人間事,豈足追思,依依夢中情緒。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縈炷。怪來人道:陶潛做得羲皇侶。

九六、劍器近【劍器近】
《劍器》,唐舞曲。杜甫有《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近」為宋教坊曲體之一種,如《祝英台近》之類皆是。《宋史•樂志》:「教坊奏《劍器曲》,一屬『中呂宮』,一屬『黃鐘宮』。」此當是截取《劍器曲》中之一段為之。九十六字,前片八仄韻,後片七仄韻。音節極低回掩抑。
【定格】
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韻)。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袁去華:劍器近(仄韻)
夜來雨,賴倩得、東風吹住。海棠正妖嬈處,且留取。悄庭戶,試細聽、鶯啼燕語,分明共人愁緒,怕春去。
佳樹,翠陰初轉午。重簾未卷,乍睡起、寂寞看風絮。偷彈清淚寄煙波,見江頭故人,為言憔悴如許。彩箋無數,去卻寒暄,到了渾無定據。斷腸落日千山暮。

九七、醉蓬萊【醉蓬萊】
《樂章集》入「林鐘商」。九十七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前片第一、第五、第八三句,後片第六、第九兩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定格】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醉蓬萊(仄韻)
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蔥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 值昇平,萬幾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遊,鳳輦何處?度管弦聲脆。太液波翻,披香簾卷,月明風細。
黃庭堅:醉蓬萊(仄韻)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
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重煙水。樽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九八、暗香【暗香、紅情】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後張炎用以詠荷花荷葉,更名《紅情》、《綠意》。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韻,後片七仄韻,例用入聲韻部。前片第五字,後片第六字,皆領格字,宜用去聲。
【定格】
仄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仄仄(韻)。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韻)。仄平仄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例詞】
姜夔:暗香(仄韻)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張炎:紅情(仄韻)
無邊香色。記涉江自采,錦機雲密。剪剪紅衣,學舞波心舊曾識。一見依然似語,流水遠、幾回空憶。看亭亭、倒影窺妝,玉潤露痕濕。
閒立,翠屏側。愛向人弄芳,背酣斜日。料應太液,三十六宮土花碧。清興凌風更爽,無數滿汀洲如昔。泛片葉、煙浪裡,臥橫紫笛。

九九、長亭怨慢【長亭怨慢】
姜夔自度「中呂宮」曲。其小序云:「予頗喜自製曲,初率意為長短句,然後協以律,故前後闋多不同。桓大司馬(桓溫)云『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淒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此語予深愛之。」全闋九十七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五仄韻。
【定格】
仄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韻),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注】諸領格字定用去聲,前片第三韻是四言對句接以三字句緊束。
【例詞】
姜夔:長亭怨慢(仄韻)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環分付?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

一OO、雙雙燕【雙雙燕】
始見史達祖《梅溪集》,即以詠雙燕。九十八字,前片五仄韻,後片七仄韻。
【定格】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注】首句句式是一、二、一,中間兩字相連,等於辛棄疾《水龍吟》結句之「搵英雄淚」。前片第二句、後片第三句領格字例用去聲。
【例詞】
史達祖:雙雙燕•詠燕(仄韻)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並。還相雕樑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羽分開紅影。
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

一O一、宴山亭【宴山亭、燕山亭】
一作《燕山亭》。以趙佶詞為準。九十九字,前後片各五仄韻。
【定格】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中平平仄(韻)。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中中仄、中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趙佶:宴山亭•北行見杏花(仄韻)
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一O二、念奴嬌【念奴嬌、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
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壺中天》、《湘月》。元稹《連昌宮詞》自註:「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後,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於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見《元氏長慶集》卷二十四)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曲名本此。宋曲入「大石調」,復轉入「道調宮」,又轉入「高宮大石調」。此調音節高抗,英雄豪傑之士多喜用之。俞文豹《吹劍錄》稱:「學士(蘇軾)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亦其音節有然也。茲以《東坡樂府》為準,「憑高遠眺」一闋為定格,「大江東去」為變格。一百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其用以抒寫豪壯感情者,宜用入聲韻部。另有平韻一格,附著於後。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注】後片第三句變作「仄平平平仄(韻)」之上三、下二句式。
【變格一】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韻)。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韻)。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韻)。
【注】前片第二句九字,有作「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韻)」者,後片二三句有作「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者,第七、八句有作「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者。
【變格二】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韻)。
【例詞】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仄韻)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念奴嬌•中秋(仄韻)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裡,一聲吹斷橫笛。
黃庭堅:念奴嬌(仄韻)
斷虹霽雨,淨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淥?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李清照:念奴嬌(仄韻)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干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葉夢得:念奴嬌•中秋宴客,有懷壬午歲吳江長橋(仄韻)
洞庭波冷,望冰輪初轉,滄海沉沉。萬頃孤光雲陣卷,長笛吹破層陰。洶湧三江,銀濤無際,遙帶五湖深。酒闌歌罷,至今鼉怒龍吟。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期難尋。縹緲高城風露爽,獨倚危檻重臨。醉倒清尊,姮娥應笑,猶有向來心。廣寒宮殿,為予聊借瓊林。
朱敦儒:念奴嬌(仄韻)
插天翠柳,被何人推上,一輪明月?照我籐床涼似水,飛入瑤台瓊闕。霧冷笙簫,風輕環珮,玉鎖無人掣。閒雲收盡,海光天影相接。
誰信有藥長生?素娥新煉就,飛霜凝雪。打碎珊瑚,爭似看、仙桂扶疏橫絕。洗盡凡心,滿身清露,冷浸蕭蕭發。明朝塵世,記取休向人說。
朱敦儒:念奴嬌(仄韻)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蘋葉。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淒切。旋采芙蓉,重熏沉水,暗裡香交徹。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老來應免多情,還因風景好,愁腸重結。可惜良宵人不見,角枕蘭衾虛設。宛轉無眠,起來閒步,露草時明滅。銀河西去,畫樓殘角嗚咽。
朱敦儒:念奴嬌•垂虹亭(仄韻)
放船縱棹,趁吳江風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蕭蕭楓葉。萬頃琉璃,一輪金鑒,與我成三客。碧空寥廓,瑞星銀漢爭白。
深夜悄悄魚龍,靈旗收暮靄,天光相接。瑩澈乾坤,全放出、疊玉層冰宮闕。洗盡凡心,夢想都銷歇。胸中雲海,浩然猶浸明月。
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仄韻)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吸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笑,不知今夕何夕?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仄韻)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鏟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曲岸持觴,垂楊繫馬,此地曾輕別。樓空人去,舊遊飛燕能說。
聞道綺陌東頭,行人長見,簾底纖纖月。舊恨春江流未斷,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裡花難折。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
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仄韻)
危樓還望,歎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姜夔:念奴嬌(仄韻)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文天祥: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仄韻)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裡,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
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正為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衝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
姜夔:湘月(仄韻)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歎坐客、多少風流名勝。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一O三、繞佛閣【繞佛閣】
《清真集》入「大石調」,《夢窗詞集》入「夾鐘商」。一百字,前片八仄韻,後片六仄韻。
【定格】
仄平仄仄(韻),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韻)。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韻),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韻)。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周邦彥:繞佛閣•旅況(仄韻)
暗塵四斂,樓觀回出,高映孤館。清漏將短,厭聞夜久簽聲動書幔。桂華又滿,閒步露草,偏愛幽遠。花氣清婉。望中迤邐城陰度河岸。
倦客最蕭索,醉倚斜橋穿柳線。還似汴堤虹梁橫水面,看浪颭春燈,舟下如箭。此行重見。歎故友難逢,羈思空亂,兩眉愁、向誰舒展?

一O四、絳都春【絳都春】
《夢窗詞集》入「仙呂調」。茲以朱淑真詠梅詞為準。一百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前片第五句,後片第四句,皆以下句前四字與上句為對偶,與一般七言句有所不同。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中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中仄平平平平仄(韻),中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仄平中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例詞】
朱淑真:絳都春•梅(仄韻)
寒陰漸曉。報驛使探春,南枝開早。粉蕊弄香,芳臉凝酥瓊枝小。雪天分外精神好,向白玉堂前應到。化工不管,朱門閉也,暗傳音耗。
輕渺。盈盈笑靨,稱嬌面、愛學宮妝新巧。幾度醉吟,獨倚闌干黃昏後,月籠疏影橫斜照。更莫待、笛聲吹老。便須折取歸來,膽瓶插了。

一O五、桂枝香【桂枝香、疏簾淡月】
又名《疏簾淡月》。茲以王安石《臨川先生歌曲》為準。一百一字。前後片各五仄韻,宜用入聲部韻。前後片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中平,中中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仄中中、平平仄仄(韻)。仄中中平中,中中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中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王安石:桂枝香(仄韻)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芳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一O六、翠樓吟【翠樓吟】
姜夔自度「雙調」曲。其小序云:「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道其事;還吳,為予言之。興懷昔游,且傷今之離索也。」(見《白石道人歌曲》卷四)一百一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前後片第七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後片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式。
【定格】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姜夔:翠樓吟(仄韻)
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層樓高峙。看檻曲縈紅,簷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歎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一O七、霓裳中序第一【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所填「商調」曲。其小序云:「丙午歲,留長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黃帝鹽》、《蘇合香》;又於樂工故書中得《商調•霓裳曲》十八闋,皆虛譜無辭。按沈氏(括)《樂律》(《夢溪筆談》),《霓裳》『道調』,此乃『商調』。樂天詩(白居易《霓裳羽衣歌曲》)云:『散序六闋』,此特兩闋,未知孰是?然音節閑雅,不類今曲。予不暇盡作,作『中序』一闋,傳於世。予方羈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辭之怨抑也。」(見《白石道人歌曲》卷三,附曲譜)一百一字,前片七仄韻,後片八仄韻,例用入聲部韻。前片第四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平平仄仄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平仄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韻)。
【例詞】
姜夔:霓裳中序第一(仄韻)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歎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彷彿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跡,笛裡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飄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一O八、水龍吟【水龍吟、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
又名《龍吟曲》、《莊椿歲》、《小樓連苑》。《清真集》入「越調」。各家格式出入頗多,茲以歷來傳誦蘇、辛兩家之作為準。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又第九句第一字並是領格,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一字領下三字,較二、三句式收得有力。
【定格】
仄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中仄(增韻),仄平平、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變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韻)。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中仄(增韻),仄平平、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蘇軾:水龍吟(仄韻)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危柱哀弦,艷歌餘響,繞雲縈水。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空回首,煙波裡。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里。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雲夢南州,武昌東岸,昔游應記。料多情夢裡,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仄韻)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水龍吟•雁(仄韻)
露寒煙冷蒹葭老,天外征鴻寥唳。銀河秋晚,長門燈悄,一聲初至。應念瀟湘,岸遙人靜,水多菰米。乍望極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風驚起。
須信衡陽萬里,有誰家、錦書遙寄。萬重雲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仙掌月明,石頭城下,影搖寒水。念征衣未搗,佳人拂杵,有盈盈淚。
秦觀:水龍吟(仄韻)
小樓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
玉珮丁東別後,悵佳期、參差難又。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向人依舊。
晁補之:水龍吟•次韻林聖予惜春(仄韻)
問春何苦匆匆?帶風伴雨如馳驟。幽葩細萼,小園低檻,壅培未就。吹盡繁紅,占春長久,不如垂柳。算春常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間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輕辜、芳醪經口。那知自是,桃花結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來風味,春歸時候。縱樽前痛飲,狂歌似舊,情難依舊。
朱敦儒:水龍吟(仄韻)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辛棄疾:水龍吟•為韓南澗尚書壽,甲辰歲(仄韻)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鬥,對桐陰滿庭清晝。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綠野風塵,平泉草木,東山歌酒。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仄韻)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鱠,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辛棄疾:水龍吟(平仄韻)
聽兮清佩瓊瑤些,明兮鏡秋毫些。君無去此,流昏漲膩,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飲汝,寧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路險兮山高些,愧余獨處無聊些。冬槽春盎,歸來為我,制松醪些。其外芬芳,團龍片鳳,煮雲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樂,樂簞瓢些。
辛棄疾: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仄韻)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闌卻怕,風雷怒,魚龍慘。
峽束滄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
陳亮:水龍吟•春恨(仄韻)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春歸翠陌,平莎茸嫩,垂楊金淺。遲日催花,淡雲閣雨,輕寒輕暖。恨芳菲世界,遊人未賞,都付與,鶯和燕。
寂寞憑高念遠,向南樓一聲歸雁。金釵斗草,青絲勒馬,風流雲散。羅綬分香,翠綃封淚,幾多幽怨?正銷魂又是,疏煙淡月,子規聲斷。
劉克莊:水龍吟•自和己亥自壽(仄韻)
平生酷愛淵明,偶然一出歸來早。題詩信意,也書甲子,也書年號。陶侃孫兒,孟嘉甥子,疑狂疑傲。與柴桑樵牧,斜川魚鳥,同盟後,歸於好。
除了登臨吟嘯,事如天、莫相咨報。田園閑靜,市朝翻覆,回頭堪笑。節序催人,東籬把菊,西風吹帽。做先生處士,一生一世,不論資考。
王沂孫:水龍吟•落葉(仄韻)
曉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國淒涼早。蕭蕭漸積,紛紛猶墜,門荒徑悄。渭水風生,洞庭波起,幾番秋杪?想重崖半沒,千峰盡出,山中路,無人到。
前度題紅杳杳,溯宮溝、暗流空繞。啼螿未歇,飛鴻欲過,此時懷抱。亂影翻窗,碎聲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廬甚處?只應今夜,滿庭誰掃?

一O九、石州慢【石州慢、石州引】
一作《石州引》。《宋史•樂志》入「越調」。一百二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宜用入聲韻部,兩結句並用上一、下四句法。又有於後片第五、六兩句作上六、下四者,附為變格。
【定格】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注】前片第二、三句亦作「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變格】
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中仄平平,仄仄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例詞】
張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仄韻)
雨急雲飛,瞥然驚散,暮天涼月。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夢斷酒醒時,倚危檣清絕。
心折,長庚光怒,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兩宮何處?塞垣只隔長江,唾壺空擊悲歌缺。萬里想龍沙,泣孤臣吳越。
張元干:石州慢(仄韻)
寒水依痕,春意漸回,沙際煙闊。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天涯舊恨,試看幾許消魂?長亭門外山重疊。不盡眼中青,是愁來時節。
情切,畫樓深閉,想見東風,暗消肌雪。辜負枕前雲雨,尊前花月。心期切處,更有多少淒涼,慇勤留與歸時說。到得再相逢,恰經年離別。
賀鑄:石州引(仄韻)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闊。長亭柳蓓才黃,倚馬何人先折?煙橫水漫,映帶幾點歸鴻,平沙銷盡龍荒雪。猶記出關來,恰如今時節。
將發,畫樓芳酒,紅淚清歌,便成輕別。回首經年,杳杳音塵都絕。欲知方寸,共有幾許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結。憔悴一天涯,兩厭厭風月。

一一O、瑞鶴仙【瑞鶴仙】
《清真集》、《夢窗詞集》並入「高平調」。各家句豆出入頗多,茲列周邦彥、辛棄疾、張樞三格。一百零二字,前片七仄韻,後片六仄韻。第一格起句及結句倒數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式。第三格後片增一字。
【格一】
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韻)。
【格二】
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韻)。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格三】
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例詞】
周邦彥:瑞鶴仙(仄韻)
悄郊原帶郭,行路永、客去車塵漠漠。斜陽映山落,斂餘紅猶戀,孤城闌角。凌波步弱,過短亭、何用素約?有流鶯勸我,重解繡鞍,緩引春酌。
不記歸時早暮,上馬誰扶?醒眠朱閣。驚飆動幕。扶殘醉,繞紅藥。歎西園已是花深無地,東風何事又惡?任流光過卻,猶喜洞天自樂。
辛棄疾:瑞鶴仙•賦梅(仄韻)
雁霜寒透幕。正護月雲輕,嫩冰猶薄。溪奩照梳掠。想含香弄粉,艷妝難學。玉肌瘦弱,更重重、龍綃襯著。倚東風、一笑嫣然,轉盼萬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瑤池舊約,鱗鴻更仗誰托?粉蝶兒、只解尋桃覓柳,開遍南枝未覺。但傷心、冷落黃昏,數聲畫角。
張樞:瑞鶴仙(仄韻)
捲簾人睡起。放燕子歸來,商量春事。風光又能幾?減芳菲、都在賣花聲裡。吟邊眼底。被嫩綠、移紅換紫。甚等閒、半委東風,半委小橋流水。
還是。苔痕湔雨,竹影留雲,待晴猶未。蘭舟靜艤,西湖上、多少歌吹?粉蝶兒、守定落花不去,濕重尋香兩翅。怎知人、一點新愁,寸心萬里。

一一一、宴清都【宴清都】
《清真集》、《夢窗詞集》並入「中呂調」。茲以吳文英詞為準。一百二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後片第六句是上一、下三句式。
【定格】
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例詞】
吳文英:宴清都•連理海棠(仄韻)
繡幄鴛鴦柱,紅情密,膩雲低護秦樹。芳根兼倚,花梢鈿合,錦屏人妒。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障灩蠟、滿照歡叢,嫠蟾冷落羞度。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連鬢並軟,同心共結,向承恩處。憑誰為歌長恨?暗殿鎖秋燈夜語。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

一一二、齊天樂【齊天樂、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夢窗詞集》並入「正宮」(即「黃鐘宮」)。茲以姜詞為準,一百二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前片第七句、後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領格,例用去聲。亦有前後片首句有不用韻者。
【定格】
仄平平仄平平仄(增韻),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中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平仄仄(增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韻)。平平仄仄(韻)。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注】過片一作「平平平仄仄仄」,見王沂孫詞。
【例詞】
周邦彥:齊天樂(仄韻)
綠蕪雕盡台城路,殊鄉又逢秋晚。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深閣時聞裁剪。雲窗靜掩。歎重拂羅裀,頓疏花簟。尚有綀囊,露螢清夜照書卷。
荊江留滯最久,故人相望處,離思何限?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憑高眺遠。正玉液新芻,蟹螯初薦。醉倒山翁,但愁斜照斂。
姜夔:齊天樂(仄韻)
庾郎先自吟愁賦,淒淒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仄韻)
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憂心耿耿。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
王沂孫:齊天樂•螢(仄韻)
碧痕初化池塘草,熒熒野光相趁。扇薄星流,盤明露滴,零落秋原飛磷。練裳暗近。記穿流生涼,度荷分暝。誤我殘編,翠囊空歎夢無准。
樓陰時過數點,倚闌人未睡,曾賦幽恨。漢苑飄苔,秦陵墜葉,千古淒涼不盡。何人為省?但隔水餘暉,傍林殘影。已覺蕭疏,更堪秋夜永!
王沂孫:齊天樂•蟬(仄韻)
綠槐千樹西窗悄,厭厭晝眠驚起。飲露身輕,吟風翅薄,半剪冰綃誰寄?淒涼倦耳。漫重拂琴絲,怕尋冠珥。短夢深宮,向人猶自訴憔悴。
殘紅收盡過雨,晚來頻斷續,都是秋意。病葉難留,纖柯易老,空憶斜陽身世!窗明月碎。甚已絕餘香,尚遺枯蛻?鬢影參差,斷魂青鏡裡。
王沂孫:齊天樂(仄韻)
一襟餘恨宮魂斷,年年翠陰庭樹。乍咽涼柯,還移暗葉,重把離愁深訴。西窗過雨。怪瑤佩流空,玉箏調柱。鏡裡妝殘,為誰嬌鬢尚如許?
銅仙鉛淚似洗,歎移盤去遠,難貯零露。病翼驚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餘音更苦!甚獨抱清高,頓成淒楚。謾想薰風,柳絲千萬縷。

一一三、雨霖鈴【雨霖鈴】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雙調」。《樂府雜錄》:「《雨霖鈴》,明皇自西蜀返,樂人張野狐所制。」《碧雞漫志》卷五引《明皇雜錄》及《楊妃外傳》云:「帝幸蜀,初入斜谷,霖雨彌旬,棧道中聞鈴聲。帝方悼念貴妃,采其聲為《雨霖鈴曲》以寄恨。時梨園弟子惟張野狐一人,善篳篥,因吹之,遂傳於世。」《漫志》又稱:「今雙調《雨淋鈴慢》,頗極哀怨,真本曲遺聲。」一百三字,前後片各五仄韻,例用入聲部韻。前片第二、五句是上一、下三,第八句是上一、下四句式,第一字宜用去聲。
【定格】
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雨霖鈴(仄韻)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一一四、眉嫵【眉嫵、百宜嬌】
一名《百宜嬌》。《詞律》以王沂孫《碧山詞》為準,與《白石道人歌曲》過片處用短韻及結句用三、三句式,稍有出入。一百三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六仄韻。前片第一句,後片第二句及結尾倒數第二句所有第一字並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
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中仄,平仄平仄(韻)。中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韻)。
【例詞】
王沂孫:眉嫵•新月(仄韻)
漸新痕懸柳,澹彩穿花,依約破初暝。便有團圓意,深深拜、相逢誰在香徑?畫眉未穩,料素娥猶帶離恨。最堪愛、一曲銀鉤小,寶簾掛秋冷。
千古盈虧休問。歎漫磨玉斧,難補金鏡。太液池猶在,淒涼處、何人重賦清景?故山夜永,試待他窺戶端正。看雲外山河,還老桂花舊影。

一一五、永遇樂【永遇樂】
《樂章集》入「歇指調」。晁補之《琴趣外篇》卷一於「消息」之下註:「自過腔,即《越調永遇樂》。」茲以蘇、辛詞為準。一百四字,前後片各四仄韻。
【定格】
平仄平平,中平平仄,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平中仄,仄平中中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仄仄平平,中平平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韻)。中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韻)。
【例詞】
蘇軾:永遇樂(仄韻)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里。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淒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濉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迴廊曉月,也應暗記。
蘇軾: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仄韻)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歎。
李清照:永遇樂(仄韻)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仄韻)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劉辰翁:永遇樂(仄韻)
璧月初晴,黛雲遠澹,春事誰主?禁苑嬌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許!香塵暗陌,華燈明晝,長是懶攜手去。誰知道,斷煙禁夜,滿城似愁風雨。
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緗帙流離,風鬟三五,能賦詞最苦。江南無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誰知否?空相對、殘釭無寐,滿村社鼓。

一一六、二郎神【二郎神】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林鐘商」。徐伸詞名《轉調二郎神》。茲以柳詞為定格,一百四字,前後片各五仄韻。結尾倒數第三句第一字是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二郎神(仄韻)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一一七、拜星月慢【拜星月慢】
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入「般涉調」,《清真集》入「高平調」。一百四字,前片四仄韻,後片六仄韻。前片第五句及結句,後片第四句及結句皆上一、下四句式。
【定格】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周邦彥:拜星月慢(仄韻)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水盼蘭情,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誰知道、自到瑤台畔,眷戀雨潤雲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歎。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一一八、西河【西河】
《碧雞漫志》卷五引《脞說》:「大歷初,有樂工取古《西河長命女》加減節奏,頗有新聲。」又稱:「《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極奇古。」《清真集》入「大石」,當即此曲。一百五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韻,第三段五仄韻。
【定格】
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仄仄仄仄仄(韻)。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平仄(韻)。
【例詞】
周邦彥:西河•金陵懷古(仄韻)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郁蒼蒼、霧沉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一一九、西吳曲【西吳曲】
《詞譜》云:「調見《龍洲集》。」今所傳《龍洲詞》無之。可能為劉過自度,音節極蒼涼激楚,一百五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
【定格】
仄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韻)。仄仄仄(韻)。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
【例詞】
劉過:西吳曲•懷襄陽(仄韻)
說襄陽舊事重省。記銅駝巷陌醉還醒。笑鶯花別後,劉郎憔悴萍梗。倦客天涯,還買個西風輕艇。便欲訪騎馬山翁,問峴首那時風景。
楚王城裡,知幾度經過,摩挲故宮柳癭。漫吊景。冷煙衰草淒迷,傷心興廢,賴有陽春古郢。乾坤誰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盡英雄,腸斷劍鋒冷。

一二O、望遠行【望遠行】
唐教坊曲,原只小令,《金奩集》入「中呂宮」。北宋演為慢調,《樂章集》入「仙呂調」,又入「中呂調」,句豆小有出入。茲以「仙呂調」一曲為準。一百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五仄韻。結尾倒數第二句第一字是領格,宜去聲。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韻),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望遠行(仄韻)
長空降瑞,寒風剪、淅淅瑤花初下。亂飄僧捨,密灑歌樓,迤邐漸迷鴛瓦。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幽雅,乘興最宜訪戴,泛小棹、越溪瀟灑。皓鶴奪鮮,白鷴失素,千里廣鋪寒野。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別有瑤台瓊榭。放一輪明月,交光清夜。

一二一、疏影【疏影、綠意】
姜夔自度「仙呂宮」曲。張炎以詠荷葉,改名《綠意》。茲以姜詞為準。一百十字,前片五仄韻,後片四仄韻,例用入聲部韻。
【定格】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仄,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例詞】
姜夔:疏影(仄韻)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裡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裡,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張炎:綠意(仄韻)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褶。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笑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靜看、匹練秋光,倒瀉半湖明月。

一二二、摸魚兒【摸魚兒、摸魚子、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
一名《摸魚子》,又名《買陂塘》、《邁陂塘》、《雙蕖怨》。唐教坊曲。宋詞以晁氏《琴趣外篇》所收為最早,茲即取為準則。一百十六字,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前第四、後第五韻,定十字一氣貫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領下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可以不論。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
【定格】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中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韻),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韻)。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韻),平平平仄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韻)。平仄仄(韻),仄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韻)。仄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仄平仄(韻)。
【例詞】
晁補之:摸魚兒•東皋寓居(仄韻)
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東皋嘉雨新痕漲,沙觜鷺來鷗聚。堪愛處,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無人獨舞。任翠幄張天,柔茵藉地,酒盡未能去。
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儒冠曾把身誤。弓刀千騎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試覷,滿青鏡、星星鬢影今如許!功名浪語。便似得班超,封侯萬里,歸計恐遲暮。
辛棄疾:摸魚兒(仄韻)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恨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慇勤,畫簷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劉辰翁:摸魚兒•酒邊留同年徐雲屋(仄韻)
怎知他春歸何處?相逢且盡尊酒。少年裊裊天涯恨,長結西湖煙柳。休回首!但細雨斷橋,憔悴人歸後。東風似舊。問前度桃花,劉郎能記,花復認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正恁時候。深懷欲共歌聲滑,翻濕春衫半袖。空眉皺,看白髮尊前,已似人人有。臨分把手,歎一笑論文,清狂顧曲,此會幾時又?

一二三、賀新郎【賀新郎、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
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傳作以《東坡樂府》所收為最早,惟句豆平仄,與諸家頗多不合。因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一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淒郁,貴能各適物宜耳。
【定格】
中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仄平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中仄仄、平平中仄(韻)。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仄平仄(韻)。
【例詞】
蘇軾:賀新郎(仄韻)
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艷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
張元干:賀新郎(仄韻)
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崑崙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老易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
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雲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張元干:賀新郎(仄韻)
寄李伯紀丞相曳杖危樓去。斗垂天、滄波萬頃,月流煙渚。掃盡浮雲風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蘆深處。悵望關河空弔影,正人間鼻息鳴鼉鼓。誰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夢揚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謾暗澀銅華塵土。喚取謫仙平章看,過苕溪尚許垂綸否?風浩蕩,欲飛舉。
葉夢得:賀新郎(仄韻)
睡起流鶯語。掩蒼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寶扇重尋明月影,暗塵侵、上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
江南夢斷橫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綠,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為我,唱金縷?
辛棄疾:賀新郎(仄韻)
把酒長亭說。看淵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何處飛來林間鵲?蹙踏松梢殘雪,要破帽多添華髮。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兩三雁,也蕭瑟。
佳人重約還輕別。悵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斷車輪生四角,此地行人銷骨。問誰使君來愁絕?鑄就而今相思錯,料當初費盡人間鐵。長夜笛,莫吹裂。
辛棄疾:賀新郎•聽琵琶(仄韻)
鳳尾龍香撥。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記出塞、黃雲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弦解語,恨難說。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窗寒、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涼州哀徹。千古事、雲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辛棄疾: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仄韻)
綠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別。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
辛棄疾:賀新郎(仄韻)
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餘幾?白髮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東窗裡,想淵明、停雲詩就,此時風味。江左沉酣求名者,豈識濁醪妙理?回首叫雲飛風起。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劉過:賀新郎(仄韻)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說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料彼此魂銷腸斷。一枕新涼眠客舍,聽梧桐疏雨秋風顫。燈暈冷,記初見。
樓低不放珠簾卷。晚妝殘、翠蛾狼藉,淚痕流臉。人道愁來須殢酒,無奈愁深酒淺。但托意焦琴紈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楓葉俱淒怨。雲萬疊,寸心遠。
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仄韻)
北望神州路。試平章這場公事,怎生分付?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今把作握蛇騎虎。君去京東豪傑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談笑裡,定齊魯。
兩河蕭瑟惟狐兔。問當年祖生去後,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空目送,塞鴻去。
劉克莊:賀新郎•端午(仄韻)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綀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緻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糈。誰信騷魂千載後,波底垂涎角黍?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劉克莊:賀新郎•九日(仄韻)
湛湛長空黑。更那堪、斜風細雨,亂愁如織。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看浩蕩千崖秋色。白髮書生神州淚,盡淒涼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無跡。
少年自負凌雲筆。到而今、春華落盡,滿懷蕭瑟。常恨世人新意少,愛說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對黃花孤負酒,怕黃花也笑人岑寂。鴻北去,日西匿。
劉克莊:賀新郎•實之三和,有憂邊之語,走筆答之(仄韻)
國脈微如縷。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未必人間無好漢,誰與寬些尺度?試看取當年韓五。豈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驪山母。談笑起,兩河路。
少時棋柝曾聯句。歎而今、登樓攬鏡,事機頻誤。聞說北風吹面急,邊上衝梯屢舞。君莫道投鞭虛語。自古一賢能制難,有金湯便可無張許?快投筆,莫題柱。
蔣捷:賀新郎•懷舊(仄韻)
夢冷黃金屋。歎秦箏、斜鴻陣裡,素弦塵撲。化作嬌鶯飛歸去,猶認紗窗舊綠。正過雨荊桃如菽。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台湧起彈棋局。消瘦影,嫌明燭。
鴛樓碎瀉東西玉。問芳蹤、何時再展?翠釵難卜。待把宮眉橫雲樣,描上生綃畫幅。怕不是新來妝束。彩扇紅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一二四、蘭陵王【蘭陵王】
《碧雞漫志》卷四引《北齊史》及《隋唐嘉話》稱:「齊文襄之子長恭,封蘭陵王。與周師戰,嘗著假面對敵,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武士共歌謠之,曰《蘭陵王入陣曲》。今《越調•蘭陵王》,凡三段,二十四拍,或曰遺聲也。此曲聲犯正宮,管色用大凡字、大一字、勾字,亦名『大犯』。」《清真集》正入「越調」。毛幵《樵隱筆錄》:「紹興初,都下盛行周清真詠柳《蘭陵王慢》,西樓南瓦皆歌之,謂之《渭城三疊》。以周詞凡三換頭,至末段,聲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師能倚之以節歌者。」此曲音節,猶可於周詞反覆吟詠得之。一百三十字,分三段。第一段七仄韻,第二段五仄韻,第三段六仄韻,宜用入聲部韻。
【定格】
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仄(韻)。平仄(韻),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韻),仄平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韻)。
【注】四仄聲領格字皆用去聲。
【變格(上、去聲韻)】
仄平仄(韻)。平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韻)。平平仄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仄(韻)。平仄仄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仄(韻)。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韻)。
【例詞】
周邦彥:蘭陵王•柳(仄韻)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來歲去,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淒惻,恨堆積。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張元干:蘭陵王•春恨(仄韻)
卷珠箔,朝雨輕陰乍閣。闌干外、煙柳弄晴,芳草侵階映紅藥。東風妒花惡,吹落,梢頭嫩萼。屏山掩、沉水倦熏,中酒心情怕杯勺。
尋思舊京洛,正年少疏狂,歌笑迷著。障泥油壁催梳掠。曾馳道同載,上林攜手,燈夜初過早共約。又爭信飄泊?
寂寞,念行樂。甚粉淡衣襟,音斷絃索?瓊枝璧月春如昨。悵別後華表,那回雙鶴。相思除是,向醉裡,暫忘卻。
劉辰翁:蘭陵王•丙子送春(仄韻)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鞦韆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斗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
春去,誰最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里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咸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

一二五、六丑【六丑】
此周邦彥創作「中呂調」曲。據周密《浩然齋雅談》,邦彥曾對宋徽宗云:「此犯六調,皆聲之美者,然絕難歌。昔高陽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此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韻,後片九仄韻。例用入聲部韻,諸領格字並用去聲。
【定格】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韻)。仄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
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例詞】
周邦彥:六丑•薔薇謝後作(仄韻)
正單衣試酒,恨客裡、光陰虛擲。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為問花何在?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釵鈿墮處遺香澤。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最誰追惜?但蜂媒蝶使,時叩窗隔。
東園岑寂,漸蒙籠暗碧。靜繞珍叢底,成歎息。長條故惹行客。似牽衣待話,別情無極。殘英小、強簪巾幘。終不似、一朵釵頭顫裊,向人欹側。漂流處、莫趁潮汐。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

一二六、夜半樂【夜半樂】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中呂調」。段安節《樂府雜錄》:「明皇自潞州入平內難,半夜斬長樂門關,領兵入宮剪逆人,後撰此曲,名《還京樂》。」又有謂《夜半樂》與《還京樂》為二曲者。今以柳永詞為準。一百四十四字,分三段,前段、中段四仄韻,後段五仄韻。前段第四句是上一、下四句式。全曲格局開展,中段雍容不迫,後段則聲拍促數矣。
【定格】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夜半樂(仄韻)
凍雲黯淡天氣,扁舟一葉,乘興離江渚。渡萬壑千巖,越溪深處。怒濤漸息,樵風乍起,更聞商旅相呼,片帆高舉,泛畫鷁、翩翩過南浦。
望中酒旆閃閃,一簇煙村,數行霜樹,殘日下、漁人鳴榔歸去。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紗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語。
到此因念:繡閣輕拋,浪萍難駐。歎後約丁寧竟何據?慘離懷、空恨歲晚歸期阻,凝淚眼、杳杳神京路,斷鴻聲遠長天暮。

一二七、寶鼎現【寶鼎現】
始見康與之《順庵樂府》,即以康詞為準。一百五十七字,分三段,前段四仄韻,中段五仄韻,後段五仄韻。後附《須溪詞》為變格。
【定格】
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仄(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
【注】標領格字處是上一、下四或上一、下三句式,領格字用仄聲。
【變格】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韻)。
【注】標領格字處是上一、下四句式,領格字用仄聲。
【例詞】
康與之:寶鼎現(仄韻)
夕陽西下,暮靄紅溢,香風羅綺。乘麗景、華燈爭放,濃焰燒空連錦砌。睹皓月、浸嚴城如晝,花影寒籠絳蕊。漸掩映、芙蕖萬頃,迤邐齊開秋水。
太守無限行歌意,擁麾幢、光動珠翠。傾萬井、歌台舞榭,瞻望朱輪駢鼓吹。控寶馬、耀貔貅千騎,銀燭交光數里。似爛簇、寒星萬點,擁入蓬壺影裡。
來伴宴閣多才,環艷粉瑤簪朱履。恐看看丹詔,催奉宸遊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莫放笙歌起。任畫角、吹老寒梅,月滿西樓十二。
劉辰翁:寶鼎現(仄韻)
紅妝春騎,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盡樓台歌舞,習習香塵蓮步底。簫聲斷、約彩鸞歸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輦路喧闐且止?聽得念奴歌起。
父老猶記宣和事,抱銅仙、清淚如水。還轉盼沙河多麗。滉漾明光連邸第,簾影動、散紅光成綺。月浸葡萄十里。看往來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撲碎?
腸斷竹馬兒童,空見說、三千樂指。等多時、春不歸來,到春時欲睡。又說向燈前擁髻,暗滴鮫珠墜。便當日親見霓裳,天上人間夢裡。

一二八、鶯啼序【鶯啼序】
始見《夢窗詞集》及趙聞禮《陽春白雪》所載徐鼎之詞,入何宮調,無考。茲以夢窗詞為準。二百四十字,分四段,每段各四仄韻。
【定格】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韻)。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注】第一段第二句是上一、下四句式,諸領格字宜用去聲。
【例詞】
吳文英:鶯啼序(仄韻)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念羈情、遊蕩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繫馬,趁嬌塵軟霧。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漸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別後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記當時短楫桃根渡。青樓彷彿,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歎鬢侵半苧。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嚲鳳迷歸,破鸞慵舞。慇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平仄韻轉換格

一二九、南鄉子【南鄉子】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黃鐘宮」。二十七字,兩平韻,三仄韻。五代人詞略有增減字數者。南唐改作平韻體,《張子野詞》入「中呂宮」,重填一片,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宋以後多遵用之。
【格一】
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仄(韻)。
【格二】
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格三】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例詞】
歐陽炯:南鄉子(平仄韻)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裡住。
歐陽炯:南鄉子(平仄韻)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歐陽炯:南鄉子(平仄韻)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李珣:南鄉子(平仄韻)
蘭棹舉,水紋開,競攜籐籠採蓮來。回塘深處遙相見,邀同宴,綠酒一卮紅上面。
李珣:南鄉子(平仄韻)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游女帶香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李珣:南鄉子(平仄韻)
傾綠蟻,泛紅螺,閒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輕浪裡,閒遊戲,夾岸荔枝紅蘸水。
李珣:南鄉子(平仄韻)
漁市散,渡船稀,越南雲樹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李珣:南鄉子(平仄韻)
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馮延己:南鄉子(平韻)
細雨濕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回首鳳樓無限事,茫茫,鸞鏡鴛衾兩斷腸。
魂夢任悠揚,睡起楊花滿繡床。薄倖不來門半掩,斜陽,負你殘春淚幾行。
晏幾道:南鄉子(平韻)
新月又如眉,長笛誰教月下吹?樓倚暮雲初見雁,南飛,漫道行人雁後歸。
意欲夢佳期,夢裡關山路不知。卻待短書來破恨,應遲,還是涼生玉枕時。
蘇軾:南鄉子•送述古(平韻)
回首亂山橫,不見居人只見城。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來送客行?
歸路晚風清,一枕初寒夢不成。今夜殘燈斜照處,熒熒,秋雨晴時淚不晴。
蘇軾: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平韻)
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黃庭堅:南鄉子•重陽日,宜州城樓宴集,即席作(平韻)
諸將說封侯,短笛長歌獨倚樓。萬事盡隨風雨去,休休,戲馬台南金絡頭。
催酒莫遲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頭上笑,羞羞,白髮簪花不解愁。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平韻)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一三O、蕃女怨【蕃女怨】
《金奩集》入「南呂宮」。三十一字,四仄韻,兩平韻。
【定格】
仄平平仄平仄仄(韻),仄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蕃女怨(平仄韻)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一三一、調笑令【調笑令、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
又名《古調笑》、《宮中調笑》、《調嘯詞》、《轉應曲》。《樂苑》入「雙調」。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打嫌《調笑》易,飲訝《卷波》遲。」自註:「拋打曲有《調笑令》,飲酒麴有《卷白波》。」三十二字,四仄韻,兩平韻,兩疊韻。平仄韻遞轉,難在平韻再轉仄韻時,二言疊句必須用上六言的最後兩字倒轉為之,所以又名《轉應曲》。唐詞格式全同,惟句中平仄頗多出入,茲以韋應物一首為準,與舉例中兼采王建、戴叔倫諸作,藉資比較。北宋以後,多用不轉韻格。三十八字,七仄韻,聯章成「轉踏」,藉以演唱故事。茲附列為變格。
【定格】
平仄(韻),【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平(韻)。平仄(韻),【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韻)。
【變格】
平仄(韻),仄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例詞】
王建:宮中調笑(平仄韻)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王建:宮中調笑(平仄韻)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韋應物:調嘯詞(平仄韻)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韋應物:調嘯詞(平仄韻)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戴叔倫:轉應曲(平仄韻)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北山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蘆笳一聲愁絕。

一三二、昭君怨【昭君怨、宴西園、一痕沙】
又名《宴西園》、《一痕沙》。四十字,全闋四換韻,兩仄兩平遞轉,上下片同。
【定格】
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例詞】
萬俟詠:昭君怨(平仄韻)
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
莫把闌干頻倚,一望幾重煙水。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楊萬里:昭君怨•荷雨(平仄韻)
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
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

一三三、菩薩蠻【菩薩蠻、子夜歌、重疊金】
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宋史•樂志》、《尊前集》、《金奩集》並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唐蘇鶚《杜陽雜編》:「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瓔珞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見《詞譜》卷五引)據此,知其調原出外來舞曲,輸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後。但開元時人崔令欽所著《教坊記》中已有此曲名,可能這種舞隊前後不止一次輸入中國。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平仄遞轉,情調由緊促轉低沉,歷來名作最多。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例詞】
李白:菩薩蠻(平仄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梯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
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燈在月朧明,覺來聞曉鶯。
玉鉤褰翠幕,妝淺舊眉薄。春夢正關情,鏡中蟬鬢輕。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玉樓明月長相憶,柳絲裊娜春無力。門外草萋萋,送君聞馬嘶。
畫羅金翡翠,香燭銷成淚。花落子規啼,綠窗殘夢迷。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溫庭筠:菩薩蠻(平仄韻)
南園滿地堆輕絮,愁聞一霎清明雨。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無言勻睡臉,枕上屏山掩。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
韋莊:菩薩蠻(平仄韻)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
琵琶金翠羽,弦上黃鶯語。勸我早歸家,綠窗人似花。
韋莊:菩薩蠻(平仄韻)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雙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菩薩蠻(平仄韻)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
韋莊:菩薩蠻(平仄韻)
勸君今夜須沉醉,樽前莫話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須愁春漏短,莫訴金盃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韋莊:菩薩蠻(平仄韻)
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
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
尹鶚:菩薩蠻(平仄韻)
隴雲暗合秋天白,俯窗獨坐窺煙陌。樓際角重吹,黃昏方醉歸。
荒唐難共語,明日還應去。上馬出門時,金鞭莫與伊。
張先:菩薩蠻(平仄韻)
憶郎還上層樓曲,樓前芳草年年綠。綠似去時袍,回頭風袖飄。
郎袍應已舊,顏色非長久。惜恐鏡中春,不如花草新。
張先:菩薩蠻(平仄韻)
牡丹含露真珠顆,美人折向簾前過。含笑問檀郎:花強妾貌強?
檀郎故相惱,剛道花枝好。花若勝如奴,花還解語無?
張先:菩薩蠻(平仄韻)
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江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
王安石:菩薩蠻(平仄韻)
數家茅屋閒臨水,輕衫短帽垂楊裡。今日是何朝?看余度石橋。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來晚。何物最關情?黃鸝一兩聲。
陳師道:菩薩蠻•七夕(平仄韻)
行雲過盡星河爛,爐煙未斷蛛絲滿。想得兩眉顰,停針憶遠人。
河橋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間長別離。
趙令畤:菩薩蠻(平仄韻)
輕鷗欲下春塘浴,雙雙飛破春煙綠。兩岸野薔薇,翠籠薰繡衣。
憑船閒弄水,中有相思意。憶得去年時,水邊初別離。
舒但:菩薩蠻(平仄韻)
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去住若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魏夫人:菩薩蠻(平仄韻)
溪山掩映斜陽裡,樓台影動鴛鴦起。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魏夫人:菩薩蠻(平仄韻)
紅樓斜倚連溪曲,樓前溪水凝寒玉。蕩漾木蘭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嬌欲語,笑入鴛鴦浦。波上暝煙低,菱歌月下歸。
蘇庠:菩薩蠻•宜興作(平仄韻)
北風振野雲平屋,寒溪淅淅流冰谷。落日送歸鴻,夕嵐千萬重。
荒陂垂斗柄,直北鄉山近。何必苦言歸?石亭春滿枝。
陳克:菩薩蠻(平仄韻)
赤欄橋盡香街直,籠街細柳嬌無力。金碧上青空,花晴簾影紅。
黃衫飛白馬,日日青樓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塵。
陳克:菩薩蠻(平仄韻)
綠蕪牆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呂本中:菩薩蠻(平仄韻)
高樓只在斜陽裡,春風淡蕩人聲喜。攜客不嫌頻,使君如酒醇。
花光人不會,月色須君醉。月色與花光,共成今夜長。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平仄韻)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東北是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朱淑真:菩薩蠻(平仄韻)
山亭水榭秋方半,鳳幃寂寞無人伴。愁悶一番新,雙蛾只暗顰。
起來臨繡戶,時有疏螢度。多謝月相憐,今宵不忍圓。

一三四、更漏子【更漏子】
《尊前集》入「大石調」,又入「商調」。《金奩集》入「林鐘商調」。四十六字,前片兩仄韻,兩平韻,後片三仄韻,兩平韻。亦有過片不用韻者,平仄與上片全同。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平中仄(韻),中平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中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韻)。
【例詞】
溫庭筠:更漏子(平仄韻)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
香霧薄,透簾幕,惆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不知。
溫庭筠:更漏子(平仄韻)
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
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溫庭筠:更漏子(平仄韻)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晏幾道:更漏子(平仄韻)
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輕,流鶯三兩聲。
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賀鑄:更漏子•獨倚樓(平仄韻)
上東門,門外柳,贈別每煩纖手。一葉落,幾番秋,江南獨倚樓。
曲闌干,凝佇久,薄暮更堪搔首!無際恨,見閒愁,侵尋天盡頭。

一三五、喜遷鶯【喜遷鶯、鶴沖天、萬年枝、喜遷鶯令、燕歸梁】
又名《鶴沖天》、《萬年枝》、《喜遷鶯令》、《燕歸梁》。《金奩集》入「黃鐘宮」。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仄韻,兩平韻。
琴按:蔣捷詞(我夢唐宮春晝遲)未收入《格律》原書,錄於《名家詞選》。梅氏曰:蔣捷詞恐怕就是《燕歸梁》而不是《喜遷鶯》,確實有「燕歸梁」這個詞牌名,查詞學詞典,說《喜遷鶯》原有小令長調兩體,別名有「燕歸來」而不是「燕歸梁」,這裡不知是不是龍先生弄錯了。
【定格】
中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平中仄(韻),平中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馮延己:喜遷鶯(平仄韻)
宿鶯啼,鄉夢斷,春樹曉朦朧。殘燈和燼閉朱櫳,人語隔屏風。
香已寒,燈已絕,忽憶去年離別:石城花雨倚江樓,波上木蘭舟。
李煜:喜遷鶯(平仄韻)
曉月墜,宿雲微,無語枕頻攲。夢迴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餘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
蔣捷:燕歸梁•風蓮(平韻)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雲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迴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吹。

一三六、清平樂【清平樂、憶蘿月、醉東風】
又名《憶蘿月》、《醉東風》。《宋史•樂志》入「大石調」,《金奩集》、《樂章集》並入「越調」。《尊前集》載有李白詞四首,恐不可信。茲以李煜詞為準。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後片三平韻。
【定格】
中平中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中仄中平中仄(韻)。
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韻)。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韻)。
【例詞】
韋莊:清平樂(平仄韻)
野花芳草,寂寞關山道。柳吐金絲鶯語早,惆悵香閨暗老!
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
韋莊:清平樂(平仄韻)
鶯啼殘月,繡閣香燈滅。門外馬嘶郎欲別,正是落花時節。
妝成不畫蛾眉,含愁獨倚金扉。去路香塵莫掃,掃即郎去歸遲。
馮延己:清平樂(平仄韻)
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
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李煜:清平樂(平仄韻)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晏殊:清平樂(平仄韻)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晏殊:清平樂(平仄韻)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王安國:清平樂•春晚(平仄韻)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梨花。
晏幾道:清平樂(平仄韻)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後錦書休寄,畫樓雲雨無憑。
黃庭堅:清平樂(平仄韻)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賀鑄:清平樂(平仄韻)
林皋葉脫,樓下清江闊。船裡琵琶金捍撥,彈斷麼弦再抹。
夜潮洲渚生寒,城頭星斗闌干。忍話舊遊新夢,三千里外長安!
孫道絢:清平樂•雪(平仄韻)
悠悠颺颺,做盡輕模樣。夜半蕭蕭窗外響,多在梅邊竹上。
朱樓向曉簾開,六花片片飛來。無奈熏爐煙霧,騰騰扶上金釵。
呂本中:清平樂•柳塘書事(平仄韻)
柳塘新漲,艇子操雙槳。閒倚曲欄成悵望,是處春愁一樣。
傍人幾點飛花,夕陽又送棲鴉。試問畫樓西畔,暮雲恐近天涯。
辛棄疾:清平樂(平仄韻)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平仄韻)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辛棄疾:清平樂•題上盧橋(平仄韻)
清溪奔快,不管青山礙。千里盤盤平世界,更著溪山襟帶。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此地居然形勝,似曾小小興亡!
朱淑真:清平樂(平仄韻)
惱煙撩露,留我須臾住。攜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黃梅細雨。
嬌癡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台。
張炎:清平樂(平仄韻)
候蛩淒斷,人語西風岸。月落平沙江似練,望盡蘆花無雁。
暗教愁損蘭成,可憐夜夜關情。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張炎:清平樂(平仄韻)
采芳人杳,頓覺游情少。客裡看春多草草,總被詩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三月休聽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一三七、憶餘杭【憶餘杭】
見《逍遙詞》,宋初潘閬所作。因憶西湖諸勝,故名《憶餘杭》。四十九字,前片兩平韻,後片兩仄韻,兩平韻。
【定格】
平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仄仄平仄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韻)。
【例詞】無

一三八、河瀆神【河瀆神】
唐教坊曲。花庵《唐宋諸賢絕妙詞選》云:「唐詞多緣題,所賦《河瀆神》則詠祠廟。」茲以孫光憲作為準。四十九字,前片四平韻,後片四仄韻。
【定格】
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韻)。
【例詞】
孫光憲:河瀆神(平仄韻)
江上草芊芊,春晚湘妃廟前。一方卵色楚南天,數行斜雁聯翩。
獨倚朱闌情不極,魂斷終朝相憶。兩槳不知消息,遠汀時起鸂鶒。

一三九、河傳【河傳】
《碧雞漫志》卷四引《脞說》云:「《水調河傳》,煬帝將幸江都時所制,聲韻悲切。」《漫志》又稱:「《河傳》唐詞,存者二。其一屬『南呂宮』,凡前段平韻,後仄韻。其一乃今《怨王孫》曲,屬『無射宮』。以此知煬帝所制《河傳》,不傳已久。然歐陽永叔(修)所集詞內,《河傳》附『越調』。亦《怨王孫》曲。今世《河傳》乃『仙呂調』,皆令也。」《金奩集》所收令詞並入「南呂宮」,《樂章集》入「仙呂調」。唐宋人所作令詞,句豆韻腳,極不一致。但前後兩片皆前仄韻,後平韻,平仄互換,則大抵相同耳。茲選兩格:一為五十五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後片三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四字,前片四仄韻,三平韻,後片三仄韻,四平韻。
【格一】
平仄(韻),平仄(韻)。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格二】
平仄(韻),平仄(韻)。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韻),仄仄平(韻),仄平(韻),仄平平仄平(韻)。
【例詞】
顧夐:河傳(平仄韻)
棹舉,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處?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鷓鴣相逐飛。
天涯離恨江聲咽,啼猿切,此意向誰說?倚蘭橈,獨無聊,魂銷,小爐香欲焦。
李珣:河傳(平仄韻)
去去!何處?迢迢巴楚,山水相連。朝雲暮雨,依舊十二峰前,猿聲到客船。
愁腸豈異丁香結?因離別,故國音書絕。想佳人花下,對明月春風,恨應同。
李珣:河傳(平仄韻)
春暮,微雨。送君南浦,愁斂雙蛾。落花深處,啼鳥似逐離歌,粉檀珠淚和。
臨流更把同心結,情更咽,後會何時節?不堪回首,相望已隔汀洲,櫓聲幽。
辛棄疾:河傳•效花間體(平仄韻)
春水,千里。孤舟浪起,夢攜西子。覺來村巷夕陽斜。幾家?短牆紅杏花。
晚雲做造些兒雨。折花去,岸上誰家女?太狂顛!笑那邊,柳綿,被風吹上天。

一四O、虞美人【虞美人】
唐教坊曲。《碧雞漫志》卷四:「《脞說》稱起於項籍『虞兮』之歌。予謂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於當時,非也。」又稱:「舊曲三,其一屬『中呂調』,其一屬『中呂宮』,近世又轉入『黃鐘宮』。」茲取兩格,一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兩平韻。一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三平韻。
【格一】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格二】
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例詞】
顧夐:虞美人(平仄韻)
深閨春色勞思想,恨共春蕪長。黃鸝嬌囀?芳妍,杏枝如畫倚輕煙,鎖窗前。
憑欄愁立雙蛾細,柳影斜搖砌。玉郎還是不還家。教人魂夢逐楊花,繞天涯。
李煜:虞美人(平仄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依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虞美人(平仄韻)
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燭明香暗畫堂深,滿鬢青霜殘雪思難任。
晏幾道:虞美人(平仄韻)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羅衣著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弦,猶有兩行閒淚寶箏前。
晏幾道:虞美人(平仄韻)
疏梅月下歌金縷,憶共文君語:更誰情淺似春風?一夜滿枝新綠替殘紅。
蘋香已有蓮開信,兩槳佳期近。採蓮時節定來無?醉後滿身花影倩人扶。
蘇軾: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平仄韻)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尊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裡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平仄韻)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李廌:虞美人(平仄韻)
玉欄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
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
舒但:虞美人•寄公度(平仄韻)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欄看。
浮生只合樽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葉夢得:虞美人•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平仄韻)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花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慇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陳與義:虞美人•大光祖席,醉中賦長短句(平仄韻)
張帆欲去仍搔首,更醉君家酒。吟詩日日待春風,及至桃花開後卻匆匆。
歌聲頻為行人咽,記著樽前雪。明朝酒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
陳亮:虞美人•春愁(平仄韻)
東風蕩颺輕雲縷,時送蕭蕭雨。水邊台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繡,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劉辰翁:虞美人•春曉(平仄韻)
輕衫倚望春晴穩,雨壓青梅損。皺綃池影泛紅蔫,看取斷雲來去似爐煙。
愁春來暮仍愁暮,受卻寒無數。年來無地買花栽,向道明年花信莫須來。
蔣捷:虞美人•聽雨(平仄韻)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無名氏:虞美人•依曾布夫人魏氏《虞美人草行》改作(平仄韻)
帳前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手中蓮鍔凜秋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平仄韻通葉格

一四一、西江月【西江月、步虛詞、江月令】
又名《步虛詞》、《江月令》。唐教坊曲,《樂章集》、《張子野詞》並入「中呂宮」。清季敦煌發現唐琵琶譜,猶存此調,但虛譜無詞。茲以柳永詞為準。五十字,上下片各兩平韻,結句各葉一仄韻。沈義父《樂府指迷》:「《西江月》起頭押平聲韻,第二、第四句就平聲切去,押側聲韻,如平韻押『東』字,側聲須押『董』字、『凍』字方可。」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中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中仄(韻)。
【例詞】
柳永:西江月(平仄韻)
鳳額繡簾高卷,獸環朱戶頻搖。兩竿紅日上花梢,春睡厭厭難覺。
好夢狂隨飛絮,閒愁濃勝香醪。不成雨暮與雲朝,又是韶光過了。
張孝祥:西江月•丹陽湖(平仄韻)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平仄韻)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遣興(平仄韻)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鬆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一四二、醉翁操【醉翁操】
琴曲,屬「正宮」。沈遵創作,蘇軾始創為填詞。其序云:「琅琊幽谷,山川奇麗,泉鳴空澗,若中音會。醉翁喜之,把酒臨聽,輒欣然忘歸。既去十餘年,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往游,以琴寫其聲,曰《醉翁操》,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知琴者以為絕倫。然其有聲而無其辭,翁雖為作歌,而與琴聲不合。又依《楚辭》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辭以制曲。雖粗合韻度,而琴聲為詞所繩約,非天成也。後三十餘年,翁既捐館舍,遵亦沒久矣。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閒,特妙於琴。恨此曲之無詞,乃譜其聲。而請東坡居士以補之雲。」(見《東坡樂府》卷二)九十一字,前片十平韻,後片七平韻,一仄韻。
【定格】
平平(韻),平平(韻),平平(韻)。仄平平(韻),平平(韻),平平仄平平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韻),平仄平(韻)。仄仄仄平平(韻),仄仄平仄平仄平(韻)。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韻)。平仄平平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韻),平平平仄平(韻)。平平平平平(韻),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蘇軾:醉翁操(平仄韻)
琅然,清圜,誰彈?響空山,無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風露娟娟,人未眠。荷蕢過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賢!
醉翁嘯詠,聲和流泉。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巔,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在人間,拭聽徽外三兩弦。

一四三、渡江雲【渡江雲、三犯渡江雲】
又名《三犯渡江雲》。《清真集》入「小石調」。一百字,前後片各四平韻,後片第四句為上一、下四之句法,必須押一同部仄韻。
【定格】
中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韻)。平平仄仄,仄中中、中仄平平(韻)。平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韻)。
平平(韻),平平中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中仄(韻)。平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韻)。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中、平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周邦彥:渡江雲(平仄韻)
晴嵐低楚甸,暖回雁翼,陣勢起平沙。驟驚春在眼,借問何時,委曲到山家。塗香暈色,盛粉飾、爭作妍華。千萬絲、陌頭楊柳,漸漸可藏鴉。
堪嗟,清江東注,畫舸西流,指長安日下。愁宴闌、風翻旗尾,潮濺烏紗。今宵正對初弦月,傍水驛、深艤蒹葭。沉恨處,時時自剔燈花。
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一再逢春,回憶西杭,渺然愁思(平仄韻)
山空天入海,倚樓望極,風急暮潮初。一簾鳩外雨,幾處閒田,隔水動春鋤。新煙禁柳,想如今、綠到西湖。猶記得、當年深隱,門掩兩三株。
愁餘,荒洲古漵,斷梗疏萍,更漂流何處?空自覺、圍羞帶減,影怯燈孤。長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書縱遠,如何也都無。

一四四、曲玉管【曲玉管】
唐教坊曲。《樂章集》入「大石調」。一百五字,前片兩仄韻,四平韻,同部互協,後片三平韻。
【定格】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柳永:曲玉管(平仄韻)
隴首雲飛,江邊日晚,煙波滿目憑闌久。立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別來錦字終難偶。斷雁無憑,冉冉飛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當初,有多少幽歡佳會,豈知聚散難期,翻成雨恨雲愁!阻追游。每登山臨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場消黯,永日無言,卻下層樓。

一四五、哨遍【哨遍】
一作《稍遍》,始見《東坡詞》。其小序云:「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既治東坡,築雪堂於上,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辭》,稍加檃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僮歌之,時相從於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汲古閣本《東坡詞》於《稍遍》後附小註:「其詞蓋世所謂『般瞻』之《稍遍》也。『般瞻』,龜茲語也,華言為五聲,蓋羽聲也,於五音之次為第五。今世作『般涉』,誤矣。《稍遍》三疊,每疊加促字,當為『稍』,讀去聲。世作『哨』,或作『涉』,皆非是。」明曼山館本《東坡先生詩余》注同。元刊《東坡樂府》及《稼軒長短句》則皆作《哨遍》。各家句豆平仄,頗有出入,殆由「每疊加促字」較有伸縮餘地耳。茲以蘇詞一闋為準。二百三字,仍依各本只分兩段。前段五仄韻,四平韻,後段五平韻,八仄韻,同部參差錯葉。《康熙詞譜》謂:「其體頗近散文」。
【定格】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平平仄(韻)。仄仄平(韻),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平(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韻)。仄仄平仄仄仄仄平(韻)。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韻)。
【例詞】
蘇軾:哨遍(平仄韻)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嗟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閉柴扉,策杖看孤雲暮鴻飛,雲出無心,鳥倦知返,本非有意。
噫!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內復幾時?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誰計?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乘流、遇坎還止。
辛棄疾:哨遍•用前秋水觀韻(平仄韻)
一壑自專,五柳笑人,晚乃歸田裡。問誰知:幾者動之微。望飛鴻冥冥天際。論妙理,濁醪正堪長醉。從今自釀躬耕米。嗟美惡難齊,盈虛如代,天耶何必人知!試回頭五十九年非,似夢裡歡娛覺來悲。夔乃憐蚿,谷亦亡羊,算來何異?
嘻!物諱窮時,豐狐文豹罪因皮。富貴非吾願,皇皇乎欲何之。正萬籟都沉,月明中夜,心彌萬里清如水。卻自覺神遊,歸來坐對,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時魚鳥忘情喜,會我已忘機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視。非魚濠上遺意,要是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慚海若,大小均為水耳。世間喜慍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

平仄韻錯葉格

一四六、荷葉杯【荷葉杯】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雙調」。單調小令,二十三字。溫庭筠體以兩平韻為主,四仄韻轉換錯葉。韋莊體重填一片,增四字,以上下片各三平韻為主,錯葉二仄韻。
【定格】
中仄中平平仄(韻),平仄(韻),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韻),平仄(韻),仄平平(韻)。
【變格】
中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平仄(韻),平仄(韻),平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荷葉杯(平仄韻)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韋莊:荷葉杯(平仄韻)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
閒掩翠屏金鳳,殘夢,羅幕畫堂空。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
韋莊:荷葉杯(平仄韻)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一四七、定西番【定西番】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高平調」。三十五字,前後片四平韻為主,三仄韻錯葉。
【定格】
中仄中平中仄(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韻)。中仄中平中仄(韻),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定西番(平仄韻)
漢使昔年離別,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關春雪,雁來人不來。羌笛一聲愁絕,月徘徊。

一四八、相見歡【相見歡、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
一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唐教坊曲。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過片處錯葉兩仄韻,兩結九言,宜於第二字略豆,舊譜分作六言、三言兩句,不盡適合。
琴按:梅氏曰趙令疇詞(樓上縈簾弱絮)當是《烏夜啼》而非《相見歡》之別名。據《唐宋詞鑒賞辭典》後附《詞牌簡介》,《烏夜啼》亦是唐教坊曲,又名《聖無憂》,平韻四十七字,又有四十八字體,或名《錦堂春》。其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趙作殆為四十八字體之《錦堂春》(《烏夜啼》)乎?
【定格】
中平中仄平平(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中中仄(韻),中平仄(韻),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韻)。
【例詞】
朱敦儒:相見歡(平仄韻)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
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
李煜:烏夜啼(平仄韻)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常恨朝來寒重晚來風!
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李煜:烏夜啼(平仄韻)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趙令畤:烏夜啼•春思(平韻)
樓上縈簾弱絮,牆頭礙月低花。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鴉。
舞鏡鸞衾翠減,啼朱鳳蠟紅斜。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涯。

一四九、上行杯【上行杯】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歇指調」。三十八字,依孫光憲體,以兩平韻為主,五仄韻兩部錯葉。
【定格】
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韻)。仄平平,平仄仄(增韻),仄仄(增韻),平仄(韻),平仄平平(韻)。
【注】第三、四、八句仄韻葉同一韻部,第六、七句仄韻換葉另一仄韻。
【例詞】
孫光憲:上行杯(平仄韻)
草草離亭鞍馬,從遠道、此地分襟。燕宋秦吳千萬里,無辭一醉。野棠開,江草濕,佇立,沾泣,征騎駸駸。

一五O、酒泉子【酒泉子】
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高平調」。茲依溫庭筠體。四十一字,全闋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定格】
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仄(韻)。仄平平(韻)。
【例詞】
溫庭筠:酒泉子(平仄韻)
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
一雙嬌燕語雕樑,還是去年時節。綠陰濃,芳草歇,柳花狂。
孫光憲:酒泉子(平仄韻)
空磧無邊,萬里陽關道路。馬蕭蕭,人去去,隴雲愁。
香貂舊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綺羅心,魂夢隔,上高樓。
馮延己:酒泉子(平仄韻)
芳草長川,柳映危橋橋下路。歸鴻飛,行人去,碧山邊。
風微煙澹雨蕭然,隔岸馬嘶何處?九迴腸,雙臉淚,夕陽天。

一五一、定風波【定風波、定風波令】
一作《定風波令》。唐教坊曲,《張子野詞》入「雙調」,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韻,錯葉二仄韻,下片二平韻,錯葉四仄韻。《樂章集》演為慢詞,一入「雙調」,一入「林鐘商」,並全用仄韻。茲附九十九字一種,前片六仄韻,後片七仄韻。
【定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韻),平仄(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注】本詞三換仄韻,可分葉不同部韻。
【長調】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韻)。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韻)。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韻)。
仄平仄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仄(韻)。平仄(韻)。仄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例詞】
柳永:定風波(仄韻)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麼,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閒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蘇軾:定風波(平仄韻)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定風波(平仄韻)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黃庭堅:定風波(平仄韻)
萬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終日似乘船。及至重陽天也霽,催醉,鬼門關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猶氣岸,君看,幾人黃菊上華顛?戲馬台南追兩謝,馳射,風流猶拍古人肩。

一五二、最高樓【最高樓】
南宋後作者較多,茲以《稼軒長短句》為準。八十一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三平韻,過片錯葉二仄韻,體勢輕鬆流美,漸開元人散曲先河。
【定格】
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韻),中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仄平平(韻)。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例詞】
辛棄疾:最高樓•醉中有索四時歌,為賦(平仄韻)
長安道,投老倦游歸。七十古來稀。藕花雨濕前湖夜,桂枝風淡小山時。怎消除?須殢酒,更吟詩。
也莫向、竹邊孤負雪。也莫向、柳邊孤負月。閒過了,總成癡。種花事業無人問,惜花情緒只天知。笑山中,雲出早,鳥歸遲。


===========================================================================
詞牌正格 http://bbs.china-shufa.com/forumdisplay.php?fid=307
秋然齋 


定格凡例·入博必讀

按,網絡詞牌參照處尤為紛沓,良莠不齊。故此,本詞譜參照歷代諸多優秀詞譜,依欽定詞譜排序式,按詞牌字數多寡(次序不定)集合所成,目前尚無具體分類,有待日後編輯成冊。
詞牌考證通常列序
:一、詞牌名;二、詞牌源考;三、定格及變體;四、例詞。
詞譜錄入時,統一使用符號:「○」標示平聲;「●」標示仄聲;「⊙」標示應平可仄;「◎」標示應仄可平;「△」標示平韻;「▲」標示仄韻;「d」標示句讀(通常不用);葉韻另作標示;「「」」標示對仗之處。
另,「□」標標詞例中缺字者;「◆」標示校對過程中的考注、疑評。
按,如有參考、轉引之處,自當註明出處,若涉嫌侵權,告知即改。
閒話雜絮
試問:泱泱中華,誰人不以秉承上下五千之文化為傲事;可如今,又有幾人能切實反省文化之流失,並引為憾事呢?想當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舉傾國之力,助得陳廷敬、紀昀(字曉嵐)等人修纂《四庫全書》,雙雙名揚千古。中有《欽定詞譜》,羅列古今詞調凡八百餘,不至於散落無考,實今日華人之幸也。
想我舞墨(號秋然齋)一介布衣,上不敢自號先生,下不敢自稱儒士,只因生平所好,故時常與業餘閒暇,習作古典詩詞曲賦與一二而自娛耳。然世事多有偶然,余與按律填詞之餘,常因校對格律而導致詞作半途而廢(初因所見所感起句,後因格律煩絮不一所累,終難成曲);此故,有心借助今日通達之網路,重正《欽定詞譜》並引以為雅事(常有非難之詞,以某為多事、竊書之流)。
常因自身具備卓絕的勇氣和堅忍的毅力,引以自豪;可更多的時候,只有無奈和委屈。我本不想這麼說,人皆云:學術素來與寂寞為伍。然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吾今日勞苦心力,無有半毫潤筆之資,亦無何人(機構)資助一二,純屬個人興致使然耳。所耗心神骨血,他朝能否付梓,尚不得而知;如若不能,平生憾事也。吾雖以風雅自居,吾亦非世外高人,可辟五穀。且今人依我之定格,而不作腳注一二,寒心甚也。謹此志之。


詞牌正格·歸字謠
一、詞牌名
《歸字謠》,蔡伸詞名《蒼梧謠》,周玉晨詞名《十六字令》,有刻《歸梧謠》者,誤。
平韻格,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
二、正格
歸。獵獵薰風捲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 ◎●○○◎●△ ○○● ⊙●●○△
按,張詞別首第二句(十萬人家兒樣啼),兒字平聲。蔡詞第二句(休使圓蟾照客眠),休字平聲;第四句(桂影自嬋娟),桂字仄聲。譜內平仄據此。
三、變格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 ●●○○●●△ ○⊙● ◎◎◎⊙△
按,毛澤東詞三首,皆以山字起韻。別首第三句(天欲墮),欲字仄聲。惟此調結句去了雙平聲韻腳結韻,改用了單平聲韻腳結韻,由原來的仄起平韻式變成了平起平韻式(二者只能取其一而不共生),增大了跌宕起伏。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此詞自宋代出現,蔡伸首先寫「明月桂影」以《蒼梧謠》命詞名。袁去華、張孝祥繼以「歸」字起韻,仿《蒼梧謠》多首而命為《歸字謠》。元代周玉晨填此調,以字數命詞牌名為《十六字令》。單調十六字,四句三平韻,起句單字韻領,七言單平聲韻腳接韻,三字渡,加五言雙平聲結韻。韻調連貫、緊迫而情感平穩。
此調中之七言句,在詩律中為須「避孤平」之特殊句式。詞中沿習此律,故其第一字不拘平仄,而第三字則保持平聲不變,可見詞律受詩律影響極大。開首單字成句,突兀而起,鶴立雞群,領起全篇。首字押平聲韻,一開始便定下全篇韻味,平穩又紮實。開頭第一字,往往起到為全篇指事點題作用。
毛詞第一首,結句去了雙平聲韻腳結韻,改用了單平聲韻腳結韻,增大了跌宕起伏,情調就變得激昂、超越,改變了原調的「平穩情感」。可見韻腳平仄對情感變化的影響力。這也體現出了「詞調」的魅力,準確把握可表達豐富細膩的不同情感。
五、例詞
蒼梧謠(蔡伸·宋)
天。休使圓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嬋娟。
歸字謠(張孝祥·宋)
歸。十萬人家兒樣啼。公歸去,何日是來時。
歸。獵獵薰風颭繡旗。攔教住,重舉送行杯。
歸。數得宣麻拜相時。秋前後,公袞更萊衣。
歸字謠(袁去華·宋)
歸。目斷吾廬小翠微。斜陽外,白鳥傍山飛。
歸。隨分家山有蕨薇。陶元亮,千載是吾師。
十六字令(周邦彥·元)
眠。月影穿窗白玉錢。無人弄,移過枕函邊。
按,《詞綜》及《草堂別集》,誤此詞首句(眠)字為(明),以(明月影)三字為起句者,誤;參《天機余錦》正之,作一字句起。
十六字令(毛澤東·今)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六、寫作要領
此類小令,字數有限,適合初學者漸進。填寫時頭緒要單一,語言要精練,在短小的篇幅中方求意思完整。
此調字數雖少,但句序排列長短交錯,反差較大,一字起,七字承,三字轉,五字落,起承轉合,騰挪跌宕,頗具表現力,故能表達較複雜和激烈感情。
此類小令,字數有限,故詞家想要用以表達較多內容時,往往連寫數首,形成組詩,如毛澤東用《十六字令》三首以抒發長征豪氣便是。
七、鄙人拙作
求天歸來·蒼梧謠四首【獻哀5.12汶川大地震】(2008-05-15)
求。墜淚春秋億萬愁。神州慟,宇內共悲憂!
天。恨斷幽冥斬九泉。癡情淚,滴處未歸弦。
歸。散魄飛魂玉盡摧。乾坤裂,借問道何虧?
來。九鼎炎黃一信懷。和平願,四季待常栽。

十六字令·四首(2008-11-06)
(送 別)催。極目離人勁草追。清秋瘦,怎忍見霜回?
(祈春歸)飛,風雪連天柳絮違。春來盼,桃李謝芳菲。
(年關近)歸,千里江游寸步回。親雙伴,席地話心扉。
(詠 梅)梅,霜打頭枝綻信魁。香千歲,得作九春媒。
歸字謠·詠冬三首(2008-11-19)
冬。飛雪連天大道封。歸途遠,酒暖意朦朧。
冬。消瘦梅花吐怒容。東籬下,過客步匆匆。
冬。萬籟消聲漸霧濃。柴門外,遊子跡無蹤。
十六字令·落夜驚愁十二題(2008-11-27)
上闕六題
憂。滿目瘡痍遍九州。悲歡裡,何處可遮羞?
憂。大道消彌縱淚流。風霜雪,四海待回眸。
憂。千載春秋上下求。飄搖海,鐵筆怎沉鉤?
憂。萬木凋零五嶽囚。隆冬日,半夏納春秋。
憂。歌舞昇平萬丈樓。浮華世,拍案豈無由?
憂。萬世功名一旦休。無常事,驚夢別紅樓。
下闕六題
愁。山澗無聲細水流。枯林靜,何處覓猿猴?
愁。萬語千言繞指柔。相思苦,征雁又三秋。
愁。殘卷枯燈暮鼓修。難回首,驕逸善時偷。
愁。天外流星下九幽。霜明夜,孤影立危樓。
愁。一夜青絲白髮頭。誰人念,欲語卻還休。
愁。借渡西風送扁舟。沿途問,何日到瓜洲?
歸字謠·詠春三首(2009-04-23)
春。細雨和風惜柳身,知誰笑,九轉覓朱唇。
春。萬綠叢中展笑顰,輕飛舞,戲蝶在紅塵。
春。浮碧青穹若比鄰,休凝佇,使負夢中人。

詞牌正格·閒中好
一、詞牌名
閒中好。調見段成式《酉陽雜俎》,「游長安諸寺聯句·永安坊永壽寺·閒中好」,有平韻、仄韻二體,以首句三字為調名也。(某自度為:雲中月,叢中醉)
平仄雙體,單調,十八字,四句,兩平韻(或兩仄韻)。
二、平韻格(以此為正格)
閒中好,塵務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
○○● ○●●○△ ●●○○● ◎○○●△
三、仄韻格
閒中好。盡日松為侶。此趣人不知。輕風度僧語。
○○● ●●○○▲ ●●○●○ ○○●○▲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平韻格第四句,段成式句:〔看移三面陰〕,張希複句:〔畫中僧姓支〕,首字均為仄。欽定詞譜作「平平平仄平」,誤。今人多按欽定詞譜成句,足見:誤一字及害天下人,妄自菲薄也哉;又,因錯失久遠,故定末句首字為「應仄可平」(後學者當忌),譜內平仄據此。
五、例詞
閒中好,塵務不縈心。坐對當窗木,看移三面陰。(段成式·唐)
閒中好,幽磬度聲遲。捲上論題肇,畫中僧姓支。(張希復·唐)
閒中好。盡日松為侶。此趣人不知。輕風度僧語。(鄭 符·唐)
六、寫作要領
此類小令,字數有限,適合初學者漸進。填寫時頭緒要單一,語言要精練,在短小的篇幅中方求意思完整。此類小令,字數有限,故詞家想要用以表達較多內容時,往往連寫數首,形成組詞。
七、鄙人拙作
雲中月。蟾桂共嬋娟。夢裡關山遠。歸期何又年?
雲中月。河漢弄輕煙。萬里徵人淚。鄉音山海邊。
叢中醉。千里共魂牽。把酒思鄉夜。遙祈人月圓。(平韻格。註:因譜成錯,將錯就錯)
雲中月。共話團佳節。四海風起時。離歌更三闕。
雲中月。共話關山遠。夢裡花落時。知誰二親伴?
叢中醉。使借歌千闕。永世兒女情。天涯共圓月。(仄韻格)


詞牌正格·梧桐影 
一、詞牌名
《梧桐影》,又名《明月斜》。
仄韻格,單調,二十字,四句,兩仄韻。
二、正格 (五代·呂巖)
明月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 ○○▲」○●●○○●○ ○○●●○○▲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云:大梁景德寺,峨嵋院道者,戒律甚嚴,不下席者二十年。一日,有布衣青裘,昂然一偉人,來與語良久,期以明年是日,復相見於此,願少見待。明年是日,日方午,道者沐浴端坐而逝。至暮,偉人果來,問道者,曰亡矣。偉人歎息良久,忽不見。明日書數語於堂側壁間絕高處「落日斜,西風冷,幽人今夜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字畫飛動,如翔鸞舞鶴,非世間筆也。宣和間,余游京師,猶及見之。
欽定詞譜按,《庚溪詩話》亦載此事,與此小異。後人因詞中有〔明月斜〕句,更名《明月斜》。呂巖即呂洞賓,唐代人,民間有很多他的傳說。此詞或許就是假托,「落日斜」三字起即有為了平仄聲偶對而斧痕之嫌,也露出假托之嫌。今照《庚溪詩話》校定。三字兩偶句仄韻起並鋪陳;七言單仄聲入韻詩聯收結,並上七言詩聯應用了律格的「孤平拗救」,可見無論律詩和詞,律格的運用原理是一脈相承的。
四、寫作要領
此類小令,字數有限,適合初學者漸進。填寫時頭緒要單一,語言要精練,在短小的篇幅中方求意思完整。特別提示:QQ驛站上的定格,首字出錯。
五、鄙人拙作
紅蓋頭,交杯酒。和合洞房花燭天,含羞待解胭脂扣。
紅燭搖,羅衫影。天縱美緣魚水情,花開並蒂春宵景。
明月斜,佳人靜。儀態萬千嬌語時,歡情更有良宵永。


詞牌正格·囉嗊曲
一、詞牌名
囉嗊曲(音luo2hong3),又名望夫歌。
平韻格,單調,二十字,四句,兩平韻/三平韻。
二、二韻格
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唐·劉采春)
●◎⊙⊙● ⊙⊙⊙◎△ ⊙○○●● ⊙●●○△
三、三韻格(起句用韻)
昨夜黑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唐·劉采春)
●●●○△ ○○●●△ ○○●●● ○●●○△
四、變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閒向江頭采白蘋。常隨女伴賽江神。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
○●○○●●△ ○○●●●○△ ●○●●○○● ●●○○●●△
按,此本七言絕句,因亦名囉嗊曲,故並列之。
五、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范攄《雲溪友議》云:金陵有囉嗊樓,乃陳後主所建。囉嗊曲,劉采春所唱,皆當代才子所作五六七言絕句。又名《望夫歌》,因元稹詩「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得名。
按,《雲溪友議》所載囉嗊曲,其起句不用韻者凡五首。其第四首云:「那年離別日,只道往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第五首云:「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六、例詞
囉嗊曲(劉采春·唐《全唐詩》)
其一: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載兒夫婿去,經歲又經年。
其二:昨夜黑風寒,牽船浦裡安。潮來打纜斷,搖櫓始知難。
其三: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朝朝江口望,錯認幾人船。
其四:那年離別日,只道住桐廬。桐廬人不見,今得廣州書。
其五: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黃河清有日,白髮黑無緣。
其六:閒向江頭采白蘋,常隨女伴賽江神。眾中不敢分明語,暗擲金錢卜遠人。(按,此本七言絕句,因亦名囉嗊曲,故並列之。)
七、寫作要領
此類小令,字數有限,適合初學者漸進。填寫時頭緒要單一,語言要精練,在短小的篇幅中方求意思完整。
八、典故
長慶三年(公元八二三年),元稹改任越州刺史,兼浙東觀察使。這時,元稹與薛濤分別已經十年了,已過不惑之年的元稹忽然舊情萌發,頗有意想把多年未見的薛濤(其時已年過半百)接過來「敘舊」,恰巧,他遇見了浙東名妓劉采春。
劉采春,淮甸(今江蘇淮安淮陰一帶)人,一說越州(今淅江紹興縣)人。伶工周季崇之妻,當年也四十左右,風姿綽約,正隨著其夫(參軍戲演員周季崇)在浙東演出。劉采春擅長唱歌,不但高歌聲徹雲霄,而且餘音繞樑不絕,真有「半入江風半入雲」的深趣。
元稹立刻被劉采春迷住了,自然把薛濤拋在腦後。他開始與劉采春頻繁交往,並作詩《贈劉采春》贈給劉采春:
「新妝巧樣畫雙蛾,謾裡常州透額羅。
正面偷勻光滑笏,緩行輕踏破紋波。
言辭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惱人腸斷處,選詞能唱望夫歌。」
讚美她「言詞雅措風流足,舉止低徊秀媚多」,「選詞能唱《望夫歌》」。
采春在當時是一名很有影響的女藝人。元稹在詩中說采春 「能唱」,《全唐詩》錄《囉嗊曲》六首,以劉采春為作者,而《雲溪友議》則說「采春所唱一百二十首,皆當代才子所作」,接著舉引了她所唱的歌詞七首,其中六首五言的與《全唐詩》所錄相同。《囉嗊曲》雖不一定是采春所作,但卻是她所唱。據說,「采春一唱是曲,閨婦、行人莫不漣泣」,可見當時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況。
采春的詩詠雖不及薛濤,然而采春容華絕世、光采照人,一代歌伎,能詩善賦,多才多藝。元稹迷戀新歡,忘棄舊好,與劉如膠似漆。元稹曰:「她詩才雖不如濤,但容貌佚麗,非濤所能比也。」元稹留滯浙江七年,一次因酒興大發,題詩東武欒:「因循未歸得,不是戀鱸魚。」同僚盧簡求看到該詩,開玩笑說:「丞相雖不為鱸魚,為好鏡湖春色耳!」可見元稹與采春二人當時的暖昧關係。
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七月二十二日,元稹暴卒於武昌軍節度使任所,終年五十有三歲,疑是服食丹藥中毒身亡。

詞牌正格·紇那曲
一、詞牌名
紇那曲。
平韻格,單調,二十字,四句,三平韻。
二、正格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
⊙●●○△ ●○○●△ ⊙○◎⊙● ○●●○△
按,劉詞別首第一句〔蹋曲興無窮〕,蹋字仄聲;第三句〔願郎千萬壽〕,願、萬字仄聲,千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本調與五言絕句仄起入韻式一般無二,因《尊前集》收之,蓋與《小秦王》等,而實為詞調也。又,因劉禹錫詞中有「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曲。」而得名。明胡震亨《唐音癸箴》雲,紇那曲,不知所出。考唐天寶中,崔成甫翻得體歌,有得體紇那也。紇囊得體那之句,豈其所本歟?按唐人於舟中唱得體歌,有號頭,即和聲。紇那者,或曲之和聲也。或言「紇那」系和聲,並因此得名,似不確。明楊慎《詞品》云:「劉禹錫《竹枝詞》云:『楚水巴山煙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線蘿。』『紇那』系當時唐《樂府》曲名。北客歌之,若《竹枝》之歌於巴渝。李郢詩言變梵唄為艷歌,劉禹錫詩言翻南調為北調也。」

四、例詞 (劉禹錫·唐)
楊柳郁青青,竹枝無限情。同郎一回顧,聽唱紇那聲。(三句首字,有古本作「周」字,誤。)
踏曲興無窮,調同詞不同。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詞牌正格·竹枝詞
一、詞牌名
竹枝詞,唐教坊曲名。又名巴渝辭。
平韻格,單調,十四字,兩句,兩平韻。
二、詞牌源考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云:竹枝本出於巴渝,唐貞元中,劉禹錫在沅、湘,以裡歌鄙陋,乃依騷人九歌,作竹枝新調九章,教裡中兒歌之。由是盛於貞元元和之間。按《劉禹錫集》,與白居易唱和竹枝甚多,其自敘云:竹枝,巴歈也。巴兒聯歌,吹短笛擊鼓以赴節,歌者揚袂睢舞。其音協黃鐘羽,但劉白詞俱無和聲,今以皇甫松、孫光憲詞作譜,以有和聲也。
《尊前集》載皇甫松《竹枝詞》六首,皆兩句體。平韻者五,仄韻者一。所注竹枝、女兒、枝兒,葉韻也,乃歌時群相隨和之聲。猶採蓮之有「舉棹」、「年少」也。按古樂府,江南弄等曲皆有和聲。如江南曲,和雲(陽春路,時使佳人度)。龍笛曲,和雲(江南弄,真龍下翔鳳)。採蓮曲,和雲(採蓮居,淥水好沾衣)。亦各葉韻,此其遺意耳。
三、定格
單調,十四字,兩句,二平韻。(皇甫松·唐)
芙蓉並蒂(竹枝)一心連(女兒)。花侵隔子(竹枝)眼望穿(女兒)。
⊙○⊙●●○△ ⊙○⊙●◎⊙△
按,欽定譜以此為正格,又僅以此一首定格,誤。第一句,皇甫詞別首(木棉花盡荔支垂),木字仄聲;又別首(芙蓉並蒂一心連),並字仄聲;第二句(千花萬花待郎歸),萬字仄聲;又別首(合歡桃核兩人同),合字仄聲。譜中平仄按此。
又一體 單調,十四字,兩句,兩仄韻。(皇甫松·唐)
山頭桃花(竹枝)谷底杏(女兒)。兩花窈窕(竹枝)遙相映(女兒)。
○○○○●●▲ ●○●●○○▲

【例詞】(皇甫松·唐)
檳榔花發鷓鴣啼,雄飛煙瘴雌亦飛。
木棉花盡荔支垂,千花萬花待郎歸。
芙蓉並蒂一心連,花侵隔子眼應穿。
筵中蠟燭淚珠紅,合歡桃核兩人同。
斜江風起動橫波,劈開蓮子苦心多。
山頭桃花谷底杏,兩花窈窕遙相映。
又一體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孫光憲·唐)
門前春水(竹枝)白蘋花(女兒)。岸上無人(竹枝)小艇斜(女兒)。
○○○●●○△ ●●○○●●△
商女經過(竹枝)江欲暮(女兒)。散拋殘食(竹枝)飼神鴉(女兒)。
○●○○○●● ●○○●●○△
按,此詞較皇甫松詞多兩句。按劉、白竹枝詞,俱拗體七言絕句,此獨諧婉,且每句有和聲。
又一體 單調,二十字,四句,三平韻。(宋·賀鑄)
南浦下魚筒,孤篷信晚風。但聞竹枝曲,不見滄浪翁。
○●●○△ ○○●●△ ●○●○● ●●○○△
按,賀詞九首,一三五七九同,二四六八首同,唱和相應也;三四句首二字皆作(但聞,不見)狀。別首,第一句(隔岸東西州),隔字仄聲,東字平聲;又別首第二句(江山形勝雄),形字平聲;又別首第四句(不見莫愁來),莫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又一體 單調,二十字,四句,三仄韻。(宋·賀鑄)
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但聞歌竹枝,不見迎桃葉。
◎◎⊙○▲ ⊙⊙○◎▲ ●○⊙◎○ ●●○○▲
按,賀詞別首,第一句(蒹葭被洲渚),蒹、葭字平聲,被字仄聲;第二句(鳧鶩方容與),鳧字平聲,鶩字仄聲,容字平聲;第三句(但聞歌竹枝),歌字平聲,竹字仄聲。又別首第二句(月澄江練白),月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變竹枝詞九首(宋·賀鑄)
莫把雕檀楫,江清如可涉。但聞歌竹枝,不見迎桃葉。
隔岸東西州,清川拍岸流。但聞竹枝曲,不見青翰舟。
露濕雲羅碧,月澄江練白。但聞竹枝歌,不見騎鯨客。
北渚芙蓉開,褰裳擬屬媒。但聞竹枝曲,不見莫愁來。
西戍長回首,高城當夏口。但聞竹枝歌,不見行吟叟。
南浦下魚筒,孤篷信晚風。但聞竹枝曲,不見滄浪翁。
勝概今猶昨,層樓棲燕雀。但聞歌竹枝,不見乘黃鶴。
危構壓江東,江山形勝雄。但聞竹枝曲,不見胡床公。
蒹葭被洲渚,鳧鶩方容與。但聞歌竹枝,不見題鸚鵡。

四、鄙人拙作
(夢幻山水系列)
青山碧水戲雙鵝,長天一色共歡歌。
秋高菊瘦醉晨昏,雲幽水碧欲銷魂。
池中鴛鴦左岸柳,戲相冷雨癡歡守。
空山鳥語幾人聽?芝蘭獨步個中寧。
情迷故土染山河,壺藏日月御蹉跎。
(一字天壤系列)
庭前細柳問春風,閨中處子待英雄。(此句為參照)
庭前細柳舞春風,閨中處子繡英雄。(含蓄)
庭前細柳漸春風,閨中處子念英雄。(思春)
庭前細柳戀春風,閨中處子戲英雄。(趣味)
庭前細柳待春風,閨中處子盼英雄。(著急)
庭前細柳度春風,閨中處子配英雄。(喜劇)
庭前細柳戲春風,閨中處子惱英雄。(幽怨)
庭前細柳對春風,閨中處子恨英雄。(未卜)
庭前細柳別春風,閨中處子祭英雄。(悲劇)
(相思似水系列)
花前月下鳥朦朧,綢繆囈語撩情衷。
飛天烈鳳別梧桐,長歌曼舞與誰終。
江南柳綠小橋東,相思似水夜寒中。
挑燈夜讀一書蟲,他朝鶴立帝王宮。
空山鳥語趣無窮,閒人爾雅訪霜楓。


詞牌正格·漁父引
一、詞牌名
漁父引,又名漁父行,漁父曲;唐教坊曲名。
平韻格,單調,十八字,三句,三平韻。
二、正格
新婦磯邊月明。女兒浦口潮平。沙頭鷺宿魚驚。
○●○○●△ ●○●●○△ ○○●●○△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元結 《系樂府·欸乃曲》:「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此與張志和《漁歌子》極為宋人傳誦,黃庭堅、徐俯曾取二詞合為《浣溪沙》歌之;見《樂府雅詞》注。網絡盛傳李夢符所作之《漁父》為此曲,誤。
四、寫作要領
由三個雙字節詞組構成一個六字句,短小精悍、聲調平緩。填者務當先入其境,方覓佳作。
五、拙作(秋然齋)
翔鷺驚灘雨前。綠洲照影長天。歸舟碧藕紅蓮。
時鳥枝頭月明。旅人陋巷孤行。飛花夜半魂驚。

詞牌正格·拜新月
一、詞牌名
拜新月,唐教坊曲名。

二、詞牌源考
欽定譜云:「此即唐仄韻五言絕句,而語氣微拗。填此詞者,平仄當從之。」然縱觀此譜,儼然平起不入仄韻式古體五絕,查《全唐詩》得唐·施肩吾《幼女詞》及唐·常浩《贈盧夫人》,可見「拜新月」赫然在望,且平仄變化雖有不同,然確如同出一轍;並例為考。
三、詞牌定格
單調,二十字,四句,兩仄韻。(唐·李端)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 ●◎◎⊙▲ ●●◎◎○ ●○◎○▲
按,此貌似五言絕句,兩者的平仄排布卻相去甚遠,填者需當謹慎。以欽定譜為正參,合《贈盧夫人》兼《幼女詞》為考。首句,施詞(幼女才六歲),幼字、女字俱仄聲,才字平聲。第二句(未知巧與拙),知字平聲,與字仄聲;第三句(向夜在堂前),在字仄聲,堂字平聲;結句(學人拜新月),拜字仄聲。又常詞,第二句(恐逐芳菲歇),芳字平聲;第三句(日暮出畫堂),出字仄聲;結句(下階拜新月),拜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
拜新月(唐·李端;一作耿湋詩)
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
幼女詞(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贈盧夫人二首(唐·常浩)
佳人惜顏色,恐逐芳菲歇。日暮出畫堂,下階拜新月。
拜月如有詞,傍人那得知。歸來投玉枕,始覺淚痕垂。(例用不考)
又一體 雙調,一百一字,前片十三句,後片六句,五換韻。(唐·吉中孚妻)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深籠桂,虛弓未引弦。
●○● ●●●○△ ●●○○● ○○●●△
拜新月,拜月妝樓上,鸞鏡未安台,蛾眉已相向。
●○● ●●○○▲ ○●●○○ ○○●○▲
拜新月,拜月不勝情,庭前風露清,月臨人自老,望月更長生。
●○● ●●●○△ ○○○●△ ●○○●● ●●●○△
東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聲斷絕。
○○○●●●▲ ●●●○○●▲
昔年拜月逞容儀,如今拜月雙淚垂。
●○●●●○△ ○○●●○●△
回看眾女拜新月,卻憶紅閨年少時。
○●●●●○● ●●○○○●△
按,此用韻甚雜,未見古譜收錄,按欽定譜(同名原則)備體。無別首可校,悉當從之。
◆ 施肩吾之《幼女詞》尤為異常而稱奇,其詞二句(未知巧與拙),四句(學人拜新月),結韻看似毫無關聯之舊體詩,實則非也,查詞林正韻可知(月,入聲六月;拙,入聲九屑。)。復觀常浩《贈盧夫人》其一,惟二句第三字平外,一、二句均與李瑞之《拜新月》同;除第三句第四字外,三、四句復與施肩吾之《幼女詞》一般無二。故此下論,《幼女詞》非為古詩,實為《拜新月》詞也;且《贈盧夫人》其一亦當如是,然考其二,除首句三拗四救外,與仄起入韻式五絕無異,故例不並考,定其一亦為《拜新月》詞。
四、「拜新月」典故(文自網絡)
「拜新月」被稱作是一種幽美有趣、極富詩意的風俗,曾盛行於唐朝,並影響到後世。唐代李端的《拜新月》,施肩吾的《幼女詞》都敘寫了「拜新月」的生動片斷。但關於它的起源、演變和內涵已不得其詳,今特作一考辨,以見其梗概。「拜新月」這一風俗的起源,據說與戰國時期齊國無鹽女有關:俗傳齊國無鹽女,天下之至丑。因幼年拜月,後以德,選入宮。帝未寵幸。上因賞月見之,資色異常,卒賞幸之。因立為後。(宋·金盈《醉翁談錄》)


詞牌正格·醉妝詞
一、詞牌名
醉妝詞
仄韻格,單調,二十二字,六句,三仄韻、三疊韻。
二、正格
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 者邊走,莫厭金盃酒。
●○▲ ●○▲(疊首句末二字)●●○○▲ ●○▲(疊次句)●○▲(疊首句)●●○○▲
按,析字:「者」通「這」;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填寫者悉當從之。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孫光憲《北夢瑣言》,蜀王衍嘗裹小巾,其尖如錐。宮人皆衣道服,簪蓮花冠,施胭脂夾臉,號醉妝,因作《醉妝詞》。
四、寫作要領
雖是小令,然前後句彼此交疊,情景交融,意蘊綿長;(參見定格)理當會意。
五、鄙人拙作
怕重九,盼重九,痛飲登高酒。盼重九,怕重九,步慢鄉音守。(醉妝詞·重陽)
水中柳,月中柳,止水誰人守?月中柳,水中柳,鏡月斟時酒。(醉妝詞·離別鉤三首)
苦相守,話相守,自古紅顏瘦。話相守,苦相守,恐對前庭柳。
愛何久?恨何久?孰得情天厚?恨何久?愛何久?不悔癡情否?
(醉妝詞·掬月拜菊)
冷清月,問清月,愛戀何圓缺?問清月,冷清月,恨抱千山雪。
賞秋菊,贊秋菊,倚瘦人孤獨。贊秋菊,賞秋菊,惜得春來復。(試作雙片慢曲,上下片換韻,還請賜教)


詞牌正格·慶宣和
一、詞牌名
慶宣和,又名葉兒樂府。
平韻格,單調,二十二字,五句,三平韻、一葉一疊韻。
二、正格
雲影天光乍有無,老樹扶疏。萬柄高荷小西湖。聽雨。聽雨。
⊙●○○◎●△ ●●○△ ●●○○●○△ ●▲(葉)●▲(葉)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曲牌始見元·張可久《小山樂府》,自注雙調。按《唐書·禮樂志》,雙調乃夾鐘之商聲也。按,欽定詞譜作:「此元人小令,亦名《葉兒樂府》。即元曲所自始也。因仿明·楊慎《詞林萬選》例,擇其尤雜者,采入以備一體。」參張可久別首,可見定格有失,誤也。
按,張可久別首首句:(燕子來時人未歸),燕字仄聲,人字平聲。葉韻處忽略重字。譜中平仄據此。
四、例詞(張可久·元)
雲影天光乍有無,老樹扶疏。萬柄高荷小西湖。聽雨。聽雨。
燕子來時人未歸,肯誤佳期?一對燈花玉蛾飛,報報喜,報喜!(春晚病起)
五、寫作要領
按,實考此譜,元曲也。然欽定譜收錄已久,故列詞譜;建議不效仿,可也。


詞牌正格·南歌子

(單調)
一、詞牌名
南歌子(注),唐教坊曲名,《金奩集》入「仙呂宮」。又名春宵曲,水晶簾,碧窗夢,十愛詞。
(註:此詞別名猶多,故單、雙調分例作考。)
二、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教坊曲名,相傳調名本漢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句。此詞有單調、雙調。單調者,始自溫庭筠詞。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張泌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高卷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雙調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分例為《南歌子慢》,此處不考。
三、單調定格
平韻格,單調,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唐·溫庭筠)
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 ○○●●△」⊙●●○△ ●○○●● ●○△
按,欽定譜云:「溫庭筠詞共七首,平仄如一,填者宜遵之」,誤。溫庭筠別首首句:(倭墮低梳髻),倭字平聲;又別首三句(倚枕覆鴛衾),倚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南歌子七首(唐·溫庭筠)
手裡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終日兩相思,為君憔悴盡、百花時。
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倚枕覆鴛衾,隔簾鶯百囀、感君心。
撲蕊添黃子,呵花滿翠鬟。鴛枕映屏山,月明三五夜、對芳顏。
轉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裡暗相招,憶君腸欲斷、恨春宵。
似帶如絲柳,團酥握雪花。簾卷玉鉤斜,九衢塵欲暮、逐香車。
懶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羅帳罷爐熏,近來心更切、為思君。
按,陸游品題曰:飛卿《南歌子》諸闋,語意工妙,可追配劉夢得《竹枝》。信一時傑作也。(《放翁題跋》)。此七首《南歌子》講的是一個女人的一生,須共讀。
又一體 單調,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唐·張泌)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遠風涼,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
「●●○○● ○○●●△」◎○⊙●●○△ ⊙●◎○⊙● ●○△
按,第三句,張泌三詞首字均為仄,第三字兩平一仄;歐陽炯作(迢迢永夜夢難成),與鄭子聃作(誰言珥筆混萊夷),二人均作「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劉辰翁作(自試小窗醉墨,不說明朝風雨),自字、不字仄聲,明字平聲,醉字仄聲;又,鄭子聃作(行見離離秋草),離字平聲。按,除十愛詞外,余例首起二句均用對仗。譜中平仄、對仗據此(參欽定譜,優先)。
【例詞】南歌子(唐·張泌)
柳色遮樓暗,桐花落砌香。畫堂開處遠風涼,高卷水精簾額、襯斜陽。
岸柳拖煙綠,庭花照日紅。數聲蜀魄入簾櫳,驚斷碧窗殘夢、畫屏空。
錦薦紅鸂鶒,羅衣繡鳳凰。綺疏飄雪北風狂,簾幕盡垂無事、鬱金香。
南歌子(唐·歐陽炯)
錦帳銀燈影,紗窗玉漏聲。迢迢永夜夢難成,愁對小庭秋色、月空明。
南歌子(宋·蘇軾)
日薄花房綻,風和麥浪輕。夜來微雨洗郊垌,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
南歌子(宋·劉辰翁)
篘熟雙投美,香飄一縷絲。霜前雁到蟹螯持,自試小窗醉墨、作新詩。
搔困麻價爪,含暄忍客在。夜長窗月露成端,不說明朝風雨、自當歸。(此題偶異過多,半作考例)
南歌子(元·鄭子聃)
我愛沂陽好,民淳訟自稀。誰言珥筆混萊夷,行見離離秋草、鞠園扉。
按,鄭子聃以「我愛沂陽好」起句,作詞共十首,故名《十愛詞》;其詞今僅存一首,見《齊乘》卷五。 


詞牌正格‧荷葉杯
一、詞牌名
荷葉杯,唐教坊曲名。《金奩集》入「雙調」。
平仄錯葉格,單調、雙調,二十三字、二十六字,五十字三體。

二、正格
平仄錯葉格,單調,二十三字。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
●●●○○▲(仄韻) ○▲(葉首仄)●○△(平韻)
綠莖紅艷兩相亂, 腸斷,水風涼。
●○○●●○▲(換仄)○▲(葉二仄)●○△(平韻)
按,溫庭筠三體悉同,以兩平韻為主,四仄韻轉換錯葉。

三、變格
單調,二十六字,六句,兩仄韻、三平韻、一疊韻。
我憶君詩最苦,知否? 字字盡關心。
◎●◎○◎▲(韻)⊙▲(葉仄)◎●●○△(換平韻)
紅箋寫寄表情深,吟摩吟,吟摩吟?
⊙○◎●●○△ ○○△ ○○△(疊前句)
按,參顧?詞九首,以平仄用字數多寡定調。首句首字六仄三平,第三字、第五字悉作五仄四平。二句首字六平三仄。三句首字七仄二平。四句首字六平三仄,第三字五平四仄。譜中平仄據此。按,龍榆生云:起首二句押仄韻,以下句句平韻,第四句不得犯孤平。第五、六句次字「摩」,當作「麼」,作襯字解。按,欽定譜云:若第六句即疊第五句平韻,其第五句第一字,即煞尾平韻也。明‧程明善《嘯余譜》,於第五句第一字注可仄,則是仄韻煞尾矣,不可從。

四、雙調
雙調,五十字,十句,前後片各兩仄葉韻、三平韻。
記得那年花下, 深夜,初識謝娘時。
◎●◎○○▲(仄韻)○▲(葉首仄)○●●○△(平韻)
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 ⊙●●○△

惆悵曉鶯殘月, 相別,彼此隔音塵。
⊙●●○○▲(換仄)○▲(葉二仄)⊙●●○△(換平韻)
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 ○●●○△
按,上、下片四易韻,各三平韻,錯葉二仄韻。兩段各自換韻,舊譜或注一韻者誤。按,韋詞別首,前片起句〔絕代佳人難得〕,佳字平聲;結句〔不忍更思維〕,不字仄聲;後片第四句〔碧天無路信沉沉〕,碧字仄聲。許棐詞,前片第四句〔歸程能隔幾重山〕,歸字平聲;後片起句〔準備繡輪雕轡〕,准字仄聲;第三句〔說與百花知〕,說字仄聲。納蘭詞,前片起句〔簾卷落花如雪〕,簾字平聲;別首〔知己一人誰是〕,知字平聲;前片第二句〔已矣〕,已字仄聲,作犯律考;前片結句〔風彩略分明〕,風字平聲;後片第四句〔為伊指點再來緣〕,指字仄聲。按,前、後片第四句,均不得犯孤平。譜內平仄據此。

五、詞牌源考及變異
一說,因隋人殷英童《採蓮曲》中有「荷葉捧成杯」一句,調名本此。一說,《荷葉杯》本唐酒器名。白居易詩有:「石榴枝上花千朵,荷葉杯中酒十分」句。趙璘《因話錄》云:「牟少師與賓僚飲宴,暑日臨水,以荷為杯,滿酌,密系,持近人口,以筋刺之。不盡則重飲。」段成式《酉陽雜俎》云:「鄭公愨取大荷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傳吸之,名曰『碧筩杯』。」宋蘇軾《中山松醪》詩自註:「唐人以荷葉為酒杯,謂之『碧筩酒』。」由此疑調名本於此,並是酒令著詞之調。

六、例詞
荷葉杯(溫庭筠‧唐)
一點露珠凝冷,波影,滿池塘。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鏡水夜來秋月,如雪,採蓮時。小娘紅粉對寒浪,惆悵,正思惟。
楚女欲歸南浦,朝雨,濕愁紅。小船搖漾入花裡,波起,隔西風。

荷葉杯九首(顧?‧唐)
春盡小庭花落,寂寞,憑檻斂雙眉。忍教成病憶佳期,知摩知,知摩知?
歌發誰家筵上,寥亮,別恨正悠悠。蘭釭背帳月當樓,愁摩愁,愁摩愁?
弱柳好花盡拆,晴陌,陌上少年郎。滿身蘭麝撲人香,狂摩狂,狂摩狂?
記得那時相見,膽戰,鬢亂四肢柔。泥人無語不抬頭,羞摩羞,羞摩羞?
夜久歌聲怨咽,殘月,菊冷露微微。看看濕透縷金衣,歸摩歸,歸摩歸?
我憶君詩最苦,知否?字字盡關心。紅箋寫寄表情深,吟摩吟,吟摩吟?
金鴨香濃鴛被,枕膩,小髻簇花鈿。腰如細柳臉如蓮,憐摩憐,憐摩憐?
曲砌蝶飛煙暖,春半,花發柳垂條。花如雙臉柳如腰,嬌摩嬌,嬌摩嬌?
一去又乖期信,春盡,滿院長莓苔。手挪裙帶獨裴回,來摩來,來摩來?

荷葉杯(韋莊‧唐)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
閒掩翠屏金鳳,殘夢,羅幕畫堂空。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

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堂西面畫簾垂,攜手暗相期。
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彼此隔音塵。如今俱是異鄉人,相見更無因。

荷葉杯(許棐‧宋)
鵲踏畫簷雙噪,書到,和笑拆封看。歸程能隔幾重山,遠約數宵間。
準備繡輪雕轡,遊戲,說與百花知。莫教枝上一紅飛,留伴玉東西。

荷葉杯(納蘭性德‧清)
簾卷落花如雪,煙月。誰在小紅亭?玉釵敲竹乍聞聲,風彩略分明。
化作彩雲飛去,何處?不隔枕函邊。一聲將息曉寒天,腸斷又今年。
按,下片「曉寒天」《今詞初集》、《詞彙》作「曉霜天」。「今年」《昭代詞選》作「經年」。

知己一人誰是?已矣!贏得誤他生。有情終古似無情,別語悔分明。
莫道芳時易度,朝暮。珍重好花天。為伊指點再來緣,疏雨洗遺鈿。
按,上片「有情」汪刻本作「多情」;「別語悔分明」汪刻本作「莫問醉耶醒」。下片「莫道芳時易度」汪刻本作「未是看來如霧」;「珍重」汪刻本作「將息」。


詞牌正格‧回波樂
一、詞牌名
回波樂(回,古名迴),唐教坊曲名。商調曲,又舞曲名。
平仄雙體,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平(仄)韻。

二、平韻格
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 ○⊙●●○△ ◎◎●○⊙● ○⊙●●○△
按,此即唐六言絕句,首句例用「回波爾時」四字起(下同)。沉佺期詞〔回波爾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身名已蒙齒錄,袍笏未復牙緋〕,其平仄不同,其體則同也。譜中平仄據此。

三、仄韻格
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裡無過李老。
○○●○◎▲ ●●●◎●▲ ◎○●●○◎ ◎◎⊙⊙◎▲
按,實考楊廷玉詞,起句〔回波爾時廷玉〕,廷字平聲;二句〔打獠取錢未足〕,錢字平聲;三句〔阿姑婆見作天子〕,具「阿姑」二字作一音節,平聲,子字仄聲;結句〔傍人不得棖觸〕,傍、人二字平聲,不、得二字仄聲,棖字平聲。譜內平仄據此。
按,竊以為,欽定譜或因中有「阿姑婆見作天子」句,紀昀、陳廷敬等人因避王者諱,故不作考,搪塞曰:「此詞用仄韻。按楊廷玉詞,起句〔回波爾時廷玉〕,正與此同。但唐人風氣初開,猶有古樂府遺意,其平仄往往不拘,故不復校注。」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欽定譜云:唐‧劉肅《大唐新話》:景龍中,中宗嘗遊興慶池,侍宴者遞起鼓舞,並唱回波詞。給事中李景波亦起舞,歌詞云云。《樂府詩集》:回波,商調曲,唐中宗時造,蓋出於曲水引流泛觴也。後亦為舞曲,教坊記,謂之軟舞。
按,《唐書》曰:「景龍中,中宗宴侍臣,酒酣,令各為《回波樂》,眾皆為諂佞之辭,及自要榮位。次至諫議大夫李景伯,乃歌此辭。後亦為舞曲。」《本事詩》曰:「中宗之世,嘗因內宴,群臣皆歌《回波樂》,撰辭起舞。時沈佺期以罪流嶺表,恩還舊官,而未復硃紱。佺期乃歌《回波樂》辭以見意,中宗即以緋魚賜之,自是多求遷擢。」後亦為舞曲,教坊記,謂之軟舞。
按,實考此調名,始見敦煌曲子詞一三○,卷載:「迴波樂。王梵志:迴波爾時(以下待補)。」
又一說:《資治通鑒》卷一五二武帝大通二年(528),記尒朱榮「及酒酣耳熱,必自匡坐唱虜歌,日暮罷歸,與左右連手蹋地唱《回波樂》而出。」歌辭久佚。其曲調至唐入大曲,現存唐人詞皆為六言絕句體,起句例用「回波爾時」四字。按,尒朱氏世居尒朱川,為一部落酋長。又《新唐書》卷二十二《禮樂志》,記:大中初「有《蔥嶺西曲》,士女翕(翕,通蹋)歌為隊,其詞言蔥嶺之民樂河、湟故地歸唐也。按,蔥嶺,是古代對今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天山的統稱,與河、湟故地同指今青海省中、東部地區,是羌、氐活動的中心地區,也正是舞蹈紋彩陶盆出土的地區。

五、例詞
回波樂(李景伯‧唐)
回波爾時酒卮,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潘本《大唐新語》卷三)
回波樂(沈佺期‧唐)
回波爾時佺期,流向嶺外生歸。身名已蒙齒錄,袍笏未復牙緋。(津逮本《本事詩‧嘲戲第七》)
回波樂(裴談‧唐)
回波爾時栲栳,怕婦也是大好。外邊只有裴談,內裡無過李老。(《本事詩》作無名氏,或中宗朝優人)
回波樂(楊廷玉‧唐)
回波爾時廷玉,打獠取錢未足。阿姑婆見作天子,傍人不得棖觸。(寶顏本《朝野僉載》卷二)


詞牌正格‧舞馬詞 
一、詞牌名
舞馬詞。
平韻格,二十四字,四句,二平韻/三平韻。

二、二韻格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 眄鼓凝驕蹀躞,聽歌弄影徘徊。(和聲:聖代昇平樂。)
「◎◎○○●● ⊙⊙●●○△」「◎●⊙⊙◎● ○○●●○△」
按,此首起句不用韻。欽定譜云「張說詞五首皆然」,實考,誤(竊以為,為避諱故)。張詞別首起句〔天鹿遙征衛叔〕,天字平聲;又別首〔聖君出震應菉〕,君字平聲;第二句,張詞別首〔日龍上借羲和〕,日字仄聲;別首〔神馬浮河獻圖〕,馬字仄聲,獻字仄聲;又別首〔群靈率土可封〕,可字仄聲;然起句與二句,首二字之平仄必反〔平仄起仄平承,仄平起平仄承〕。第三句,張詞別首〔將共兩驂爭舞〕,將字平聲,兩字仄聲,爭字平聲;別首〔騰倚驤洋應節〕,騰字平聲,應字平聲;又別首〔擊石驂驔紫燕〕,驔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凡五例均用對仗。

三、三韻格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 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和聲:四海和平樂)
「●○●●○△ ○○●●○△」「●●○○●● ○○●●○△」
此亦唐人六古絕句,其平仄不拘。按,張說本集詞六首,惟此一首起句用韻。和聲云:四海和平樂。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張說(667-730)有《舞馬辭》六首,後入樂府為雜曲歌辭,與《回波樂》同。此詞乃六言絕句,按疊入歌,其和聲前二曲云「聖代昇平樂」,後四曲云「四海和平樂」。另有腔板,如七言之《清平調》、《小秦王》等,但腔調不同耳。張說又有《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為七言八句律詩體,與六言四句者不同。王易《詞曲史》列入其詞名及作品。

五、例詞
舞馬詞(張說‧唐)
萬玉朝宗鳳扆,千金率領龍媒。眄鼓凝驕蹀躞,聽歌弄影徘徊。(和聲:聖代昇平樂)
天鹿遙征衛叔,日龍上借羲和。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和聲:聖代昇平樂)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和聲:四海和平樂)
帝皂龍駒沛艾,星闌驥子權奇。騰倚驤洋應節,繁驕接跡不移。(和聲:四海和平樂)
二聖先天合德,群靈率土可封。擊石驂驔紫燕,摐金顧步蒼龍。(和聲:四海和平樂)
聖君出震應菉,神馬浮河獻圖。足蹋天庭鼓舞,心將帝樂踟躕。(和聲:四海和平樂)

詞牌正格·三台
一、詞牌名
三台,唐教坊曲名。按,實考三台,明例如下:三台,唐教坊曲名,又名開元樂,翠華引,三台春曲;是例韋應物等人之作本之,調名:三台、上皇三台、突厥三台、宮中三台、江南三台、開元樂、三台春曲等。又三台令,調笑令之別名也(參調笑令)。又萬俟氏三台,三十拍促曲,三疊一百七十一字,宋人以為大曲也;宋·李濟翁、張表臣之謂是之,另考。
平韻格,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兩平韻/三平韻(或八句五平韻)。
二、兩韻正格。
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兩平韻。
蒼海青螺隱隱,丹池碧水粼粼。天柱峰擎日月,渡仙橋客驚心。
「⊙●⊙○◎● ⊙○◎●○△」⊙●⊙○●● ●○⊙●○△
按,欽定譜云:此亦六言絕句,平仄不拘。王建集有宮中三台,江南三台之分,大約如竹枝詞,有蜀中、江南、漁父之目,各隨其所詠之事而名之也。按,實考潛山遊記之一〔向寶榮〕,江南三台之二〔王建〕,開元樂之二、三、四例〔沈括〕,三台春曲二首〔許棐〕,結句例用「仄平平仄平平」;故作一格並考。
按,首句,沈詞〔按舞驪山影裡,殿後春旗簇仗〕,按殿字仄聲,殿字仄聲,沈詞別首(樓上正臨宮外),正字仄聲,宮字平聲;許詞(昨夜微風細雨),昨字仄聲。第二句,王詞(殿前殿後花紅),殿字仄聲;許詞(花隨春不多時),春字平聲。第三句,王詞(萬里三湘客到),萬字仄聲;沈詞〔玉笛一天明月〕,玉字仄聲,一字仄聲;沈詞〔一片紅雲鬧處〕,一字仄聲;許詞(簷外一聲啼鳥),一字仄聲。結句,王詞(有風有雨人行),有字仄聲;沈詞〔翠華滿陌東風〕,滿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凡例八調,首起二句均用對仗;沈詞亦有一二、三四句均作對仗者。
三、兩韻變格。
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兩平韻
古洞丘牛靜臥,玄崖虎嘯龍吟。漢武高壇拜岳,將軍絕壁題雲。
「◎◎⊙○●● ⊙⊙◎●○△」◎◎⊙⊙⊙● ◎◎◎◎⊙△
按,此格平仄不一尤甚,實考開元樂·潛山遊記之二〔向寶榮〕,三台二首(韋應物),宮中三台之一、江南三台之一〔王建〕,開元樂之一例〔沈括〕,開元樂〔李煜〕,結句多作「仄仄平平仄平」狀,故納為一例並考。
按,首句韋詞(冰泮寒塘水綠),冰字平聲;韋詞別首(一年一年老去),年字平聲,一字聲;王詞例二首首字皆平聲;李詞(心事數莖白髮),心字平聲,數字仄聲。第二句,韋詞(雨余百草皆生),雨字仄聲;韋詞別首(明日後日花開),日字仄聲;王詞(芙蓉園裡看花),園字平聲。第三句,除末字仄聲外,以例句平仄多寡定格,不復單考。結句,除末字平聲外,以例句平仄多寡定格,不復單考。凡例七調,首起二句均用對仗。。
四、三韻格。
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
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幾度三台。
「◎○○●⊙△ ◎●⊙●○△」⊙⊙●○◎● ◎⊙●●○△
按,此詞首句用韻。王建別首起句〔聞身強健且為〕,聞字平聲,且字仄聲;二句〔頭白齒落難追〕,頭字平聲,齒字仄聲,三句〔準擬百年千歲〕,准、擬字仄聲,千字平聲;結句〔能得幾許多時〕,能字平聲,得字仄聲。首起二句例用對仗。譜中平仄據此。
五、五韻格。
單調,八句,四十八字,五平韻。
正月年首初春,萬戶改故迎新。李玄附靈求學,樹下乃逢子珍。
○●○●○△ ●●●●○△ ●○●○○● ●●●○●△
項托七歲知事,甘羅十二相秦。若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
●●●●○● ○○●●●△ ●○○○●● ○○●●○△
按,此六言體也,無別首可校,按律者當從之。
六、詞牌源考及變異
《後漢書》曰:「蔡邕為侍御史,又轉持書侍御史,遷尚書。三日之間,周歷三台。」馮鑒《續事始》曰:「樂府以邕曉音律,制《三台曲》以悅邕,希其厚遺。」 劉禹錫《嘉話錄》曰:「三台送酒,蓋因北齊高洋毀銅雀台,築三個台。宮人拍手呼上台送酒,因名其曲為《三台》。」《鄴都故事》曰:「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破袁紹於鄴。十五年築銅雀台,十八年作金虎台,十九年造冰井台,所謂鄴中三台也。」《北史》曰:「齊文宣天保中營三台於鄴,因其舊基而高博之。九年台成,改銅爵曰金鳳,金虎曰聖應,冰井曰崇光」雲。按《樂苑》,唐天寶中羽調曲有《三台》,又有《急三台》。
《三台》,唐教坊曲名,自漢有之,而調之長短,隨時變易;後用為詞調,始見於唐·韋應物詞,為小令。韋應物集有《上皇三台》,元曲有《鬼三台》,訛為「三台」雲。萬樹《詞律》卷一云:此調「平仄不拘,所賦不論何事。詠宮闈者,即曰《宮中三台》,亦名《翠華引》、《開元樂》;詠江南者,即曰《江南三台》,又有《突厥三台》。其長調則為宋人所撰,而襲取其名。」長調始見於萬俟詠詞。
按,欽定譜云:宋·李濟翁《資暇錄》:曰:「《三台》,三十拍促曲名。昔鄴中有三台,石季龍常為宴游之所。樂工造此曲以促飲。」三台,今之啐酒三十拍促曲。啐,送酒聲也。宋·張表臣《珊瑚鉤詩話》:樂部中有促拍催酒,謂之三台。沉括詞,名《開元樂》。因結有〔翠華滿陌東風〕句,名《翠華引》。實為萬俟長調也,另考。
七、例詞
上皇三台(韋應物·唐)
不寐倦長更,披衣出戶行。月寒秋竹冷,風切夜窗聲。(按,此仄起入韻式五絕,例不作考。)
開元樂·潛山遊記(向寶榮·佚)
蒼海青螺隱隱,丹池碧水粼粼。天柱峰擎日月,渡仙橋客驚心。(正格)
古洞丘牛靜臥,玄崖虎嘯龍吟。漢武高壇拜岳,將軍絕壁題雲。(變格)
三台二首(韋應物·唐)
冰泮寒塘水綠,雨余百草皆生。朝來衡門無事,晚下高齋有情。(變格)
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後日花開。未報長安平定,萬國豈得銜杯。(變格)
突厥三台(韋應物·唐)
雁門山上雁初飛,馬邑欄中馬正肥。日旰山西逢驛使,慇勤南北送征衣。
按,此仄起入韻式五絕,例不作考。按,一說此詞出自雁門妓盛小叢之手。
宮中三台之一(王建·唐)
魚藻池邊射鴨,芙蓉園裡看花。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紅鸞扇遮。(變格)
池北池南草綠,殿前殿後花紅。天子千年萬歲,未央明月清風。(正格)
江南三台四首(王建·唐)
揚州橋邊小婦,長干市裡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變格)
青草湖邊草色,飛猿嶺上猿聲。萬里三湘客到,有風有雨人行。(正格)
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幾度三台。(三韻格)
聞身強健且為,頭白齒落難追。準擬百年千歲,能得幾許多時。(三韻格)
開元樂·三台(沈括·宋)
鸛鵲樓頭日暖,蓬萊殿裡花香。草綠煙迷步輦,天高日近龍床。(變格)
樓上正臨宮外,人間不見仙家。寒食輕煙薄霧,滿城明月梨花。(正格)
按舞驪山影裡,迴鑾渭水光中。玉笛一天明月,翠華滿陌東風。(正格)
殿後春旗簇仗,樓前御隊穿花。一片紅雲鬧處,外人遙認官家。(正格)
三台春曲(許棐·宋)
昨夜微風細雨,今朝薄霽輕寒。簷外一聲啼鳥,報知花柳平安。(正格)
春是人間過客,花隨春不多時。人比花尤易老,那堪終日相思。(正格)
開元樂(李煜·唐)
心事數莖白髮,生涯一片青山。空山有雪相待,野路無人自還。(變格)
按,此詞作者題署不一,《全唐五代詞》依邵長光輯錄《南唐二主詞》稿本列入李煜詞,唐圭璋《南唐二主詞彙箋》依此說。從詞意看,當是李煜中、後期的作品。數:清刻本《詩人玉屑》中作「千」。青:《萬首唐人絕句》中作「春」。空林:詹安泰《李景李煜詞》、《南唐二主詞彙箋》等本中均作「空山」。野路:《萬首唐人絕句》、《東坡題跋》、《詩話總龜》前六卷中均作「古路」。自還:《萬首唐人絕句》、《東坡題跋》、《詩話總龜》前六卷中均作「獨還」。
三台詞(無名氏·唐)
正月年首初春,萬戶改故迎新。李玄附靈求學,樹下乃逢子珍。
項托七歲知事,甘羅十二相秦。若無良妻解夢,馮唐寧得忠臣?
按,五韻格,新疆吐魯番之阿斯那塔墓地發現卜天壽抄本,無別首可校。
八、鄙人拙作
三台·歲月不饒人(三韻格)
亂紅花樣少年,染白霜鬢長天。韶光急梭遁影,俯為傲睨揚鞭。


詞牌正格·柘枝引
一、詞牌名
柘枝引,唐教坊曲名。又名柘枝詞,柘枝調,柘枝曲,屈柘枝,長沙女引。
平韻格,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
二、正格
將軍奉命即須行,塞外領強兵。聞道烽煙動,腰間寶劍匣中鳴。
○○●●●○△ ●●●○△ ○●○○● ○○●●●○△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樂府雜錄》:健舞曲。《樂苑》:羽調曲。
按,此舞因曲為名,用二女童,帽施金鈴,抃轉有聲。其來也,於二連花中藏花坼而後見,對舞相占,實舞中雅妙者也。按,《宋史·樂志》:「小兒隊舞有柘枝。」又沈括《夢溪筆談》:「柘枝舊曲,遍數極多。」今已不傳,存此(唐無名氏)以志其概。
段安節《樂府雜錄》記當時教坊樂舞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之別。健舞曲有稜大、阿連(《教坊記》作阿遼)、柘枝、劍器、胡旋、胡騰;疑俱屬胡舞。日本石田干之助《胡旋舞小考》(見《史林》十五卷三號)謂胡旋舞來自康國;又以胡騰為石國舞;其說甚確,無煩辭費。唯健舞中之柘枝舞,亦屢見於唐人書,或謂為胡舞,而未能確指所出。
按,柘枝舞,晏殊謂系胡舞(見《晏元獻類要》),《樂府詩集》卷五十六《柘枝詞·小引》,以為疑出南蠻諸國。其說云:一說曰,柘枝本柘枝舞也。其後字訛為柘枝。沉亞之賦云:「昔神祖之克戎,賓雜舞以混會。柘枝信其多妍,命佳人以繼態。」然則似是戎夷之舞。按今舞人衣冠類蠻服,疑出南蠻諸國者也。
《因話錄》(《圖書集成·樂律典》卷八十八「舞部」引)又謂柘枝一辭,由拓跋氏而得名,以為:舞柘枝之本出拓跋氏之國,流傳誤為柘枝也,其字相近耳。劉夢得《觀舞柘枝》(《劉夢得文集》卷五)詩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泛雲胡服,未言何國。今按以柘枝為由拓跋氏之傳訛,固屬猜測之辭;出自南蠻諸國,亦未深考。余以為柘枝舞之出於石國,蓋有二證。石國,《魏書》作者舌,《西域記》作赭時,杜還《經行記》作赭支。《唐書·西域傳》云:石,或曰柘支、曰柘折、曰赭時,漢大宛北鄙也。《文獻通考·四裔考·突厥考》中記有柘羯,當亦石國。凡所謂者舌、赭時、赭支、柘支、柘折以及柘羯,皆波斯語Chaj一字之譯音。柘枝舞之「枝」為之移切,柘支國之「支」 為章移切,同屬知母字。故柘枝之即為柘支,就字音上言,毫無可疑也。
復次,薛能《柘枝詞》(《樂府詩集》卷五十六引)三首俱詠柘枝舞,而第一第二兩首乃詠征柘羯事。其第一首云:同營三十萬,震鼓伐西羌。戰血黏秋草,征塵擾夕陽。歸來人不識,帝裡獨戎裝。此詞末兩句之故事,傳說不一,茲不贅。唯就「伐西羌」一語而言,則柘枝詞所詠乃西域事也。
第二首又云:懸軍征柘羯,內地隔蕭關。日色昆上,風聲朔漠間。何當千萬騎,颯颯貳師還。所云「柘羯」,據《唐書·安國傳》,猶中國言戰士也。唯案《文獻通考·四裔考·突厥考》云:頡利之敗也,其部落或走薛延陀,或走西域。而來降者甚眾。……唯柘羯不至;詔使招撫之。柘羯亦為地名。自隋末亂離,東自契丹,西盡吐谷渾、高昌諸國,皆臣於突厥。至頡利,更委任諸胡,疏遠族類。所謂諸胡,指部族中之西域種人;柘羯,即石國也。天寶九載,高仙芝將兵征石國,平之,獲其國王以歸。十一載,仙芝兵敗於怛邏斯城(Talas);怛邏斯城亦屬石國。薛詩之「懸軍征柘羯」,蓋指仙芝此役而言。柘羯、者舌、赭時、赭支、柘折,皆為一地之異譯,而或以名地,或以指人,卒乃以為樂舞之名,亦如隋唐時九部樂之故事耳。
薛詩第三首云: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末二語,為柘枝舞舞終時之姿態。詠柘枝舞而及西域,而及昭武九姓中之柘羯,則其與石國之關係,從可知矣。柘枝舞舞者之服飾,舞時之容態,今俱不傳;茲唯從唐宋人書中籀繹一二,述之如次。

四、例詞
柘枝·樂府詩集(無名氏·唐)
將軍奉命即須行,塞外領強兵。聞道烽煙動,腰間寶劍匣中鳴。
柘枝詞(白居易·唐)
柳闇長廊合,花深小院開。蒼頭鋪錦褥,皓腕捧銀杯。
繡帽珠稠綴,香衫袖窄裁。將軍拄球杖,看按柘枝來。(按,此實五言律詩也,例不作考。)
屈柘詞(溫庭筠·唐)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繡衫金騕裊,花髻玉瓏璁。
宿雨香潛潤,春流水暗通。畫樓初夢斷,晴日照湘風。(按,此實五言律詩也,與白詞同體,例不作考。)
柘枝詞(或柘枝調)三首(薛能·唐)
同營三十萬,震鼓伐西羌。戰血粘秋草,征塵攪夕陽。歸來人不識,帝裡獨戎裝。
懸軍征拓羯,內地隔蕭關。日色崑崙上,風聲朔漠間。何當千萬騎,颯颯貳師還。
意氣成功日,春風起絮天。樓台新邸第,歌舞小嬋娟。急破催搖曳,羅衫半脫肩。
按,此另一格式。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此與白居易所作不同,為六句式五言小律,分平起不入韻和仄起不入韻兩式,例不作考。
五、「拓枝舞」典故
按,胡震亨《唐音癸簽》:柘枝,一說雲本「拓枝」,訛為「柘枝」。沈亞之有賦,似謂戎夷之舞。今舞人衣冠類蠻服,疑出南蠻諸國也。用女童舞,胡帽施金鈴,繡羅寬袍,銀帶。白樂天詩「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是也。其風為羽調,有《屈柘枝》,為角調。又有《五天柘枝》、《那胡柘枝》。其舞也,先藏女童二蓮花中,以鼓招之,花坼而後見,對舞相占。實舞中之雅妙者。故唐人詩有云:「三敲畫鼓聲催急,一朵紅蓮出水遲。」
《韻語陽秋》卷十五:柘枝舞,起於南蠻諸國,而盛於李唐。得於今者,尚其遺制也。章孝標云:「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裙聳細腰。」言當招之以鼓。張承福云:「白雪慢回拋舊態,黃鶯嬌囀唱新詞。」言當雜之以歌。今制亦爾。而唐·鄭在德詩云:「三敲畫鼓聲催急,一朵紅蓮出水遲。」則所用者一人而已。又云:「白雪慢回拋舊態,黃鶯嬌囀唱新詞。」其舞若歌之大略,亦可得矣。法振詩云:「畫鼓催來錦臂攘,小娥雙起整霓裳。」則所用者又二人。
《詞律補遺》卷一:此詞(指唐·無名氏《柘枝引》)見於元郭茂倩《樂府詩集》,平仄可以不拘。按《宋史·樂志》小兒舞隊有柘枝。和凝詞云:「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是柘枝之由來已久。又沈括《夢溪筆談》:柘枝舊曲,遍數極多,此或其曲中之引。如《宮中調笑》,所謂頭子、破子者是也。陳元鼎《詞律補遺》皆雲《柘枝》,或稱為《柘枝詞》、《柘枝調》。《詞譜》名《柘枝引》,收唐無名氏一首,為七五五七,四句長短句,與白居易、薛能等作五言齊言體者不同。又,唐人詩詠中關於《柘枝》舞者甚多,若鉤稽考之,可得其詳。宋·葛元方《韻語陽秋》(卷十五)考論柘枝舞頗詳,胡震亨所論即取材於此。今之治詞者,似少引及。
饒宗頤《敦煌曲》中收有《水古(鼓)子》三十八首,其第十五首云:「花開欲幸教坊時,桃杏先令隔宿知。聞出內家新舞女,翰林別進柘枝詞。」可補諸家之說。描寫的是唐代著名健舞之一柘枝舞。一說出自怛邏斯(唐屬安西大都護府,故址在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一說出自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一帶)。原為女子獨舞;五、六世紀傳入中原後,深受各階層歡迎,宮廷教坊舞伎、營伎、家伎等競相學習,還出現了名曰「柘枝伎」的專門藝人。
柘枝舞流傳中原各地後,在服飾、化妝方面,仍保留著濃厚的西域胡風。劉禹錫《觀舞柘枝》云:「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神飆獵紅葉,龍燭映金枝」。白居易《柘枝伎》云:「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又,據宋·俞琰《席上腐談》云:「向見官伎舞柘枝,戴一紅物,體長而頭尖,儼如靴形,想即是今之罟姑也」。以上記載,均生動地描述了西域胡人的服飾形象。柘枝舞至曲終,例須半袒其衣,又重面部特別是眉目的表情,「曲盡回身去,層波猶注人。」(劉禹錫)。「鷺游思之情香兮,注光波於眄睇。」(沉亞之)舞者帽飾金鈴,雙手抃轉有聲,更增加了舞蹈的藝術魅力。
白居易《柘枝妓》云:「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可見此舞以鼓聲為節,起舞鼓聲三擊為度。張祜《觀楊瑗柘枝》中另有「緩遮檀口唱新詞」,「舞停歌罷鼓連催」等句,可見《柘枝舞》中還間有歌唱。此外,劉禹錫《觀柘枝舞》「翹袖中繁鼓,傾眸溯華榱。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徐凝《宮中曲》:「細腰偏能舞柘枝」。均說明此舞節奏鮮明,氣氛熱烈,舞者體態輕盈,腰肢纖細、柔軟;並以窄長袖變化出各種優美的姿態,或婉轉綽約,或矯健奔放;時而揚臂,時而下垂;腳下隨快速複雜的節奏踏舞。舞至高潮時,鼓聲緊催,節奏加快,急速的躺腰臥地,大幅度的動作和激烈的跳躍速轉,印證了劉禹錫「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和白居易「莫惜新衣舞柘枝,也從塵污汗沾垂」等的形象描繪。
宋·陳暘《樂書》載:「柘枝舞童衣五色,繡羅寬袍,胡帽銀帶。」《宋史·樂志》云:「柘枝隊衣五色繡羅寬袍,戴胡帽,系銀帶。」由此可知表演柘枝舞時,頭戴胡帽、腰繫銀帶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了宋代,但服裝顏色已發展為「五色」。柘枝舞風格獨特,形式多樣。最初為女子獨舞,舞姿矯健,節奏多變,大多以鼓伴奏;後來有雙人舞,名《雙柘枝》。宋時發展為多人隊舞,有五人表演的,中間的領舞叫「花心」,也有二十四人表演的,還有一百多人表演的。柘枝舞發展至歌舞大曲與隊舞後,仍沿用固有的曲目名稱與表演形式。據說,宋初宰相寇准在宴客時便喜歡用此招待,且得了個「柘枝顛」的綽號,可見這連歌帶舞的「柘枝」很令人著迷與上癮。宋·梅堯臣《和永叔柘枝歌》:「始知事簡樂民和,不厭來觀柘枝舞。」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八節:「西域樂舞在長安,處於壓倒中國樂舞的優勢,是在開元天寶間……柘枝舞女著窄袖薄羅衫。」參閱《樂府詩集·舞曲歌辭五·柘枝詞》。
按,另:掘柘曲。《樂府雜錄》曰:「健舞曲有《柘枝》,軟舞曲有《屈柘》。」《樂苑》曰:「羽調有《柘枝曲》,商調有《屈柘枝》。段成式《寄溫庭筠雲草藍紙》詩曰:「三十六鱗充使時,數番猶得寄相思。待將袍祅重抄了,寫盡襄陽《掘柘詞》。」《掘柘詞》,溫集中亦有。《教坊記》曰:「凡棚車上擊鼓非《柘枝》,則《阿遼破》也。」《羯鼓錄》曰:「凡曲有意盡聲不盡者,須以他曲解之,如《耶婆色雞》用《屈柘急遍》解,《屈柘》用《渾脫》解之類是也。一說曰:柘枝,本《柘枝舞》也,其後字訛為柘枝。」沉亞之賦云:「昔神祖之克戎,賓雜舞以混會。柘枝信其多妍,命佳人以繼態。」然則似是戎夷之舞。按今舞人衣冠類蠻服,疑出南蠻諸國也。
按,這一首詞,曲折的反映了唐宋兩代上至三公九卿、下至商賈富豪,甚至是民間大眾娛樂的縮影。暫且撇開封建時代的狎奴蓄伎不說,最為讓今人遺憾的是,曾經風靡唐宋兩代的「拓枝舞」,居然銷聲匿跡到無影無蹤,甚是讓人費解。今日民間是否尚有遺跡,尚有待專家考證。
六、《長沙女引》譜考
據考,現存最早的唐樂曲譜,是本世紀初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一卷唐曲譜抄本。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從敦煌劫走珍貴文物六千餘卷,這卷唐曲譜抄本即在其中,現藏於巴黎的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為伯3808)。這卷抄本寫在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3)《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即《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變文》)的背面,全卷計錄《品弄》、《傾杯樂》、《西江月》、《心事子》、《伊州》、《水鼓子》、《急胡相問》、《長沙女引》、《撒金砂》、《營富》等急、慢曲子二十五首。五代時手抄的琵琶曲譜25首,《長沙女引》即為其中之一。曲譜用唐時的「琵琶二十譜字」記寫,未標調名。
自1937年以來,國內外學者林謙三、平出久雄、葉棟、芝佑靖、何昌林等對這批曲譜進行解譯;葉棟、芝佑靖解譯的《長沙女引》曾先後在上海、東京、北京演出過。據任二北考證,《長沙女引》即柘枝引。柘枝引,唐代流行的曲名。唐代憲宗元和年間,姑蘇太守韋應物之女曾流落長沙淪為柘枝伎,因此何昌林認為有可能當時將某一首柘枝詞更名為《長沙女引》而歌唱其人,後歌詞散佚,僅留此琵琶曲譜。
按,實考外證:殷堯藩堯藩,秀州人。為性簡靜,眉目如畫。工詩文,耽丘壑之趣。及來長沙,尚書李翱席上有舞《柘枝》者,容語淒惻,因感而賦詩以贈曰:「姑蘇太守青娥女,流落長沙舞柘枝。滿座繡衣皆不識,可憐紅粉淚雙垂。」眾客驚問之,果韋公愛姬所生女也,相於吁歎。翱即命削丹書,於賓館中擢士嫁之。今有集一卷傳世,皆鏗鏘蘊藉之作也。(語出:元·辛文房著《唐才子傳》)
七、相關詩詞
觀杭州柘枝(張祜·唐)
舞停歌罷鼓連催,軟骨仙蛾暫起來。紅罨畫衫纏腕出,碧排方胯背腰來。
旁收拍拍金鈴擺,卻踏聲聲錦袎摧。看著遍頭香袖褶,粉屏香帕又重隈。
周員外席上觀柘枝(張祜·唐。一作周員外出雙舞柘枝妓)
畫鼓拖環錦臂攘,小娥雙換舞衣裳。金絲蹙霧紅衫薄,銀蔓垂花紫帶長。
鸞影乍回頭並舉,鳳聲初歇翅齊張。一時欻腕招殘拍,斜斂輕身拜玉郎。
池州周員外出柘枝(張祜·唐)
紅筵高設畫堂開,小妓妝成為舞催。珠帽著聽歌遍匝,錦靴行踏鼓聲來。
纖纖玉筍羅衫撮,戢戢金星鈿帶回。長恐周瑜一私顧,不教閒客望瑤台。
觀楊瑗柘枝(張祜·唐)
促迭蠻鼉引柘枝,捲簾虛帽帶交垂。紫羅衫宛蹲身處,紅錦靴柔踏節時。
微動翠蛾拋舊態,緩遮檀口唱新詞。看看舞罷輕雲起,卻赴襄王夢裡期。
壽州裴中丞出柘枝(張祜·唐)
青娥十五柘枝人,玉鳳雙翹翠帽新。羅帶卻翻柔紫袖,錦靴前踏沒紅茵。
深情記處常低眼,急拍來時旋折身。愁見曲終如夢覺,又迷煙水漢江濱。
贈柘枝(張祜·唐)
鴛帶排方鏤綠牙,紫羅衫卷合歡花。當筵舞汗銷胸雪,入破凝姿動臉霞。
帽側蹙腰鈴數轉,亞身招拍腕頻斜。須臾曲罷歸何處?稱道巫山是我家。
李家柘枝(張祜·唐)
紅鉛拂臉細腰人,金繡羅衫軟著身。長恐舞時殘拍盡,卻思雲雨更無因。
感王將軍柘枝妓歿(張祜·唐)
寂寞春風舊柘枝,舞人休唱曲休吹。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
畫鼓不聞招節拍,錦靴空想挫腰肢。今來座上偏惆悵,曾是堂前教徹時。
柘枝妓(白居易·唐)
平鋪一合錦筵開,連擊三聲畫鼓催。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
帶垂鈿胯花腰重,帽轉金鈴雪面回。看即曲終留不住,雲飄雨送向陽台。
看常州柘枝,贈賈使君(白居易·唐)
莫惜新衣舞柘枝,也從塵污汗沾垂。料君即卻歸朝去,不見銀泥衫故時。
和同州楊侍郎誇柘枝見寄(白居易·唐)
細吟馮翊使君詩,憶作餘杭太守時。君有一般輸我事,柘枝看校十年遲。
觀柘枝舞二首(劉禹錫·唐)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綺墀。神飆獵紅蕖,龍燭映金枝。
垂帶覆纖腰,安鈿當嫵眉。翹袖中繁鼓,傾眸溯華榱。
燕秦有舊曲,淮南多冶詞。欲見傾城處,君看赴節時。
山雞臨清鏡,石燕赴遙津。何如上客會,長袖入華裀。
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曲盡回身處,層波猶注人。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兼呈張十一院長元九侍御(劉禹錫·唐)
分憂餘刃又從公,白羽胡床嘯詠中。彩筆諭戎矜倚馬,華堂留客看驚鴻。
渚宮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幾叢。若問騷人何處所,門臨寒水落江楓。
和樂天柘枝(劉禹錫·唐)
柘枝本出楚王家,玉面添嬌舞態奢。松鬢改梳鸞鳳髻,新衫別織鬥雞紗。
鼓催殘拍腰身軟,汗透羅衣雨點花。畫筵曲罷辭歸去,便隨王母上煙霞。
柘枝(章孝標·唐)
柘枝初出鼓聲招,花鈿羅衫聳細腰。移步錦靴空綽約,迎風繡帽動飄颻。
亞身踏節鸞形轉,背面羞人鳳影嬌。只恐相公看未足,便隨風雨上青霄。
潭州席上贈舞柘枝妓(殷堯藩·唐)
姑蘇太守青娥女,流落長沙舞柘枝。坐滿繡衣皆不識,可憐紅臉淚雙垂。
傷柘枝妓(李群玉·唐)
曾見雙鸞舞鏡中,聯飛接影對春風。今來獨在花筵散,月滿秋天一半空。
八、張祜「詠拓枝詩」小考
張祜的詠拓枝詩,大都是在陪同達官公卿們宴飲觀舞後所作,諸如《觀杭州柘枝》,《周員外席上觀柘枝》,《觀楊瑗柘枝》,《壽州裴中丞出柘枝》,《贈柘枝》,《李家柘枝》等,甚或也為某個跳柘枝舞的藝伎的過逝,寫過《感王將軍柘枝妓歿》的詩。從這些詩裡,我們大致可知道,張祜年輕時,在江浙一帶是很風流過一陣子的,如同今天常去歌舞廳(或夜總會)瀟灑。這種藝伎,既在公共場所的所謂「藝館」裡能見到,也可以養在達官公卿的家裡。公卿家中私養的藝伎,可以被主人送人,藝館裡的舞伎你當然也可以領走(只要給錢)。張祜所寫的《贈柘枝》一詩,結尾處便有「須臾曲罷歸何處,稱道巫山是我家。」(巫山,便是男女歡合雲雨的代名詞),聽聽,那舞伎演出完畢後,整個被張祜領回家享受去了。
他這類詩,當時在江南流傳很廣,連大詩人白居易都能背誦。唐人孟棨撰寫的《本事詩》一書中,便記錄了寶歷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與張祜的一次暢談,那時張祜也就三十三、四歲。孟棨記之曰:「詩人張祜,未嘗識白公。白公刺蘇州,祜始來謁,才見白,白曰:久欽籍「嘗記得君款頭詩。」祜愕然曰:「舍人何所謂?」白曰:「『鴛鴦鈿帶拋何處?孔雀羅衫付阿誰?』非款頭何耶?」張頓首微笑,仰面而答曰:「祜亦嘗記得舍人目連變。」白曰: 「何也?」祜曰:「『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非目連變何耶?」遂與歡宴竟日。云云。白居易背誦的這兩句詩,出自張祜的《感王將軍柘枝妓歿》詩。
除了在宴飲席上觀「柘枝舞」的詩作外,張祜也還有陪著公卿們游宴、打球、聽箜篌、聽箏、聽歌、聽琵琶、聽古琴等等詩作,估計都是年輕時好玩耍時所為,或許也出於應酬逢迎的目的,討得公卿們的歡心,以此謀取仕途上的進步。但不管怎樣,這類詩在當時的詩壇上給人的印象並不太好,以至於有人便看不起張祜,覺得詩很輕浮。好在這都是年輕時的作品,並非張祜的主流。

詞牌正格·塞姑
一、詞牌名
塞姑。調見宋·郭茂倩《樂府詩集·雜曲歌辭》。蓋唐時邊塞閨人之詞也。
仄韻格,單調,二十四字,四句,三仄韻。
二、正格 (無名氏·唐)
昨日盧梅塞口,整見諸人鎮守。都護三年不歸,折盡江邊楊柳。
●●○○●▲ ●●○○●▲ ○●○○●○ ●●○○○▲
按,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此亦六言絕句,填此詞者,平仄當從之。


詞牌正格·晴偏好
一、詞牌名
晴偏好。
仄韻格,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四仄韻。
二、正格
李霜崖
平湖千頃生芳草,芙蓉不照紅顛倒。東坡道,波光瀲灩晴偏好。
○○○●○○▲ ○○●●○○▲ ○○▲ ○○●●○○▲
按,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填此詞者,平仄當從之。
三、詞牌源考
明·陳耀文《花草粹編》云:西湖雖有山泉,而大旱亦嘗龜坼。嘉熙庚子水涸,茂草生焉。李霜崖作《晴偏好》詞紀之。取詞中結句為調名。
按,陳耀文輯唐宋詞總集,共二十四卷,又附錄一卷,收錄詞三千餘首。因前人有《花間集》收錄唐、五代詞,《草堂詩余》收錄宋詞,所以取名為《花草粹編》。收錄詞作較多,註釋頗為詳盡,對冷僻詞篇均著明出處。
四、鄙人拙作
千秋名利斯文道,明爭暗鬥強權造。黃金誥,圖書未老心先傲。
湖光山色人皆好,騰挪故國青雲盜。中華纛,今朝更比先時皂。(纛,dao4,帥旗)


詞牌正格·憑欄人
一、詞牌名
憑欄人,又名憑闌人,下倪詞;《太平樂府》注越調。
平韻格,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
二、正格
燈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詩吟未成。杏花殘月明,竹根流水聲。
⊙●○○⊙●△ ◎●○○⊙●△ ◎○⊙●△ ●○○●△
按,此亦元人小令。凡例二十有二首,不作逐字考,以平仄多寡定格;斷非欽定譜所云:不論平仄。按,姚燧《寄征衣》:(寄與不寄間),四聯仄起,作犯律考;徐再思《春愁》:(前日春從愁裡得),得字仄聲;趙善慶《春日懷古》:(斷腸幾輩人),幾字仄聲;均作犯律考。譜中平仄據此。亦有一二、三四對仗者。另,欽定譜云:參《下倪詞》,今已無考。
三、變格
單調,二十五字,五句,三平韻、一葉韻。
客有吳郎吹洞簫,明月沉江春霧曉。湘靈不可招,水雲中環珮搖。
●●○○○●△ ○●○○○●●(葉)○○●●△ ●○○○●△
按,此詞第二句用仄韻,結作三字兩句,與邵詞小異。按,元人小令,俱協北音,所謂中原音韻也,與古韻三聲協者微不同,蓋三聲協只平上去三聲,若中原音韻,則入聲作平,無所不協也。按,姚燧另有《憑闌人》四首,各體俱不相同,例不作考。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唐書·禮樂志》:越調,即黃鐘之商聲也。按,憑闌人,詞的變調,考為元曲,近似小令。清·朱彝尊《詞綜》「發凡」,云:元人小曲,如《干荷葉》、《天淨沙》、《憑欄人》、《平湖樂》等調,平、上、去三聲並用,往往編入詞集。然按之宋詞……已為曲韻濫觴矣。」姚華《論文後編》:「南宋詞人,喜為變調,所創特多,於時有大曲、小曲之別。」參見「小令」。
按,憑欄(憑欄)亦作「憑闌」,身倚欄杆之意。唐·溫庭筠《菩薩蠻》詞:「春水渡溪橋,憑闌魂欲消。」唐·崔塗《上巳日永崇裡言懷》詩:「遊人過盡衡門掩,獨自憑欄到日斜。」五代·馮延巳《鵲踏枝》詞:「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南唐·李煜:《浪淘沙令》詞:「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宋·岳飛《滿江紅·寫懷》詞:「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按,此詞牌名自何處,今人已無考也。
五、例詞
〔越調〕憑闌人八首(姚燧·元)
憑闌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憑闌人
博帶峨冠年少郎,高髻雲鬟窈窕娘。我文章你艷妝,你一斤咱十六兩。(例)
馬上牆頭瞥見他,眼角眉尖拖逗咱。論文章他愛咱,睹妖嬈咱愛他。(例)
織就回文停玉梭,獨寧銀燈思念他。夢兒裡休呵,覺來時愁越多。(例)
宮髻高盤鋪綠雲,仙袂輕飄蘭麝薰。粉香羅帕新,未曾淹淚痕。
羞對鸞台梳綠雲,兩葉春山眉黛顰。強將脂粉勻,幾回填淚痕。
寄與多情王子高,今夜佳期休誤了。等夫人熟睡著,悄聲兒窗外敲。(例)
兩個相思無計留,君上孤舟妾倚樓。這些蘭葉舟,怎裝如許愁。
〔越調〕憑闌人八首(張可久·元)
憑闌人·湖上二首
遠水晴天明落霞,古岸漁村橫釣槎。翠簾沽酒家,畫橋吹柳花。
二客同游過虎溪,一徑無塵穿翠微。寸心流水知,小窗明月歸。
憑闌人·春夜
燈下愁春愁未醒,枕上吟詩吟未成。杏花殘月明,竹根流水聲。
憑闌人·春思三首
鶯羽金衣舒晚風,燕嘴香泥沾亂紅。翠簾花影重,五人春睡濃。
春柳長亭傾酒樽,秋菊東籬灑淚痕。思君不見君,倚門空閉門。
簾外輕寒歸燕忙,橋下殘紅流水香。遊人窺粉牆,玉驄嘶綠楊。
〔越調〕憑闌人六首(徐再思·元)
憑闌人·香印
煙裊蟠龍花上枝,火引冰蠶繭內絲。燒殘錦字詩,似人腸斷時。
憑闌人·春情
髻擁春雲松玉釵,眉淡秋山羞鏡台。海棠開未開?粉郎來未來?
憑闌人·江行
鷗鷺江皋千萬灣,雞犬人家三四間。逆流灘上灘,亂雲山外山。
憑闌人·春愁
前日春從愁裡得,今日春從愁裡歸。避愁愁不離,問春春不知。
憑闌人·詠史
九殿春風鳷鵲樓,千里離宮龍鳳舟。始為天下憂,後為天下羞。
憑闌人·春怨
遙盼春來圖見春,及至春來還怨春。自憐多病身,為他千里人。
〔越調〕憑闌人·金陵道中(喬吉·元)
瘦馬馱詩天一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越調〕憑闌人·贈吳國良(倪瓚·元)
客有吳郎吹洞簫,明月沉江春霧曉。湘靈不可招,水雲中環珮搖。(變格)
〔越調〕憑闌人·閨怨(王元鼎·元)
垂柳依依惹暮煙,素魄娟娟當繡軒。妾身獨自眠,月圓人未圓。
啼得花殘聲更悲,叫得春歸郎未知。杜鵑奴倩伊,問郎何日歸?
〔越調〕憑闌人·春日懷古(趙善慶·元)
銅雀台空鎖暮雲,金谷園荒成路塵。轉頭千載春,斷腸幾輩人?
〔越調〕憑闌人·題曹雲西翁贈妓小畫(邵亨貞·元)
誰寫江南一段秋,妝點錢塘蘇小樓?樓中多少愁!楚山無盡頭。
六、寫作要領
按,實考此調,元曲小令,因欽定譜錄之,而以為考。建議詞家不作,元曲愛好者不在此例。


詞牌正格·花非花
一、詞牌名
花非花。
仄韻格,單調,二十六字,六句,三仄韻。
二、正格花非花(白居易·唐)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 ●○▲」「●●○ ○○▲」「○○○●●○○ ●●○○○●▲」
按,調見白居易《長慶集》,以首句為調名;是變格的仄韻七絕,此詩運用三字句與七字句輪換的形式(這是當時民間歌謠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節律整飭與錯綜之美,後人采入詞中。此調只此一詞,無別首可校。一二、三四、五六各成對偶句。填此詞者,平仄、對仗當從之。
三、變格 花非花(明·計南陽)
同心花,合歡樹。 四更風,五更雨。畫眉山上鷓鴣啼,畫眉山下郎行去。
「○○○ ●○▲」「●○○ ●○▲」●○○●●○○ ●○○●○○▲
按,鷓鴣聲似「行不得也,哥哥」。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按,考白體《花非花》,明·卓人月編《古今詞統》:《花非花》,樂天自度曲。明·茅瑛《詞的》卷一:《花非花》,此樂天自譜體也,語甚趣。清·萬樹《詞律》卷一:(白居易《花非花》)此本長慶長短句詩,而後人名之為詞者。近代徐棨《詞律箋榷》卷一:《白樂天詩集》收《花非花》於歌行曲引卷中。
按,考計體《花非花》,清·萬樹《詞律》云「此本長慶長短句詩,而後人名之為詞者。」……宋元似無倚此調者,或有之而余未得見。余所見者明人計南陽一首,……平仄小異,末句全反。清·李佳《左庵詞話》亦載之。
五、鄙人拙作
花非花·謎面(白體)
神非神,鬼非鬼。五帝頭,三皇尾。橫斜今古鳳凰台,直冷江川滄海水。


詞牌正格·摘得新
一、詞牌名
摘得新,唐教坊曲名。
平韻格,單調,二十六字,六句,四平韻。
二、正格
摘得新,枝枝葉葉春。管弦兼美酒,最關人。平生都得幾十度,展香茵。
●●△ ○○●●△ ●○○●● ●○△ ○○⊙●◎◎● ●○△
按,皇甫松詞別首,第五句〔繁紅一夜驚風雨〕,一字仄聲;驚字、風字俱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三、例詞摘得新(皇甫松·唐)
摘得新,枝枝葉葉春。管弦兼美酒,最關人。平生都得幾十度,展香茵。
酌一卮,須教玉笛吹。錦筵紅蠟燭,莫來遲。繁紅一夜經風雨,是空枝。


詞牌正格·梧葉兒
《太平樂府》註:商調。《唐書·禮樂志》:商調,乃夷則之商聲也。
一、定格
單調,二十六字,七句,四平韻、一葉韻。梧葉兒(吳西逸·元)
韶華過,春色休,紅瘦綠陰稠。花凝恨,柳帶愁,泛蘭舟。明日尋芳載酒。
○○● ○●△ ⊙●●○△ ○○● ⊙●△ ●○△ ○●○○●●(葉仄)
其可平可仄,參後張可久《鴛鴦浦》一詞。
又一體 單調,二十七字,七句,五平韻。梧葉兒(張可久·元)
鴛鴦浦,鸚鵡洲,竹葉小漁舟。煙中樹,山外樓,水邊鷗。扇面兒、瀟湘暮秋。
○○● ○●△ ●●●○△ ○○● ○●△ ●○△ ●●○ ○○●△
此與吳詞同,惟結句多一襯字。
又一體 單調,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韻。梧葉兒(張可久·元)
花垂露,柳散煙,蘇小酒樓前。舞隊飛瓊佩,遊人碾玉鞭。詩句縷金箋,懶上蘇堤畫船。
○○● ●●△ ○●●○△ ◎◎○○● ○○●●△ ⊙●●○△ ●●○○●△
此亦與吳詞同,惟第四、五、六句多二襯字,可平可仄,參張雨詞。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韻。梧葉兒(張雨·元)
移家去,市隱間,幽事頗相關。劉商觀碁罷,韓康賣藥還,點檢綠雲鬟。數不盡、龜溪好山。
○○● ●●△ ○●●○△ ○○○○● ○○●●△ ●●●○△ ●●● ○○●△
此與張可久《花垂露》詞同,惟結句多一字。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七字,七句,四平韻、一葉韻。 (張可久·元)
乘興詩人棹,新烹學士茶,風味屬誰家?瓦甃懸冰箸,天風起玉沙。海樹放銀花,秋厭擁、藍關去馬。
○●○○● ○○●●△ ○●●○△ ●●○○● ○○●●△ ●●●○△ ○●● ○○●●(葉仄)
此與張雨《移家去》詞同,惟第一、二句各多二襯字,結句用仄韻異。
二、詞牌源考
欽定譜云:此在元人為小令,其實則曲也。但其詞未至俚鄙,故並采入以備體。故,例不作考。 


詞牌正格·漁歌子
一、詞牌名
漁歌子,唐教坊曲名。又名漁父,漁父歌,漁父樂。
平仄雙體,單/雙調(雙調另考),二十五/二十七字,五句,三/四韻。
二、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書·張志和》傳:志和居江湖,自稱「江波釣徒」,每垂釣不設鉺,志不在魚也。唐憲宗(李純)圖真求其人不能致,嘗撰《漁歌》,即此詞也;單調體,實始於此。至雙調體,始自《花間集》顧敻、孫光憲,有魏承班、李珣諸詞可校(另考)。若蘇軾單調詞,則又從雙調詞脫化耳。和凝詞更名《漁父》,徐積詞名《漁父樂》。
三、平韻格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 ●○△」◎◎⊙⊙●◎△
按,張志和所撰《漁歌子》詞五首,體調如一;三字句例用對偶,當為定格。按用字平仄多寡定格,不復作逐字考。譜內平仄據此。
【例】漁歌子五首(張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台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蚱蜢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雪溪灣裡釣魚翁,蚱蜢為家西復東。江上雪,浦邊風,反著荷衣不歎窮。
松江蟹捨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干,醉泊漁舟不覺寒。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還。釣車子,掘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例】漁父(張志和·唐)
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
卻把漁竿尋小徑,閒梳鶴發對斜暉。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按,此七言古風,例不作考。)
又一體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唐·李煜)
閬苑有情千里雪,桃李無言一隊春。 一壺酒,一竿身,快活如儂有幾人。
「●●●○○●● ○●○○●●△」「●○● ●○△」●●○○●●△
按,此詞起句不用韻,一二、三四句例用對仗。
又一體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唐·李煜)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 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 ●○●●●○△」「○●● ●●△」●○○○●●△
按,此詞起句用韻,一二、三四句例用對仗。李詞首起二句,有古本作(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無言一隊春)者,實考勘誤。證:漁歌子脫胎於七言絕句,李煜身系名家,五聯仄而對句拗而不救,不類其手筆也。是故,亦有人云:此非李煜之作,乃後人假托之詞。此說無考,今從欽定譜例,參別首同考。
四、仄韻格
單調,二十五字,五句,三仄韻(宋·蘇軾)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 ○○▲」◎●●○○▲ ◎○⊙●●○○ ●●⊙⊙○▲

【例】漁父四首(蘇軾·宋)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
漁父醉,蓑衣舞,醉裡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孤舟南渡。
又一體 單調,二十五字,六句,四仄韻。(唐·李珣)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 ○◎▲」⊙○⊙●○○▲「●○○ ⊙◎▲」◎●⊙○○▲
按,考李珣八例,兩處三字句均用對仗。獨其一(春風澹蕩看不足)句,五仄,作犯律考。論用字多寡定格,譜中平仄據此。
【例】漁歌子八首(唐·李珣)
楚山青,湘水淥,春風澹蕩看不足。草芊芊,花簇簇,漁艇棹歌相續。
信浮沉,無管束,釣回乘月歸灣曲。酒盈尊,雲滿屋,不見人間榮辱。
荻花秋,瀟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畫。碧煙中,明月下,小艇垂綸初罷。
水為鄉,蓬作捨,魚羹稻飯常餐也。酒盈杯,書滿架,名利不將心掛。
柳垂絲,花滿樹,鶯啼楚岸春天暮。棹輕舟,出深浦,緩唱漁郎歸去。
罷垂綸,還酌醑,孤村遙指雲遮處。下長汀,臨深渡,驚起一行沙鷺。
九疑山,三湘水,蘆花時節秋風起。水雲間,山月裡,棹月穿雲遊戲。
鼓清琴,傾淥蟻,扁舟自得逍遙志。任東西,無定止,不議人間醒醉。
五、詞人典故(文自網絡)
【傳說中的張真人「玄真子」】
張志和(730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浙江省金華市蘭溪人。十六歲游大學,以明經耀第,獻策肅宗,深蒙賞重,任翰林待詔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並賜名「志和」。後因事貶為南浦尉,未到任,還本籍,親喪不復仕。扁舟垂綸,祭三江,泛五湖,自號「煙波釣徒」。著有《玄真子》十二卷三萬言,《全唐詩》錄其九首詩詞。
張志和博學多才,歌、詞、詩、畫俱佳。酒酣耳熱,或擊鼓吹笛,或吟詩作畫頃刻即成。嘗於顏真卿席間與眾客唱和《漁夫詞》,張志和首唱:「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顏真卿、陸羽、徐士衡、李成矩等共和二十五首。志和復剪素寫景,須臾五本。隨句賦象、人物、舟船、鳥獸,煙波、風月,皆依文章,曲盡其妙。真卿與諸客傳玩,歎服不已。唐朱景玄撰《唐朝名畫錄》,定逸品三人,張志和居其一。明·董其昌《畫旨》云:「昔人以逸品置神品至上,歷代唯張志和可無愧色。」 

《漁歌子》詩意圖
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寫了五個地方的漁父生活:西塞山、釣台、霅溪、松江、青草湖,而且寫了春夏秋冬不同時節的景致,還有漁父們衣食住行樂等多個方面的情境,各有韻味,當然最出名還是第一首。這五首詞,每首的結句第五字都是「不」字,所以後來的擬作者,都遵循結句第五字用字統一的規則。
只可惜的是顏真卿等人唱和的《漁歌子》現在看不到了,宋初人編的《金奩集》內收錄有十五首《漁歌子》,不著作者名,有人認為這十五首即當時顏、陸、徐、李等人和張志和之作,茲選錄其中結句第五字也用「不」字的五首於下:
五嶺風煙絕四鄰,滿川鳧雁是交親。風觸岸,浪搖身,青草燈深不見人。
極浦遙看兩岸花,碧波微影弄晴霞。孤艇小,信橫斜,那個汀洲不是家。
洞庭湖上曉風生,風觸湖心一葉橫。蘭棹快,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
舴艋為船力幾多,江頭雷雨半相和。珍重意,下長波,半夜潮生不奈何。
偶然香餌得長鱘,魚大船輕力不任。隨遠近,共浮沉,事事從輕不要深。
這些作品細細讀後,稍顯輕淺寡淡,是否為顏、陸、徐、李等人之作,有待他考。
另外,當時還有張志和的哥哥張松齡的一首《和答弟志和漁父歌》,還保留在《全唐詩》裡,詞如下:「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詞裡充滿了叮嚀關懷之意。大約是張松齡覺得張志和和漁父一樣經常在風波浪尖上顛簸,擔心弟弟的安危,所以才和答了這首詞加以提醒。
張志和的確很迷戀漁父的生活,他還有一首詩《漁父》就描寫了這種心境,詩云:「八月九月蘆花飛,南溪老人重釣歸。 秋山入簾翠滴滴,野艇倚檻雲依依。卻把漁竿尋小徑,閒梳鶴發對斜暉。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為儲皇定是非。」據說後來他成仙了,所以《歷代神仙傳》裡也專門有他的一篇傳,稱他為「玄真子」。
七、詞壇擷趣(文自網絡)
【張志和《漁歌子》以及東瀛名流的唱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首著名詞作《漁歌子》,作者是唐代隱士張志和。許多人都知道這首詞,可並不清楚這只是張志和所作五首《漁歌子》中的第一首。張志和的五首《漁歌子》堪稱各有特色,各盡其妙。
《漁歌子》,詞調名,又名《漁父歌》,本為唐朝教坊曲,分單、雙調兩種,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韻;雙調五十字,仄聲。張志和《漁歌子》共有五首,全是單調。據《歷代詩餘》卷二百十一引《樂府紀聞》:「張志和自稱『煙波釣徒』,嘗謁顏真卿於湖州,以舴艨敝,請更之,願為浮家泛宅,往來苕、霅間,作《漁歌子》詞。」詞牌《漁歌子》即始於張志和寫的《漁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簡稱。以前一般認為中國最早填詞的人是李白,因為他寫了那首《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不過存在著很大爭議;近來有學者考證說張志和的《漁歌子》才是我國最早的詞作,也就是說,張志和是我國詞作的開山祖師。
據《日本填詞史學》記載:大約在張志和寫成《漁歌子》四十九年後(公元823年,即日本平安朝弘仁十四年),這五首詞傳到日本,當時的嵯峨天皇讀後備加讚賞,親自在賀茂神社開宴賦詩,與會的皇親國戚、學者名流,皆隨嵯峨天皇唱和張志和的《漁歌子》,據說此為日本填詞之開山,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件倍受讚譽的盛事。

日本第五十二代天皇嵯峨天皇(神野)像
嵯峨天皇對漢詩造詣很深,漢字書法也相當出色,被譽為「天下三筆」,說明他深受中國文化的熏陶。他在宴會上親作五首,收在日本編撰的漢詩集《經國集》卷十四里,題為《漁歌》,茲錄於下,供諸君欣賞:
江水渡頭柳亂絲,漁翁上船煙景遲。乘春興,無厭時,求魚不得帶風吹。
漁人不記歲時流,淹泊淞洄老棹舟。心自放,常狎鷗,桃花春水帶良遊。
青春林下度江橋,湖水翩翩入雲霄。煙波客,釣舟遙,往來無定帶落潮。
溪邊垂釣奈樂何,世上無家水宿多。閒釣醉,獨棹歌,浩蕩飄飄帶滄波。
寒江春曉片雲晴,兩岸花飛夜更明。臚魚膾,蓴菜羹,餐罷酣歌帶月行。
這位日本君王作的這五首詞,每首的結句的第五個字都是「帶」字,由此可知,當時的扶桑已經知道擬作《漁歌子》的用字規矩,並且嚴格遵循。天皇年僅十七歲的女兒內親王有智子(相當於古代的公主嘍,也可以稱一聲「格格」),聰穎智慧,《經國集》裡收錄了她吟和的兩首,文筆有些稚嫩,但非常有特色,這裡也錄於下(原題為《奉和漁家》,每首末句第五字均用「送」字。):
白頭不覺何老人,明時不仕釣江濱。飯香稻,苞紫鱗,不欲榮華送吾真。
春水洋洋滄浪清,漁翁從此獨濯纓。何鄉里?何姓名?潭裡閒歌送太平。
有人對這位君王的《漁歌子》大加讚賞,特別是日本學者們很引以為自豪,比如神田喜一郎在其著作《日本填詞史話》第二章《填詞的濫觴》中說:「天皇(嵯峨)是以張志和的作品為藍本的。並讀二作,只覺得一種高雅沖淡的意趣見於其中:天皇不只是倣傚原作的形式,而且深入到原作的神髓中去,這境界使人為之傾倒。」
這五首詞從辭采上講是很不錯的,但是從意境上講,和張志和的詞恐怕還是稍稍遜色一些。張志和本身是個過著漁父生活的隱士,與漁父們一起出沒於風波浪濤之中,沉醉於山水江湖之間,他寫出來的《漁歌子》是一個漁父真實生活的體驗和情感:以苦為樂,安貧樂道,心無掛礙,逍遙無羈,所謂「笑著荷衣不歎窮」、「樂在風波不用仙」也;再看日本天皇和格格的寫的詞,由於其尊貴的身份和優越的生活,只是從賞景、遊樂、飲宴的角度來吟詠舒懷,最多也是「溪邊垂釣奈樂何」、「餐罷酣歌帶月行」,還有年輕的「格格」巴望著「潭裡閒歌送太平」,張志和那種自然飄逸、清泠高遠的神仙意境,怕是各位貴人難以體會的,僅這一點,其作品就很難談上「深入到原作的神髓中去」。
倒是不被神田看好的滋野貞主,唱和的那五首《漁歌子》值得稱道,神田說:「貞主作為當時第一流的碩學之士,那是當之無愧的。但就詞章而論,似乎未可多予稱許。就說這《漁歌子》,筆下有窘澀之處,諸如『濤似馬,湍如牛』(第二首)、『昔山住,今水棲』(第四首)一類詞句,都顯得稚拙」,他說的看似有理,不過作詩主要是在於意境,而不在於詞句。貞主那五首作品,從意境上講最接近張志和,可以說,他在對張志和詞作的意境上有更深層的理解,不妨錄在下面,讓大家自己來體會品味一下(原題為《奉和漁家》,每首末句第五字均用「入」字。):
漁夫本自愛春灣,鬢髮皎然骨性閒。水澤畔,蘆葉間,挐音遠去入江還。
微茫一點釣翁舟,不倦游漁自曉流。濤似馬,湍如牛,芳菲霽後入花洲。
潺湲綠水與年深,棹歌波聲不厭心。砂巷嘯,蛟浦吟,山嵐吹送入車衿。
長江萬里接雲倪,水事心在浦不迷。昔山住,今水棲,孤竿釣影入春溪。
水泛經年逢一浦,舟中暗識聖人生。無思慮,任時明,不罷長歌入曉聲。


詞牌正格·憶江南
(單調)
一、詞牌名
憶江南。又名謝秋娘,春去也,望江南,夢江南,夢江口,望江梅,歸塞北,望江樓,思晴好,步虛詞,白玉樓步虛詞,滇春好,燈市詞,遂寧好。《碧雞漫志》稱此調自唐至宋都用南呂;北曲有同名曲牌,用大石調,字句格律與詞同。
雙調:憶江南。又名安陽好,夢仙遊,壺山好,望蓬萊,步虛聲,南徐好,逍遙令,憶滇南,憶鄉關,歸來曲,江南憶,四季妝,百花時,叩叩詞,送春曲,太平時,雙調望江南,江南好。(參:憶江南雙調)
平韻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二、正格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 ⊙●●○△「◎●◎○○●● ⊙○⊙●●○△」⊙●●○△
按,凡例四首,以白居易《江南好》為考,參崔懷寶詞定格。按,凡例常見首句另作「平仄仄」狀,起句高亢激昂;大異於白體,實詞家各有所好也。例用三四句對偶。譜中平仄據此。
三、詞牌源考
此詞調名頗多。一考,唐·段安節《樂府雜錄·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李德裕)鎮淛西日,為亡妓謝秋娘所撰。本名《謝秋娘》,後改此名。亦曰《夢江南》。」《填詞名解》亦如此說。據《考正白香詞譜》載:「《謝秋娘》其詞久逸,以白居易《憶江南》三首,其第一首末句云:『能不憶江南』,故名,又名《江南好》。又因劉禹錫詞,有〔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句,名《春去也》。溫庭筠詞,有〔梳洗罷,獨倚望江樓〕句,名《望江南》。皇甫松詞,有〔閒夢江南梅熟日〕句,名《夢江南》。又名《夢江口》。李煜詞名《望江梅》,而《全唐詩》於李後主《憶江南注》:又名《歸塞北》。此皆唐詞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實考,此調現存最早作者為唐明皇時崔懷寶;後世此調多異名,大抵依詩人名句而得名。《望江梅》,實考,此調現存最早作者為唐明皇時崔懷寶;後世此調多異名,大抵依詩人名句而得名。
宋·王灼《碧雞漫志》:此曲自唐至今,皆南呂宮,字句皆同,止是今曲兩段,蓋近世曲子,無單遍者。……此詞至宋始為雙調。王安中詞,有〔安陽好,曲水似山陰〕句,名《安陽好》。張滋詞,有〔飛夢去,閒到玉京游〕句,名《夢仙遊》。蔡真人詞,有〔鏗鐵板,閒引步虛聲〕句,名《步虛聲》。仲殊詞有「南徐好,鼓角亂雲中」句,名《南徐好》。黃公紹詞有「思晴好,去上竹山窠」句,名《思晴好》。董以寧詞有「章台女,叩叩結新歡」句,名《叩叩詞》。張先詞名《江南柳》。宋自遜詞,名《壺山好》。范成大詞名《步虛詞》。劉晨翁詞名《雙調望江南》。侯善淵詞名《歸來曲》。高道寬詞名《逍遙令》。丘處機詞名《望蓬萊》。《太平樂府》名《歸塞北》,注大石調。納蘭德性詞名《鞦韆索》。袁九詞名《曳腳望江南》。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三平韻。
又一說,《古今樂錄》云:梁武帝改西曲作江南弄七曲,一曰《江南弄》,二曰《龍笛曲》,三曰《採蓮曲》,四曰《鳳笙曲》,五曰《游女曲》,六曰《採菱曲》,七曰《朝雲曲》。又沈約作四曲:一曰《鳳瑟曲》,二曰《秦箏曲》,三曰《陽春曲》,四曰《朝雲曲》。亦謂之《江南弄》,實皆《憶江南》之別名。而萬氏《詞律》皆遺漏未注,特補出之。」《填詞名解》言:「古樂府《江南弄》中,分《龍笛》、《採蓮》《趙瑟》《秦箏》等曲。梁武帝、簡文帝、陳後主、沈約、吳均諸人鹹有其作。《望江南》蓋仿於此。」按,例沈約(南朝)
江南弄四首,以備後世考:
【江南弄·樂未央】億舜日,萬堯年。詠湛露,歌採蓮。願雜百和氣,宛轉金爐前。
【江南弄·朝雲曲】陽台氤氳多異色,巫山高高上無極,雲來雲去常不息。常不息,夢來游;極萬世,度千秋。
【江南弄·陽春曲】楊柳垂地燕差池,緘情忍思落容儀,弦傷曲怨心自知。心自知,人不見;動羅裙,拂珠殿。
【江南弄·趙瑟曲】邯鄲奇弄出文梓,縈弦急調切流征,玄鶴徘徊白雲起。白雲起,郁披香;離復合,曲未央。
五、例詞 憶江南(江南好)三首(白居易·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平生願(崔懷寶·唐)
平生願,願作樂中箏。得近玉人纖手子,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
春去也二首(劉禹錫·唐)
春去也。多謝洛城人!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獨坐亦含嚬。
春過也。笑惜艷陽年!猶有桃花流水上,無辭竹葉醉樽前。惟待見青天。
望江南二首(溫庭筠·唐)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夢江南二首(皇甫松·唐)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閒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
樓上寢,殘月下簾旌。夢見秣陵惆悵事:桃花柳絮滿江城,雙髻坐吹笙。
望江梅二首(李煜·唐)
閒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綠,滿城飛絮輥輕塵。忙殺看花人。
閒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按,寒色遠《全唐詩·附詞》、《歷代詩餘》均作「寒色暮」。
思晴好十首(黃公紹·宋)
思晴好,去上竹山窠。自古常言光霽好,如今卻恨雨聲多。奈此坐愁何。
思晴好,試卜那朝晴。古木荒村雲淰淰,孤燈敗壁夜冥冥。不寐聽簷聲。
思晴好,小駐豈無因。花上半旬春社雨,松間三宿暮山雲。轉住是愁人。
思晴好,春透海棠枝。刻惜許多過時了,可憐生是我來遲。不見軟紅時。
思晴好,天運幾乘除。只為晴多還又雨,誰知雨過是晴初。那得綠陰乎。
思晴好,路滑少人行。早信雨能留得住,僅教盡日自舟橫。直等到清明。
思晴好,我欲問花神。剛道社公瞋舊水,一回舊也一回新。不是兩般春。
思晴好,松路翠光寒。夜夜竹窠常夢到,天天后土幾時干。極目霧漫漫。
思晴好,日影漏些兒。油菜花間蝴蝶舞,刺桐枝上鵓鳩啼。閒坐看春犁。
思晴好,晨起望籬東。畢竟陰晴排日子,大都行止聽天公。且住此山中。
步虛詞(白玉樓步步虛詞)六首(范成大·宋)
珠霄境,卻似化人宮。梵氣彌羅融萬象,玉樓十二倚清空。一片寶光中。
浮黎路,依約太微間。雪色寶階千萬丈,人間遙作白虹看。幢節度高寒。
罡風起,背負玉虛廷。九素煙中寒一色,扶闌四面是青冥。環拱萬珠星。
流鈴響,龍馭化雲來。夾道春華籠彩仗,紅雲扶格輾天街。迎駕鶴氈毳。
鈞天奏,流韻滿空明。填樹玲現珠網碎,仙風吹作步虛聲。相和八鳥鳴。
接闌外,輦道插非煙。閒上郁蕭台上看,空歌來自始青天。楊袂揖飛仙。
望江南(朱敦儒·宋)
炎晝永,初夜月侵床。露臥一叢蓮葉畔,芙蓉香細水風涼。枕上是仙鄉。
遂寧好並序(馬鹹·宋)
武信舊藩,遂寧新府。乃東川之會邑,據涪江之上游。人物富繁,山川灑落。……宴東館之靚深,傲北湖之清曠。
遂寧好,勝地產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凍瓊漿。(按,是實是佚,吾無考)
按,鹹,宣和間人,官大理少卿。輿地紀勝中述及遂寧好詞凡三處:一處作馬成,兩處作馬鹹。今從其多作鹹者,俟考。
滇春好四首(楊慎·明)
滇春好,韶景媚遊人。拾翠東郊風弱弱,采芳南浦水粼粼。能不憶滇春?
滇春好,百卉讓山茶。海上千株光照水,城西十里暖烘霞。能不憶滇花?
滇春好,翠袖拂雲和。雅淡梳妝堪入畫,等閒言語聽勝歌。能不憶滇娥?
滇春好,最憶海邊樓。漁火夜星明北渚,酒旗風飄蕩東流。早晚復同游?
按,這組詞並非楊慎自度詞調,而是模仿白居易的《憶江南》所製成的詠雲南小令。因通篇讚頌滇春好,故將「江南好」詞牌名更換作「滇春好」,足見用心獨具。
夢江南(屈大均·清)
悲落葉,葉落絕歸期。縱使歸來花滿樹,新枝不是舊時枝。且逐水流遲。
六、寫作要領
首句為三字句。第二句為仄起平韻之五字句,句法上二下三。第三句為仄起仄收之七字句,第一、第三字平仄可不拘。第四句為平起平韻之七字句。第五句句法與第二句同,故第一字可平可仄。此調三、四兩句,其句法全與平起七言詩中之頷聯無異,力求對偶,歷來詞家正多其例也。
七、鄙人拙作憶江南二首
妖嬈態,平步亦凝脂。倚醉海棠吟淚雨,乘風玉桂遣悲詞。都道菊丰姿。
春江水,星月伴無眠。殘燭搖紅花雨戀,孤帆客旅訴魂牽。往事共輕煙。


詞牌正格·憶江南
(雙調)
一、詞牌名
憶江南。(別名,參憶江南單調)
二、雙調平韻格
雙調,五十四字,十句,前後段各三平韻。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 ⊙●●○△「⊙●⊙○○●● ⊙○○●●○△」⊙●●○△
微雨過,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苑,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 ◎●●○△「◎●⊙○○●● ◎○⊙●●○△」⊙●●○△
考,此即宋人調式,凡例五十二首。單調詞加一疊,其可平可仄,與單調詞略同,例用三四、八九句對偶;詳參凡例。譜中平仄、對仗據此。按,欽定譜有云:《嘯余譜》錄李煜作,本單調詞兩首,故前後段各韻。且雙調始自宋人,從無用兩韻者,即《海山記》偽托隋詞八闋,亦前後一韻,不可不辨。
三、雙調平仄換葉格
雙調,五十九字,十句,前後片各兩仄韻、兩平韻。
去歲迎春樓上月, 正是西窗,夜涼時節。 玉人貪睡墜釵雲, 粉銷妝薄見天真。
⊙●○○○●▲(仄韻)●●⊙○ ●○○▲◎○⊙●●○△(換平)●○○●●○△
人非風月長依舊, 破鏡塵箏,一夢經年瘦。今宵簾幕揚花陰, 空餘枕淚獨傷心。
○○⊙●○○▲(換仄)●●○○ ◎●○○▲ ⊙○⊙●●○△(換平)○○◎●●○△
按,《陽春集》馮詞二首,前後段俱兩平兩仄四換韻,實與唐宋《憶江南》本調不同,因調名同故為類列。今按其別首(參例詞)定格,譜中平仄據此。
四、雙調平韻全真格
雙調,五十三字,十句,前片三平韻,後片兩平韻。
無無處,大道本無言。萬法拈來則一句,強名曰道字丹仙。像帝乃根元。
○⊙● ◎●●○△ ◎●⊙○⊙●● ⊙○⊙●●○△ ⊙●●○△
真無處,妙化有無先。不空寂無傳最上,希夷微妙谷神篇。宗祖在先。
○⊙● ◎●●○△ ◎◎⊙○⊙●● ⊙○◎●●○△ ⊙●●○
按,此格較平韻格,結去其韻,句少一字。譜中平仄校之各例。考元·王哲(號重陽,1112-1170,全真教創始人。)作憶江南,名「望蓬萊」之後,全真諸子及相近流派常有此格;後世亦有考作元曲者。
五、詞牌源考(參:憶江南單調) 

六、例詞
憶江南二首(馮延巳·宋)
去歲迎春樓上月,正是西窗,夜涼時節。玉人貪睡墜釵雲,粉消妝薄見天真。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撞塵箏,一夢今年瘦。今宵簾幕颺花陰,空餘枕淚獨傷心。
今日相逢花未發,正是去年,別離時節。東風次第有花開,恁時須約卻重來。
重來不怕花堪折,只怕明年,花發人離別。別離若向百花時,東風彈淚有誰知。
江南柳(張先·宋)
隋堤遠,波急路塵輕。今古柳橋多送別,見人分袂亦愁生,何況自關情?
斜照後,新月上西城。城上樓高重倚望,願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憶江南二首(歐陽修·宋)
江南蝶,斜日一雙雙。身似何郎曾傅粉,心如韓壽愛偷香,天賦與輕狂。
微雨過,薄翅膩煙光。才伴遊蜂來小苑,又隨飛絮過東牆。長是為花忙。
江南柳,花柳兩相柔。花片落時粘酒盞,柳條低處拂人頭。各自是風流。
江南月,如鏡復如鉤。似鏡不侵紅粉面,似鉤不掛畫簾頭。長是照離愁。
望江南二首(蘇軾·宋)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超然台作)
春已老,春服幾時成。曲水浪低蕉葉穩,舞雩風軟紵羅輕。酣詠樂昇平。
微雨過,何處不催耕。百舌無言桃李盡,柘林深處鵓鴣鳴。春色屬蕪菁。
南徐好十首(仲殊·宋;又名僧揮,蘇軾同期,生卒不詳)
一、甕城
南徐好,鼓角亂雲中。金地浮山星兩點,鐵城橫鎖甕三重。開國舊誇雄。
春過後,佳氣蕩晴空。淥水畫橋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風。千古夕陽紅。
二、花山李衛公園亭
南徐好,城裡小花山。淡薄融香松滴露,蕭疏籠翠竹生煙。風月共閒閒。
金暈暗,燈火小紅蓮。太尉昔年行樂地,都人今日散花天。桃李但無言。
三、淥水橋
南徐好,橋下淥波平。畫柱千年嘗有鶴,垂楊三月未聞鶯。行樂過清明。
南北岸,花市管弦聲。邀客上樓雙榼酒,艤舟清夜兩街燈。直上月亭亭。
四、沈內翰宅百花堆
南徐好,溪上百花堆。宴罷歌聲隨水去,夢迴春色入門來。芳草遍池台。
文彩動,奎璧爛昭回。玉殿儀刑推舊德,金鑾詞賦少高才。丹詔起風雷。
五、刁學士宅藏春塢
南徐好,春塢鎖池亭。山送雲來長入夢,水浮花去不知名。煙草上東城。
歌榭外,楊柳晚青青。收拾年華藏不住,暗傳消息漏新聲。無計奈流鶯。
六、多景樓
南徐好,多景在樓前。京口萬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陽天。天際幾重山。
鶯啼處,人倚畫闌干。西寨煙深晴後色,東風春減夜來寒。花滿過江船。
七、金山寺化城閣
南徐好,浮玉舊花宮。琢破琉璃閒世界,化城樓閣在虛空。香霧鎖重重。
天共水,高下混相通。雲外月輪波底見,倚闌人在一光中。此景與誰同。
八、陳丞相宅西樓
南徐好,樽酒上西樓。調鼎勳庸還世事,鎮江旌節從仙遊。樓下水空流。
桃李在,花月更悠悠。侍燕歌終無舊夢,畫眉燈暗至今愁。香冷舞衣秋。
九、蘇學士宅綠楊村
南徐好,橋下綠楊村。兩榭風流稱郡守,二蘇家世作州民。文彩動星辰。
書萬卷,今日富兒孫。三徑客來消永晝,百壺酒盡過芳春。江月伴開尊。
十、京口
南徐好,直下控淮津。山放凝雲低鳳翅,潮生輕浪捲龍鱗。清洗古今愁。
天盡處,風水接西濱。錦裡不傳溪上信,楊花猶見渡頭春。愁殺渡江人。
望江南二首(仲殊·宋)
成都好,蠶市趁遨遊。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燈火上紅樓。車馬溢瀛洲。
人散後,繭館喜綢繆。柳葉已饒煙黛細,桑條何似玉纖柔。立馬看風流。
成都好,藥市晏游閒。步出五門鳴劍佩,別登三島看神仙。縹緲結靈煙。
雲影裡,歌吹暖霜天。何用菊花浮玉醴,願求朱草化金丹。一粒定長年。
望江南(宋·周邦彥)
游妓散,獨自繞回堤。芳草懷煙迷水曲,密雲銜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牆外見花尋路轉,柳陰行馬過鶯啼。無處不淒淒。
望江南·憶江南九首(王琪·宋)
江南岸,雲樹半晴陰。帆去帆來天亦老,潮生潮落日還沈。南北別離心。
興廢事,千古一沾襟。山下孤煙漁市曉,柳邊疏雨酒家深。行客莫登臨。
江南草,如種復如描。深映落花鶯舌亂,綠迷南浦客魂消。日日斗青袍。
風欲轉,柔態不勝嬌。遠翠天涯經夜雨,冷痕沙上帶昏潮。誰夢與蘭苕。
江南水,江路轉平沙。雨霽高煙收素練,風晴細浪吐寒花。迢遞送星槎。
名利客,飄泊未還家。西塞山前漁唱遠,洞庭波上雁行斜。征棹宿天涯。
江南燕,輕揚繡簾風。二月池塘新社過,六朝宮殿舊巢空。頡頏恣西東。
王謝宅,曾入綺堂中。煙徑掠花飛遠遠,曉窗驚夢語匆匆。偏占杏園紅。
江南月,清夜滿西樓。雲落開時冰吐鑒,浪花深處玉沈鉤。圓缺幾時休。
星漢迥,風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搖落恨,素娥應信別離愁。天上共悠悠。
江南酒,何處味偏濃。醉臥春風深巷裡,曉尋香旆小橋東。竹葉滿金鍾。
檀板醉,人麵粉生紅。青杏黃梅朱閣上,鰣魚苦筍玉盤中。酩酊任愁攻。
江南雪,輕素剪雲端。瓊樹忽驚春意早,梅花偏覺曉香寒。冷影褫清歡。
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謝女聯詩衾翠幕,子猷乘興泛平瀾。空惜舞英殘。
江南雨,風送滿長川。碧瓦煙昏沈柳岸,紅綃香潤入梅天。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長在楚峰前。寒夜愁敧金帶枕,暮江深閉木蘭船。煙浪遠相連。
江南竹,清潤絕纖埃。深徑欲留雙鳳宿,後庭偏映小桃開。風月影徘徊。
寒玉瘦,霜霰信相催。粉淚空流妝點在,羊車曾傍翠枝來。龍笛莫輕裁。
安陽好九首並口號破子(王安中·宋。一說韓琦作)
賦盡三都左太沖。當年偏說鄴都雄。如今別唱安陽好,勝日佳時一醉同。(口號破子)
安陽好,形勝魏西州。曼衍山河環故國,昇平歌鼓沸高樓。和氣鎮飛浮。
籠畫陌,喬木幾春秋。花外軒窗排遠岫,竹間門巷帶長流。風物更清幽。
安陽好,戟戶府居雄。白晝錦衣清宴處,鐵梁丹榭畫圖中。壁記舊三公。
棠訟悄,池館北園通。夏夜泉聲來枕簟,春風花影透簾櫳。行樂興何窮。
安陽好,物外占天平。疊疊挼藍煙岫色,淙淙鳴玉晚溪聲。仙路馭風行。
松路轉,丹碧照飛甍。金界花開常爛熳,雲根石秀小崢嶸。幽事不勝清。
安陽好,泮水盛儒宮。金字照碑光射鬥,芸香書閣勢凌空。肅肅采芹風。
來勸學,鄉兗首文翁。歲歲青衿多振鷺,人人彩筆競騰虹。九萬奮飛同。
安陽好,耆舊跡依然。醉白垂楊低掠水,延松高檜老參天。曾映兩貂蟬。
王謝族,蘭玉秀當年。畫隼朱輪人繼踵,丹台碧落世多賢。簪紱看家傳。
安陽好,負郭相君園。綠野移春花自老,平泉醒酒石空存。月館對風軒。
人選勝,幽徑破苔痕。擁砌翠筠侵坐冷,穿亭玉溜落池喧。歸意黯重門。
安陽好,曲水似山陰。咽咽清泉巖溜細,彎彎碧甃篆痕深。永晝坐披襟。
紅袖小,歌扇畫泥金。鴨綠波隨雙葉轉,鵝黃酒到十分斟。重聽繞樑音。
安陽好,御諱又翬飛。撥?旋栽花密密,著行重接柳依依。鴛瓦蕩晴輝。
池面渺,相望是榮歸。兩世風流今可見,一門恩數古來稀。誰與賦緇衣。
安陽好,千古鄴台都。穗帳歌人春不見,金樓夢鳳夜相呼。輦路舊縈紆。
閒引望,漳水繞城隅。暗有漁樵收故物,誰將宮殿點新圖。平野漫煙蕪。
夢遊仙四首(張鎡·宋)
〔小姬病起,幡然有入道之志,因書贈之。〕
驂鸞侶,嬌小怯雲期。柳戲花游能幾日,頓拋塵幻學希夷。清夢到瑤池。
霞袂穩,那顧縷金衣。自與長生分姓譜,恰逢長老鑄丹時。此意有誰知。
晴晝永,閒步小園中。羽帔雲輕蒼佩響,寶冠星瑩紺紗籠。波秀淺蛾峰。
琳洞窈,人靜理絲桐。泛指餘音搖桂影,過牆高韻入松風。月上翠樓
飛夢去,閒到玉京游。塵隔天高那得暑,月明雲薄淡於秋。宮殿鎖金虯。
冰佩冷,風颺紫綃裘。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勝炎洲。香霧濕簾鉤。(題:又記夢)
歸興動,騎鶴下青冥。幾點山河浮色界,一簪風露拂寒星。銀漢悄無聲。
鸞嘯舞,仙樂送霓旌。摘得琪花飛散了,卻將何物贈仙卿。衣上彩雲輕。
望江南·壺山好四首另三首(戴復古·宋)
壺山好,博古又通今。結屋三間藏萬卷,揮毫一字直千金。四海有知音。
門外路,咫尺是湖陰。萬柳堤邊行處樂,百花洲上醉時吟。不負一生心。
壺山好,膽氣不妨麤。手奮空拳成活計,眼穿故紙下功夫。處世未全疏。
生涯事,近日果何如。背錦奚奴能檢典,畫眉老婦出交租。且喜有贏余。
壺山好,文字滿胸中。詩律變成長慶體,歌詞漸有稼軒風。最會說窮通。
中年後,雖老未成翁。兒大相傳書種在,客來不放酒尊空。相對醉顏紅。
壺山好,也解憶狂夫。轉首便成千里別,經年不寄一行書。渾似不相疏。
催歸曲,一唱一愁予。有劍賣來酤酒吃,無錢歸去買山居。安處即吾廬。
石屏老,家住海東雲。本是尋常田舍子,如何呼喚作詩人。無益費精神。
千首富,不救一生貧。賈島形模元自瘦,杜陵言語不妨村。誰解學西昆。
石屏老,長憶少年游。自謂虎頭須食肉,誰知猿臂不封侯。身世一虛舟。
平生事,說著也堪羞。四海九州雙腳底,千愁萬恨兩眉頭。白髮早歸休。
石屏老,悔不住山林。注定一生佑有命,老來萬事付無心。巧語不如瘖。
貧亦樂,莫負好光陰。但願有頭生白髮,何憂無地覓黃金。遇酒且須斟。
雙調望江南二首(劉辰翁·宋)
齊眉舉,彩侍紫霞記。天上九朝島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詞。
籬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記我一聯詩。留著晚香時。(題:壽秋水)
七日後,董會是墾前。二月之間澤以此,餘年河止萬三千。日擬醉華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傳。看取長生部屢倒,眼前橘粟術何直。自唱鵲橋仙。(題:壽張粹翁)
江南好(趙師俠·宋)
天共水,水遠與天連。天淨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兩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與景,人景古難全。景若佳時心自快,心遠樂處景應妍。休與俗人言。
望蓬萊(王哲·元)
〔燒了庵作,果有二弟子自寧海來,復修蓋住。〕
重陽子,物物不追求。雲水閒遊真得得,茅庵燒了事休休,別有好歸頭。
存基址,決有後人修。便做玲瓏真決烈,怎生學得我風流,先已赴瀛州。
憶江南·步虛聲(蔡真人·元)
闌士曲,紅颺繡簾旌。花嫩不禁纖手捻,被風吹去意還驚。眉黛蹙山青。
鏗鐵板,閒引步虛聲。塵世無人知此曲,卻騎黃鶴上瑤京。風冷月華清。
望蓬萊四首(丘處機·元)
南溪竹,騰秀入青冥。直節虛心功未顯,深根固蒂道先明。霜雪豈凋零?
休悵恨,大器晚圓成。自有孤高棲鳳質,能教倜儻化龍形。佗日看超。
飄蓬客,天賜水雲閒。自在行時無日月,相隨到處有蓑蠻。風雨亦開顏。
修煉事,地軸鎖天關。出有入無三尺劍,長生不死一丸丹。名列上仙。
秦川好,一片錦紋華。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風急水聲嘉。千里淨無涯。
余到此,喜慶復難加。天祐時豐堪養道,地靈人傑不生邪。時復伴煙。
聽咨告,小事要君知。萬事苦求終害己,得便宜處落便宜。伶俐不如癡。
真休煉,心外莫行持。只具眼前為見在,自然煩惱不相隨。步步入無。
王喬地,一曲甚清嘉。古道彎環連水石,垂楊璿橠帶煙霞。桃李間桑麻。
其中有,崇道兩三家。知命固窮皆淡薄,樂天清儉不奢華。隨分保生。
逍遙令/望蓬萊各二首(高道寬·元)
君問道,只要谷神通。但把乾坤為鼎器,兩般消息妙無窮。湛湛越澄清。
瑤池客,方外運玄功。放下萬緣都不礙,明珠在掌好參同。撞透海雲。
真大道,脫體做神仙。兩個一般無二樣,功成行滿玉皇宣。鶴駕赴朝元。
浮空去,萬法總無言。我本獨超三界外,玄元不二妙真全。寰海度人。
真消息,明月照天涯。玉兔彩蟾十五夜,金鳥飛去吐紅霞。一點道人茶。
清霄外,靜隱紫丹砂。偃月爐中烹玉蕊,硃砂鼎內結金花。贈與道人。
無無處,大道本無言。萬法拈來則一句,強名曰道字丹仙。像帝乃根元。
真無處,妙化有無先。不空寂無傳最上,希夷微妙谷神篇。宗祖在先。
歸來曲六首(侯善淵·元)
長生道,日用在虛無。一氣初分明動靜,三才應化見沉浮。玉兔趁靈烏。
轟宇宙,一撞出昏衢。光射三山白虎額,焰飛兩道赤龍鬚。照見夜明。
忘俗念,萬類悉皆空。欹枕宵眠游夢斷,半窗明月一簾風。迤邐覺朦朧。
披衣坐,照見本來容。靜室生白沖浩氣,虛堂祥瑞現神功。光射玉壺。
修行事,割愛斷攀緣。身淨心清明道眼,內持無漏氣神全。真汞煉真鉛。
安爐鼎,進火任烹煎。款款揮來捶作片,團團結就寶珠圓。身外化飛。
修真理,何在■禪機。廣念葛籐空廝■,多參功案總虛脾。爭似悟無為。
開道眼,一性出昏迷。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難礙白雲飛。升上紫霄。
虛無道,元氣自相和。玄覽滌除賢士少,合塵背覺俗徒多。終日謾蹉跎。
開法眼,一性貫娑婆。瑩淨淨發秋月冷,冰清清似泛瓊波。澆溉潤靈。
真常道,日用遍三千。大則包羅天地外,小周沙芥亦如然。物物盡通玄。
威神力,混裡任循環。撞破虛空七八片,明珠滾出海鰲邊。光接焰魔。

詞牌正格·瀟湘神
一、詞牌名
瀟湘神,又名瀟湘曲。
平韻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一疊韻。
二、單調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 ⊙◎△(疊)◎○◎●●○△ ●●◎○○●● ⊙○○●●○△
按,此詞首句例用疊句,後亦有疊韻而不疊句者。實考黃詞十首,起句均作「仄平平」狀。第三句首字黃詞、屈詞均有作平聲者;劉詞別首〔九疑雲物至今秋〕,雲字平聲。第四句第三字,黃詞、屈詞均有作平聲者。結句首字,黃詞、屈詞均有作仄聲者。譜中平仄據此。
三、詞牌源考
考,調始自唐·劉禹錫詠湘妃詞,所謂賦題本意也。唐、五代詞人中,僅劉禹錫留下兩首;今得黃公紹瀟湘神·端午競渡棹十歌,屈大均瀟湘神·零陵作一首,同考。
四、例詞瀟湘神二調(劉禹錫·唐)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雲物至今愁。若向二妃何處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
瀟湘神·端午競渡棹十歌(黃公紹·宋)
望湖天,望湖天,綠楊深處鼓鼘鼘。好是年年三二月,湖邊日日看划船。
賀靈鼉,賀靈鼉,幾年翠舞與珠歌。看到日斜猶未足,湧金門外湧金波。
月明中,月明中,滿湖春水望難窮。欲學楚歌歌不得,一場離恨兩眉峰。
馬如龍,馬如龍,飛過蘇堤健斗風。柳下系船青作纜,湖邊薦酒碧為筒。
繡周張,繡周張,樓台簾幕絮高揚。誰賦珠宮並貝闕,懷王去後去沉湘。
斗輕橈,斗輕橈,雪中花卷棹聲搖。天與玻璃三萬頃,儘教看得幾吳舠。
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鬥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踏青青,踏青青,西泠橋畔草連汀。撲得龍船兒一對,畫闌倚遍看遊人。
建雲斿,建雲斿,土風到處總相猶。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
棹如飛,棹如飛,水中萬鼓起潛螭。最是玉蓮堂上好,躍來奪錦看吳兒。
瀟湘神·零陵作(屈大均·清)
瀟水深,湘水深,雙雙流水逐臣心。瀟水不如湘水好,將愁送去洞庭陰。


詞牌正格·章台柳
一、詞牌名
章台柳。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或加一疊韻)。
二、正格 寄柳氏(韓翃·唐)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 ○○▲(疊)●●○○⊙◎▲ ●●○○●●○ ●⊙○◎⊙○▲
按,欽定譜云:起二句亦可不用疊句,觀柳氏作可見;格中平仄亦從柳氏詞。
三、變格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 (唐妓柳氏)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可折?
○●○ ○○▲ ●●○○●○▲ ●●○○●●○ ●●○○●○▲
按,此詞不作疊句,起句不用韻。無別首可校,填者平仄當從之。
四、詞牌源考及變異
唐·韓翃制,以首句為調名。據萬曆本《花草粹編》錄存,參校津逮本《本事詩》、談本《太平廣記》、洪本《唐詩紀事》、宋本《全芳備祖》。韓翃以詩名,為中唐著名的「大歷十才子」之一,所傳曲子詞僅一首,就是這首《章台柳·寄柳氏》。是故,後人常以「章台柳」,來形容窈窕美艷之女子。
考,《楊柳枝》本漢樂府中橫吹曲辭,作《折楊柳》,至隋始為宮詞。後因白居易之妓樊素善唱《楊柳枝》,時人遂以曲名之,然皆七言四句,故與本篇《楊柳枝》並非同調。此二首詞純以起句為題,因句法、格律基本相同,故清·萬樹《詞律》將兩詞歸入同一調《章台柳》之下;欽定譜從之。考,《歷代詩餘》卷一云:《章台柳》,即《瀟湘神》仄韻。
現兩析之:《瀟湘神》調始自唐劉禹錫詠湘妃詞,是以題而點明本意。《章台柳》是唐韓翃制,以首句為調名。兩詞牌結構、字數完全相同,都是單調二十七字,一疊韻,同由七言絕句減字分句而來。所不同即一為五句三平韻,一為五句三仄韻。
按,從中可知唐代由律詩轉化為詞調的自由性和隨意性,完全是以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遵從律格合理變化而然,詞牌命名也隨作者意(參:詞牌正格·瀟湘神)。又,柳氏詞調去了疊韻,情感表達也隨之有了變化;類似詞牌尚有《搗練子》、《解紅》、《赤棗子》等。及此,足見《歷代詩餘》所言亦非無由也。


詞牌正格·解紅
一、詞牌名
解紅。
平韻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二、正格
百戲罷,五音清,解紅一曲新教成。兩個瑤池小仙子,此時奪卻柘枝名。
「●●● ●○△」●○●●○●△ ●●○○●○● ●○●●●○△
按,此與《赤棗子》、《搗練子》、《桂殿秋》諸詞字句悉同,所辨在每句平仄之間,皆昔人音律所寓,填者宜悉遵之。首起二句例用對仗。
三、詞牌源考及變異
《宋史·樂志》:小兒舞隊有解紅,其曲失傳。陳暘《樂書》,載和凝作,乃唐詞也,若鳴鶴餘音。清·毛先舒《填詞名解》卷一:「解紅,石晉和凝歌童也,凝為制《解紅》一曲,初止五句。」後乃衍為《解紅兒慢》,系元人所制,與此不同。


詞牌正格·赤棗子
一、詞牌名
赤棗子,唐教坊曲名。
平韻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
調見《樽前集》。欽定譜作:余無別詞可校,填者亦從之。實考,得宋游九言詞三首,清納蘭詞二首,後者年代殊遠,失律者多,故例而不考。
三、正格
夜悄悄,燭熒熒,金爐香盡酒初醒。春睡起來回雪面,含羞不語倚雲屏。
「○●● ●○△」⊙○⊙●●○△ ⊙●◎○○●● ⊙○◎●●○△
按,歐陽詞別首,第三句(等閒無事莫思量),等字仄聲;第四句(每一見時明月夜),每字仄聲;結句(損人情願斷人腸),損字仄聲,情字平聲。游詞,第三句(起看大地粲瑤瓊),大字仄聲;第四句(下界千門人寂寂),千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首起二句對仗。
四、例詞赤棗子二首(唐·歐陽炯)
夜悄悄,燭熒熒,金爐香盡酒初醒。春睡起來回雪面,含羞不語倚雲屏。
蓮臉薄,柳眉長,等閒無事莫思量。每一見時明月夜,損人情願斷人腸。
赤棗子三首(宋·游九言)
河漢澈,碧霄晴,九華仙子到凡塵。涼夜山頭吹玉笛,纖雲卷盡月分明。
香露濕,草晶熒,起看大地粲瑤瓊。下界千門人寂寂,空山夜靜海波聲。
仙子去,眇雲程,天香杳杳佩環清。回望九州煙霧日,千山月落影縱橫。
赤棗子二首(清·納蘭性德)
風淅淅,雨織織,難怪春愁細細添。記不分明疑是夢,夢來還隔一重簾。
驚曉漏,護春眠,格外嬌慵只自憐。寄語釀花風日好,綠窗來與上琴弦。


詞牌正格·南鄉子
(單調)
一、詞牌名
南鄉子,唐教坊曲名。《金奩集》入「黃鐘宮」,又名畫舸,撥燕巢,莫思鄉,仙鄉子,好離鄉,蕉葉怨,鷓鴣啼,蕉葉怨。
平仄換韻格,單/雙調凡九體,字句盡皆其異,詳參各體。
二、詞牌源考
按,此詞有單調、雙調。單調者始自歐陽炯詞,馮延巳、李珣俱本此添字。雙調(另考)者始自馮延巳詞。《太和正音譜》註:越調。南唐改作平韻體,《張子野詞》入「中呂宮」,歐陽修本此減字,王之道、黃機、趙長卿,俱本此添字也。宋以後多遵用之。
按,丁煒詞名《畫舸》。周邦彥詞名《撥燕巢》,王哲詞名《莫思鄉》,侯善淵詞名《仙鄉子》,丘處機詞名《好離鄉》、蔣起榮詞名《蕉葉怨》、《鷓鴣啼》。清·徐樹敏、錢岳輯《眾香詞》名《蕉葉怨》。後演變出三十字、五十四字、五十六字等多體,以五十六字體為正格。初見於蘇軾,雙調平韻。
三、歐陽一體
平仄換韻正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兩平韻、三仄韻。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裡住。
●●○△ ●○○●●○△ ●●⊙○○●▲ ○▲ ●●○○○●▲
按,花間集錄歐詞八首,惟二、三首體同,互為考:單調,平仄換韻格。歐詞別首(孔雀自憐金翠尾),自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欽定譜雲,「其可平可仄,即參譜內諸詞」,誤也。又,此與宋人兩段全押平韻者異。
四、歐陽二體
平仄換韻變格,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兩平韻、三仄韻。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葉底纖纖抬素手。
●●○△ ◎○⊙●●○△ ◎●⊙○○●▲ ○○▲ ●●○○⊙●▲
此與上詞同,惟第四句添一字,歐詞六首同體,互為考。三字句宜讀不宜句。譜中平仄據此。
【例】南鄉子八首(歐陽炯·唐)
嫩草如煙,石榴花發海南天。日暮江亭春影綠,鴛鴦浴、水遠山長看不足。
畫舸停橈,槿花籬外竹橫橋。水上遊人沙上女,回顧,笑指芭蕉林裡住。
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
洞口誰家,木蘭船系木蘭花。紅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風相對語。
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蓮。耳墜金環穿瑟瑟,霞衣窄、笑倚江頭招遠客。
路入南中,桄榔葉暗蓼花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抬素手。
袖斂鮫綃,采香深洞笑相邀。籐杖枝頭蘆酒滴,鋪葵席、豆蔻花間趖晚日。
翡翠鵁鶄,白萍香裡小沙汀。島上陰陰秋雨色,蘆花撲、數只漁船何處宿。
五、馮延巳體
平仄換韻格,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兩平韻、三仄韻。
細雨濕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閒蹙黛眉慵不語,情緒,寂寞相思知幾許?
●●●○△ ⊙●○○●●△ ○●●○○●▲ ○▲ ◎●○○○●▲
按,此近歐陽二體,惟起句添一字。《陽春集》馮詞二首悉同,互為考:歐詞別首第二句(挹恨還同歲月深),挹字仄聲;第四句(惆悵秦樓彈粉淚),惆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南鄉子二首(馮延巳·唐)
細雨泣秋風,金鳳花殘滿地紅。閒蹙黛眉慵不語,情緒,寂寞相思知幾許?
玉枕擁孤衾,挹恨還同歲月深。簾捲曲房誰共醉,憔悴,惆悵秦樓彈粉淚。
六、李珣體
平仄換韻格,單調,三十字,六句,兩平韻、三仄韻。
煙漠漠,雨淒淒,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 ●○△」◎○⊙●●○△ ◎◎⊙⊙○◎▲ ⊙⊙▲ ◎●◎○⊙●▲
按,《花間集》李詞十首,復考全唐詩,又得五體,同例為考。皆近歐陽二體,惟起作三字兩句異,例用對仗;後三字句宜讀不宜句。按用字多寡定格,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唐人知音律,類能添字,此即宋詞襯字所自出也。
【例】南鄉子十五首(李珣·唐)
煙漠漠,雨淒淒,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處,潮退水平春色暮。
蘭橈舉,水文開,競攜籐籠採蓮來。回塘深處遙相見,邀同宴,淥酒一卮紅上面。
歸路近,扣舷歌,采真珠處水風多。曲岸小橋山月過,煙深鎖,豆蔻花垂千萬朵。
乘彩舫,過蓮塘,棹歌驚起睡鴛鴦。帶香游女偎伴笑,爭窈窕,競折團荷遮晚照。
傾綠蟻,泛紅螺,閒邀女伴簇笙歌。避暑信船輕浪裡,閒遊戲,夾岸荔支紅蘸水。
雲帶雨,浪迎風,釣翁回棹碧灣中。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纜卻扁舟篷底睡。
沙月靜,水煙輕,芰荷香裡夜船行。綠鬟紅臉誰家女,遙相顧,緩唱棹歌極浦去。
漁市散,渡船稀,越南雲樹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聽猩猩啼瘴雨。
攏雲髻,背犀梳,焦紅衫映綠羅裾。越王台下春風暖,花盈岸,游賞每邀鄰女伴。
相見處,晚晴天,刺桐花下越台前。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
攜籠去,採菱歸,碧波風起雨霏霏。趁岸小船齊棹急,羅衣濕,出向桄榔樹下立。
雲髻重,葛衣輕,見人微笑亦多情。拾翠採珠能幾許,來還去,爭及村居織機女。
登畫舸,泛清波,採蓮時唱採蓮歌。攔棹聲齊羅袖斂,池光颭,驚起沙鷗八九點。
雙髻墜,小眉彎,笑隨女伴下春山。玉纖遙指花深處,爭回顧,孔雀雙雙迎日舞。
紅豆蔻,紫玫瑰,謝娘家接越王台。一曲鄉歌齊撫掌,堪游賞,酒酌螺杯流水上。
山果熟,水花香,家家風景有池塘。木蘭舟上珠簾卷,歌聲遠,椰子酒傾鸚鵡盞。
新月上,遠煙開,慣隨潮水採珠來。棹穿花過歸溪口,酤春酒,小艇纜牽垂岸柳。


詞牌正格·搗練子
一、詞牌名
搗練子,又名搗練子令,深院月。
平韻格,單/雙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
五代曲調,《太和正音譜》註:雙調。初見於李煜。按,「深院月」一詞向有爭議,歷代選本多注李煜,欽定譜注馮延巳,考1風格、用詞類近李煜,2李詞尚有別首,馮此則無旁證。今人喜用正、偏格作雙調,假言李煜、李石、無名氏首創,無考也。按,朱彝尊、汪森編《詞綜》錄明·商景蘭一首,作仄韻格;雙調初見宋·李石。
三、單調正格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 ●○△」◎●○○◎●△ ⊙●◎○○●● ●○⊙●●○△
按,宋·黃大輿《梅苑》輯無名氏詞八首,起句悉作〔搗練子〕,賀鑄詞六首,張杞詞一首,譜中可平可仄參之。例用首起三字句對仗。
四、單調仄韻格 搗練子(商景蘭·明)
長相思,久離別。為誰憔悴憑誰說?捲簾貪看月明多,斜風恰打銀皂滅。
「○○○ ●○▲」○○○●○○▲ ●○○●●○○ ○○●●○●▲
按,無別首可校,填此者平仄當從之,例用首起三字句對仗。
五、雙調平韻格
雙調,三十八字,十句,前後片各三平韻。
心自小,玉釵頭。月娥飛下白蘋洲。水中仙,月下游。
○●● ●○△ ◎○⊙●●○△ ●○○ ◎●△
江漢佩,洞庭舟。香名薄倖寄青樓。問何如,打拍浮。
○◎● ●○△ ⊙○●●●○△ ●○⊙ ◎◎△
按,《全芳備祖》李詞二首,其平仄悉同,惟《天機余錦》無名氏詞,前段第三句〔涼吹水曲散余酲〕,涼字平聲,水字仄聲;後段第三句〔翠荷鬧雨做秋聲〕,翠字仄聲;前結〔小籐床,隨意橫〕,隨字平聲;後結〔恁時節,不堪聽〕,節字仄聲,堪字平聲。又《梅苑》無名氏詞,後段起二句〔孤標韻,暗香奇〕,標字平聲;結句〔借陽和,天付伊〕,天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參之。
六、例詞
搗練子二首(李煜·唐)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雲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
搗練子·八梅(無名氏《梅苑》)
搗練子,賦梅枝。暖借東風次第吹。自是百花留不住,讓教先發放春歸。
搗練子,賦梅芳。柳綠桃紅謾點妝。試問仙標橫竹外,敢同高節伴冰霜?
搗練子,賦梅紅。玉體凝酥半醉中。詩酒興來須要早,忍看紅雨落西東。
搗練子,賦梅香。蕙魄蘭魂又再陽。只為人間無著處,借他龍笛返仙鄉。
搗練子,賦梅英。枝上商量細細生。不是根株貪結子,被吹羌笛兩三聲。
搗練子,賦梅妝。鏡裡佳人傅粉忙。額子畫成終未是,更須插向鬢雲傍。
搗練子,賦梅音。雲底江南樹樹深。悵望故人千里遠,故將春色寄芳心。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搗練子·夜搗衣等六首(賀鑄·宋)
收錦字,下鴛機。淨拂床砧夜搗衣。馬上少年今健否?過瓜時見雁南歸。
搗練子·杵聲齊
砧面瑩,杵聲齊。搗就征衣淚墨題。寄到玉關應萬里,戍人猶在玉關西。
搗練子·夜如年
斜月下,北風前。萬杵千砧搗欲穿。不為搗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搗練子·剪征袍
拋練杵,傍窗紗。巧剪征袍鬥出花。想見隴頭長戍客,授衣時節也思家。
搗練子·望書歸
邊堠遠,置郵稀。附與征衣襯鐵衣。連夜不妨頻夢見,過年惟望得書歸。
搗練子(張杞·佚)
春睡足,落花平。草架荼?送晚晴。梅子弄黃茶炙翠,梢頭猶剩一聲鶯。
搗練子四首(李石·宋)
心自小,玉釵頭。月娥飛下白蘋洲。水中仙,月下游。
江漢佩,洞庭舟。香名薄倖寄青樓。問何如,打拍浮。
腰束素,鬢垂鴉。無情笑面醉猶遮。扇兒煽,瞥見些。
雙鳳小,玉釵斜。芙蓉衫子藕花紗。戴一枝,薝卜花。
搗練子(送別)
斟別酒,問東君。一年一度一回新。看百花,飄舞茵。
斟別酒,問行人。莫將別淚裛羅巾。早歸來,依舊春。
紅粉裡,絳金裳。一卮仙酒艷晨妝。醉溫柔,別有鄉。
清暑殿,藕風涼。雞頭擘破誤君王。泣梨花,春夢長。
搗練子(無名氏《天機余錦》)
林下路,水邊亭。涼吹水曲散余酲。小籐床,隨意橫。
猶記得,舊時經。翠荷鬧雨做秋聲。恁時節,不堪聽。
搗練子(無名氏《梅苑》)
欺萬木,怯寒時。倚闌初認月宮姬。拭新妝,披素衣。
孤標韻,暗香奇。冰容玉艷綴瓊枝。借陽和,天付伊。


詞牌正格·春曉曲
一、詞牌名
春曉曲,又名西樓月。
平仄雙體,單調,二十七/三十六字,三仄韻/五平韻。
二、詞牌源考
按,欽定譜云:因朱敦儒詞,有「西樓月落雞聲急」句,又名《西樓月》。此詞見《花草粹編》,第二句本六字,乃舊譜於香字下增一寒字,作七言四句,名《阿那曲》。自明·楊慎以唐詩絕句偽托為詞,今正之。
按,例宋·朱淑真《阿那曲·春宵》可參:夢迴酒醒春愁怯。寶鴨煙銷香未歇。薄衾無奈五更寒,杜鵑叫落西樓月。又,李煜作雙調五十六字《木蘭花》,亦有別名「春曉曲」者,非此同體也。
三、仄韻正格
單調,二十七字,四句,三仄韻。 (朱敦儒·宋)
西樓月落雞聲急,夜浸疏香淅瀝。玉人酒渴嚼春冰,曉色入簾橫寶瑟。
○○●●○○▲ ●●○○●▲ ●○◎●●○○ ●●●○○●▲
按,第三句(玉人酒渴嚼春冰),參張元干詞定格。無別首可校,填詞者平仄當從之。
四、仄韻變格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仄韻。 (張元干·宋)
瑤軒倚欄春風度,柳垂煙,花帶露。半閒鴛被怯余寒,燕子時來窺繡戶。
○○●●○○▲「●○○ ○●▲」●○○●●○○ ●●○○○●▲
按,此與朱詞近同,破六字句作兩三字句。無別詞可校,例用對仗,填詞者悉當從之。
五、平韻格
單調,三十六字,九句,四平韻,一葉韻(或作五平韻)。
常清常淨常閒,脫塵凡。自在逍遙雲水,訪龍山。瓊漿酒,無中有。養金丹,煉就重陽歸去,列仙班。
○○○●○△ ●○△(葉)◎●○○○● ●○△ ⊙○● ○○● ●○△ ●●○○◎● ●○△
按,凡例二首,詞見今人唐圭璋編《全金元詞》,第二句可葉可韻。馬詞別首,第四句(常把東西南北),常字平聲;第五句(處玄妙),處字仄聲;第八句(五彩霞光覆載),覆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西樓月·勉道友二首(馬鈺·元)
常清常淨常閒,脫塵凡。自在逍遙雲水,訪龍山。瓊漿酒,無中有。養金丹,煉就重陽歸去,列仙班。
閒行閒坐閒眠,養丹田。常把東西南北,合和煎。處玄妙,波中燎。用抽添,五彩霞光覆載,一胎仙。


詞牌正格·桂殿秋
一、詞牌名
桂殿秋。
平韻格、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二、定格
秋色裡,月明中,紅旌翠節下蓬宮。蟠桃已結瑤池露,桂子初開玉殿風。
○●● ●⊙△ ⊙⊙◎◎◎⊙△ ◎○◎●⊙○● ◎●○○◎●△
按,起句,凡例一十三首,除兩首三聯仄句做犯律考外,悉作「平仄仄」狀;二句,李詞(玉煉顏),練字仄聲;後三句不復單考,按用字多寡定格(古者優先)。譜中平仄據此。
三、例詞
桂殿秋二首(李德裕·唐 一說李白)
仙女下,董雙成,桂殿夜涼吹玉笙。曲終卻從仙官去,萬戶千門惟月明。(按,全唐詩作「漢殿夜涼吹玉笙」)
河漢女,玉煉顏,雲軿往往在人間。九霄有路去無跡,裊裊香風生佩環
桂殿秋二首·壽於湖先生(劉翰·宋)
青帝子,碧蓮宮,不駕雲車騎白龍。瑤池路遠羽衣濕,玉珮冷冷明月中。
雙玉節,到神京。碧杯仙露冷如冰。一聲金磬千花發,洞口天風吹酒醒。
桂殿秋(向子諲·宋)
秋色裡,月明中,紅旌翠節下蓬宮。蟠桃已結瑤池露,桂子初開玉殿風。
桂殿秋·題洞霄三首(李仁本·宋)
飛翠蓋,走籃輿。亂山千疊為先驅。洞天迎目深且窈,滿耳天風吹步虛。
巑獸石,錯虯松。黛嵐終日下天風。杖藜攜我恣遙望,縹緲霓裳飛碧空。
金帶重,紫袍寬。到頭不似羽衣閒。君王若許供香火,神武門前早掛冠。
桂殿秋(範文光·明)
不在艷,不煩多。尊前一擲與橫波。梨花著雨春容洽,應喚金陵小素娥。
桂殿秋(朱彝尊·清)
思往事,渡江干,青娥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衾各自寒。
桂殿秋二首(龔自珍·清)
明月外,淨紅塵,蓬萊幽杳四無鄰。九霄一派銀河水,流過紅牆不見人。
警覺後,月華濃,天風已度五更鐘。此生欲向光明殿,知隔朱扃幾萬重。
桂殿秋(顧太清·清)
清露下,月明中,鳳凰棲老碧梧桐。吹簫仙子凌風去,十二樓台花自紅。
四、詞牌源考
按,此詞牌之由來,各說紛紜,莫衷一是;謹一一羅列,更待方家。
欽定譜云:「唐·李德裕送神迎神曲。有(桂殿夜涼吹玉笙)句,取為調名。」然考其例,《全唐詩》又作李白考。《能改齊漫錄》作:「李太白詞也。得於石刻而無其腔。劉無言自倚其聲歌之。《東皋雜錄》又為范德孺謫均州,偶游武當山石室極深處,有題此曲於崖上。未知孰是。」《詞苑叢談》、《詞綜》皆從此說。《邵氏聞見後錄》云:「此為李文饒迎神、送神二曲。予游秦,尚有能宛轉度之者。或並為一曲,謂李太白作。《彥周詩話》亦作李衛公《步虛詞》。」又,《白香詞譜》於《憶秦娥》條下,作:「此乃《憶秦娥》之別名云云」。考,《桂殿秋》句式作「三三七七七」,與《憶秦娥》無涉,是自成一體的詞牌,不當是《憶秦娥》的別名。
《晚香堂清語》云:楊士奇題梅詞宣德中,三楊在內閣,有從官出松竹梅求題者。榮題松,溥題竹,後皆書賜進士第,賜進士出身。獨士奇起於辟召,乃作題梅詞云:「竹君子,松大夫。梅花何獨無稱呼。回頭試問松和竹。也有調羹手段無。」蓋桂殿秋也。世以此定三楊優劣。
《古今詞話》作:桂殿秋非李白詞,唐詞載李德裕步虛詞,即雙調搗練子。唐詞本無換頭,搗練子本無雙調,近刻列為李白桂殿秋二首。李集之考從者多矣,不聞菩薩蠻、憶秦娥而外,別有桂殿秋也。吳虎臣得於石刻而無其腔,劉無言倚其聲歌之,其說亦未足信。劉禹錫作瀟湘神,起處疊三字一句,亦即搗練子,但為迎神送神詞耳。
故,雖至今無考,亦不妨今人按譜制詞也;題考留與考古學家證之,可也。


詞牌正格·壽陽曲
一、詞牌名
壽陽曲,又名落梅風。《太平樂府》註:雙調。
二、詞牌源考
考,欽定譜錄而不實,乃因此格誠曲非詞也。故,無從溯源,蓋因源出無名也。余泛泛而稽,幾近百調,概未盡數;見句式俱異,考之無趣,棄之不捨,權為元曲愛好者羅列之,掬一樂耳。若有專習者,自考無妨(參見:壽陽曲百例)。今,習用欽定譜俗成之定格。
三、詞牌定格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一平韻、三葉韻。(張可久·元)
東風景,西子湖。濕冥冥、柳煙花霧。黃鶯亂啼蝴蝶舞。幾鞦韆、打將春去。
○○● ⊙●△ ●○○ ●○○▲(葉)○○●○○●▲(葉)◎⊙⊙ ●○○▲(葉)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韻互葉者,其可平可仄悉參譜內二詞。按,起兩三字句多作對仗者,填此曲者當留意;下同。
又一體 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仄韻。(張可久·元)
彈初罷,酒暫歇。醉詩人、滿山紅葉。問山中、許由何處也。剩猿啼、冷泉秋月。
○○● ●●▲ ●○○ ●○○▲ ●○○ ●○○●▲ ●○○ ●○○▲
此詞全用仄韻,其第四句八字,較〔東風景〕詞添一襯字。
又一體 單調,三十二字,五句,一平韻、三葉韻。(張可久·元)
載酒人何處?倚欄花又開。憶秦娥、遠山眉黛。錦雲香、鑒湖寬似海。還不了、五年詩債。
●●○○● ●○○●△ ●○○ ●○○▲(葉)●○○ ●○○●▲(葉)○●● ●○○▲(葉)
此與〔彈初罷〕詞同,惟第一、二句各添二襯字。 


附件·壽陽曲百例
【雙調】壽陽曲四首(姚燧·元)
酒可紅雙頰,愁能白二毛,對樽前盡可開懷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
紅顏褪,綠鬢凋,酒席上漸疏了歡笑。風流近來都忘了,誰信道也曾年少?
襄王夢,神女情,多般兒釀成愁病。琵琶慢調弦上聲,相思字越彈著不應。
壽陽曲·詠李白
貴妃親擎硯,力士脫靴,御調羹就飧不謝。醉模糊將嚇蠻書便寫,寫著甚楊柳岸曉風殘月。
【雙調】壽陽曲(盧摯·元)
銀台燭,金獸煙,夜方闌畫堂開宴。管弦停玉杯斟較淺,聽春風遏雲歌遍。
金蕉葉,銀萼花,卷長江酒杯低亞。醉書生且休扶上馬,聽春風玉簫吹罷。
詩難詠,畫怎描,欠漁翁玉蓑獨釣。低唱淺斟金帳曉,勝烹茶黨家風調。
攢江酒,味轉佳,刻春宵古今無價。約尋盟綠楊中閒繫馬,醉春風碧紗窗下。
壽陽曲·別珠簾秀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捨!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壽陽曲·夜憶
窗間月,簷外鐵,這淒涼對誰分說?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把燈吹滅!
燈將殘,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心硬熬渾似鐵,這淒涼怎捱今夜?
燈將滅,人睡些,照離愁半窗殘月。多情直恁的心似鐵,辜負了好天良夜。
燈下詞,寄與伊,都道是二人心事。是必你來會一遭兒,抵多少夢中景致。
【雙調】(張可久·元)
落梅風·天寶補遺
姮娥面,天寶年,鬧漁陽鼓聲一片。馬嵬坡襪兒得了看錢,太真妃死而無怨。
落梅風·西湖
東風景,西子湖。濕冥冥柳煙花霧。黃鶯亂啼蝴蝶舞。幾鞦韆打將春去。
湖光靜,山影孤,載斜陽小舟橫渡。正花開玉梅千萬株,鶴飛來老逋歸與。
落梅風·冷泉亭小集
彈初罷,酒暫歇,醉詩人滿山紅葉。問山中許由何處也,老猿啼冷泉秋月。
落梅風·春日湖上
擔春勝,問酒家,綠楊陰列仙圖畫。下鞦韆玉容強似花,汗溶溶借人羅帕。
落梅風·春晚次韻二首
鶯鶯恨,燕燕愁,惜春歸玉容添瘦。東君可人人病酒,怯東風海棠紅皺。
金樽盡,玉漏遲,月明天柳陰無地。杜鵑怕將愁喚起,困東風夜深花睡。
落梅風·蠟梅花
學宮樣,改玉容,列金釵主人情重。撼疏林夜來窗外風,蜜蜂兒帶香吹凍。
落梅風·寒夜
寒齋靜,瑞雪多,凍吟詩起來孤坐。蘆花絮衾江紙也似薄,問袁安怎生高臥?
落梅風·題扇面小景
人何處?不寄書,一聲聲雁將秋去。月明中情鬧情正苦,玉波寒粉蓮啼露。
落梅風·湖上
羽扇塵埃外,杖藜圖畫間,野人來海鷗驚散。四十年繞湖賒看山,買山錢更教誰辦?
落梅風·越城春雪
朱簾上,皓齒歌,柳梢青野梅開過。倚闌干醉眸天地闊,雪山寒玉龍高臥。
落梅風·離情
人孤另,愁萬結,南樓上雁聲拖拽、別離有情無處寫,洞簫寒滿天明月。
落梅風·江上寄越中諸友
江村路,水墨圖,不知名野花無數。離愁滿懷難寄書,付殘潮落紅流去。
落梅風·春情
鞦韆院,拜掃天,柳陰中躲鶯藏燕。掩霜紈遞將詩半篇,怕簾外賣花人見。
落梅風·無題
載酒人何處?倚欄花又開。憶秦娥遠山眉黛。錦雲香、鑒湖寬似海。還不了五年詩債。
【雙調】壽陽曲(馬致遠·元)
壽陽曲·山市晴嵐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霽。四圍山一竿殘照裡,錦屏風又添鋪翠。
壽陽曲·遠浦帆歸
夕陽下,酒旆閒,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壽陽曲·平沙落雁
南傳信,北寄書,半棲近岸花汀樹。似鴛鴦失群迷伴侶,兩三行海門斜去。
壽陽曲·瀟湘夜雨
漁燈暗,客夢迴,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情淚。
壽陽曲·煙寺晚鐘
寒煙細,古寺清,近黃昏禮佛人靜。順西風晚鐘三四聲,怎生教老僧禪定?
壽陽曲·漁村夕照
鳴榔罷,閃暮光,綠楊堤數聲漁唱。掛柴門幾家閒曬網,都撮在捕魚圖上。
壽陽曲·江天暮雪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江上晚來堪畫處,鉤魚人一蓑歸去。
壽陽曲·洞庭秋月
蘆花謝,客乍別,泛蟾光小舟一葉。豫章城故人來也,結末了洞庭秋月。
【雙調】壽陽曲(馬致遠·元)
春將暮,花漸無,春催得落花無數。春歸時寂寞景物疏,武陵人恨春歸去。
一陣風,一陣雨,滿城中落花飛絮。紗窗外驀然聞杜宇,一聲聲喚回春去。
雲籠月,風弄鐵,兩般兒助人淒切。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吁氣一聲欲滅。
磨龍墨,染兔毫,倩花箋欲傳音耗。真寫到半張卻帶草,敘寒溫不知個顛倒。
從別後,音信絕,薄情種害煞人也。逢一個見一個因話不說,不信你耳輪兒不熱。
從別後,音信杳,夢兒裡也曾來到。問人知行到一萬遭,不信你眼皮兒不跳。
心間事,說與他,動不動早言兩罷。罷字兒磣可可你道是耍,我心裡怕那不怕。
人初靜,月正明,紗窗外玉梅斜映。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
八千里,愁萬縷,望不斷野煙汀樹。一會價上心來沒是處,恨不得待跨鸞歸去。
研香汁,展素紙,蘸霜毫略傳心事。和淚謹封斷腸詞,小書生再三傳示。
實心兒待,休做謊話兒猜,不信道為伊曾害,害時節有誰曾見來,瞞不過主腰胸帶。
江梅態,桃杏腮,嬌滴滴海棠顏色。金蓮肯分迭半折,瘦厭厭柳腰一捻。
思今日,想去年,依舊綠楊庭院。桃花嫣然三月天,只不見去年人面。
蝶慵戲,鶯倦啼,方是困人天氣。莫怪落花吹不起,珠簾外晚風無力。
他心罷,咱便捨,空擔著這場風月。一鍋滾水冷定也,再攛紅幾時得熱。
相思病,怎地醫?只除是有情人調理。相偎相抱診脈息,不服藥自然圓備。
心窩兒興,奶隴兒情,低低的啀聲相應。舌尖抵著牙縫冷,半合兒使的成病。
香羅帶,玉鏡台,對妝奩懶施眉黛。落紅滿階愁似海,問東君「故人安在」?
青紗帳,白象床,晚涼生月輪初上。誰家玉簫吹鳳凰,教斷腸人越添惆悵。
如年夜,人乍別,角聲寒玉梅驚謝。夢迴酒醒燈盡也,對著冷清清半窗殘月。
薔薇露,荷葉雨,菊花霜冷香庭戶。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時辜負。
琴愁操,香倦燒,盼春來不知春到。日長也小窗前睡著,賣花聲把人驚覺。
因他害,染病疾,相識每勸咱是好意。相識若知咱就裡,和相識也一般憔悴。
【雙調】壽陽曲(貫雲石·元)
新秋至,人乍別,順長江水流殘月。悠悠畫船東去也,這思量起頭兒一夜。
魚吹浪,雁落沙,倚吳山翠屏高掛。看江湖鼓聲千萬家,卷朱簾玉人如畫。
壽陽曲·答盧疏齋
山無數,煙萬縷,憔悴煞玉堂人物。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雙調】壽陽曲·四時(吳西逸·元)
縈心事,惹恨詞,更那堪動人秋思。畫樓邊幾聲新雁兒,不傳書擺成個愁字。
【雙調】壽陽曲(邦哲,生平、裡籍均不詳。其姓名及曲作僅見於清人何夢華藏本《太平樂府》)
思舊
初相見,意思濃,兩下愛衾枕和同。銷金帳春色溶溶,雲雨期真疊疊重重。
誰知道,天不容,兩三年間拋鸞拆鳳。苦多情朝思夜夢,害相思沉沉病重。
爾在東,我在西,陽台夢隔斷山溪。孤雁唳夜半月淒淒,再相逢此生莫期。
【雙調】落梅風·雪中十事(陳德和,生平、裡籍均不詳。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詞林英傑」一百五十人之中。)
落梅風·貧兒翳桑
茶煙細,酒力微,都不索比評風味。翳桑兒悄聲私自提:省可裡臘前呈瑞!
落梅風·謝女比絮
騷人謝,女論吟,雪飄時絮飛還恁?七言句兒誇到今,偏梨花比他爭甚?
落梅風·袁安高臥
身貧暴,志趣高,羨袁安那時清操。縱如今閉門僵睡著,道是儘教他忍寒干傲。
落梅風·陶谷烹茶
龍團細,蟹眼肥,竹爐紅小窗清致。試烹來是覺風韻美,比羊羔較爭些滋味!
落梅風·浩然騎驢
窮東野,忒好奇,凍得來戰欽欽地。待吟詩滿前都是題,偏則麼灞橋驢背。
落梅風·李朔擊鵝
翻銀漢,戰玉龍,遍乾坤似粉妝胡洞。擊鵝群亂軍成了大功。全不道藍關路馬蹄難動。
落梅風·孫康映雪
無燈蠟,雪正積,想孫康向學勤力。映清光展書讀較畢,待天明困來恰睡。
落梅風·游楊侍立
立來倦,睡未足,覷門前雪深迷路。師父覺來遲半步,忍不得也索回去。
落梅風·泛剡王猷
乘雪夜,訪故人,剡溪冰短篷難進。凍歸來怕人胡議論,強支吾道「興來還盡。」
落梅風·寒江釣叟
寒江暮,獨釣歸,玉蓑披滿身祥瑞。他道縱如圖畫裡,則不如銷金帳暖烘烘地。
【雙調】落梅風(丘士元,生平、裡籍均不詳。)
落梅風·江上聞笛
江天晚,起暮雲,恰才的夜涼人靜。風送玉蕭三四聲,使離人憑闌愁聽。
落梅風·秋夜夢迴
清秋夜,鴛夢迴,鬧寒蛩絮人心碎。和呈幾聲人萬里,病形骸越添憔悴。
【雙調】壽陽曲(李壽卿,生卒、裡籍均不詳。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其列於元雜劇作家一百八十七人中的第四位,其曰:「李壽卿之詞,如洞天春曉。其詞雍容典雅,變化幽玄,造語不凡,非神仙中人,孰能致此?」)
金刀利,錦鯉肥,更那堪玉蔥纖細。添得醋來風韻美,試嘗道甚生滋味!
【雙調】壽陽曲(以下皆作無名氏)
胡來得賽,熱莽得極,明明的抱著虎睡。惱翻小姐撾了面皮,見丈人來怎生迴避?
全無思娘意,卻有愛女心,不似您魯秋胡忒恁。見個採桑婦人與了一錠金,你見那姓白的牡丹使甚?
酒醒後離書捨,沉醉也上釣舟,捧金鐘把月娥等候。廣寒宮玉蟾撈不在手,水晶宮卻和龍鬥。
逢著的咽,撞著的撐,不似您秀才每水性。問娉婷謁漿到十數升,干相思變做了渴證。
襖廟內,盼艷冶。不覺的怪風炎烈。把才郎沈腰燒了半截,誰似你做得來特熱?
一個諸般韻,一個百事通,小書生玉人情重。彭三更燭滅黑洞洞,你道是不曾時說夢。
一個單身漢,一個寡婦人,夜深沉洞房隨順。放入來你卻守定門,這言語好難准信。
誑楚霸,成漢業,鸞舉祿盡衣絕。一把火焚燒得煙焰烈,楚重瞳待你不熱?
金釵墜,雲髻斜,歌舞罷彩雲消滅。今宵酒醒何處也?楊柳岸曉風殘月。
別離恨,心受苦,知他是幾時完聚?淚點兒多如秋夜雨,煩惱似孝今起序。
羞花貌,閉月容,恰相逢使人心動。嬌的的可人風韻種,也消得俺惜人團弄。
裝呵欠把長吁來應,推眼疼把珠淚掩,佯咳嗽口兒裡作念。將他諱名兒再三不住的店,思量煞小卿也雙漸。
杯擎玉,淚閣珠,心間事盡情兒傾訴。似梨花一枝春帶雨,怕東君儼然辜負。
韋屏靠,珊枕奇,淚和愁釀成春睡。繡簾不教高掛起,怕鶯花笑人憔悴。
陶元亮,楚大夫,醉和醒怎生做一處?恰似杜鵑和鷓鴣,行不得卻道不如歸去。
壽陽曲·江天暮雪
彤雲布,瑞雪飄,愛垂釣老翁堪笑。子猷凍將回去了,寒江怎生獨釣?
壽陽曲·瀟湘夜雨
瀟湘夜,雨未歇,響蕭蕭滿川紅葉。細聽來那些兒情最切?小如螢一燈茅舍。
壽陽曲·妓劉春景
留春住,春怎留?燕鶯啼落風時候。聽道去也真個愁,想著那暖溫溫要人消受。
壽陽曲·妓張五兒
本兒五,利五張,不比那販茶船紙糊的屏障。得他來買紙風月鄉,愛的是臉兒紅那些模樣。
壽陽曲·比妓
桃千樹,梅一株,是東君特留心處。無商量滿天風共雨,怎教惜花人遮護?
閒花草,臨路開,嬌滴滴可人憐愛。幾番要移來庭院栽,恐出牆性兒不改。
落梅風姨夫鬧,咱便燒,君子不奪人之好。他攬定磨桿兒誇俏,推不動磨桿上自吊。 


詞牌正格·陽關曲
一、詞牌名
陽關曲,本名渭城曲。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二、定格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 ●○●●●○● ○●○○○●△
按,參蘇軾詞三首,一首雲〔才到龍山馬足輕〕,一首雲〔銀漢無聲轉玉盤〕,其第二句首字可平。至第三、四句皆同。故,平仄不可稍誤,若平仄有異,則非此調。
三、例詞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唐)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陽關曲三首(蘇軾·宋)
贈張繼願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台南舊戰場。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答李公擇
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中秋月(《東坡樂府》作「中秋作」)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汗無聲轉玉盤。此聲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四、詞牌源考(錄自欽定譜)
宋·秦觀云:本名渭城曲,絕句,近世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陽關曲》。屬雙調,又屬大石調。(按,唐教坊記,有《小秦王曲》,即《秦王小破陣樂》也,屬坐部伎。)
按,此亦七言絕句,唐人為送行之歌,三疊,非歌法也。蘇軾論三疊歌法云:舊傳陽關三疊,然今世歌者,每句再疊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疊,皆非是。或每句三唱以應三疊之說,則叢然無復節奏。余在密州,文勳長官以事至密,自雲得古本陽關,其聲宛轉淒斷,不類向之所聞。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及在黃州,偶讀樂天對酒詩云:相逢且募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注云:第四聲,勸君更盡一杯酒,以此驗之。若一句再疊,則此句為第五聲,今為第四聲,則第一句不疊審矣。查元《陽春白雪集》,有大石調《陽關三疊》詞云:
渭城朝雨,一霎挹輕塵。更灑遍客舍青青,
弄柔凝,千縷柳色新。更灑遍客舍青青,千縷柳色新。
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人生會少,自古富貴功名有定分。莫遣容儀瘦損。
休煩惱,勸君更盡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陽關,舊遊如夢,眼前無故人。
與蘇軾論吻合,並附錄之。


詞牌正格·欸乃曲
一、詞牌名
欸乃曲(音ai3nai3),因元結詩得名。
按,欽定譜錄元結七言平韻一體。今考為平韻二體,仄韻一體。
二、定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唐·元結)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 ◎⊙⊙◎◎⊙△ ⊙⊙●⊙⊙⊙● ◎◎⊙⊙◎◎△
按,《欸乃曲》五首,平仄不拘,例用字多寡定格。譜中平仄據此。
本唐七言絕句,如《竹枝》、《柳枝》之類。今江南棹船有棹歌,每歌一句,則群和一聲,猶見遺意。其欸乃二字,乃人聲。或注作船聲者,非。
三、變格
雙調,六十字,十二句,前後片各三平韻。(唐·元結)
誰能聽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豈敢道,空羨江月明。
○○○●● ●●●○△ ●●○○○ ●●○●△ ●○●●○ ●●○●△
昔聞扣斷舟,引釣歌此聲。始歌悲風起,歌竟愁雲生。遺曲今何在?逸為漁父行。
●○●●● ○●○●△ ●○○○● ○●○○△ ●●○○● ●○○●△
按,此曲出自《系樂府十二首》。題註:「棹舡之聲。」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五、仄韻格
單調,四十二字,六句,四仄韻。(唐·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雲相逐。
○○●●○○▲ ●●○○○●▲ ○○●●●●○ ●●●○○●▲ ○●○●●○○ ○●○○○○▲
按,誤傳此詞作七古詩「漁父」者多,歷代詞選皆作《欸乃曲》,然未見有考;余今正之,以為定格。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三、例詞
欸乃曲五首(唐·元結)
偶存名跡在人間,順俗與時未安閒。來謁大官兼問政,扁舟卻入九疑山。
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猿吟。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零陵郡北湘水東,浯溪形勝滿湘中。溪口石顛堪自逸,誰能相伴作漁翁。
下瀧船似入深淵,上瀧船似欲升天。瀧南始到九疑郡,應絕高人乘興船。
四、詞牌源考
唐·元結《欸乃曲·自序》:大歷初,結為道州刺史,以軍事詣都。使還州,逢春水,舟行不進,作《欸乃曲》,令舟子唱之,以取適於道路雲。宋·程大昌《演繁露》云:元次山《欸乃曲》五章,全是絕句,如《竹枝》之類。其謂「欸乃」者,殆舟人於歌聲之外,別出一聲,以互相其歌也。《柳枝》、《竹枝》,尚有存者,其語度與絕句無異,但於句末,隨加「竹枝」或「柳枝」等語,遂即其語以名其歌;《欸乃》,亦其例也。
按,唐·劉言史《瀟湘》詩:「曖迺行從何處生,當時泣舜斷腸聲。」則以為二妃慟帝之餘聲。「曖迺」與「款乃」稍異,然觀元結《款乃》諸詩,亦多賦湘君灑泣事,則劉詩所稱,當即是此曲也。《天聞閣琴譜》雲,欸乃曲,系後人據唐柳宗元《漁翁》中:「欸乃一聲山水綠」詩句而作。譜原於明朝陳太斌編的《太音希聲》。
考,欸乃之聲,或如唐人唱歌和聲,所謂號頭者。蓋逆流而上,棹船勸力之聲也。又,元結在《系樂府十二首》中另有《欸乃曲》三首,系五言體。黃山谷題跋、洪駒父詩話,皆音作襖藹者,誤。而今人多從之,例:2005年6月25日晚8點,CCTV4《走遍中國》欄目組拍攝的廣西資源縣的山歌,電視畫面中的對唱:
(姑娘們)想哥一天又一天,想哥一年又一年。
銅打肝腸也想斷,鐵打眼睛也望穿。欸——乃!(aoai)
(小伙們)妹妹唱歌實在乖,句句唱出感情來。
本想與妹成雙對,怕你媽媽不敢來。欸——乃!(aoai)


詞牌正格·採蓮子
一、詞牌名
採蓮子,又名採蓮曲。唐教坊曲名。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
二、正格
菡萏香連十里陂(舉棹),小姑貪戲採蓮遲(年少)。晚來弄水船頭濕(舉棹),更脫紅裙裹鴨兒(年少)。
◎●○○●●○◎⊙○●●○○◎○●●○○● ◎●○○●●○
按,考皇甫詞二首。別首起句(船動湖光灩灩秋),船字平聲;第二句(貪看年少信舡流),貪字平聲,看字仄聲;第三句(無端隔水拋蓮子),無字平聲;結句(遙被人知半日羞),遙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三、例詞
採蓮子二首(唐·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晚來弄水船頭濕,更脫紅裙裹鴨兒。(菡萏,音han4dan4,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按,全唐詩卷369-16作皇甫松,卷762-48作孫光憲;莫知孰是。)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舡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採蓮子(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貼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採蓮曲(唐·張潮)
朝出沙頭日正紅,晚來雲起半江中。賴逢鄰女曾相識,並蓍蓮舟不畏風。

採蓮子二首(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四、詞牌源考
按,此亦七言絕句。詞中句末原有小字「舉棹」和「年少」,乃歌時相和之聲,與《竹枝》體同,以加強詞的音樂效果。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於句中,「女兒」二字和於句尾,此則一句一和聲耳。
按,又清·王弈清《歷代詞話》析:「清商曲有採蓮子,即江南弄中採蓮曲。如李白『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裡,佯羞不出來』。劉方平『日晴江曲,荊歌艷楚腰。採蓮從小慣,十五即乘潮』。又王昌齡『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張潮『賴逢鄰女曾相識,並蓍蓮舟不畏風』。殊有風臻。然必以皇甫松、孫光憲之排調有櫬字者為詞體。」考,此說確然;然偏頗者多,如皇甫松同題之作亦在其外,何其謬也?今正之(白詞、張詞、王詞均作例而不考)。


詞牌正格·浪淘沙
一、詞牌名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二/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及變異
五代曲調。唐教坊曲有《浪淘沙》,為七絕。《浪淘沙》創自劉白對唱,劉詞九首,白詞六首。入曲,南唐李煜始演為雙調,長短句,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減者),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另考)。按,此與宋人《浪淘沙慢》(另考)不同,調由柳永、周邦彥等人,又演為長調《浪淘沙慢》。蓋宋人借舊曲名,另倚新腔,是別格。
三、單調正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唐·皇甫松)
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 ⊙●○○●●△ ●●⊙○○●● ⊙○◎●●○△
按,此七言絕句,平仄不拘也。盡數同考則大亂,今擇其相近者,考作二例。起句,皇甫詞別首(瀨頭細草接疏林),瀨字平聲。第二句,皇甫詞別首(惡浪罾船半欲沉),惡字仄聲。第三句,白詞(卻到帝鄉重富貴),帝字仄聲。結句,皇甫詞別首(去年沙觜是江心),去字仄聲,沙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浪淘沙二首(唐·皇甫松)
瀨頭細草接疏林,惡浪罾船半欲沉。宿鷺眠洲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蠻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風野艇秋。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浪淘沙六首之六(唐·白居易)
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生還有幾家?卻到帝鄉重富貴,請君莫忘浪淘沙。
四、單調異格 (唐·司空圖)
不必長漂玉洞花,曲中偏愛浪淘沙。黃河卻勝天河水,萬里縈紆入漢家。
◎●○○◎●△ ⊙○⊙●●○△ ⊙○●●○○● ⊙●○○◎●△
按,此考凡九詞,取其中正者為例,按用字多寡定格。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浪淘沙六首之二、三首(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與海連,平沙浩浩四無邊。暮去朝來淘不住,遂令東海變桑田。(例用出律)
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裡一人行。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例用出律)
浪淘沙九首(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例用出律)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令人忽憶瀟湘渚,回唱迎神三兩聲。
洛水橋邊春日斜,碧流輕淺見瓊沙。無端陌上狂風急,驚起鴛鴦出浪花。(此一作張籍詩)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寒沙始到金。
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
濯錦江邊兩岸花,春風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鴛鴦錦,將向中流定晚霞。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美人首飾侯王印,儘是沙中浪底來。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啣泥燕子爭歸捨,獨自狂夫不憶家。
五、單調二韻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二平韻。(唐·白居易)
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 ⊙⊙◎◎●●△ ○●◎○○●● ○○●●●○△
按,白詞六首半數此例,前人未考,今正之。起句,白詞別首(海底飛塵終有日),終字平聲。第二句,白詞別首(一重浪滅一重生),一字仄聲,重字平聲,浪、滅字仄聲;又別首(山頭化石豈無時),化、石字仄聲。第三句,白詞別首(相攪相淘無歇日),相字平聲。結句悉同。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浪淘沙六首之一、四、五首(唐·白居易)
一泊沙來一泊去,一重浪滅一重生。相攪相淘無歇日,會交山海一時平。
借問江湖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海底飛塵終有日,山頭化石豈無時?誰道小郎拋小婦,船頭一去沒回期。


詞牌正格·楊柳枝
一、詞牌名
楊柳枝,唐教坊曲名。又名楊柳,柳枝。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二/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
按,此本唐人七言絕句,平仄不拘。蓋樂府橫吹曲,有《折楊柳》名;此借舊曲名,另創新聲。首創自劉白對唱,後入教坊曲。劉白倡和以後,為此詞者甚多,皆賦柳枝本意。此詞及調譜最早收入毛先舒《填詞名解》。與顧敻詞四十字體、朱敦儒詞四十四字體,添聲者不同。
三、三韻格 (唐·佚名)
清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情人橋上別,更無消息到今朝。
○○●●●○△ ●●○○●●△ ○●○○○●● ●○○●●○△
按,此詞作者各說不一,有劉采春、周德華(劉采春之女)、劉禹錫、白居易等,佚名無考。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六中說:「晚唐絕如『清江一曲柳千條』,真是神品,然置之王(昌齡)、李(白)二集。便覺短氣」。清施閏章對此詞亦推崇備至,稱其為「晚唐絕『清江一曲』為冠」,在《蠖齋詩話》中用它為例,云:「一口直述,絕無含蓄轉折,自然入妙。此等著不得氣力學問,所謂詩家三昧,直讓唐人獨步。」

又,欽定譜例 (唐·溫庭筠)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香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杆半入樓。
○●○○●●△ ●○○●●○△ ●○●●○○● ●●○○●●△
按,考溫詞十例,平仄不拘,無從下考,而成例之。欽定譜原按:原屬絕句,因《花間集》載此,故采以備調。
四、二韻格(唐·白居易)
六麼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 ●●○○●●△ ●○●●○○○ ○●○○○●△
按,白詞十二例,中有三例用二韻者,然同屬平仄不拘,采以備調。
五、例詞(參見:附件·楊柳枝百例)


附件·楊柳枝百例
楊柳枝八首(唐·白居易)
六麼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
陶令門前四五樹,亞夫營裡百千條。何似東都正二月,黃金枝映洛陽橋?
依依裊裊復青青,句引春風無限情。白雪花繁空撲地,綠絲條弱不勝鶯。
紅板江橋青酒旗,館娃宮暖日斜時。可憐雨歇東風定,萬樹千條各自垂。
蘇州楊柳任君誇,更有錢塘勝館娃。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剝條盤作銀環樣,卷葉吹為玉笛聲。
葉含濃露如啼眼,枝裊輕風似舞腰。小樹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兩三條。
人言柳葉似愁眉,更有愁腸似柳絲。柳絲挽斷腸牽斷,彼此應無續得期。
楊柳枝另四首
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
一樹衰殘委泥土,雙枝榮耀植天庭。定知玄像今春後,柳宿光中添兩星。
兩枝楊柳小樓中,裊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就不要春風。
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飛向別人家。誰能更學孩童戲,尋逐春風捉柳花?
楊柳枝九首(唐·劉禹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南陌東城春早時,相逢何處不依依。桃紅李白皆誇好,須得垂楊相發揮。
鳳闕輕遮翡翠幃,龍池遙望麴塵絲。御溝春水相輝映,狂殺長安年少兒。
金谷園中鶯亂飛,銅駝陌上好風吹。城中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楊無限時。
花萼樓前初種時,美人樓上斗腰肢。如今拋擲長街裡,露葉如啼欲向誰?
煬帝行宮汴水濱,數枝楊柳不勝春。晚來風起花如雪,飛入宮牆不見人。
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妝樓處處遮。春盡絮花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楊柳枝另四首
楊子江頭煙景迷,隋家宮樹拂金堤。嵯峨猶有當時色,半蘸波中水鳥棲。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巫山巫峽楊柳多,朝雲暮雨遠相和。因想陽台無限事,為君回唱竹枝歌。
迎得春光先到來,輕黃淺綠映樓台。只緣裊娜多情思,更被春風長挫摧。
楊柳枝八首(唐·溫庭筠)
宜春苑外最長條,閒裊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南內牆東御路傍,預知春色柳絲黃。杏花未肯無情思,何事情人最斷腸。
蘇小門前柳萬條,毿毿金線拂平橋。黃鶯不語東風起,深閉朱門伴細腰。
金縷毿毿碧瓦溝,六宮眉黛惹春愁。晚來更帶龍池雨,半拂欄干半入樓。
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春草綠萋萋。
兩兩黃鸝色似金,裊枝啼露動芳音。春來幸自長如線,可惜牽纏蕩子心。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柱繡芙蓉。景陽樓伴千條露,一面新妝待曉鐘。
織錦機邊鶯語頻,停梭垂淚憶徵人。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垂楊未覺春。
新添聲楊柳枝詞二首
一尺深紅勝曲塵,天生舊物不如新。合歡桃核終堪恨,里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楊柳枝(唐·李商隱)
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為報行人休盡折,半留相送半迎歸。
楊柳枝(唐·韓琮)
梁苑隋堤事已空,萬條猶舞舊春風。那堪更想千年後,誰見楊花入漢宮。
枝斗纖腰葉斗眉,春來無處不如絲。霸陵原上多離別,少有長條拂地垂。
楊柳枝(唐·施肩吾)
傷見路傍楊柳春,一枝折盡一重新。今年還折去年處,不送去年離別人。
楊柳枝(唐·皇甫松)
春入行宮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煙絲。如今柳向空城綠,玉笛何人更把吹。
爛熳春歸水國時,吳王宮殿柳垂絲。黃鶯長叫空閨畔,西子無因更得知。
楊柳枝(唐·齊己)
鳳樓高映綠陰陰,凝碧多含雨露深。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
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翠煙。劍去國亡台榭毀,卻隨紅樹噪秋蟬。
濃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閒卓戰旗紅。
高僧愛惜遮江寺,遊子傷殘露野橋。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楊柳枝(唐·張祜)
莫折宮前楊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邊斂翠眉,景陽台下綰青絲。那勝妃子朝元閣,玉手和煙弄一枝。
楊柳枝(唐·孫魴)
靈和風暖太昌春,舞線搖絲向昔人。何似曉來江雨後,一行如畫隔遙津。
彭澤初栽五樹時,只應閒看一枝枝。不知天意風流處,要與佳人學畫眉。
暖傍離亭靜拂橋,入流穿檻綠搖搖。不知落日誰相送,魂斷千條與萬條。
春來綠樹遍天涯,未見垂楊未可誇。晴日萬株煙一陣,閒坊兼是莫愁家。
十首當年有舊詞,唱青歌翠幾無遺。未曾得向行人道,不為離情莫折伊。
楊柳枝(唐·薛能)
華清高樹出離宮,南陌柔條帶暖風。誰風輕陰是良夜,瀑泉聲畔月明中。
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閒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嫩綠輕懸似綴旒,路人遙見隔宮樓。誰能更近丹墀種,解播皇風入九州。
暖風晴日斷浮埃,廢路新條發釣台。處處輕輕可惆悵,後人攀處古人栽。
潭上江邊裊裊垂,日高風靜絮相隨。青樓一樹無人見,正是女郎眠覺時。
汴水高懸百萬條,風清兩岸一時搖。隋家力盡虛栽得,無限春風屬聖朝。
和花煙樹九重城,夾路春陰十萬營。唯向邊頭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
窗外齊垂旭日初,樓邊輕好暖風徐。遊人莫道栽無益,桃李清陰卻不如。
眾木猶寒獨早青,御溝橋畔曲江亭。陶家舊日應如此,一院春條綠繞廳。
帳偃纓垂細復繁,令人心想石家園。風條月影皆堪重,何事侯門愛樹萱。
數首新詞帶恨成,柳絲牽我我傷情。柔娥幸有腰支穩,試踏吹聲作唱聲。
高出軍營遠映橋,賊兵曾斫火曾燒。風流性在終難改,依舊春來萬萬條。
縣依陶令想嫌迂,營伴將軍即大粗。此日與君除萬恨,數篇風調更應無。
狂似纖腰軟勝綿,自多情態更誰憐。遊人不折還堪恨,拋向橋邊與路邊。
朝陽晴照綠楊煙,一別通波十七年。應有舊枝無處覓,萬株風裡卓旌旃。
晴垂芳態吐牙新,雨擺輕條濕面春。別有出牆高數尺,不知搖動是何人。
暖梳簪朵事登樓,因掛垂楊立地愁。牽斷綠絲攀不得,半空懸著玉搔頭。
西園高樹後庭根,處處尋芳有折痕。終憶舊遊桃葉捨,一株斜映竹籬門。
劉白蘇台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
楊柳枝(唐·牛嶠)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吳王宮裡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枝下結同心。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金羈白馬臨風望,認得羊家靜婉腰。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風欹。莫交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妒伊。
裊翠籠煙拂暖波,舞裙新染曲塵羅。章華台畔隋堤上,倚得春風爾許多。
楊柳枝(唐·和凝)
軟碧搖煙似送人,映花時把翠眉顰。青青自是風流主,漫颭金絲待洛神。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盡放嬌。
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性和。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裡索姮娥。
楊柳枝(唐·孫光憲)
閭門風暖落花干,飛遍江南雪不寒。獨有晚來臨水驛,閒人多憑赤闌干。
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潤翻成長養功。恰似有人長點檢,著行排立向春風。
根柢雖然傍濁河,無妨終日近笙歌。驂驂金帶誰堪比,還笑黃鶯不較多。
萬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吳台各自垂。好是淮陰明月裡,酒樓橫笛不勝吹。
楊柳枝(唐·楊巨源)
水邊楊柳麴塵絲。立馬憑君剪一枝。惟有春風最相惜,慇勤更向手中吹。
詠柳(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柳(唐·李商隱)
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柳枝(唐·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芳魂感舊遊。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穗拂人頭。
柳絮(唐·薛濤)
二月楊花輕復微,春風搖蕩惹人衣。他家本是無情物,一向南飛又北飛。
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
柳(宋·寇准)
曉帶輕煙間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長條別有風流處,密映錢塘蘇小家。
詠柳(宋·曾鞏)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得東風勢便狂。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楊柳枝詞(宋·釋行海)
渭水橋邊送別時,馬前折贈笛中吹。若教系得離情在,那管千絲又萬絲。
楊柳枝(清·厲鶚)
玉女窗前日未曛,籠煙帶雨漸氤氳。柔黃願借為金縷,繡出相思寄與君。


詞牌正格·八拍蠻
一、詞牌名
八拍蠻,唐教坊曲名。按,孫光憲詞,所詠俱越中事,或即八拍之蠻歌也。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二/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
欽定譜云:《花間集》孫光憲詞一首、閻選詞兩首俱拗體七言絕句,不似《竹枝》、《柳枝》,平仄可以不拘也,作者辨之。以上六調(陽關曲、欸乃曲、採蓮子、浪淘沙、楊柳枝、八拍蠻)皆唐人七言絕句,當時音律必有所屬,今歌法不傳矣;聊為類列。
三、三韻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唐·孫光憲)
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越女沙頭爭拾翠,相呼歸去背斜陽。
◎●◎○○●△ ◎○⊙●●○△ ◎●○○○●● ⊙○⊙●●○△
此詞起句用韻,可平可仄,即參後詞。
四、二韻格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兩平韻。(五代·閻選)
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帶雪梅殘。光景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
⊙●◎○○●● ⊙○⊙●●○△ ⊙●●○○●● ⊙○◎●●○△
此詞起句不用韻。按,自唐以後,獨仇遠詞為人傳習者多,與此體同。起句,仇詞(翠袖籠香醒宿酒),翠字仄聲,籠字平聲。第二句,閻詞別首(淚飄紅臉粉難勻),淚字仄聲;仇詞(銀瓶汲水瀹新茶),汲字仄聲。第三句,結句,仇詞(幾處杜鵑啼暮雨),幾字仄聲。閻詞別首(遇人推道不宜春),遇字仄聲,推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五、例詞
八拍蠻二首(五代·閻選)
雲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光影不勝閨閣恨,行行坐坐黛眉攢。
愁鎖黛眉煙易慘,淚飄紅臉粉難勻。憔悴不知緣底事,遇人推道不宜春。
八拍蠻(宋·仇遠)
翠袖籠香醒宿酒,銀瓶汲水瀹新茶。幾處杜鵑啼暮雨,來禽空老一春花。


詞牌正格·字字雙
一、詞牌名
字字雙,又名宛轉曲。
平韻格,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四平韻。
二、詞牌源考
按,考《字字雙》,見於《太平廣記》卷三三《中官》引《靈怪集》,此本崔常侍等四鬼聯句詩,原與女鬼王麗真無涉,亦非詞,原無調題。詞牌名,始見於楊慎《詞品》卷二,署名王麗真,因每句有疊字,故名。後世皆因之,俱誤。沈雄《古今詞話》疑之云:「似非王麗真一人詞也,《詞品》竟作王麗真。此首既非王麗真作,亦非詞,乃《靈怪集》作者張薦所依托。」 另,欽定譜云:見《才鬼記》,此書已佚無考。
又,王建有《宛轉曲》,諸詞譜未收;後諸選本有名為《字字雙》者,今並例之。
三、正格 字字雙(佚名)
床頭錦衾斑復斑,架上朱衣殷復殷。空庭明月閒復閒,夜長路遠山復山。
「○○●○○●△ ●●○○○●△」○○○●○●△ ●○●●○●△
按,因每句五七疊字而得名,此調無他詞可校,填此者平仄、格式悉當從之。
四、變格 宛轉曲(唐·王建)
宛宛轉轉勝上紗,紅紅綠綠苑中花。紛紛泊泊夜飛鴉,寂寂寞寞離人家。
「●●●●●●△ ○○●●●○△」○○●●●○△ ●●●●○○△
按,此與正格不同,例用每句一二、三四疊字。此調無他詞可校,填此者平仄、格式悉當從之。


詞牌正格·十樣花
一、詞牌名
十樣花。
單調,二十八字,六句,四/五仄韻。
二、詞牌源考
欽定譜云:宋·李彌遜詞十首,分詠十樣花,故名。今考《筠奚樂府》一卷,僅得其七,未知孰是。按,此詞調悉以「陌上風光濃處」為起句。
三、四韻格
陌上風光濃處,最是海棠風措。翠袖襯輕紅,盈盈淚,怨春去。黃昏微帶雨。
●●○○○▲ ◎●⊙⊙○▲ ●●◎○⊙ ○⊙● ◎○▲ ⊙○○●▲
按,李詞七首,六首同體,例為同考。譜中平仄據此。
四、五韻格
陌上風光濃處,紅藥一番經雨。把酒繞芳叢,花解語,勸春住。莫教容易去。
●●○○○▲ ○●●○○▲ ●●●○○ ○●▲ ●○▲ ●○○●▲
按,此此第四句多押一韻。無別首可校,填此者悉當從之。
五、例詞
十樣花七首(宋·李彌遜)
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來也,香銷減,態凝佇。百花休謾妒。
陌上風光濃處,繁杏枝頭春聚。艷態最嬌嬈,堪比並,東鄰女。紅梅何足數。
陌上風光濃處,日暖山櫻紅露。結子點朱唇,花謝後,君看取。流鶯偏囑付。
陌上風光濃處,忘卻桃園歸路。洞口水流遲,香風動,紅無數。吹愁何處去。
陌上風光濃處,最是海棠風措。翠袖襯輕紅,盈盈淚,怨春去。黃昏微帶雨。
陌上風光濃處,自有花王為主。富艷壓群芳,蜂蝶戲,燕鶯語。東君都付與。
陌上風光濃處,紅藥一番經雨。把酒繞芳叢,花解語,勸春住。莫教容易去。


詞牌正格·天淨沙
一、詞牌名
天淨沙,又名塞上秋。《太平樂府》註:越調。
實曲非詞,變異猶多,故例三體,而不作考。
二、詞牌源考
此元人小令,實散曲也,非詞牌名;因欽定譜錄之,故作並例。猶以元散曲「天淨沙·秋思」馳名,馬致遠亦因此被稱為「秋思之祖」(按,現代戲曲研究者王國維,對此曲作者持不同看法。在《宋元戲曲史》中,他在《天淨沙》後面加了一行小註:「無名氏。此曲《庶齋老學叢談》與元刊《樂府新聲》,均不著名氏。《堯山堂外紀》以為馬致遠撰,朱彝尊《詞綜》仍之,不知何據。」)。考《全元曲》馬致遠卷,此外亦無別首可證,今從王說正之。
三、正格
單調,二十八字,五句,三平韻、兩仄葉。(元·無名氏)
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淒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 ●○○●○△ ●●○○●●(葉仄)○○○●(葉仄)●○○●○△
此詞第三、四句,俱葉仄韻。變體猶多,故例不做考(詳見附件,元曲愛好者可自習之)。
四、變格
單調,二十八字,五句,四平韻、一仄葉。(元·喬吉)
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薄倖雖來夢中,爭如無夢。 那時真個相逢。
○○⊙●○△ ●○⊙●○△ ●●○○●△ ○○○●(葉仄)◎○○●○△
第四句葉一仄韻。《老學叢譚》有無名氏詞二首,正與此同。譜內可平可仄,參此二首(詳見附件)。
五、正格變體
單調,三十四字,五句,三平韻,兩葉仄韻。(元·嚴忠濟)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大丈夫時乖命蹇。 有朝一日天隨人願,賽田文養客三千!
●●●○●△ ○●●●○△ ●●○○○●▲(葉仄)●○●●○○○▲(葉仄)●○○●●○△
按,此異格之變體也,較之多六襯字。無別首可校,填此者平仄悉當從之。
六、例詞(參見:附件·天淨沙66例)

附件·天淨沙66例
〔越調〕天淨沙三首(無名氏《老學叢譚》)
枯籐老樹昏鴉,小橋流水平沙,古道淒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平沙細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一聲新雁,黃雲紅葉青山。
西風塞上胡笳,月明馬上琵琶,那抵昭君怨多。李陵台下,淡煙衰草黃沙。
〔越調〕天淨沙·十二月樂詞並序(孟昉)
凡文章之有韻者,皆可歌也。第時有升降,言有雅俗,調有古今,聲有清濁。原其所自無非發人心之和,非六德之外,別有一律呂也。漢魏晉宋之有樂府,人多不能曉;唐始有詞,而宋因之,其知之者亦罕見其人焉。今之歌曲,比於古詞,有名同而言簡者;時亦復有與古相同者,此皆世變之所,非故求異乖諸古而強合於今也。使今之曲歌於古,猶今之曲歌於古,猶古之曲也。古之詞歌於今,猶今之詞也。其所以和人之心養情性者,奚天下今之異哉!先哲有言:今之樂猶古之樂,不其然歟!嘗讀李長吉十二月樂詞,其意新而不襲,句麗而不忔淫。長短不一,音節亦異。旁構冥思,朝涵夕泳。諧五聲以攤其腔,和八音以符其調。尋繹日久,竟無所得,遂輟其學,以待自豪感音者出而余承其教焉!因增損其語,而隱括為《天淨沙》,如其首數。不惟於樽席之間,便於宛轉之喉;且以發長吉之蘊藉,使不掩其聲者。慎勿曰:侮賢者之言雲。
上樓迎得春歸,暗黃著柳依依,弄野輕寒似水。錦床鴛被,夢迴初日遲遲。正月
勞勞胡燕酣春,逗煙薇帳生塵,蛾髻佳人瘦損。暖雲如困,不堪起舞緗裙。二月
夾城曲水飄香,掃蛾雲髻新妝,落盡梨化欲賞。不勝惆悵,東風縈損柔腸。三月
依微香雨青氛,金塘閒水生蘋,數點殘芳墮粉。綠莎輕襯,月明空照黃昏。四月
沿華水汲清樽,含風輕縠虛門,舞困腮融汗粉。翠羅香潤,鴛鴦扇織回文。五月
疏疏指柳生裁,炎炎紅鏡初開,暑困天低寡色。火輪飛蓋,暉暉日上蓬萊。六月
星依雲渚濺濺,露零玉液涓涓,寶砌衰蘭剪剪。碧天如練,光搖北斗闌干。七月
吳姬鬢擁雙鴉,玉人夢裡歸家,風弄虛簷鐵馬。天高露下,月明丹桂生華。八月
雞鳴曉色瓏璁,鴉啼金井梧桐,月附莖寒露湧。廣寒霜重,方池冷悴芙蓉。九月
玉壺銀箭難傾,扛花凝笑幽明,霜碎虛庭月冷。繡幃人靜,夜長鴛夢難成。十月
高城回冷嚴光,白天碎墜瓊芳,高飲撾鐘日賞。流蘇金帳,瑣窗睡殺鴛鴦。十一月
日光灑灑生紅,瓊葩碎碎迷空,寒夜漫漫漏水。串銷金鳳,獸爐香靄春融。十二月
七十二候環催,葭灰玉棺重飛,莫道光陰似水。羲和遷轡,金鞭懶著龍媒。閏月
〔越調〕天淨沙四首(元·白樸)
【春】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一作無名氏)
【夏】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幮籐簟,玉人羅扇輕縑。
【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冬】一聲畫角樵門,半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越調〕天淨沙又四首(元·白樸)
【春】暖風遲日春天,朱顏綠鬢芳年,挈榼攜童跨蹇。溪山佳處,好將春事留連。
【夏】參差竹筍抽簪,累垂楊柳攢金,旋趁庭槐綠陰。南山解慍,快哉消我煩襟。
【秋】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解與詩人意同。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冬】門前六出花飛,樽前萬事休提,為問東君消息。急教人探,小梅江上先知。
〔越調〕天淨沙十四首(元·張可久)
天淨沙·書懷二首
香奩名滿青樓,羽衣人在黃州,羅帕春寒素手。壯懷依舊,水聲淘盡詩愁。
白頭多病維摩,青大孤影姮娥,相對良宵幾何?玉人留坐,鶯花十二行窩。
天淨沙·元夕
金蓮萬炬花開。玉海千樹香來,燈中東風暮靄。彩雲天外,紫簫人倚瑤台。
天淨沙·閨怨
檀郎何處忘歸?玉樓小樣別離,十二闌干偏倚。犬兒空吠,看看月上荼蘼。
天淨沙·春夜
深懷香捧金橙,哀弦聲斷銀箏,寶鼎沉香火冷。主人留聽,紫雲娘白雪新聲。
天淨沙·梅軒席上
瓊瓊分外橫枝,真真月下吟詩,誰寄東風半紙?為傳心事,梅花雪氣多時。
天淨沙·梅友元帥席上
玉人笑拈瓊枝,白頭醉寫烏絲,簾外新來燕子。海棠春思,倚闌睡醒環兒。
天淨沙·赤松道宮
松邊香煮雷芽,杯中飯糝胡麻,雲掩山房幾家?弟兄仙話,水流玉洞桃花。
天淨沙·浮雪樓夜坐
月明今夜闌干,雲深何處關山?萬里青天醉眼。倚樓長歎,柳陰閒殺漁竿。
天淨沙·清明日郊行
碧桃花下簾旌,綠楊影裡旗亭,幾處鶯呼燕請。馬嘶芳徑,典衣索做清明。
天淨沙·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鶩殘霞,隔水疏林幾家。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
天淨沙·湖上分得詩字韻
月香水影梅枝,晴光雨色坡詩,點檢千紅萬紫。年年春事,西湖強似西施。
天淨沙·月夜
倚闌月到天心,隔牆風動花陰,一刻良宵萬金。寶箏閒枕,可憐少個知音。
天淨沙·魯卿度中
青苔古木簫簫,蒼雲秋水迢迢,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探梅人過溪橋。
〔越調〕天淨沙·即事四首(元·喬吉)
筆尖掃盡癡雲,歌聲喚醒芳春。花擔安排酒樽。海棠風信,明朝陌上吹塵。
一從鞍馬西東,幾番衾枕朦朧,薄倖雖來夢中。爭如無夢,那時真個相逢。
隔窗誰愛聽琴?倚簾人是知音,一句話當時至今。今番推甚,酬勞鳳枕鴛衾。
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停停當當人人。
天淨沙外一首
眉兒初月彎彎,鞋兒瘦玉慳慳,臉兒孜孜耐看。琵琶弦慢,青衫淚點才幹。
〔越調〕天淨沙·為董針姑作四首(元·呂止庵)
夜深時獨繡羅鞋,不言語倒在人懷,做意兒將人不採。甚娘作怪,繡針兒簽著敲才。
海棠輕染胭脂,綠楊亂撒青絲,對對鶯兒燕子。傷心獨自,繡針兒停待多時。
玉纖屈損春蔥,遠山壓損眉峰,早是閒愁萬種。忽聽得賣花聲送,繡針兒不待穿絨。
冷清清獨守蘭房,悶懨懨倚定紗窗,呆答孩搭伏定繡床。一會家神魂飄蕩,繡針兒簽這梅香。
〔越調〕天淨沙(元·商道,字正叔)
寒梅清秀誰知?霜禽翠羽同期,瀟灑寒塘月淡。暗香幽意,一枝雪裡偏宜。
剡溪媚壓群芳,玉容偏稱宮妝,暗惹詩人斷腸。月明江上,一枝弄影飄香。
野橋當日誰栽?前村昨夜先開,雪散珍珠亂篩。多情嬌態,一枝風送香來。
雪飛柳絮梨花,梅開玉蕊瓊葩,雲淡簾篩月華。玲瓏堪畫,一枝瘦影窗紗。
天淨沙·秋江夜泊(元·徐再思)
斜陽萬點昏鴉。西風兩岸蘆花。船系潯陽酒家。多情司馬。青衫夢裡琵琶。
天淨沙·題情
多才惹得多愁,多情便有多憂。不重不輕證候,甘心消受,誰教你會風流。
天淨沙·離愁(元·李致遠)
敲風修竹珊珊,潤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懶懶。一聲長歎,臨鸞不畫眉彎。
畫樓徙倚欄杆,粉雲吹做修鬟,璧月低懸玉彎。落花懶慢,羅衣特地春寒。
【越調】天淨沙·閒題四首(元·吳西逸)
長江萬里歸帆,西風幾度陽關,依舊紅塵滿眼。夕陽新雁,此情時拍闌干。
楚雲飛滿長空,湘江不斷流東,何事離多恨冗?夕陽低送,小樓數點殘鴻。
數聲短笛滄州,半江遠水孤舟,愁更濃如病酒。夕陽時候,斷腸人倚西樓。
江亭遠樹殘霞,淡煙芳草平沙,綠柳陰中繫馬。夕陽西下,水村山郭人家。
天淨沙·居閒雜興三首(元·湯式,字舜民)
小景翠天近山椒,綠蒙茸雨漲溪毛,白雲埋樹腰。山翁一笑,勝桃源堪避征徭。
天淨沙·閒居雜興
近山近水人家,帶煙帶雨桑麻,當役當差縣衙。一犁兩耙,自耕自種生涯。
天淨沙·題畫上小景
綠楊枝底尋春,碧桃花下開樽,流水溪頭問津。閒評閒論,吾不是阮肇劉晨。
天淨沙(元·童童學士)
碧天邊桂魄飛騰,銀河外斗柄回東,暢好是更長漏水。梅花三弄,訪危樓十二簾籠。
〔越調〕天淨沙(元·嚴忠濟)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隨人願,賽田文養客三千!

詞牌正格·甘州曲
一、詞牌名
甘州曲,唐教坊曲名。又名甘州子。
單調,二十九/三十三字,六/七句,五平韻。
二、詞牌源考
《唐書·禮樂志》:天寶間樂曲。皆以邊地為名,甘州其一也。《四庫全書·五國故事》云:衍之末年,率其母后等同幸青城,至成都山上清宮。隨駕宮人皆衣畫雲霞,道服。衍自製《甘州曲辭》,親與宮人唱之,宮人皆應聲而和之。所傳非虛,當為此詞源也。又,欽定譜考云:顧詞五首,即王詞體,惟起句多四字。舊譜泥於《甘州曲》、《甘州子》兩名小異,而另列之。不知曲子二字,互為省文,並無分別也。
三、正格
單調,二十九字,六句,五平韻。(五代·王衍)
畫羅裙,能結束,稱腰身,柳眉桃臉不勝春,薄媚足精神。可惜許、淪落在風塵。
●○△ ○●● ●○△ ◎○⊙●●○△ ⊙●●○△ ○●● ⊙●●○△
按,此調起句三字。無別首可校,平仄參後格。
四、變格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韻。 (唐·顧敻)
一爐龍麝錦帷旁,屏掩映,燭熒煌。禁樓刁斗喜初長,羅薦繡鴛鴦。山枕上,私語口脂香。
◎○○●●○△ ○●● ●○△ ◎○⊙●●○△ ⊙●●○△ ○●● ⊙●●○△
按,顧詞五首,俱有(山枕上)三字。起句,顧詞別首(曾如劉阮訪仙蹤),曾字平聲;別首第四句(雲迷水隔意中人),雲字平聲,水字仄聲。別首第五句(月色照衣襟),月字仄聲;結句(翠鈿鎮眉心),翠字仄聲。譜內平仄據此。
五、例詞甘州子五首(唐·顧敻)
一爐龍麝錦帷旁,屏掩映,燭熒煌。禁樓刁斗喜初長,羅薦繡鴛鴦。山枕上,私語口脂香。
每逢清夜與良晨,多悵望,足傷神。雲迷水隔意中人,寂寞繡羅茵。山枕上,幾點淚痕新。
曾如劉阮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綺筵散後繡衾同,款曲見韶容。山枕上,長是怯晨鐘。
露桃花裡小樓深,持玉盞,聽瑤琴。醉歸青瑣入鴛衾,月色照衣襟。山枕上,翠鈿鎮眉心。
紅爐深夜醉調聲,敲拍處,玉纖輕。小屏古畫岸低平,煙月滿閒庭。山枕上,燈背臉波橫。


詞牌正格·醉吟商
一、詞牌名
醉吟商。
雙調,三十字,六句,前片兩仄韻,後片三仄韻。
二、詞牌源考
此宋·姜夔自度曲也。姜夔自序云:石湖老人為子言,琵琶有四曲,今不傳矣:《日濩索涼州》、《轉關綠腰》、《醉吟商胡渭州》、《歷弦薄媚》也。子每念之。辛亥夏,謁楊廷秀於金陵邸中,遇琵琶工,解作《醉吟商胡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譯成此譜,實雙聲耳。按,《胡渭州》,唐教坊曲名,《醉吟商》,其宮調也。姜夔自度,乃夾鐘商曲,蓋借舊曲名,另倚新腔耳。
三、正格 (宋·姜夔)
又正是春歸,細柳暗黃千縷。暮鴉啼處。
●●●○○ ●●●○○▲ ●○○▲

夢逐金鞍去。一點芳心休訴。琵琶解語。
●●○○▲ ●●○○○▲ ○○●▲
按,考《全宋詞》姜夔卷,欽定譜少「又」一字;今正之,例作領字格。無他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詞牌正格·干荷葉
一、詞牌名
干荷葉。
二、詞牌源考
此亦元人小令,元·劉秉忠自度曲。屬南呂宮,取起名三字為調名;平仄韻互葉格。按,此調平仄、押韻盡皆無序;今考《全元曲》得劉秉忠作八曲,盡數例之。按,欽定譜多有去字全格者,填者慎之。建議詞家不作,好曲者無拘。△作平韻,▲作葉仄韻。
三、正格
〔南呂〕干荷葉八調(元·劉秉忠)
干荷葉,色蒼蒼,老柄風搖蕩。減了清香,越添黃。都因昨夜一場霜,寂寞在秋江上。(四平兩葉仄)
○○● ●○△ ●●○○▲ ●●○△ ●○△ ○○●●●○△ ●●●○○▲
干荷葉,映著枯蒲,折柄難擎露。藉絲無,倩風扶。待擎無力不乘珠,難宿灘頭鷺。(四平兩葉仄)
○○● ●●○△ ●●○○▲ ●○△ ●○△ ●○○●●○△ ○●○○▲
根摧折,柄欹斜,翠減清香謝。恁時節,萬絲絕。紅鴛白鷺不能遮,憔悴損干荷葉。(兩平五葉仄)
○○▲ ●○△ ●●○○▲ ●○▲ ●○▲ ○○●●●○△ ○○●○○▲
干荷葉,色無多,不奈風霜銼。貼秋波,倒枝柯。宮娃齊唱《採蓮歌》,夢裡繁華過。(四平兩葉仄)
○○● ●○△ ●●○○▲ ●○△ ●○△ ○○○●●○△ ●●○○▲
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五平兩葉仄)
○○△ ●○△ ●●○○▲ ●○△ ●○△ ○○○●●○△ ●●○○▲
夜來個,醉如酡,不記花前過。醒來呵,二更過。春衫惹定茨蘼科,絆倒花抓破。(三平四葉仄)
●○▲ ●○△ ●●○○▲ ●○△ ●○▲ ○○●●○○△ ●●○○▲
干荷葉,水上浮,漸漸浮將去。跟將你去,隨將去。你問當家中有媳婦?問著不言語。(一平五葉仄)
○○● ●●△ ●●○○▲ ○○●▲ ○○▲ ●●○○○●○▲ ●●●○▲
腳兒尖,手兒纖,雲髻梳兒露半邊。臉兒甜,話兒粘。更宜煩惱更宜忺,直恁風流倩。(六平一葉仄)
●○△ ●○△ ○●○○●●△ ●○△ ●○△ ●○○●●○△ ●●○○▲


詞牌正格·踏歌詞
一、詞牌名
踏歌詞。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
二、詞牌源考
唐《輦下歲時記》:先天初,上御安福門觀燈,令朝士能文者,為《踏歌》。陳暘《樂書》云:《踏歌》,隊舞曲也。
三、正格
綵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貼花黃。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 ○○●●△ ○○○●● ◎●●○△ ⊙●●○△ ●●●○△
此調五字六句,崔詞二首皆然。按,崔詞別首,起句(庭際花微落),庭字平聲;第四句(羅袖覺寒輕),羅字平聲;第五句(樂笑暢歡情),樂字仄聲。
四、例詞(唐·崔液)
綵女迎金屋,仙姬出畫堂。鴛鴦裁錦袖,翡翠帖花黃。歌響舞分行,艷色動流光。
庭際花微落,樓前漢已橫。金壺催夜盡,羅袖拂寒輕。樂笑暢歡情,未半著天明。


詞牌正格·喜春來
一、詞牌名
喜春來,又名陽春曲。
單調,字數不等,句數不定,押韻(葉韻)不拘。
二、詞牌源考
此亦元人小令,名自元好問詞句「齊唱喜春來」。《太平樂府》註:中呂宮。《太和正音譜》註:正宮。平仄韻互葉格。
三、正格
單調,二十九字,五句,三平韻,一葉仄韻。 (元·元好問)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台。桃杏折,宜唱喜春來。
○○◎●○○▲ ◎●○○●●△ ○○○●●○△ ○●● ⊙●●○△
按,起句,元詞別首(春盤宜剪三生菜),宜字平聲;第二句,(春燕斜簪七寶釵),春字平聲;第四句,元詞又別首(且唱喜春來),且字仄聲;第五句,元詞(春宴排),排字平聲,作犯律考。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 〔中呂〕喜春來·春宴四首(元·元好問)
春盤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寶釵,春風春醞透人懷。春宴排,齊唱喜春來。
梅殘玉靨香猶在,柳破金梢眼未開,東風和氣滿樓台。桃杏折,宜唱喜春來。
梅擎殘雪芳心奈,柳倚東風望眼開,溫柔樽俎小樓台。紅袖繞,低唱喜春來。
攜將玉友尋花寨,看褪梅妝等杏腮,休隨劉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來。
四、變格一
單調,二十九字,五句,四平韻,一葉仄韻。(元·姚燧)
墨磨北海烏龍角,筆蘸南山紫兔毫。花箋鋪展硯台高,詩氣豪,憑換紫羅袍!
◎○●●○○▲ ●●○○●●△ ⊙○⊙●●○△ ⊙●△ ○●●○△
按,姚詞四首,前三首此體;中有一首結句多二襯字耳。合張詞一例,互為同考。姚詞別首(金魚玉帶羅袍就),金字平聲;第三句,姚詞別首(不知張敞畫眉時),不字仄聲,又別首(山河判斷筆尖頭),判字仄聲;第四句,姚詞別首(得志秋),得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 〔中呂〕陽春曲四首(元·姚燧)
墨磨北海烏龍角,筆蘸南山紫兔毫。花箋鋪展硯台高,詩氣豪,憑換紫羅袍!
石榴子露顏回齒,菡萏花含月女姿。不知張敞畫眉時,甚意思,墨點了那些兒。
金魚玉帶羅袍就,皂蓋朱幡賽五侯。山河判斷筆尖頭,得志秋,分破帝王憂。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中呂〕喜春來·秦定三年丙寅歲除夜,玉山舟中賦 (元·張雨)
江梅的的依茅舍,石瀨濺濺漱玉沙,瓦甌篷底送年華。問暮鴉,何處阿戎家?
五、變格二
單調,二十九字,五句,三平韻,二葉仄韻。 (元·周德清)
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梅魂休暖鳳香篝。人去後,鴛被冷堆愁。
◎○⊙●○○▲ ◎●○○●●△ ⊙○⊙●●○△ ○●▲ ⊙●●○△
按,周詞六例,中有四例此體;合胡詞一例,互為同考。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中呂〕陽春曲(元·周德清)
秋思
千山落葉巖巖瘦,百結柔腸寸寸愁,有人獨倚晚妝樓;樓外柳,眉葉不禁秋。
春晴
雨晴花柳新梳洗,日暖蜂蝶便整齊,曉寒鶯燕旋收拾。催喚起,早赴牡丹期。
春晚
鐙挑斜月明金?,花壓春風短帽簷,誰家簾影玉纖纖?粘翠靨,消息露眉尖。
別情
月兒初上鵝黃柳,燕子先歸翡翠樓,梅魂休暖鳳香篝。人去後,鴛被冷堆愁。
贈歌者韓壽香
素梅又見樽前唱,紅葉何時水上忙?姓名端的不尋常。韓壽香,一字暗包藏。
半池暖綠鴛鴦睡,滿徑殘紅燕子飛,一林老翠杜鵑啼。春事已,何日是歸期?
〔中呂〕喜春來·春景(元·胡只遹)
閒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綠窗蝶夢覺來遲。誰喚起,簾外曉鶯啼。
按,欽定譜作周德清,誤。
六、變格三
單調,三十字,五句,三平韻,二葉仄韻。(元·司馬九皋)
歲雲暮矣雖無補,時復中之盡有餘,老來吾亦愛吾廬。清債苦,樽有酒,且消除。
●○●●○○▲ ○●○○●●△ ●○○●●○△ ○●▲ ○●● ●○△
按,此詞與周詞同,惟結句多一襯字,作三字兩句異。此格僅此一例,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七、變格四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四平韻,一葉仄韻。(元·無名氏《太平樂府》)
海棠過雨紅初淡,楊柳無風睡正寒。杏燒紅,桃剪錦,草拖藍。三月三,和氣盛東南。
●○●●○○▲ ○●○○●●△ ●○○ ○●● ●○△ ○●○ ○●●○△
按,此詞第三句,改七字句,作三字三句異。此格僅此一例,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八、另例
按,此曲各家盡皆不同,張可久四首尚有格可依,馬致遠六首又異,權為好曲者聊例之。
〔中呂〕喜春來(元·張可久)
鑒湖春日
雁啼秋水移冰柱,蟻泛春波倒玉壺,綠楊花謝燕將雛。人笑語,遊遍賀家湖。
●○○●○○▲ ●●○○●●△ ●○○●●○△ ○●▲ ○●●○△
金華客舍
落紅小雨蒼苔徑,飛絮東風細柳營,可憐客裡過清明。不待聽,昨夜杜鵑聲。
●○●●○○▲ ○●○○●●△ ●○●●●○△ ●●△ ●●●○△
永康驛中
荷盤敲麗珠千顆,山背披雲玉一蓑,半篇詩景費吟哦。芳草坡,松外採茶歌。
○○○●○○▲ ○●○○●●△ ●○○●●○△ ○●△ ○●●○△
春夜
收雲斂雨銷金帳,望月瞻星傅粉郎,歡天喜地小紅娘。來要賞,花影過東牆。
○○●●○○▲ ●●○○●●△ ○○●●●○△ ○●▲ ○●●○△
〔中呂〕喜春來·六藝(元·馬致遠)

夙興夜寐尊師行,動止渾絕浮浪名,身潛詩禮且陶情。柳溪中,人世小蓬瀛。
●○●●○○△ ●●○●○●△ ○○○●●○△ ●○○ ○●●○△

宮商律呂隨時奏,散慮焚香理素琴,人和神悅在佳音。不關心,玉漏滴殘淋。
○○●●○○● ●●○○●●△ ○○○●●○△ ●○△ ●●●○△

古來射席觀其德,今向樽前自樂心,醉橫壺矢臥蓑陰。且閒身,醒踏月明吟。
●○●●○○● ○●○○●●△ ●○○●●○△ ●○△ ○●●○△

昔馳鐵騎經燕趙,往復奔騰穩似船,今朝兩鬢已成斑。機自參,牛背得身安。
●○●●○○● ●●○○●●△ ○○●●●○△ ○●△ ○●●○△

筆尖落紙生雲霧,掃出龍蛇驚四筵,蠻書寫畢動君顏。酒中仙,一恁醉長安。
●○●●○○● ●●○○○●△ ○○●●●○△ ●○△ ●●●○△

盈虛妙自胸中蓄,萬事幽傳一掌間,不如長醉酒壚邊。是非潛,終日樂堯年。
○○●●○○● ●●○○●●△ ●○○●●○△ ●○△ ○●●○△ 


詞牌正格·秋風清
一、詞牌名
秋風清。又名秋風引,江南春,新安路。
平仄二體,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四韻。
二、詞牌源考
此本三五七言詩,後人采入詞譜,其平仄不拘。因「秋風清,秋月明」得名,又名《秋風引》。寇准詞名《江南春》,劉長卿仄韻詞名《新安路》。
三、正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 ○●△ ●●●○● ○○○●△ ○○○●○○● ●○●●○○△
按,此格僅此一例,平仄不拘。
四、變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江南春盡離腸斷,蘋滿汀洲人未歸。
○●● ●○△ ○○○●● ○●●○△ ○○○●○○● ○●○○○●△
按,此即李詞體,但首句不用韻,且聲調亦較諧婉。
五、仄韻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仄韻。 (唐·劉長卿)
新安路,人來去。早潮復晚潮,明日知何處。潮水無情亦解歸,自憐長在新安住。
○○▲ ○○▲ ●○●●○ ○●○○▲ ○●○○●●○ ●○○●○○▲
按,此詞用仄韻。


詞牌正格·拋球樂
(單調)
一、詞牌名
拋球樂,唐教坊曲名。又名莫思歸,折花令,水龍吟令,小拋球樂。
平仄多體,字數、句式、押韻各異,參見是例。
二、詞牌源考
此本唐人小律,後人教坊,被之管弦,遂相沿為詞;中二句必用對偶,諸作皆然。《唐音癸箋》云:「拋球樂」,酒筵中拋球為令,其所唱之詞也。按,此調三十字者,始於劉禹錫詞;皇甫松本此填,多一疊三字句和聲。四十字者,始於馮延巳,馮詞《拋球樂》八首,皆作六句,其中五句為七字,第五句為五字,仍是七言小律體。因詞有「且莫思歸去」句,或名《莫思歸》;皆五七言小律詩體。
又,敦煌詞二首,《全唐五代詞》云:「《拋球樂》起源於舞,原從大曲中摘其快拍之遍而成,又簡化為五言六句聲詩,專門適應筵間行令之用。敦煌二詞作七言六句,五代調皆作五言六句或帶疊句之聲詩體,與此不同。」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拋球之戲)大約用繡金小球,上系紅綃帶二。帶上綴小珠,球飛,帶尚可舉。夜筵在燭下,晝筵在花下,先由伎歌舞,飛球入席,席上方傳遞花枝。有中球者則分數定,酒執事以籌記數,以旗宣令,客乃按律引觥,想為一極緊張熱鬧之酒令。《酉陽雜俎》續三有「舞杯閃球」之令語,大概指此。
《填詞名解》卷一:唐劉禹錫詞「五色繡團圓」,本詠拋球之戲,遂名《拋球樂》。《宋史·樂志》:宋隊舞有拋球樂隊,疑即用此調為舞曲也。宋人《拋球樂》中,李從周及無名氏詞,則從馮延巳體。又有作七言絕句者,名《小拋球樂》。又至宋柳永,則借舊曲名別倚新聲,始有兩段一百八十七字體,仄韻格。《樂章集》註:林鐘商調。與唐詞小令體制,迥然各別;以同一調名,故類列之。《樂音集注林》:鐘商調,與唐詞小令體制迥然各別。
另,又宋無名氏作《水龍吟令》,別名拋球樂,雙調一百字,又一仄韻格也。《高麗史·樂志》中有《折花令》,雙調五十五字,又一仄韻格也。元馬鈺繼王哲(王重陽有拋球樂二首,柳永格;殘缺莫考)之後,作《拋球樂·贈岳悟道》雙調,五十二字,又一仄韻格也。
三、單調正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四平韻。(唐·劉禹錫)
五色繡團圓,登君玳瑁筵。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上客如先起,應須贈一船。
◎●●○△ ○○●●△「●○○●● ⊙●●○△」●●○○● ⊙○◎●△
按,此為唐人小律體《拋球樂》,中二句必對偶;徐鉉二首,與此同體。劉詞別首,起句(春早見花枝),春字平聲,第四句〔卻憶未開時〕,卻字仄聲;結句〔一杯君莫辭〕,一字仄聲,君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例詞】
拋球樂二首(唐·劉禹錫)
五彩繡團圓,登君玳瑁筵。最宜紅燭下,偏稱落花前。上客如先起,應須贈一船。
春早見花枝,朝朝恨發遲。及看花落後,卻憶未開時。幸有拋球樂,一杯君莫辭。
拋球樂二首(五代·徐鉉)
歌舞送飛球,金觥碧玉籌。管弦桃李月,簾幕鳳凰樓。一笑千場醉,浮生任白頭。
灼灼傅花枝,紛紛度畫旂。不知紅燭下,照見綵球飛。借勢因期克,巫山暮雨歸。
四、拋球樂·小拋球樂
單調,二十八字,四句,三平韻。(宋·無名氏)
兩行花竅占風流,縷金羅帶系拋球。玉纖高指紅絲網,大家著意勝頭籌。
●○○●●○△ ●○○●●○△ ●○○●○○● ●○●●●○△
按,此七言絕句體。此格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五、拋球樂·樂府格一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三平韻、一疊韻。(唐·皇甫松)
金蹙花球小,真珠繡帶垂,繡帶垂。 幾回衝蠟燭,千度入香懷。上客終須醉,觥盂且亂排。
○●⊙○● ○○●●△ ●●△疊「●○○●● ○●●○△」●●○○● ○○●●△
按,此與劉詞不同者,在於首句不入韻,第二句下多三字疊句。按,古樂府〔賤妾與君共餔糜,共餔糜〕,有疊句和聲;此詞疊〔繡帶垂〕三字,亦和聲也。可平可仄參後格。
六、拋球樂·樂府格二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四平韻、一疊韻。 (唐·皇甫松)
紅撥一聲飄,輕裘墜越綃,墜越綃。 帶翻金孔雀,香滿繡蜂腰。少少拋分數,花枝正索饒。
○●●○△ ○○●●△ ●●△疊「●○○●● ○●●○△」●●○○● ○○●●△
按,皇甫松拋球樂二首,此例較之前格,首句入韻。
七、單調變格
單調,四十字,六句,四平韻。(五代·馮延巳)
霜積秋山萬樹紅,倚巖樓上掛朱櫳。白雲天遠重重恨,黃葉煙深漸漸風。彷彿涼州曲,吹在誰家玉笛中。
⊙●○○◎●△ ◎○○●●○△「◎○⊙●⊙○● ⊙●⊙○◎●△」◎●○○● ⊙●○○◎●△
按,《陽春集》馮詞八首,皆以此格。此即七言小律變化而來,除第五句五字外,其他各句皆七字。凡例十首,平仄或有稍異,按用字定格。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拋球樂八首(五代·馮延巳)
酒罷歌餘興未闌,小橋清水共盤桓。波搖梅蕊傷心白,風入羅衣貼體寒。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
逐勝歸來雨未晴,樓前風重草煙輕。谷鶯語軟花邊過,水調聲長醉裡聽。款舉金觥勸,誰是當筵最有情?
梅落新春入後庭,眼前風物可無情?曲池波晚冰還合,芳草迎船綠未成。且上高樓望,相共憑闌看月生。
霜積秋山萬樹紅,倚巖樓上掛朱櫳。白雲天遠重重恨,黃葉煙深淅淅風。彷彿梁州曲,吹在誰家玉笛中。
盡日登高興未殘,紅樓人散獨盤桓。一鉤冷霧懸珠箔,滿面西風憑玉闌。歸去須沉醉,小院新池月乍寒。
坐對高樓千萬山,雁飛秋色滿闌干。燒殘紅燭暮雲合,飄盡碧梧金井寒。咫尺人千里,猶憶笙歌昨夜歡。
莫怨登高白玉杯,茱萸微綻菊花開。池塘水冷鴛鴦起,簾幕煙寒翡翠來。重待燒紅燭,留取笙歌莫放回。
年少王孫有俊才,登高歡醉夜忘回。歌闌賞盡珊瑚樹,情厚重斟琥珀杯。但願千千歲,金菊年年秋解開。
拋球樂(宋·李從周)
風罥蔫紅雨易晴,病花中酒過清明。綺窗幽夢亂於柳,羅袖淚痕凝似餳。冷地思量著,春色三停早二停。
莫思歸(宋·無名氏)
花滿名園酒滿觴,且開笑口對穠芳。鞦韆風暖鸞釵嚲,綺陌春深翠袖香。莫惜黃金貴,日日須教貰酒嘗。
八、拋球樂·敦煌詞格
單調,四十二字,六句,四平韻。(拋球樂·敦煌詞)
珠淚紛紛濕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子細思量著,淡薄知聞解好麼?
⊙●○○●●△ ◎○⊙●●○△ ○○●●○○● ◎●○○●◎△ ○○●●⊙○● ◎●○○●●△
按,此詞第五句,任二北本作「子細思量著」五字,而朱祖謀、唐圭璋、王重民諸本,則於前加二空格;莫知孰是,今參別首做七字例。別首起句(寶髻釵橫墜鬢斜),寶字仄聲;第二句(殊容絕勝上陽家),殊字平聲,絕字仄聲;第四句(蟬臉能勻似朝霞),蟬字平聲,朝字平聲;第五句(無端略入後園看),無字平聲,後字仄聲;結句(羞煞庭中數樹花),羞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拋球樂二首(敦煌詞)
寶髻釵橫墜鬢斜,殊容絕勝上陽家。蛾眉不掃天生綠,蟬臉能勻似朝霞。無端略入後園看,羞煞庭中數樹花。
珠淚紛紛濕綺羅,少年公子負恩多。當初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過與他。■■子細思量著,淡薄知聞解好麼?


詞牌正格·拋球樂
(雙調)
一、詞牌名
拋球樂,唐教坊曲名。又名莫思歸,折花令,水龍吟令,小拋球樂。
二、詞牌源考,參見詞牌正格·拋球樂單調。
三、拋球樂·折花令 調見《高麗史·樂志》
雙調,五十五字,前片五句,三仄韻;後片六句,二仄韻,一疊句。
翠幕華筵,相將正是多歡宴。舉舞袖、迴旋遍。羅綺簇宮商,共歌清羨。
●●○○ ○○●●○○▲ ●●● ○○▲ ○●●○○ ●○○▲

當瓊漿泛泛滿金尊,莫惜沉醉,莫惜沉醉,永日長游衍。願樂嘉賓,嘉賓式燕。
○○○●●●○○ ●●○● ●●○●疊●●○○▲ ●●○○ ○○●▲
按,此高麗拋球樂舞隊曲也,因所用唐樂,故同例之。後片起句作領字格,當字平起,下領七字。欽定譜作五十二字,誤。此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四、拋球樂·水龍吟令
雙調,一百字,上、下片各十一句,四仄韻。 (宋·無名氏)
洞天景色常春,嫩紅淺白開輕萼。瓊筵鎮起,金爐煙重,香凝錦幄。
●○●●○○ ●○●●○○▲ ○○●● ○○○● ○○●▲ 
窈窕神仙,妙呈歌舞,攀花相約。彩雲月轉,朱絲網徐在,語笑拋球樂。
●●○○ ●○○● ○○○▲ ●○●● ○○●○● ●●○○▲

繡袂風翻鳳舉,轉星眸、柳腰柔弱。頭籌得勝,歡聲近地,光容約。
●●○○●● ●○○ ●○○▲ ○○●● ○○●● ○○▲
滿座佳賓,喜聽仙樂,交傳觥爵。龍吟欲罷,彩雲搖曳,相將歸去寥廓。
●●○○ ●●○○ ○○○▲ ○○●● ●○○● ○○○●○▲ 
按,此又一格宋人《拋球樂》。無別詞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四、拋球樂慢
雙調,一百八十七字,前片十九句,七仄韻;後片十五句,七仄韻。(宋·柳永)
曉來天氣濃淡,微雨輕灑。近清明、風絮巷陌,煙草池塘,盡堪圖畫。
●○○●○● ○●○▲ ●○○ ○●●● ○●○○ ●○○▲
艷杏暖、妝臉勻開,弱柳困、宮腰低亞。是處麗質盈盈。
●●● ○●○○ ●●● ○○○▲ ●●●●○○
巧笑嬉嬉,爭簇鞦韆架。戲綵球羅綬,金雞芥羽,少年馳騁,芳郊綠野。
●●○○ ○●○○▲ ●●○○● ○○●● ●○○● ○○●▲
占斷五陵游,奏脆管、繁弦聲和雅。向名園深處,爭泥畫輪,競羈寶馬。
●●●○○ ●●● ○○○○▲ ●○○○● ○●●○ ●○●▲

取次羅列杯盤,就芳樹、綠影紅陰下。舞婆娑,歌宛轉,彷彿鶯嬌燕奼。
●●○●○○ ●○● ●●○○▲ ●○○ ○●● ●●○○●▲
寸珠片玉,爭似此、濃歡無價。任他美酒,十千一鬥,飲竭仍解金貂貰。
●○●● ○●● ○○○▲ ●○●● ●○●● ●●○●○○▲
恣幕天席地,陶陶盡醉太平,且樂唐虞景化。
●●○●● ○○●●●○ ●●○○●▲
須信艷陽天,看未足、已覺鶯花謝。對綠蟻翠蛾,怎生輕捨。
○●●○○ ●●● ●●○○▲ ●●●●○ ●○○▲
按,《宋史·樂志》,有夾鐘商《拋球樂》,其詞不傳。元人有黃鐘宮《拋球樂》,字數參差,詞亦俚鄙。《樂章集》亦僅見此作,無別首可校;平仄宜遵之。按,「爭似此、濃歡無價。」句,欽定譜作「爭似濃歡無價。」考柳永全集,作「爭似此、濃歡無價。」,並考元·長筌子步柳永韻(道人心印悟來)一詞,中有作「誰肯著、千金酬價。」三字讀,今參正之。按,元長筌子參此格,作(細開根基妙道)平韻一詞,語多晦澀;從略。又,元王哲作(此樂玄化塵世),疑有脫誤,從略。
六、拋球樂·全真格
雙調,五十二字,前後片各五句,四仄韻。
贈岳悟道(元·馬鈺)
情忘念斷生光瑩,自然現澄清景。瓊花滿樹都無影,於中好,掛心鏡。
○○●●○○▲ ●○●○○▲ ○○●●○○▲ ○○● ●○▲

光明燦爛分邪正,這身體終歸糞。元初面目今番淨,專專候,玉童請。
○○●●○○▲ ●○●○○▲ ○○●●○○▲ ○○● ●○▲
按,此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詞牌正格·法駕導引
一、詞牌名
法駕導引,又名導引。《宋史·志第九十三》注正宮調,又黃鐘宮調。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二、詞牌源考
宋陳與義詞序云:世傳頃年都下市肆中,有道人攜烏衣椎髻女子,買鬥酒獨飲,女子歌詞以侑。凡九闋,皆非人世語。或記之,以問一道士。道士驚曰:此赤城韓夫人所制水府蔡真人《法駕道引》也,烏衣女子疑龍雲。得其三而忘其六,擬作三闋。故取《法駕導引》為調名。後,宋劉辰翁為人者壽,亦好用此格。
三、正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宋·陳與義)
朝元路,朝元路,同駕玉華君。千乘載花紅一色,人間遙指是祥雲。回望海光新。
○⊙● ○⊙●疊⊙●●○△ ⊙●◎○○●● ⊙○○●●○△ ○●●○△
按,此與《望江南》相近,獨起句下多一疊句耳。陳詞別首,起疊〔煙漠漠〕二句,漠字仄聲;第四句(十八風鬟雲半動),十字仄聲,風字平聲。又別首,第三句(海上百花搖),海字仄聲;第五句(月華微映是空舟),月字仄聲。譜內平仄據此。
四、變格
單調,三十字,六句,三平韻。 (宋·劉克莊)
鞭鸞上,騎麟下,彷彿睹崑崙。灑馬鬘泉蘇赤地,翻蟾滴水漲滄溟。笑殺懵仙人。
「○○● ○⊙●」●●●○△「●●⊙○○●● ⊙○●●●○△」●●●○△
按,劉詞二首,首二句不做疊句,改作對仗,又四五句對仗。與正格異,故作變格考之。劉詞別首,第二句(丹灶熟),灶字仄聲;第四句(斗紫一雙龍奮贄),一字仄聲;第五句(帝青九萬里為程),帝字仄聲。又,宋劉辰翁法駕導引二十首,首二句悉用疊句,平仄已近不拘;例用不考。譜中平仄據此。
五、例詞 (宋·陳與義)
朝元路,朝元路,同駕玉華君。千乘載花紅一色,人間遙指是祥雲。回望海光新。
東風起,東風起,海上百花搖。十八風鬟雲半動,飛花和雨著輕綃。歸路碧迢迢。
煙漠漠,煙漠漠,天淡一簾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華微映是空舟。歌罷海西流。
法駕導引二首(宋·劉克莊)
樵柯爛,丹灶熟,一跳出紅塵。斗紫一雙龍奮贄,帝青九萬里為程。赤腳踏層雲。
鞭鸞上,騎麟下,彷彿睹崑崙。灑馬鬘泉蘇赤地,翻蟾滴水漲滄溟。笑殺懵仙人。
壽治中四首(宋·劉辰翁)
棠陰日,棠陰日,清美近花朝。共喜治中持福筆,春當霄漢布寬條。蘭蕙雪初銷。
和氣滿,和氣滿,生意到漁樵。清徹已傾螺子水,黑頭宜著侍中貂。天馬擬歸朝。
蟠桃熟,蟠桃熟,一熟一千年。比似相公年正少,朱顏綠鬢錦蟬連。肉色更光鮮。
西江好,西江好,春雨碧黏天。見說內家消息近,佳人拜舞壽觴前。扶醉起金鞭。
壽劉侯二首
兒童喜,兒童喜,獻壽摘仙桃。篁峒鳴狐成鬼火,花村買犢賣蠻刀。惟有使君勞。
燕山桂,燕山桂,猶帶竇家香。月殿一枝金粟滿,囊中玉悄搗成霜。和露入霞觴。
壽吳蒙庵二首
金莖露,金莖露,絕勝九霞觴。挼碎菊花如玉屑,滿盤和月咽風香。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歲見端平。記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諸生。
壽胡潭東二首
春小小,春小小,梅見著些些。未必神仙無白髮,依然林下有黃花。潭影浸流霞。
冬十十,冬十十,亥字雁斜斜。不用瑤池偷碧實,不須句漏博丹砂(其子新漳浦縣尹)。陰德遍人家。
壽城山二首(用壽胡潭東韻)
臣尚少,臣尚少,少似此翁些。點半點斑今似雪,飛來飛去自如花。醉眼看紅霞。
人間事,人間事,倒杖柱頤斜。冷冷清清冰下水,吞吞忍忍飯中砂。選到老人家。
無題二首
天正子,天正子,亥正較差些。床下玉靈頭戴刀,手中銅葉錦添花。乞汝作飛霞。(城山以石龜為壽,銅荷葉盛之。)
遼東鶴,遼東鶴,無語鶴頭斜。塵土不知灰變縞,週遭會見頂成砂。城郭待還家。
壽胡盤居二首
盤之水,盤之水,清可濯吾纓。我與盤山疏一月,黃花滿意繞荒城。懷抱向誰傾。
十之十,十之十,十十到千齡。我與盤山同一月,不佔甲子後先晴。攜手看昇平。
代壽丹山二首
東風雨,東風雨,河漢洗蓬萊。只見丹山高萬丈,不知古驛路傍埃。到海幾時回?
二月八,二月八,長見醉桃腮。天上玉堂懷舊草,面前金鼎又無梅。除是老翁來。
壽劉倅仲簡二首
五月五,五月五,細雨綠菖蒲。早是高花開九節,花堪結子節堪扶。持此揆□初。
長命縷,長命縷,兒女漫區區。何似屏星南極裡,清如寒露在冰壺。一府號仙儒。


詞牌正格·蕃女怨
一、詞牌名
蕃女怨。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四仄韻、兩平韻。
二、詞牌源考
唐溫庭筠二詞,俱詠蕃女之怨,故名。然欽定譜作:溫詞二首並同;實考誤也,今正之。
三、正格 (唐·溫庭筠)
萬枝香雪開已遍,細雨雙燕。鈿蟬箏,金雀扇,畫梁相見。雁門消息不歸來,又飛回。
●○○●○●▲ ◎●○▲ ●○○ ○●▲ ◎○○▲ ●○○●●○△ ●○△
按,此調四仄韻,結換二平韻,平仄參後例。
三、變格 (唐·溫庭筠)
磧南沙上驚雁起,飛雪千里。玉連環,金鏃箭,年年征戰。畫樓離恨錦屏空,杏花紅。
●○○●○●▲ ⊙●○▲ ●○○ ○●▲(換)⊙○○▲ ●○○●●○△ ●○△
按,此調仄韻中換仄韻,結換二平韻。可平可仄參前例。


詞牌正格·一葉落
一、詞牌名
一葉落。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二、詞牌源考
《五代史》云:後唐莊宗能自度曲(今人疑之)。此其一也,取首句為調名。
三、正格(五代·李存勖)
一葉落,褰珠箔,此時景物正蕭索。畫樓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 ○○▲ ●○●●●○▲ ●○●●○ ○○○○▲ ○○▲疊●●○○▲
按,此詞第六句,疊第五句,亦是和聲,填者亦遵之。此無別首可校,平仄悉當從之。
四、例詞
一葉落(清·朱彝尊)
淚眼注,臨當去,此時欲住已難住。下樓復上樓,樓頭風吹雨。風吹雨,草草離人語。
按,年代殊遠,且平仄與正格悉同;例用不考。


詞牌正格·憶王孫
一、詞牌名
憶王孫,《太平樂府》註:黃鐘宮。《太和正音譜》註:仙呂宮。又名獨腳令、憶君王、豆葉黃、畫蛾眉、闌干萬里心、漁夫舞、怨王孫。
單雙調,平韻、仄韻、錯葉格凡七體,參見是例。
二、詞牌源考
按年代考,單調三十一字者,始創自唐呂巖《豆葉黃》,初為仄韻格,宋張元干二詞下自註:「豆葉黃,唐腔也」,可為旁證。至宋而後,因李重元(或作秦觀)詞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此句首見於唐孫棨《楊萊兒室》詩,調名應由此始。),方改為平韻格,後宋元之人多照此填。《梅苑》詞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詞名《豆葉黃》,陸游詞名《畫蛾眉》,張輯詞名《闌干萬里心》,史浩詞名《漁夫舞》。雙調五十四字者,見《復雅歌詞》,或名《怨王孫》,與單調絕不同。坊刻又有仄韻單調《憶王孫》,查系《漁家傲》一段。故譜內不收。
三、單調平韻格
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韻。(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 ◎●○○⊙●△ ◎●○○◎●△ ●○△ ◎●○○⊙●△
按,以此為正格,宋元人詞悉與此同。第一句,姜詞(冷紅葉葉下塘秋),冷字、葉字俱仄聲;第二句(長與行雲共一舟),長安平聲,共字仄聲。第三句,李詞別首(沉李浮瓜冰雪涼),沉字、冰字俱平聲;結句(針線慵拈午夢長),針字平聲,午字仄聲。譜內平仄據此。
【例詞】憶王孫·春夏秋冬四首(宋·李重元)
(春)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夏)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一作李甲)
(秋)颼颼風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獨倚樓。十二珠簾不上鉤。黯凝眸,一點漁燈古渡頭。
(冬)彤雲風掃雪初晴,天外孤鴻三兩聲。獨擁寒衾不忍聽。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按,有傳此四詞作秦觀者,乏據。考宋周密《絕妙好詞》云:李重元存世之作,僅遺此四詞耳,清萬樹《詞律》亦作此說;今從之說。
憶王孫(宋·姜夔)
冷紅葉葉下塘秋,長與行雲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兩綢繆,料得吟鸞夜夜愁。
又一體 單調,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韻(明·趙燕)
東風惡劣打殘紅,簾幙輕陰漾碧空。倚薰籠,夢斷香消寶鴨中。
○○●●●○△ ○●○○●●△ ●○△ ●●○○●●△
按,調見《詞綜》,疑為缺句,苦無確據,例用備體。此無別首可校,悉當從之。
四、單調仄韻格
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五仄韻。 (唐·呂巖)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無主。一個魚兒無覓處,風和雨,玉龍生甲歸天去。
●●○○○●▲ ◎○⊙●○○▲ ◎●⊙○○●▲ ○⊙▲ ◎○⊙●○○▲
按,合呂詞參史浩《漁夫舞》八首同考。史詞第一句(已見白魚翻翠荇),白字仄聲,作出律考;第二句(柔藍軟綠煙堤畔),柔字平聲,軟字仄聲;第三句(鷗鷺忘機為主伴),鷗字平聲,忘字仄聲;史詞別首,第四句(清晝永),晝字仄聲;結句(悠揚要在神仙境),悠字平聲,要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豆葉黃(唐·呂巖)
二月江南山水路,李花零落春無主。一個魚兒無覓處,風和雨,玉龍生甲歸天去。
漁夫舞/豆葉黃(宋·史浩)
細雨斜風都不管,柔藍軟綠煙堤畔。鷗鷺忘機為主伴,無羈絆,等閒莫許金章換。
好景儂家披得去,前村雪屋雲深處。一棹清歌歸晚浦,真佳趣,知誰畫得歸縑素。
濟涉還渠漁父子,生涯只在煙波裡。練靜忽然風又起,贏得底,吹來別浦看桃李。
萬斛黃金迷俯仰,輕舠不礙飛雙槳。光透碧霄千萬丈,真堪賞,恰如鏡裡人來往。
已見白魚翻翠荇,任公一擲波千頃。不是六鰲休便領,清晝永,悠揚要在神仙境。
一引修鱗吾事了,棹船歸去歌聲杳。門俯清灣山更好,眠到曉,鳴榔艇子方雲擾。
試倩霜刀登玉縷,銀鱗不忍供盤俎。擲向清波方圉圉,休更取,小槽且聽真珠雨。
莫惜清尊長在手,聖朝化洽民康阜。說與漁家知得否,齊稽首,太平天子無疆壽。
五、單調錯葉格
單調,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韻、兩葉仄韻。(元·白樸)
瑤階月色晃疏欞,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步閒庭。苔浸凌波羅襪冷。
○○●●●○△ ○●○○●●△ ○●●○●●▲葉●○△ ○●○○○●▲葉
按,此元人小令也。其字句與秦詞同,惟第三句與末句用葉韻異。欽定譜錄白樸此曲,下云:「其第三句和末句用葉韻,可見詞曲一源,所辨只在用韻不同也。明楊慎詞、林萬選詞云:元曲一半兒,即此詞。蓋其末句『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兩『兒』字比襯字也。益可知詞與曲之分矣。」,權為備體,例用不考。
【例詞】憶王孫(元·白樸)
瑤階月色晃疏欞,銀燭秋光冷畫屏。消遣此時此夜景,步閒庭,苔浸凌波羅襪冷。
按,《全元曲》在第四句處,多二襯字,作(有禾步閒庭),結句多一襯字,作(苔浸凌波羅襪冷)。
六、雙調仄韻格
雙調,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句,三仄韻。 (宋·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 ⊙●● ⊙○○▲ ●○○●●○○ ◎●● ○○▲
蓮子已成荷葉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 ⊙●● ⊙○⊙▲ ⊙○⊙●●○○ ●●● ○○▲
按,周紫芝詞與此同,惟後片換頭句,平仄全異;無名氏詞亦同。前片第二句,無名氏詞(正陌上),正字仄聲;第四句(人未老),人字平聲;周詞第二句(落花誰掃),落字仄聲。後片第二句,無名氏詞(日易見),日字仄聲;周詞第二句(幾時得到),幾字、得字俱仄聲;第三句(杜鵑只解怨殘春),杜字、隻字俱仄聲;結句(也不管),不字仄聲。譜內平仄據此。
【例詞】怨王孫/憶王孫(宋·李清照)
湖上風來波浩渺。秋已暮、紅稀香少。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
蓮子已成荷葉老。青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鷗鷺不回頭,似也恨、人歸早。
按,此首《復雅歌辭》作無名氏;後片結句,欽定譜作(似應恨)者,誤。
憶王孫(宋·周紫芝)
梅子生時春漸老。紅滿地、落花誰掃。舊年池館不歸來,又綠盡、今年草。
思量千里鄉關道。山共水、幾時得到。杜鵑只解怨殘春,也不管、人煩惱。
憶王孫(宋·無名氏)
楊柳風前旗鼓鬧。正陌上、閒花芳草。忍將愁眼覷芳菲,人未老、春先老。
長安比日知多少。日易見、長安難到。無情苕水不西流,漸迤邐、仙舟小。
按,前片結句(人未老、春先老),例用疊韻,疑非定格;參前二例。
又一體 雙調,五十四字,前後片各四句,三仄韻。 (宋·劉學箕)
淑景韶光晴晝。簾外雨、欲無還有。流鶯枝上轉新聲,夢初醒、厭厭病酒。
●●○○○▲ ○●● ●○○▲ ○○○●●○○ ●○○ ●●●▲
天連碧草凝情久。思舊事、不堪搔首。懷人有恨水雲深,又綠暗、橋西柳。
○○●●○○▲ ○●● ●○○▲ ○○●●●○○ ●●● ○○▲
按,此即李清照體,惟句讀不同,例用備體。此無別首可校,悉當從之。
七、雙調錯葉格
雙調,五十三字,前後片各六句,三仄韻換二平韻,復換三仄韻又換二平韻。(宋·李清照)
帝裡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
●●○▲韻○○⊙▲ ◎●○○ ●○●▲ ○●●●○△換●○△
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拚捨,又是寒食也。鞦韆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換○⊙▲ ●●○◎▲ ○○⊙● ⊙●◎●○△換●○△
按,此格四換頭,張元干詞二首同此,無名氏詞句讀稍異。前片,無名氏詞第一句(夢斷漏悄),漏字仄聲,做犯律考;第二句(愁濃酒惱),字酒仄聲;第四句(門外誰掃殘紅),誰字平聲;張詞第三句(燈閃沙汀),燈字平聲。後片,無名氏詞第一句(玉簫聲斷人何處),玉字仄聲,聲字平聲;第二句(春又去),又字仄聲;第三句(忍把歸期負),期字平聲;張詞第四句(屏山交掩),交字平聲;張詞別首,第一句(多情不分群葩後),分字平聲;第五句(半掩花底重門),半字仄聲,花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憶王孫/怨王孫(宋·李清照)
帝裡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
多情自是多沾惹,難拚捨,又是寒食也。鞦韆巷陌,人靜皎月初斜,浸梨花。
憶王孫/怨王孫(宋·張元干)
題註:紹興乙丑春二月既望,李文中置酒溪閣。日暮雨過,盡得雲煙變態,如對營丘著色山。坐客有歌怨王孫者,請予賦其情抱,葉子謙為作三弄,吹雲裂石,旁若無人,永福前此所未見也。老子於此,興復不淺。
霽雨天迥,平林煙暝。燈閃沙汀,水生釣艇。樓外柳暗誰家,亂昏鴉。
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小砑魚箋信。屏山交掩,微醉獨倚欄干,恨春寒。
憶王孫/怨王孫(宋·張元干)
小院春晝,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風翠袖。芳意惱亂人多,暖金荷。
多情不分群葩後。傷春瘦,淺黛眉尖秀。紅潮醉臉,半掩花底重門,怨黃昏。
憶王孫/怨王孫(宋·無名氏)
夢斷漏悄,愁濃酒惱。寶枕生寒,翠屏向曉。門外誰掃殘紅,夜來風。
玉簫聲斷人何處?春又去,忍把歸期負。此情此恨此際,擬托行雲,問東君。
怨王孫·七夕(清·朱彝尊)
一水填卻,雙星如約,乞巧誰憑?訴愁君莫,知道呆女癡牛,肯憐不。
悠悠歲月辭家者,孤眠且。此夕何夕也?碧梧小院風細,露檻同憑,昔年曾。
按,此無名氏體,句讀悉同。年代殊遠,例用不考。


詞牌正格·金字經
一、詞牌名
金字經,《太平樂府》註:南呂宮。又名閱金經。
凡四體,平仄互葉,字數、句式不一。
二、詞牌源考
此亦元人小令,平仄韻互葉者。《元史·樂志》云:法舞隊,有《金字經》曲,且各有宮調,故存之。
三、正格
單調,三十一字,七句,五平韻、一葉韻。
 (元·張可久)
水冷溪魚貴,酒香霜蟹肥,環綠亭深掩翠微。梅,落花浮玉杯。山翁醉,笑隨明月歸。
「●●○○● ●○○●△」○●○○●●△ △ ●○○●△ ○○●葉●○○●△
按,凡張可久數十曲,例用首起二句對仗;平仄實不拘也,馬、貫詞亦可佐證。故例用不考(下同)。
四、變格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韻、一葉韻。 (元·張可久)
若耶溪邊路,四山環翠微,春去人間總不知。鶯亂啼,滿川煙樹迷。先生醉,葛洪丹井西。
●○○○● ●○○●△ ○●○○●●△ ○●△ ●○○●△ ○○●葉●○○●△
按,此格第四句,改一字句添二襯字作三字句異。
又一體 單調,三十二字,七句,五平韻、一葉韻。 (徐失名《太平樂府》)
犀箸絲魚膾,像盤冰蔗漿,池閣南風紅藕香。將,紫霞白玉觴。低低唱,唱著道、今夜涼。
「○●○○● ●○○●△」○●○○○●△ △ ●○●●△ ○○●葉●●● ○●△
此與張詞同,惟結句添一襯字異。
又一體 單調,三十四字,七句,四平韻、兩葉韻。 (徐失名《太平樂府》)
紫燕尋舊壘,翠鴛棲暖沙。一處處、綠楊堪繫馬。他,問前村、沽酒家。鞦韆下,粉牆邊、紅杏花。
「●●○●● ●○○●△」●●● ●○○●●葉△ ●○○ ○●△ ○○●葉●○○ ○●△
此與前詞同,惟第三句、第五句,各添一襯字異。
五、例詞〔南呂〕金字經(元·張可久)
稽山春晚
若耶溪邊路,四山環翠微,春去人間總不知。鶯亂啼,滿川煙樹迷。先生醉,葛洪丹井西。
春晚
惜花人何處?落紅春又殘,倚遍危樓十二闌。彈,淚痕羅袖斑。江南岸,夕陽山外山。
醒吟齋
老翁獨醒處,半雲高臥齋,雨過松根長嫩苔、栽,菊花依舊開。青山怪,白雲歸去來。
偕王公實尋梅
浩然英雄氣,塞乎天地間,破帽西風雪滿山。頑,探梅千百番。家童懶,灞橋驢背叛。
秋望二首
楊柳沙頭樹,琵琶江上舟,雁去衡陽水自流。愁,玉人休倚樓。黃花瘦,曉霜紅葉秋。
信遠江南雁,望窮雲外山,羅帕香殘粉淚干。閒,倚遍十二闌。黃花慢,桂香秋雨寒。
雪夜
犬吠村居靜,鶴眠詩夢清,老樹冰花結水精。明,月臨不夜城。扁舟興,小窗何處燈?
金華洞中
竹暖鶴梳翅,樹香鹿養茸,好景神仙圖畫中。通,好山無數重。桃源洞,綠波隨落紅。
佛會二首
水月觀音相,海雲獅子床,講下飛花古樹蒼。涼,紫檀小殿香。天仙降,對騎金鳳凰。
舞月獅王喜,獻花猿臂長,何處青山不道場?涼,寶瓶甘露漿。方池上,白蓮秋水香。
湖上書事三首
玉手銀絲鱠,翠裙金縷紗,席上相逢可喜煞。插,一枝茉莉花。題詩罷,醉眠沽酒家。
六月芭蕉雨,兩湖楊柳風,茶灶詩瓢隨老翁。紅,藕花香座中。笛三弄,鶴鳴來半空。
竹枕蘆花被,草衣荷葉巾,一棹煙波湖上春。真,神仙身外身。蓬萊近,紫簫吹風雲。
春思
像管鴛鴦字,錦箏搭鳳絲,何處風流馬上兒?思,那回春幕時。別離事,帶花折柳枝。
遊仙
桂影黃金樹,帝鄉白玉京,夢斷鈞大月正明。聽,粉箏江上聲。遊仙興,落花香洞庭。
別後
翠被夢中夢,雁書來處來,秋水芙蓉花又開。猜,瘦雲?玉釵。人何在?月明閒風台。
感興
野唱敲牛角,大功懸虎頭,一劍能成萬戶侯。愁,黃沙白髑髏。成名後,五湖尋釣舟。
閱武為李正則賦
雁翅銀槍隊,虎皮鐵馬群,畫鼓三聲江上村。屯,半千存孝軍。梅花引,繡旗楊柳春。
閏怨
寶鑒殘妝景,帕羅新淚痕,又見梨花雨打門。因,玉奴心上人。無音信,倚闌看暮雲。
增葉雲中山行
萬里封侯貴,一場春夢中,破帽青鞋策短筇。逢,南山採藥翁。桃花洞,白雲千萬重。
訪吾丘道士
細草眠白兔,小花啼翠禽,且聽松風塵綠陰。尋,洞天深又深。遊仙枕,頓消名利心。
青霞趙肅齋索賦
酒後詩情放,水邊歸路差,何處青霞仙子家?沙,翠苔橫古槎。竹陰下,小魚爭柳花。
壽彥遠盧使君
勝境藏仙洞,浩歌來醉鄉,菡萏開十里塘。香,盧家白玉堂。仙人仗,鳳頭萱草黃。(按,此獨異,疑為缺字。)
湖上寒食
火冷嘗仙飯,酒香撒鬼錢,細雨家家楊柳煙。園,斷橋西堍邊。鞦韆倦,玉人爭畫船。
環綠在上
水冷溪魚貴,酒香霜蟹肥,環綠亭深掩翠微。梅,落花浮王杯。山翁醉,笑隨明月歸。
開玄道院
翠崦仙雲暗,素琴冰澗長,畫永人閒白玉堂。嘗,煮茶春水香。玄泉上,鶴飛松露涼。
佛會
萬壽月面佛,十方雲會僧。寶殿香風秋樹鳴。青,蓮花地上生。靈上頂,半空玉磐聲。
王國用胡琴
雨漱窗前竹,澗流冰上泉,一縷清風動二弦。聯,小山秋水篇。昭君怨,塞雲黃暮天。
題扇
玉手銀箏柱,翠濤金屈卮,正是魚肥蟹健時。詩,醉題秋扇兒。黃華字,亂風搖柳絲。
次韻
出岫白雲笑,入山明月愁,兩字功名四十秋。羞,死封不義侯。村學究,且讀書、青海頭。

雲雨山頭暗,女牛大上期,寶鼎香寒玉漏遲。推,角門花影移。鴛鴦會,莫教明月知。
〔南呂〕金字經三首(元·馬致遠)
絮飛飄白雪,鮓香荷葉風,且向江頭作釣翁。窮,男兒未濟中,風波夢,一場幻化中。
擔頭擔明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隱去來。柴,買臣安在哉?空巖外,老了棟樑材。
夜來西風裡,九天鵰鄂飛,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南呂〕金字經二首(元·貫雲石)
淚濺描金袖,不知心為誰?芳草萋萋人未歸。期,一春魚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
閨情
蛾眉能自惜,別離淚似傾,休唱陽關第四聲。情,夜深愁寐醒。人孤零,蕭蕭月三更。


詞牌正格·古調笑

一、詞牌名
古調笑,《樂苑》:商調曲。又名調笑令,宮中調笑,轉應曲,三台令。
單調,三十二字,八句,二仄韻換二平韻,三換二仄韻、兩疊韻。
二、詞牌源考
始見王建詞,調笑令,又名《宮中調笑》,與宋詞《調笑令》不同,故名。白居易詩《打嫌調笑易》,自註:調笑,拋打曲名也。戴叔倫詞,名《轉應曲》;馮延巳詞,名《三台令》。此詞凡三換頭,起用疊句,第六、七句,即倒疊第五句末二字轉以應之。戴叔倫所謂轉應者,意蓋取此。
三、正格
單調,三十二字,八句,二仄韻換二平韻,三換二仄韻、兩疊韻。 (唐·王建)
胡蝶,胡蝶,飛上金花枝葉。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 ○▲疊⊙◎⊙○⊙▲ ⊙⊙◎◎⊙△ ◎◎⊙⊙●△ ○▲換○▲疊◎◎⊙○◎▲
按,此調王建詞四首,韋應物詞二首,戴叔倫詞一首,馮延巳詞三首。其第一二句、六七句,平仄皆同,惟第三句,王詞別首(美人並來遮面),美字、並字俱仄聲,遮字平聲。第四句,馮詞(日斜柳暗花蔫),日字仄聲;戴詞(山北山南雪晴),北字、雪字俱仄聲,山南二字俱平聲。第五句,王詞別首(商人少婦斷腸),商人二字俱平聲,少婦二字仄聲。結句,戴詞(蘆笳一聲愁絕),蘆字、笳字、愁字俱平聲,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但唐人制調,審音必精,其平仄不同,自中律呂。填者或擇一體宗之,更為嚴謹也。
四、例詞
宮中調笑四首(唐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絃管,絃管,春草昭陽路斷。
胡蝶,胡蝶,飛上金花枝葉。君前對舞春風,百葉桃花樹紅。紅樹,紅樹,燕語鶯啼日暮。
羅袖,羅袖,暗舞春風依舊。遙看歌舞玉樓,好日新妝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虛生虛過。
楊柳,楊柳,日暮白沙渡口。船頭江水茫茫,商人少婦斷腸。腸斷,腸斷,鷓鴣夜飛失伴。
轉應詞(唐·戴叔倫)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出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宮中調笑二首(唐·韋應物)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咆沙咆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三台令三首(五代·馮延巳)
春色,春色,依舊青門紫陌。日斜柳暗花嫣,醉臥春色少年。年少,年少,行樂直須及早。
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更深影入空床,不道帷屏夜長。長夜,長夜,夢到庭花陰下。
南浦,南浦,翠鬟離人何處。當時攜手高樓,依舊樓前水流。流水,流水,中有傷心雙淚。


詞牌正格·遐方怨
一、詞牌名
遐方怨,唐教坊曲名。
此調有單調、雙調兩體,參見是例。
二、詞牌源考
單調者始於溫庭筠,雙調者始於顧敻、孫光憲,調見《花間集》。
三、單調正格
單調,三十二字,七句,四平韻。(唐·溫庭筠)
憑繡檻,解羅幃。未得君書,斷腸瀟湘春雁飛。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盡也,雨霏霏。
「○●● ●○△」●●○○ ●○○⊙○●△ ●○○●●○△ ●○○●● ●○△
按,溫詞二首,起二句悉作對仗。溫詞別首,第四句(夢殘惆悵聞曉鶯),悵字仄聲。清納蘭性德曾作此格,中有出入,例用不考。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遐方怨二首(唐·溫庭筠)
憑繡檻,解羅幃。未得君書,斷腸瀟湘春雁飛。不知征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花半拆,雨初晴。未卷珠簾,夢殘惆悵聞曉鶯。宿妝眉淺粉山橫,約鬟鸞鏡裡,繡羅輕。
遐方怨(清·納蘭性德)
欹角枕,掩紅窗。夢到江南,伊家薄山沉水香。浣裙歸晚坐思量。輕煙籠淺黛,月茫茫。
遐方怨·無夢三首(今·秋然齋)
三峽上,九州前。此際中華,漫天飛雪難過年。幾家離散幾家圓?奈何遊子夢,竟熬煎。
三峽築,九州懸。此際中華,漫天飛雪魂共牽。幾家溫暖幾家寒?奈何強國夢,竟干眠。
三峽壩,九州天。此際中華,漫天飛雪人不憐。幾家悲苦幾家歡?奈何雄起夢,竟殘篇。
四、雙調格
雙調,六十字,前後片各六句,四平韻。(唐·孫光憲)
紅綬帶,錦香囊。為表花前意,慇勤贈玉郎。此時更自役心腸,轉添秋夜夢魂狂。
「○●● ●○△」●◎○⊙● ⊙○◎●△ ●○◎●●○△ ●○○●●○△
思艷質,想嬌妝。願早傳金盞,同歡臥醉鄉。任人猜妒惡猜防,到頭須使似鴛鴦。
「⊙◎● ●○△」◎●○○● ⊙○◎●△ ●○○●●○△ ◎○○●●○△
按,此與溫詞大同小異,前後片起二句悉作對仗。第三句添一字,第四句減二字,作五字兩句;第七句減一字作七字句;顧敻詞同此。顧詞前片第三句(像紗籠玉指),紗字平聲,玉字仄聲;第四句(縷金羅扇輕),縷字仄聲,羅字平聲;第五句(嫩紅雙臉似花明),雙字平聲;後第一句(鳳簫歇),鳳字仄聲,簫字平聲;第三句(遼塞音書絕),遼字平聲;第四句(夢魂長暗驚),夢字仄聲,長字平聲;結句(教人爭不恨無情),教字平聲。譜內平仄據此。
【例詞】遐方怨(唐·顧敻)
簾影細,簟文平。像紗籠玉指,縷金羅扇輕。嫩紅雙臉似花明,兩條眉黛遠山橫。
鳳簫歇,鏡塵生。遼塞音書絕,夢魂長暗驚。玉郎經歲負娉婷,教人爭不恨無情。 


詞牌正格·如夢令
一、詞牌名
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不見,比梅,古記,無夢令,如意令。《清真集》注中呂調《夾鐘羽》。
單雙調凡八體,詳見是例。
二、詞牌源考
宋蘇軾詞註:此曲本後唐莊宗(李存勖)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蓋因此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考《全唐詩》卷八九○,得白居易《宴桃源》三首,若論年代(白居易早李存勖百餘年)當為始創;疑調本自此。周邦彥沿用其名。沈會宗詞名《不見》;張輯詞名《比梅》;《梅苑》詞名《古記》;《鳴鶴餘音》詞名《無夢令》。魏泰(雙調)詞名《如意令》。
三、定格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 ●●◎○⊙▲ ⊙●●○○ ◎●●○○▲ ⊙▲ ⊙▲疊⊙●◎○⊙▲
按,此為正體,余皆變體也。例用唐代五詞定格(參例詞),第五、六句例用疊句。又按,白香詞譜以秦觀(如夢令·春景)一詞定格,欽定詞譜以宋代諸家多詞定格,均有失嚴謹也。白詞第一句(落月西窗驚起),落字仄聲;第三句(鬒鬢嚲輕鬆),鬒字仄聲;第四句(凝了一雙秋水),凝字平聲;第五、六句(告你,告你),兩告字俱仄聲;別首第一句(前度小花靜院),小字,靜字俱仄聲;又別首第二句(打得來來越殺),越字仄聲;結句(兩個心兒總待),兩字仄聲,心字平聲,總字仄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古記/如夢令/憶仙姿(唐·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和,音huo4,摻雜之意。)
古記/憶仙姿(唐·馮延巳)
塵拂玉台鸞鏡,鳳髻不堪重整。綃帳泣流蘇,愁掩玉屏人靜。多病,多病,自是行雲無定。
宴桃源三首(唐·白居易)
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見了又還休,愁卻等閒分散。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
落月西窗驚起,好個匆匆些子。鬒鬢嚲輕鬆,凝了一雙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間整理。
頻日雅歡幽會,打得來來越殺。說著暫分飛,蹙損一雙眉黛。無奈,無奈,兩個心兒總待。
(鬒,音zhen3;鬢,音bin4;鬒鬢,稠黑的鬢髮。嚲,音Duo3,下垂之意。)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四仄韻、二疊韻。(宋·朱敦儒)
莫恨中秋無月,月又不甜不辣。幸有甕頭春,閒坐暖雲香雪。香雪,香雪,滿引水晶蕉葉。
◎●⊙○⊙▲ ◎●◎○◎▲ ◎●●○○ ⊙●◎○○▲ ○▲疊○▲疊◎●◎○⊙▲
按,朱詞七首,第五六句疊第四句末二字,悉作二疊韻;趙長卿詞亦見。第一句,朱詞別首(真個先生愛睡),真字平聲,愛字仄聲;第二句(睡裡百般滋味),滋字平聲;結句(到了元無一事),元字平聲,一字仄聲。又別首第二句(多點金缸紅蠟),多字、金字俱平聲;第四句(迎取輕盈桃葉),迎字仄聲,輕字平聲。又別首第三句(巖壑一燈青),巖字平聲;結句(相對無言無說),相字平聲。又別首第一句(盞底一盤金鳳),一字仄聲。毛詞(如夢令·元旦)同此體,惟破六字起句,作二字三讀異。
【例詞】如夢令(宋·朱敦儒)
一夜蟠桃吹坼,剛道有人偷折。幸自沒蹤由,無奈蝶蜂胡說。胡說,胡說,方朔不須耳熱。
好笑山翁年紀,不覺七十有四。生日近元宵,占早燒燈歡會。歡會,歡會,坐上人人千歲。
莫恨中秋無月,月又不甜不辣。幸有甕頭春,閒坐暖雲香雪。香雪,香雪,滿引水晶蕉葉。
莫恨中秋無月,多點金缸紅蠟。取酒擁絲簧,迎取輕盈桃葉。桃葉,桃葉,唱我新歌白雪。
盞底一盤金鳳,滿泛酒光浮動。引我上煙霞,智力一時無用。無用,無用,蹋破十洲三洞。
真個先生愛睡,睡裡百般滋味。轉面又翻身,隨意十方遊戲。遊戲,遊戲,到了元無一事。
好個中秋時節,莫恨今宵無月。巖壑一燈青,寒浸水香留客。留客,留客,相對無言無說。
如夢令·寄蔡堅老二首之二(宋·趙長卿)
別恨眉尖無數,後夜王孫何處?歌館與妝樓,目斷行雲凝佇。凝佇,凝佇,憶淚千行紅雨。
如夢令·元旦(現代·毛澤東)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六仄韻。(宋·無名氏)
臘半雪梅初綻,玉屑瓊英碎剪。素艷與清香,別有風流堪羨。苞嫩,蕊淺,羞破壽陽人面。
◎●●○○▲ ◎●○○●▲ ◎●●○○ ◎●⊙○○▲ ○▲ ◎▲ ⊙●●○○▲
按,第五、六句不疊。此首與下例同出《梅苑》,平仄互參,譜中平仄據此。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宋·無名氏)
疑是水晶宮殿,雲女天仙寶宴。吟賞欲黃昏,風送一聲羌管。煙淡,霜淡,月在畫樓西畔。
⊙●●○○▲ ⊙●○○●▲ ⊙●●○○ ⊙●◎○○▲ ○▲ ⊙▲疊◎●●○○▲
按,調見《梅苑》,第五、六句疊韻而不疊句,平仄參上例。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六句,四仄韻、一疊韻。(宋·無名氏)
學道非難非易,怎敢巳而不巳。專下死功夫,悟得長生活計。長生活計,收得精光神氣。
●●○○○▲ ●●●○●▲ ○●●○○ ●●○○●▲ ○○●▲疊○●○○○▲
按,調見《鳴鶴餘音》,有一段者,有兩段者,詞極鄙俚,故止采其一備體。易第五六句作四字句,即疊上句下四字,與前二體又異。
又一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平韻、一疊韻。(宋·吳文英)
鞦韆爭鬧粉牆,閒看燕紫鶯黃。啼到綠陰處,喚回浪子閒忙。春光,春光,正是拾翠尋芳。
○○○●●△ ○○●●○△ ○●●○● ●○●●○△ ○△ ○△疊●●●●○△
按,此用平韻,宋人惟吳文英一首(至今僅見);無別詞可校,悉當從之。
又一體 雙調,四十七字,前片四句,後片五句,各四平韻。(宋·曹冠)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機狎白鷗。荷香十里供瀛洲,山光翠欲流。
○○●●●◎△ ○○●●△ ⊙○◎●◎○△ ○○●●△
歌浩浩,思悠悠,詩成興未休。清風明月解相留,琴聲萬籟幽。
「○●● ●○△」○○●●△ ⊙○⊙●●○△ ○○●●△
按,調見《永樂大典》殘卷,第五六句疊句易作對仗,有作單調者,誤。曹詞別首,前片第一句(廉纖小雨養花天),花字平聲;第三句(蕙蘭風暖王暄妍),蕙字仄聲,風字、王字俱平聲。後片第四句(酒酣午枕興怡然),酒字、午字俱仄聲;結句(鶯聲夢仙),驚字平聲。譜中平仄據此。
【例詞】宴桃源·游西湖二首(宋·曹冠)
西湖避暑棹扁舟,忘機狎白鷗。荷香十里供瀛洲,山光翠欲流。
歌浩浩,思悠悠,詩成興未休。清風明月解相留,琴聲萬籟幽。
廉纖小雨養花天,池光映遠山。蕙蘭風暖王暄妍,歸梁燕翼偏。
芳草碧,綠波漣,良辰近禁煙。酒酣午枕興怡然,鶯聲驚夢仙。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六字,前後片各七句,五仄韻、一疊韻。 (宋·魏泰)
炎暑尚餘八日,火老金柔時節。聞道間生賢,儲秀降神崧極。無敵,無敵,當代人偷准的。
⊙●◎○●▲ ●●⊙○⊙▲ ⊙●◎○○ ⊙●◎○○▲ ○▲ ○▲疊⊙●○○◎▲
射策當為第一,高躍龍門三級。榮看綠袍新,帝渥必加寵錫。良弼,良弼,真個國家柱石。
◎●○○●▲ ⊙●○○○▲ ○●●○○ ◎●◎○◎▲ ○▲ ○▲疊⊙●●○◎▲
此詞合兩段《如夢令》為一闋,有無名氏詞可校。前片第一句(久羨龐眉鶴發),久字仄聲,龐字平聲;第二句(聞望孔堂烜赫),烜字、孔字俱仄聲;第三句(信得彭喬仙),信字仄聲,彭字平聲;第四句(秘受長生真訣),秘字仄聲,長字平聲;第七句(呂望師周時節),呂字仄聲,時字平聲。後片第一句(才過中秋六日),才字平聲;第二句(對此稱觴忻懌),對字仄聲;第四句(金縷輕調鶯舌),金字、輕字、鶯字俱平聲;末句(九九算猶千百),上九字仄聲,千字平聲。譜內平仄據此。
【例詞】如意令/如夢令·壽王學老八月廿一(宋·無名氏)
久羨龐眉鶴發,聞望孔堂渲赫。信得彭喬仙,秘授長生真訣。奇特,奇特,呂望師周時節。
才過中秋六日,對此稱觴忻懌。雙鳳戲萊衣,金縷輕調鶯舌。難得,難得,九九算猶千百。


詞牌正格·西溪子
一、詞牌名
西溪子,唐教坊曲名。
單調,三十三/三十五字,八句,二仄韻換三仄韻,復換兩平韻。
二、正格
單調,三十五字,八句,二仄韻換三仄韻,復換兩平韻。 牛嶠(唐·牛嶠)
捍撥雙盤金鳳,蟬鬢玉釵搖動。畫堂前,人不語, 弦解語。彈到昭君怨處。翠蛾愁,不抬頭。
●●○○○▲ ○●●○○▲ ●○○ ○●▲換仄○●▲ ○●○○●▲ ●○△ ●○△
按,此詞三換韻,兩仄一平,與間葉者不同。其四五句用疊,或非定格,參見毛詞。
三、變格
單調,三十五字,八句,二仄韻換三仄韻,復換兩平韻。(唐·毛文錫)
昨夜西溪游賞,芳樹奇花千樣。鎖春光,金尊滿, 聽絃管。嬌妓舞衫香暖。不覺到斜暉,馬馱歸。
◎●⊙○○▲ ⊙●⊙○○▲ ●○○ ○⊙▲換仄⊙○▲ ⊙●⊙○○▲ ◎●●○△ ●○△
按,此與牛詞同,惟第七句添二字,作五字句異;有李詞二首可校。按,李詞起句(金縷翠細浮動),金字仄聲;第六句(滿地落花慵掃),滿字仄聲;第七句(無語倚屏風),無字平聲。李詞別首,第二句(認得臉波相送),認字仄聲,臉字仄聲;第四、五句(無限意,夕陽裡),限字、夕字俱仄聲;第六句(醉把金鞭欲墜),金字平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
【例詞】西溪子二首(唐·李珣)
金縷翠鈿浮動,妝罷小窗圓夢。日高時,春已老,人來到。滿地落花慵掃。無語倚屏風,泣殘紅。
馬上見時如夢,認得臉波相送。柳堤長,無限意,夕陽裡。醉把金鞭欲墜。歸去想嬌嬈,暗魂銷。


詞牌正格·歸自謠
一、詞牌名
歸自謠,又名風光子,思佳客。
雙調,三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句,三仄韻。
二、詞牌源考
《樂府雅詞》註:道調宮。又名《風光子》,趙彥端詞名《思佳客》。按,《詞律》誤作《歸國謠》,填者審之。《十六字令》正名《歸字謠》者,《鷓鴣天》有別名《思佳客》者,皆異。
三、正格 (宋·歐陽修)
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
○●▲ ⊙●◎○○●▲ ◎○⊙●○○▲
香閨寂寞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胭脂臉。
⊙⊙◎◎○◎▲ ○⊙▲ ◎○●●○○▲
按,前片第二句,歐陽詞別首(水上何人吹玉笛),水字仄聲,何字平聲;結句,趙詞(芙蓉意與黃花倚),芙字平聲,意字仄聲。後片第一句,歐陽詞別首(離人幾歲無消息),消字平聲;趙詞(歷歷黃花矜酒美),歷歷二字仄聲,黃花二字平聲;趙詞第二句(清露委),露字仄聲;末句,歐陽詞別首(來朝便是關山隔),來字平聲,《詞律》注第三字可平誤。譜中平仄據此。
四、例詞
歸自遙三首(宋·歐陽修)
寒水碧。水上何人吹玉笛?扁舟遠送瀟湘客。
蘆花千里霜月白。傷行色,來朝便是關山隔。(一作馮延巳)
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柳絲如剪花如染。
香閨寂寂門半掩。愁眉斂,淚珠滴破胭脂臉。
何處笛?深夜夢迴情脈脈,竹風簷雨寒窗隔。
離人幾歲無消息。今頭白,不眠特地重相憶。(一作馮延巳)
思佳客(宋·趙彥端)
天似水。秋到芙蓉如亂綺,芙蓉意與黃花倚。
歷歷黃花矜酒美。清露委,山間有個閒人喜。
歸自謠(宋·無名氏)
愁冉冉。目送書空鴻數點,落霞風剪江分染。
勝處屏雲猶未掩。羞娥斂,紅潮怕上春風臉。
歸自謠二首(宋·姚述堯2)
初夏好。雨過池塘荷蓋小,綠陰庭院鶯聲悄。
朱簾隱隱笙歌早。沉煙裊,玉人笑擁金尊倒。
春已去。牆外榴花紅半吐,薰風習習生庭戶。
美人浴罷黃昏暮。愁無緒,闌干倚遍憑誰訴。
歸自遙·暮春遣興(宋·劉辰翁)
初雨歇。照水綠腰裙帶熱,楊花不做人情雪。
風流欲過前村蝶。羞成別,回頭卻恨春三月。
按,《詞律》曾誤此作《歸國謠》,今正之。


詞牌正格·雙鸂鶒
一、詞牌名
雙鸂鶒。
雙調,四十八字,前後片各四句,四仄韻。
二、詞牌源考
調見朱敦儒《樵歌詞》,因詞句(一對雙飛鸂鶒)而得名。元高拭詞注正宮。
二、詞牌定格 (宋·朱敦儒)
拂破秋江煙碧,一對雙飛鸂鶒。應是遠來無力,相偎梢下沙磧。
●●○○○▲ ●●○○○▲ ○●●○○▲ ○○○●○▲
小艇誰吹橫笛,驚起不知消息。悔不當時描得,如今何處尋覓。
●●○○○▲ ○●●○○▲ ●●○○○▲ ○○○○●▲
按,前後片第三句(應是,悔不),或為領字格。此無別首可校,悉當從之。
註:鸂鶒(音xi1chi4),水鳥,形似鴛鴦而稍大,體多紫色,雌雄偶游。亦作鸂?,又名紫鴛鴦。


詞牌正格·醉鄉春
一、詞牌名
醉鄉春。
雙調,四十九字,前後片各五句,三仄韻。
二、詞牌源考
調見《淮海集》。宋惠洪《冷齋夜話》云:少游在黃州,飲於海棠橋,橋南北多海棠,有書生家於海棠叢間。少游醉宿於此,題詞壁間。宋劉受祖《海棠橋記》:今之言寧浦(橫州)者,必曰海棠橋,言海棠必曰秦淮海。是州以海棠橋重,橋以秦淮海重矣。橋名海棠,未可更也。按,此三則皆證調自秦觀所創,因後結有(醉鄉廣大人間小)句,故名《醉鄉春》;又因前結有(春色又添多少)句,一名《添春色》。
三、詞牌定格 (宋·秦觀)
喚起一聲人悄,衾冷夢寒窗曉。瘴雨過,海棠開,春色又添多少?
●●●○○▲ ○●●○○▲ ●●● ●○○ ○●●○○▲
社甕釀成微笑,半塊椰瓢共舀。覺顛倒,急投床,醉鄉廣大人間小。
●●●○○▲ ●●○○●▲ ●○● ●○○ ●○●●○○▲
欽定詞譜按,《廣韻》上聲三十小部有舀字,以沼切,正與悄字押。若(覺顛倒)句,與前(瘴雨過)句同,其(倒)字非韻,《圖譜》注韻者誤。此無別首可校,悉當從之。

詞,無論豪邁婉約,都要求含蓄蘊藉有餘味。
詩詞是以形象思維說話的文學體裁,好的詩詞,都非常講究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誇張、對比、排比、對偶、反覆、借代、比擬、象徵、寄寓(寄托),互文、設問、引用、呼告、反問、頂真(頂針),
其中比喻可以分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復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較喻(可分為強喻,弱喻)、譬喻、曲喻、飾喻、引喻、隱喻,
性描寫方法有其他特殊白描,避復,變用,層遞,襯墊(又名襯跌),襯托(正襯、反襯、陪襯),倒文,倒裝,迭音,疊字,覆疊,翻新,反覆,反語,仿詞,仿化,飛白,分承(又名並提、合敘、合說);復迭錯綜,復合偏義,共用,呼告,互體,換算,迴環,回文,降用,歧謬,摹繪(又分為:摹形,摹聲,摹色),列錦,連及,警策,示現,雙關,重言,重疊,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諧音,歇後,象徵,鑲嵌,析字,委婉(又分為:迂迴語、謙敬語、避諱語),婉曲,通感(又名移覺),移就,跳脫,轉文,復沓,拈連(又稱:順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