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清熱解毒劑

2014102315:47
清熱解毒劑

清瘟敗毒飲
【組成】生石膏30~60克,生地15~30克,犀角粉1~3克(另沖),黃連15克,梔子15克、黃芩15克、知母10克、連翹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元參15克、桔梗6克,甘草3克、竹葉6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救陰:用於熱性病,火熱熾盛,氣血兩燔,證見高熱神昏、狂躁譫語、頭痛如裂、發斑吐衄、抽搐痙厥,舌絳唇焦,脈數等。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方出《肘後備急方》,名見《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組成】黃連9克、黃芩6克 ,黃柏6克、梔子9克。
【組成】黃連三兩(9g)黃芩黃柏各二兩(各6g)梔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簡捷記憶:三黃加梔子
【功用】瀉火解毒:用於火毒熾盛,發熱煩躁、吐衄發斑、甚則神昏譫狂,舌紅苔黃,脈數有力之證。用本方加減,可用於急性感染的病證,如急性痢疾、急性泌尿系感染、肺炎、敗血症以及癰腫瘡癤等而見上述證候者。
【主治】三焦火毒[1]熱盛證。大熱煩躁,口燥咽幹,錯語不眠;或熱病吐血,衄血;或熱甚發斑,身熱下利,濕熱黃疸;外科癰瘍疔毒,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方解】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黃連清瀉心火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於心,瀉火必先瀉心,心火甯則諸經之火自降,且兼瀉中焦之火。臣以黃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黃柏瀉下焦之火。使以梔子[2]通瀉三焦,導熱下行,是火熱從下(小便)而去。四藥合用,苦寒直折,火邪去而熱毒解,諸證可愈。
本方瀉火解毒之力頗強,以大熱煩擾,口燥咽幹,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證治要點。但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易傷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苦寒直折,清熱解毒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大熱煩躁,口燥咽干,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便秘者,加大黃以瀉下焦實熱;吐血
、衄血、發斑者,酌加玄參、生地、丹皮以清熱涼血;發黃者,加茵陳、大黃,以清熱祛濕退黃;疔瘡腫毒者,加蒲公英、銀花、連翹,增強清熱解毒之力。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敗血症、膿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屬熱毒為患者。
4.使用注意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久服或過量易傷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
[1]火毒與熱毒的區別:火毒多指外殼的癰瘍等;熱毒多指身熱發斑等。
[2]梔子:清熱解毒、利濕,善清瀉心肺胃三焦而瀉火除煩,且又可涼血止血、消腫止痛。其炒炭則入血分而涼血止血。
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組成】黃芩酒炒[1]、黃連酒炒各15g、板藍根3克、連翹[2]3克、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殭蠶2克、元參6克、生甘草6克、陳皮6克、升麻2克、柴胡6克、桔梗6克。
【組成】黃芩酒炒,黃連酒炒,各五錢(15g)陳皮去白,甘草生用,玄參,柴胡,桔梗各二錢(各6g)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各一錢(各3g)殭蠶,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藥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此方先。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殭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功用】疏風散邪,清熱解毒:用於瘟毒上壅,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目不能睜、咽喉腫痛、口渴,脈浮數有力者。用本方加減,可治療顏面丹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以及癰腫瘡癤等而屬於熱毒上壅之證者。
【主治】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焮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
【方解】大頭瘟。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于上焦,發於頭面所致。
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熱毒;
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
升麻、柴胡-疏散風熱,並引諸藥上達頭面,且寓“火鬱發之”之意。
1疏散風熱
2載藥上行:
3火鬱發之: --佐使
黃芩、黃連(酒炒、重用):清瀉上焦熱毒 --君
牛蒡子、薄荷(少量) 疏散上部風熱
連翹、殭蠶--臣
陳皮:理氣疏壅散結,理氣而疏通壅滯;
玄參、馬勃、板藍根 可上行清熱解毒;助清熱解毒 --佐
甘草、桔梗:清利咽喉
【運用】
1、辨證要點:頭面紅腫焮痛 、惡寒發熱、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
2、隨證加減:腮腺炎併發睪丸炎:加川楝子腫痛明顯:加青黛、丹皮、赤芍,並用青黛外敷兼便秘:加大黃(熱甚,無便秘亦可用)。
3、現代運用:常用於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於風熱邪毒為患。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大頭瘟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似頭面紅腫掀痛,惡寒發熱,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大便秘結者,可加酒大黃以瀉熱通便;腮腺炎並發睪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龍膽草以瀉肝經濕熱。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東垣試效方》卷9:「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論選錄汪昂《醫方集解瀉火之劑》:「此手太陰、少陰、足少陽、陽明藥也。芩、連苦寒,瀉心肺之熱為君;玄參苦寒,橘紅苦辛,甘草甘寒,瀉火補氣為臣;連翹、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藍根甘寒,馬勃、殭蠶苦平,散腫消毒定喘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之陽氣不得伸。桔梗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為載也。」
【臨床報道】
王氏用普濟消毒飲加減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性睪丸炎,日1劑水煎服,結合耳針,點刺睪丸穴(對耳屏內側前下方),夜間將藥渣搗爛、醋調,濕敷患處,臥床休息。療效標準:治癒:症狀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睪丸、附睪腫痛消散,實驗室檢查正常。結果:本組68例均治癒。退熱時間1-2日,睪丸、附睪、陰囊等紅腫疼痛消退時間3-7日,未發現睪丸萎縮,療效滿意。【王明義.下病上取治療流行性腮腺炎性睪丸炎。中國中醫急症2000;9(2):87】
【重點】
組成、功用、主治,方解中黃芩、黃連與升麻、柴胡的配伍。
----------------------------------------------------------------------
[1]芩連酒炒,以使藥物作用上達於頭部。
[2]連翹、銀花為對藥,此處獨用連翹因為連翹性發散熱毒,而銀花作用重於治療疔毒。

涼膈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川大黃 樸硝 甘草各9g 梔子 薄荷 黃芩各5g 連翹18g
【組成】川大黃朴硝甘草炙,各二十兩(各600g)山梔子仁薄荷去梗黃芩各十兩(各300g)連翹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藥為粗末,每服二錢(6g),水一盞,入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小兒可服半錢,更隨歲數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現代用法:上藥共為粗末,每服6-12g,加竹葉3g,蜜少許,水煎服。亦可作湯劑煎服)。
【方歌】涼膈散中竹翹薄,硝黃蜜草梔芩和。
【功用】瀉火通便,清上瀉下。
【主治】上中二焦火熱證。胸膈煩熱,煩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瘡,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
【方解】方中重用連翹,清熱解毒為君。配黃芩以清胸膈鬱熱[1];梔子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芒硝瀉火通便,共為臣。薄荷、竹葉輕清疏散,以解熱於上;使以甘草、蜂蜜,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力,又能存胃津,潤燥結,和諸藥。
本方的特點是用連翹、黃芩、梔子、薄荷、竹葉,疏解清泄胸膈邪熱於上;又用條胃承氣和蜂蜜,通便導滯,使上焦之熱得以清解,中焦之實由下而去。是以清上與瀉下並行,但瀉下是為清泄胸膈鬱熱而設,所謂“以瀉代清[2]”。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上、中二焦火熱熾盛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胸膈煩熱,面赤唇焦,煩躁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熱毒壅阻上焦,症見壯熱、口渴、煩躁、咽喉紅腫、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強清熱涼膈之功。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體炎、膽道感染、急性黃疸型肝炎等屬上、中二焦火熱者。
【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6:「治大人小兒腑臟積熱,煩躁多渴,面熱頭昏,唇焦咽燥,舌腫喉閉,目赤鼻衄,頷頰結硬,口舌生瘡,痰實不利,涕唾稠粘,睡臥不寧,譫語狂妄,腸胃燥澀,便溺秘結,一切風壅,並宜服之。」
2.方論選錄張秉成《成方便讀》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裡,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如夾有形之物,結而不散者,非去其結,則病終不痊。故以大黃、芒硝之蕩滌下行者,去其結而逐其熱。然恐結邪雖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黃芩、薄荷、竹葉清徹上、中之火;連翹解散經絡中之餘火;梔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則有形無形上下表裡諸邪,悉從解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緩之也。」
【臨床報道】
于氏用涼膈散合半夏厚樸湯加減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其合併症34例。本組病種為慢性萎縮性胃炎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每日1劑水煎服,療程1個月,期間停用其他藥物。結果:治癒8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5.3%,治療後血壓(舒張壓)、血脂(TC、TG)、血糖均明顯下降(P<0.05)。【於春光,等.中藥復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其合併症的臨床觀察。中醫藥信息2000;17(3):44】
【實驗研究】
用大腸桿菌內毒素複製家兔溫病模型,觀察涼膈散對該模型動物的解毒作用。結果表明:涼膈散可減少模型動物血漿內毒素含量,降低血漿腫瘤壞死因子(TNF—a)、血清過氧化脂質(LPO)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減輕臟器組織病理損害。提示涼膈散可通過多途徑發揮解毒作用。【余林中,等.涼膈散對家兔內毒素溫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中藥藥理與臨床1996;12(5):4】
----------------------------------------------------------------------
[1]散胸隔熱聚:連翹、黃芩、薄荷、竹葉。
[2]以瀉代清:以瀉為手段實現清熱的目的。是由於熱聚胸膈,瀉之效果較好。頗有釜底抽薪之意。
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
【組成】白芷 貝母 防風 赤芍 當歸尾 甘草 皂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沒藥各6g 金銀花25g 陳皮9g水煎或酒水各半煎服。
【組成】白芷六分(3g)貝母防風赤芍葯當歸尾甘草節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沒藥各一錢(各6g)金銀花陳皮各三錢(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方歌】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草芍加,貝母花粉兼乳沒,穿山角刺酒煎佳。
【功用】潰堅活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瘡瘍腫毒初起,局部紅腫熱痛之證。
【主治】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方解】方中以金銀花為君,清熱解毒;又以當歸尾、赤芍涼血散瘀、乳香、沒藥、橘皮行氣通絡,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為臣;白芷、防風透達營衛,疏風解表,又可散結消腫;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經絡,潰堅決癰,可使膿成即潰;花粉、貝母清熱化痰[1]排膿,可使未成即消,共為佐;甘草為使,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煎藥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藥力直達病所。
1、本方屬於“消”法的代表方劑。本方與普濟消毒飲均屬清熱解毒方劑。但普濟消毒飲所致為大頭瘟,系腫毒發於頭面者,以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為治法,並佐以升陽散火,發散鬱熱。本方則通治陽證腫毒,於清熱解毒中,伍以行氣活血,散結消腫之品,對癰瘡初起更宜。
2、本方為“瘡瘍之聖藥,外科之首方”。膿未成者,服之可消;膿已成者,服之可潰。
3、外科止痛的常用藥對:乳香、沒藥。
4、當歸分為頭、身、尾三部分,頭善於補血,尾善於調血,而身補血與調血皆具。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熱毒癰腫的常用方,前人云:「此瘍門開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癰腫初起屬於陽證者均可運用。臨床應用以局部紅腫xian痛,甚則伴有身熱凜寒,脈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紅腫痛甚,熱毒重者,可加蒲公英、連翹、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黃以瀉熱通便;血熱盛者加丹皮以涼血;氣虛者加黃芪以補氣;不善飲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此外,還可以根據瘡瘍腫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適當加入引經藥,以使藥力直達病所。本方除煎煮取汁內服外,其藥渣可搗爛外敷。
3.現代應用本方常用於治療化膿性炎症,如蜂窩織炎、化膿性扁桃體炎、乳腺炎、膿包瘡、癤腫、深部膿腫等屬陽證、實證者。
4.使用注意本方只可用於癰腫未潰之前,若已潰斷不可用;本方性偏寒涼,陰證瘡瘍忌用;脾胃本虛,氣血不足者均應慎用。
【附方】
1、五味消毒飲[2]:金銀花20g,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g。花花公子背天地。功用:清熱解毒,消散疔瘡。主治:疔瘡初起,發熱惡寒,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鐵釘,以及癰瘍癤腫,紅腫熱痛,舌紅苔黃,脈數。
2、四妙勇安湯[3]:金銀花、玄參各90g,當歸30g,甘草15g。金元當草。功用: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治:脫疽。熱毒熾盛,患肢黯紅微腫灼熱,潰爛腐臭,疼痛劇烈,或見發熱口渴,舌紅脈數。減量則無效!本方治療的是血管閉塞性脈管炎,其初期症狀是腳趾發熱,黯紅,趺陽脈弱。
 
五味消毒飲
【組成】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紫背天葵6克。
【功用】清熱解毒,消疔腫:用於各種瘡瘍疔毒初起而屬實熱者。
【功效】清熱解毒。適合疔癤瘡癰,症見局部紅腫熱痛者。
----------------------------------------------------------------------
[1]“治膿多用化痰藥”,因為古人認為痰膿同出一物。
[2]此方中藥物用量宜大,如金銀花用30g,其餘用20g左右。
[3]在實際應用中,金銀花、玄參120g,當歸60g,甘草30g。量小則無效!
(一切療法,藥方須醫師指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