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清臟腑熱

2014102315:48
清臟腑熱

導赤散《小兒藥証直訣》
【組成】生地 木通[1] 生甘草各6g,入竹葉(淡竹葉)[2]各等份共煎。
【用法】上藥為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減)。
【方歌】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功用】清心利水養陰。清熱利尿:用於心經熱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口渴面赤、心胸煩熱、渴喜冷飲;或心移熱於小腸所致的小便赤澀、尿道灼痛等證。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口腔糜爛、潰瘍等屬於心火上炎之證者。
【主治】心經火熱證[3]。心胸煩熱,口渴面赤,意欲飲冷,以及口舌生瘡;或心熱移於小腸,症見溲赤澀刺痛,舌紅,脈數。
清熱利尿:用於心經熱盛引起的口舌生瘡、口渴面赤、心胸煩熱、渴喜冷飲;或心移熱於小腸所致的小便赤澀、尿道灼痛等證。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急性泌尿系感染、口腔糜爛、潰瘍等屬於心火上炎之證者。
【適應症】心經熱盛,表現心胸煩熱,口渴面赤,喜冷飲,口舌生瘡,舌紅脈數;或心熱下移小腸,小便赤澀刺痛。現代用於胃炎、惡夢、泌尿道炎症。
方解:本方證治為心經蘊熱或移於小腸所致。方中木通入心與小腸經,味苦性寒,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用以為君。生地入心腎經,甘涼而潤,清心熱而涼血滋陰,用以為臣。與木通配合,利水而不傷陰,補陰而不戀邪。竹葉甘淡,清心除煩,引熱下行。生甘草用梢者,取其直達莖中而止淋痛,並能調和諸藥,且可防木通、生地之寒涼傷胃,為佐使。
1、原方組成之後云:「一方不用甘草,用黃芩」,是為加強清心降火而設。黃芩不但能夠清肺熱,且能夠清心火,必要之時可以用以替代黃連。
2、本方為錢乙之方,其本意是根據小兒稚陰稚陽,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病變快速的特點,治實證當防其虛,治虛證應防其實。後世以「水虛火不實[4]」括之。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心經火熱證的常用方,又是體現清熱利水養陰治法的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心胸煩熱,口渴,口舌生瘡或小便赤澀,舌紅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心火較盛,可加黃連以清心瀉火;心熱移於小腸,小便不通,可加車前子、赤茯苓以增強清熱利水之功;陰虛較甚,加麥冬增強清心養陰之力;小便淋澀明顯,加篇蓄、瞿麥、滑石之屬,增強利尿通淋之效;出現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薊、旱蓮草涼血止血。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口腔炎、鵝口瘡、小兒夜啼等屬心經有熱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屬下焦濕熱者,亦可加減治之。
4.使用注意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陰柔寒涼,故脾胃虛弱者慎用。
附方:
清心蓮子飲: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炙甘草各10g,石蓮肉、白茯苓、炙黃?、人參各15g。功用:清心火,益氣陰,止淋濁。主治:心火偏旺,氣陰兩虛,濕熱下注證。症見遺精淋濁,血崩帶下,遇勞則發;或腎陰不足,口舌乾燥,煩躁發熱等。
----------------------------------------------------------------------
[1]木通:用量不宜過大,一般3~6g既可。木通有腎毒性,腎功不全者慎用,可用通草代之。然而此處木通是不可替換的,因為方中以木通利水通淋而清心降火。
[2]竹葉:亦可利水通淋,與木通相比,清心除煩勝於木通,利尿通淋不如木通。
[3]治心火:木通、生地為常用的藥對。以使「利水而不傷陰,補陰而不戀邪。」
[4]「水虛火不實」:水-腎陰(稚陰),故以生地滋陰;火,心火,不實,邪不實,以木通、竹葉利之。

龍膽瀉肝湯《醫方集解》
【組成】龍膽草6克、黃芩9克、梔子9克、澤瀉12克、木通9克、車前子9克、當歸3克、生地9克、柴胡6克、生甘草6克。
【組成】龍膽草酒炒(6g)黃芩炒(9g)梔子酒炒(9g)澤瀉(12g)木通(6g)當歸酒炒(3g)生地黃酒炒(9g)柴胡(6g)生甘草(6g)車前子(9g)(原書無用量)
【用法】水煎服,亦可製成丸劑,每服6—9g,日2次,溫開水送下。
【方歌】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功用】瀉肝火,清利肝膽濕熱:用於肝膽實火所致的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腫耳痛及肝經濕熱下注之小便混濁、會陰腫癢、帶下黃稠,舌邊紅苔黃,脈弦數有力等證。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膽囊炎、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生殖系統炎證、急性中耳炎、急性結膜炎等見有上述證候者。
主治:
1、肝膽實火上炎證。症見頭痛(裂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等,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
2、肝膽濕熱下注證。症見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或婦女帶下黃臭等,舌紅苔黃膩,脈弦數有力。
【適應症】肝膽實火上擾,表現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鳴,舌紅苔黃。或者肝膽濕熱下注,表現陰腫,陰癢,陰汗,小便淋濁,婦女帶下黃臭等。常用於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中耳炎、帶狀包疹、肝膽炎症、以及急性泌尿生殖系炎症等,凡屬肝經實火濕熱者均有良效。
方解:本證由於肝膽經實火上炎,或濕熱循經下注所致。治之宜清肝膽實火,瀉下焦濕熱。方中以龍膽草大苦大寒,能上清肝膽實火,下瀉肝膽濕熱,為君。黃芩、梔子苦寒,歸肝膽三焦經,瀉火解毒,燥濕清熱,為臣。濕熱壅滯下焦,故用滲濕瀉熱的車前子、木通、澤瀉導濕熱下行,從水道而去,使邪有出路,則濕熱無留,為佐。肝為藏血之髒,肝經實火,易傷陰血,所用的藥物又有苦燥滲利[1]傷陰之品,故用生地養陰,當歸補血,使祛邪而不傷正;肝體陰而用陽,性喜疏洩條達而惡抑鬱,火邪內鬱,肝氣不舒,用大劑苦寒降瀉之品,又可能使肝膽之氣被抑,故又用柴胡疏暢肝膽,並能引諸藥歸於肝膽經,為佐。甘草為使,一可緩苦寒之品防其傷胃,二可調和諸藥。
1、此方配伍嚴謹,用時最好遵用原方。
2、肝經濕熱亦可造成陽痿,且青壯年的陽痿多因於此,症見陰癢,陰汗。
3、男子遺精與女子的帶下有類似之處,故在用藥方面亦可相互借用。
4、黃芩、丹皮為清肝火的藥對,黃芩走氣分,丹皮走血分。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肝膽實火上炎,濕熱下注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口苦溺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有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肝膽實火較盛,可去木通、車前子,加黃連以助瀉火之力;若濕盛熱輕者,可去黃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強利濕之功;若玉莖生瘡,或便毒懸癰,以及陰囊腫痛,紅熱甚者,可去柴胡,加連翹、黃連、大黃以瀉火解毒。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治療頑固性偏頭痛、頭部濕疹、高血壓、急性結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外耳道癤腫、鼻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陰炎、睪丸炎、腹股溝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帶狀包疹等病屬肝經實火、濕熱者。
4.使用注意方中藥多苦寒,易傷脾胃,故對脾胃虛寒和陰虛陽亢之證,皆非所宜。
----------------------------------------------------------------------
[1]補充肝火耗傷的陰血;防止苦燥藥物龍膽草、黃芩、梔子傷陰;防止車前子、木通、澤瀉滲利傷陰。

左金丸《丹溪心法》
【組成】黃連9g 吳茱萸[1]1.5g 比例為6:1,製成丸劑,每服2~3克,日服2~3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組成】黃連六兩(180g)吳茱萸一兩(30g)
【用法】上藥為末,水丸或蒸餅為丸,白湯下五十丸(60g)(現代用法:為末,水泛為丸,每服2~3g,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用量參才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瀉肝火,降逆止嘔。瀉肝和胃:用於肝經火鬱兼有肝胃不和之證,如噁心、嘔吐酸水、口苦嘈雜、脅肋作痛,舌紅,脈弦數等。
【主治】肝火犯胃證。症見脅肋疼痛,嘈雜吞酸,嘔吐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方中重用苦寒之黃連為君,黃連清瀉心火,心為肝之子,實則瀉其子,故以清心火來實現清肝火的目的。但純用苦寒又恐鬱結不開,故又用少量辛而大熱的吳茱萸[2],取其下氣之功,助黃連和胃降逆。因有大量黃連的寒性制之,故只保留其降逆止嘔的作用,而去其溫熱之性,「去性存用」也。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嘔吐吞酸,脅痛口苦,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黃連與吳茱萸用量比例為6:1。吞酸重者,加烏賊骨、段瓦楞以制酸止痛;脅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強疏肝和胃之功。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胃炎、食道炎、胃潰瘍等屬肝火犯胃者。
----------------------------------------------------------------------
[1]吳茱萸:味辛性溫熱,歸肝腎脾胃經,溫中散寒止痛;辛散苦降,性熱燥烈,有小毒,善於疏肝下氣止嘔,又能燥濕,助陽止瀉。
[2]吳茱萸:性散而降,善於散陰寒。
瀉白散(瀉肺散)
【組成】地骨皮 桑白皮各15g 炙甘草3g,入粳米6克一撮共煎服。
【方歌】瀉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四般宜,參茯知芩皆可入,肺熱咳喘此方先。
【功用】瀉肺火,清虛熱,清瀉肺熱,平喘止咳:用於肺熱咳喘、咯血、口幹唇燥,舌紅苔黃,脈細數者。可用本方配合麻杏石甘湯,治療小兒麻疹初起,或疹後合併肺炎之咳嗽氣急、痰粘、身熱不退等症。
【主治】肺熱咳喘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適應症】胃有積熱,表現牙痛牽引頭腦,面頰腫熱,牙齒惡熱喜冷,或牙肉潰爛,牙肉發炎出血,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舌乾燥,舌紅苔黃。現代多用於治療口腔炎、牙周病、三叉神經痛、舌炎、特發性口氣等。
【方解】本方證治為肺有伏火鬱熱。方中以桑白皮[1]清瀉肺熱,平喘止咳,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助君藥瀉肺中伏火,且有養陰之功,君臣相合,清瀉肺火,以複肺氣之肅降。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以扶
肺氣[2],「培土生金」之義。
----------------------------------------------------------------------
[1]桑白皮:甘寒,功可瀉肺,可瀉肺火,亦可瀉肺中之水飲。在此,苦燥的黃芩對陰分伏熱效果不佳。
[2]此為培土生金之法。

葦莖湯《外台秘要》引《古今錄驗方》
【組成】葦莖(蘆根)30克、生薏苡仁30克、桃仁9克、冬瓜子24克。
【組成】葦莖切,二升,以水二鬥,煮取五升,去滓(60g)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桃仁三十枚(9g)
【用法】口父咀,內葦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葦莖湯出千金方,桃仁薏苡冬瓜仁,肺癰痰熱兼瘀血,化濁排膿病自寧。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膿:用於肺癰,咳吐臭痰膿血、胸痛,舌紅苔黃,脈滑數者。可用本方治療肺膿瘍、肺炎、慢性支氣管炎繼發感染等。
【主治】肺癰。身有微熱,咳嗽痰多,甚則咳吐腥臭膿血,胸中隱隱作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方解】肺癰[1]是由於熱毒壅肺,痰瘀互結所致。方以葦莖為君,甘寒輕浮,善清肺熱,為治肺癰必用之品。臣以冬瓜仁[2]清熱化痰,利濕排膿,能清上徹下,與君藥相配則清肺宣壅,滌痰排膿;薏苡仁[3]甘淡微寒,上清肺熱而排膿,下利腸胃而滲濕。桃仁活血逐瘀,且潤燥滑腸,可瀉痰瘀從大便而解,為佐藥。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肺癰的常用方劑,不論肺癰之將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臨床應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膿血,舌紅苔黃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肺癰膿未成者,宜加金銀花、魚腥草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功;膿已成者,可加桔梗、貝母以增強化痰排膿之效。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肺膿腫、大葉性肺炎、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肺熱痰瘀互結者。
----------------------------------------------------------------------
[1]內癰:肺癰-葦莖湯;腸癰-大黃牡丹湯。
[2]冬瓜仁:上治肺癰,下通大便。
[3]薏苡仁:上清肺熱,下利小便。「肺與大腸相表裏」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組成】地骨皮桑白皮炒,各一兩(各30g)甘草炙,一錢(3g)
【用法】上藥銼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盞,煎七分,食前服(現代用法:水煎服)。【功用】清瀉肺熱,止咳平喘。
【主治】肺熱喘咳證。氣喘咳嗽,皮膚蒸熱,日晡尤甚,舌紅苔黃,脈細數。
【方解】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鬱熱之證。肺主氣,宜清肅下降,火熱鬱結於肺,則氣逆不降而為喘咳;肺合皮毛,肺熱則外蒸於皮毛,故皮膚蒸熱;此熱不屬於外感,乃伏熱漸傷陰分所致,故熱以午後為甚,其特點是輕按覺熱、久按若無,與陽明之蒸蒸發熱、愈按愈盛者有別;舌紅苔黃,脈象細數是熱邪漸傷陰分之候。治宜清瀉肺中鬱熱,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專入肺經,清瀉肺熱,平喘止咳,故以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藥清降肺中伏火,為臣藥。君臣相合,清瀉肺熱,以使金清氣肅。炙甘草、粳米養胃和中以扶肺氣,共為佐使。四藥合用,共奏瀉肺清熱,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點是清中有潤、瀉中有補,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其標,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其本,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鬱熱,對小兒「稚陰」之體具有標本兼顧之功,與肺為嬌髒、不耐寒熱之生理特點亦甚吻合。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肺熱喘咳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以咳喘氣急,皮膚蒸熱,舌紅苔黃,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肺經熱重者,可加黃芩、知母等以增強清洩肺熱之效;燥熱咳嗽者,可加瓜蔞皮、川貝母等潤肺止咳;陰虛潮熱者,加銀柴胡、鱉甲滋陰退熱;熱傷陰津,煩熱口渴者,加花粉、蘆根清熱生津。
3.現代運用可用於小兒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氣管炎等屬肺中伏火鬱熱者。
4.使用注意本方藥性平和,尤宜於正氣未傷,伏火不甚者。風寒咳嗽或肺虛喘咳者不宜使用。

清胃散《蘭室秘藏》《脾胃論》
【組成】生地黃(酒蒸)、當歸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錢[9g] 黃連六分,夏月倍之。[6g] 升麻 一錢[9g] 
【組成】生地黃當歸身各三分(各6g)牡丹皮半錢(9g)黃連六分(6g),夏月倍之升麻一錢(9g)
【用法】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方歌】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加石膏清胃熱,口瘡吐衄與牙宣[1]。
【功用】清胃涼血:用於胃熱牙痛、牙齦紅腫潰爛出血,或口氣熱臭,或唇舌頰部腫痛,舌紅苔少,脈滑數者。目前常用本方治療口腔潰瘍及牙周急性炎症。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2],舌紅苔黃,脈滑數。
【病機】《脾胃論》言本方病機為「陽明經中熱盛」,陽明熱盛循經上攻。
【症見】牙痛牽引頭痛,面頰發熱,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
【方解】本證為胃有積熱,熱循足陽明經[3]脈上攻所致。方中以苦寒之黃連為君,直瀉胃府之火。升麻為臣,清熱解毒,升而能散,可宣達鬱遏之伏火。胃熱則陰血必損,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當歸養血和血為佐。升麻兼可引經為使。若方中重用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強。
黃連:清胃瀉火—君
升麻:清熱解毒、疏散鬱熱—臣
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
丹皮:清熱涼血—臣
當歸:養血活血—助消腫止痛—佐
運用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熱證或血熱火郁者均可使用。臨床應用以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兼腸燥便秘者,可加大黃以導熱下行;口渴飲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參、花粉以清熱生津;胃火熾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導血熱下行。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
1、辨證要點:牙痛牽引頭痛,口氣熱臭,舌紅、苔黃、脈滑數。
2、隨證加減:
胃熱甚:加石膏、大黃;口臭:加芳化藥(藿香、佩蘭、砂仁);
牙痛冷熱皆加重:加細辛、白芷;
牙齦潰爛:加芳化、淡滲藥(藿香、砂仁、車前、木通、滑石)
3、現代運用:用於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屬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風寒及腎虛牙痛不宜使用。
5、升麻的用量:升麻在方中用量重,但其必借黃連的苦寒瀉火於下,不致助火上炎。陳士鐸:「夫火性炎上,引其上升者易於散,任其下行者難於解。所以必須多用。升麻多用,是為了清瀉胃中火熱而設,但無黃連恐升散太過,故為臣藥。
【重點】
1、組成、功效、主治
2、清胃散黃連與升麻的配伍的意義
----------------------------------------------------------------------
[1]牙宣:牙根宣露。
[2]此為胃火上炎之象。
[3]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府。
玉女煎
【組成】石膏15~30g 熟地9~30g 麥冬6g 知母4.5克、懷牛膝各5g
【方歌】玉女煎用麥地黃,石膏知母牛膝嘗。
【功用】清胃熱,滋腎陰。清胃滋陰:用於腎陰不足,胃火有餘之證,如煩熱乾渴、口舌生瘡、牙齦腫痛、鼻出血或消渴證等,而見舌紅苔白或黃,脈細數者。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急性熱性病之發熱煩渴,糖尿病之口舌乾燥,以及口腔潰瘍、牙周炎等見有上述證候者。
【主治】胃熱陰虛證。頭痛,牙痛,齒松牙衄,煩熱口渴,舌紅苔黃而幹。亦治消渴,消穀善饑等。
【適應症】胃熱陰虛,表現煩熱乾渴,牙痛,前額頭痛,齒鬆出血,舌紅苔黃且乾。亦治消渴,改善多食易飢等症狀。常用於治療口腔潰瘍、糖尿病、舌炎、三叉神經痛、牙周病、吐血、衄血等,有上述表現者。
【方解】本方證治為少陰不足,陽明有餘所致。方中石膏清胃火之有餘,為君藥。熟地滋腎水之不足,為臣。君臣合用,清火而壯水。佐以知母,助石膏清胃瀉火,助熟地滋腎陰瀉相火,麥冬[1]清熱養陰。牛膝導熱而引氣血[2]下行。
----------------------------------------------------------------------
[1]麥冬與天冬:麥冬偏於肺腎陰虛;天冬偏於肺胃陰虛。本證胃陰虛,胃津不足,故用麥冬滋胃陰以治煩熱口渴,熟地滋腎陰。
[2]陽明為多氣多血之腑,此處用牛膝亦可引胃火下行,以達止火之目的。
 
清熱固經湯《簡明中醫婦科學》
【組成】黃芩,梔子,生地,地骨皮,地榆,阿膠,藕節,棕櫚炭,炙龜甲,牡蠣粉,甘草
【主治】本方清熱、護陰兼固澀,用於治療崩漏量多,色殷紅,每日到黃昏更多,有時顴赤,身體瘦弱,皮膚乾枯,頭暈耳鳴或耳聾,咽喉乾燥或乾痛,口瘡,牙齒動搖或牙齦痛,或午後潮熱,或骨熱酸痛,掌心灼熱,心悸心煩,夜寐不安,腰膝酸軟,夜有夢交,大便乾燥,小便黃澀,舌質紅,舌苔花剝,脈象虛數,尺脈虛大。
 
梔子豉湯《傷寒論》
【組成】淡豆豉,梔子
【適應症】身熱懊惱,虛煩不眠,胸脘痞滿,嘈雜似飢,但不欲食,舌紅苔微黃者。
 
清肝引經湯《中醫婦科學》
【組成】當歸,白芍,生地,牡丹皮,梔子,黃芩,川楝子,茜草,懷牛膝,白茅根,竹茹,赭石,益母草
【適應症】經行吐衄,多在經前或經行期間,出血量較多,血色深紅。常伴隨月經量減少,甚或停經。面紅赤,心煩易怒,兩脅脹痛,頭暈目眩,口苦咽乾,大便乾結,小便黃。
 
芍藥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
【組成】芍葯15~20g 當歸9g 黃連5~9g 檳榔 木香 甘草炒各5g大黃6g 黃芩9g 官桂2~5g
【組成】芍葯一兩(30g)當歸半兩(15g)黃連半兩(15g)檳榔木香甘草炒,各二錢(各6g)大黃三錢(9g)黃芩半兩(15g)官桂二錢半(5g)
【用法】上藥口父咀,每服半兩(15g),水二盞,煎至一盞,食後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月艮)。
【方歌】芍葯湯中用大黃,芩連歸桂檳草香,清熱燥濕調氣血,裏急腹痛自安康。
【功用】清熱燥濕,調氣和血。
【主治】濕熱痢疾。腹痛,便膿血,赤白[1]相兼,裏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本方為濕熱痢疾的常用方劑。
【方解】本證為濕熱雍滯腸中所致。濕熱下注大腸,雍滯氣機,腸中積滯不化,濕熱與氣血瘀滯相搏,而成下痢膿血。方中重用白芍[2],用其止瀉痢腹痛之功。黃連、黃芩苦寒,清熱燥濕,而解腸中熱毒,以治濕熱成痢之本。大黃苦寒,邪熱祛積破瘀,瀉腸中之濕熱,使積滯、瘀血去,則下痢可止,此為「通因通用」之法。又以木香、檳榔行氣導滯;當歸柔肝和血,與大黃合用,又有行瘀之用。即所謂「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肉桂[3]辛熱,配在苦寒藥中是為反佐,可防止苦寒傷中與冰伏濕熱之邪。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解毒—針對濕熱之邪—君
芍葯:養血和營,又可緩急止痛
當歸:養血活血—和血—臣
二者共用 ,「行血則便膿自愈」。
木香、檳榔:行氣導滯—行氣—臣
「調氣則後重自除」。
大黃:瀉熱除積 通因通用—佐
肉桂(少量):可協助歸、芍行血和營,又可制約芩、連苦寒之性,防止嘔逆拒藥。—佐助和反佐之用。
甘草:與芍葯配伍緩急止痛,
又可調和諸藥。—佐使
【配伍特點】
氣血並治,兼以「通因通用」。
寒熱共投,重在「熱者寒之」。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濕熱痢疾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痢下赤白,腹痛裡急,苔膩微黃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原方後有「如血痢則漸加大黃;汗後髒毒加黃柏半兩」,可資臨床參考。本方在運用時,如苔黃而干,熱甚傷津者,可去肉桂,加烏梅,避溫就涼;如苔膩脈滑,兼有食積,加山楂、神曲以消導;如熱毒重者,加白頭翁、銀花增強解毒之力;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純下血痢,加丹皮、地榆涼血止血。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等屬濕熱為患者。
4.使用注意痢疾初起有表證者忌用。
1、 辨證要點:
便膿血,痢下赤白,腹痛,裏急後重,便膿血,赤白相兼,苔膩微黃,脈弦數。
2、隨證加減:
白多赤少:加厚樸、砂仁、車前、澤瀉;
赤多白少:去肉桂、當歸,加丹皮、地榆、
白頭翁;熱盛津傷,去肉桂,加烏梅;
兼食積,苔膩脈滑,熱重者,加白頭翁、銀花。
3、【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證者,忌用。
4、現代運用:常用於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過敏性結腸炎、急性腸炎屬濕熱為患。
【重點】
1、組成、功效、主治
2、肉桂的配伍意義
3、配伍特點
【附方】
1、黃芩湯:黃芩9g,芍葯9g,甘草炙3g,大棗4枚。
功用:清熱止利,和中止痛。
主治:熱瀉熱痢。身熱口苦,腹痛下利,舌紅苔黃,脈數。
2、香連丸:黃連二十兩,用吳茱萸十兩,同炒令赤,去吳茱萸不用,木香四兩八錢八分。
功用:清熱燥濕,行氣化滯。
主治:濕熱痢疾,膿血相兼,腹痛,裏急後重等。
----------------------------------------------------------------------
[1]熱重者,血多,而見赤色;濕重者,膿多,而見白色。
[2]白芍:酸斂而使用量大,故不怕大黃瀉下之性,相輔相成是也。且白芍止痛之力尤佳。
[3]肉桂:之所以可以使用是由於本方中大量的寒涼藥物中和其辛熱之性,去性存用。

白頭翁湯 《傷寒論》
【組成】白頭翁15克、秦皮12克、黃柏12克、黃連6克。
【組成】白頭翁二兩(15g)黃柏三兩(12g)黃連三兩(6g)秦皮三兩(12g)
【用法】上藥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與秦皮。
白頭翁治熱毒痢,黃連黃柏佐秦皮;清熱解毒並涼血,赤多白少膿血宜。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於熱毒下迫引起的急性腸炎或痢疾,證見便下膿血、裏急後重、肛門灼熱,舌質紅苔黃,脈弦數者。
【主治】熱毒痢疾。腹痛,裏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高熱)
【病機】熱毒深陷於血分,下注大腸。
【症見】腹痛,裏急後重,肛門灼熱,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渴欲飲水,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解】方中以白頭翁為君,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臣以黃連之苦寒,清熱解毒,燥濕厚腸[1];黃柏[2]瀉下焦濕熱,共奏燥濕止痢之效。秦皮苦寒性澀,收斂作用強,因本證有赤多白少,故用以止血,不仿芍葯湯之大黃。四藥並用,為熱毒血痢之良方。
白頭翁: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君
黃連:清熱燥濕—「治痢之最」
黃柏:清熱燥濕厚腸—臣
秦皮:清熱解毒,收澀止痢—佐
與芍葯湯比較:
1、病機:
芍—濕熱蘊結,氣血瘀滯 白—熱毒深陷血分,下注大腸
2、功用:
芍—清熱燥濕與調和氣血並用。 白—清熱解毒兼涼血止痢
3、主治:熱毒痢重於濕熱痢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熱毒血痢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裡急後重,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治要點。
2.加減變化若外有表邪,惡寒發熱者,加葛根、連翹、銀花以透表解熱;裡急後重較甚,加木香、檳榔、枳殼以調氣;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涼血和血;夾有食滯者,加焦山楂、枳實以消食導滯;用於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鴉膽子(桂圓肉包裹),療效更佳。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阿米巴痢疾、細菌性痢疾屬熱毒偏盛者。
1、辨證要點:下痢赤多白少,腹痛裏急後重,舌紅苔黃,脈弦數。
2、隨證加減:
兼有表邪,加葛根、連翹、銀花;
裏急後重甚者,加木香、檳榔、枳殼;
膿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
夾食滯者,加焦山楂、枳實;
阿米巴痢,合桂園內包鴉旦子同服。
3、現代運用:常用於細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屬熱毒偏盛者。
【重點】
1、組成、功效、主治
2、芍葯湯與白頭翁湯的對比
----------------------------------------------------------------------
[1]黃連:味苦,苦可堅陰。
[2]此處用黃柏是由於病證已深陷厥陰血分,故用黃柏清之。
(一切療法,藥方須醫師指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