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溫化寒濕

2014102800:37
溫化寒濕

適應症:陽虛不能化水或濕從寒化所致的痰飲、水腫等。
藥物選擇:溫陽藥如幹姜、桂枝、附子
健脾祛濕藥如茯苓、白朮等

真武湯 《傷寒論》
【命名】 真武者,北方司水之神,《醫方集解》云「真武北方之神,一龜一蛇,司水火者」本方具有溫陽利水之功。類似於民間傳說中司管水火的「真武」神。故將本方擬名為真武湯。
【組成】茯苓9克、白朮6克、白芍9克、生薑9克、制附子9克。
【組成】茯苓三兩(9g)芍葯三兩(9g)白朮二兩(6g)生薑切,三兩(9g)
附子一枚(9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真武附苓術芍葯,溫陽利水壯腎陽;脾腎陽虛水氣停,腹痛悸眩瞬惕嘗。
【功用】溫陽利水:用於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而見小便不利、肢體沉重疼痛或浮腫、惡寒腹痛、大便溏洩,舌淡苔白膩,脈沉細者。用本方加減還可用於脾腎陽虛之慢性腎炎水腫、心力衰竭水腫,以及慢性腸炎痢疾之久瀉等。
【主治】陽虛水泛證。
症見: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動不甯,頭目眩暈,身體筋肉潤動,站立不穩,四肢沉重疼痛,浮腫,腰以下為甚;或腹痛,洩瀉;或咳喘嘔逆。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沉細。
病機:脾腎陽虛,水濕泛溢。
【方解】
附子:溫腎暖脾腎助陽(腎為主)。—君Ⅰ、脾腎陽虛,水飲內停證(偏腎陽不足)Ⅱ、太陽病發汗太過,陽虛水泛。
茯苓、白朮:健脾滲濕,散寒止痛。—臣
白朮— 燥濕益氣健脾。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腰下為甚),苔白不渴,脈沉。
茯苓— 利水滲濕 健脾。病機:脾腎陽虛,氣化失司,水飲內停。
生薑:溫陽散濕(走表)發散水氣。治法:溫陽利水。
白芍:養陰(→以陰中求陽)舒筋,利水(→行水氣)。
1、利小便,使濕從小便而走;
2、柔肝緩急止痛(本方證中伴有腹痛);
3、斂陰舒筋以解筋肉潤動;
4、防止附子燥熱傷陰。—佐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乾薑、細辛溫肺化飲,五味子斂肺止咳;陰盛陽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葯之陰柔,加乾薑以助溫裡散寒;水寒犯胃而嘔者,加重生薑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吳茱萸、半夏以助溫胃止嘔。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腸結核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者。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溫陽利水之基礎方。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肢體沉重或浮腫,舌質淡胖,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腸炎、腸結核等屬脾腎陽虛,水濕內停者。
【重點】1、組成、功效、主治
2、白芍的配伍意義

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
【組成】茯苓四兩(12g)桂枝去皮三兩(9g)白朮二兩(6g)甘草炙,二兩(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溫陽化飲,健脾利濕。
【主治】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滑或沉緊。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停所致。蓋脾主中州,職司氣化,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而痰飲隨氣升降,無處不到,停於胸脅,則見胸脅支滿;阻滯中焦,清陽不升,則見頭暈目眩;上凌心肺,則致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皆為痰飲內停之征。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健脾利水,滲濕化飲,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功能溫陽化氣,平沖降逆。苓、桂相合為溫陽化氣,利水平沖之常用組合。白朮為佐,功能健脾燥濕,苓、術相須,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在此體現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術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炙甘草用於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朮益氣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四藥合用,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沖逆,全方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標本兼顧,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
此方服後,當小便增多,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後有「小便當利」之說。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朮。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豬苓,直達下焦,利水滲濕為主,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或吐涎沫等症;苓桂術甘湯以茯苓為君,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四藥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頭眩、心下悸等症。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臨床應用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陳皮以燥濕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可加枳實、生薑以消痰散水。
3.現代運用本方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心源性水腫、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神經官能症等屬水飲停於中焦者。
4.使用注意若飲邪化熱,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實脾散《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方】厚樸去皮,姜制,炒白朮木瓜去瓣木香不見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臍白茯苓去皮乾薑炮,各一兩(各30g)甘草炙,半兩(15g)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生薑五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服(現代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作】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主治】脾腎陽虛,水氣內停之陰水。身半以下腫甚,手足不溫,口中不渴,胸腹脹滿,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水腫,亦謂陰水,乃由脾腎陽虛,陽不化水,水氣內停所致。水濕內盛,泛溢肌膚,則肢體浮腫;水為陰邪,其性下趨,故身半以下腫甚;脾腎陽虛,失於溫煦,則手足不溫;水氣內阻,氣機不暢,則胸腹脹滿;脾陽不足,腐熟無權則便溏;口中不渴,舌苔白膩,脈沉弦而遲為陽虛水停之征。治以溫陽健脾,行氣利水。方中以附子、乾薑為君,附子善於溫腎陽而助氣化以行水;乾薑偏於溫脾陽而助運化以制水,二藥相合,溫腎暖脾,扶陽抑陰。臣以茯苓、白朮滲濕健脾,使水濕從小便去。佐以木瓜除濕醒脾和中;厚樸、木香、大腹子(檳榔)、草果行氣導滯,令氣化則濕化,氣順則脹消,且草果、厚樸兼可燥濕,檳榔且能利水。甘草、生薑、大棗益脾和中,生薑兼能溫散水氣,甘草還可調和諸藥,同為佐使之用。諸藥相伍,脾腎同治,而以溫脾陽為主;寓行氣於溫利之中,令氣行則濕化。
真武湯與實脾散均治陽虛水腫,具溫補脾腎,利水滲濕之功。前者以附子為君,不用乾薑,故偏於溫腎,溫陽利水之中又佐以芍葯斂陰柔筋,緩急止痛,故其主治陽虛水腫見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實脾散以附子、乾薑共為君藥,故溫脾之力勝於真武湯,且佐入木香、厚樸、檳榔、草果等行氣導滯之品,主治陽虛水腫兼有胸腹脹滿等氣滯見症者。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腎陽虛水腫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身半以下腫甚,胸腹脹滿,舌淡苔膩,脈沉遲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氣短乏力,倦惰懶言者,可加黃芪補氣以助行水;小便不利,水腫甚者,可加豬苓、澤瀉以增利水消腫之功;大便秘結者,可加牽牛子以通利二便。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腎小球腎炎、心源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屬於脾腎陽虛氣滯者。
4.使用注意若屬陽水者,非本方所宜。

萆薢分清散(萆薢分清飲)《楊氏家藏方》
【組成】益智川萆薢石菖蒲烏藥各等分(各9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入鹽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溫服(現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鹽少許)。
【功用】溫腎利濕,分清化濁。
【主治】下焦虛寒之膏淋、白濁。小便頻數,渾濁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脈沉。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濁,乃由下焦虛寒,濕濁不化所致。下焦虛寒,氣化不利,腎失封藏,膀胱失約,故小便頻數,尿濁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溫暖下元,利濕化濁。方中萆薢利濕而分清化濁,為治白濁之要藥,故以為君。石菖蒲辛香苦溫,化濕濁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虛寒,用以為臣,《本草求真》謂石菖蒲能溫腸胃,「腸胃既溫,則膀胱之虛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藥相伍,總以祛濕濁為主,故佐入益智仁、烏藥溫腎散寒。益智仁能補腎助陽,且性兼收澀,故用之溫暖脾腎,縮泉止遺;烏藥溫腎散寒,除膀胱冷氣,治小便頻數。入鹽煎服,取其鹹以入腎,引藥直達下焦,用以為使。原書方後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則其利濕分清之力益佳。綜觀全方,利濕化濁以治其標,溫暖下元以顧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醫家楊倓的《楊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並改名為「萆薢分清飲」。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主治下焦虛寒淋濁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小便渾濁頻數,舌淡苔白,脈沉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兼虛寒腹痛者,可加肉桂、鹽茴以溫中祛寒;久病氣虛者,可加黃芪、白朮以益氣祛濕。
3.現代運用本方適用於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炎、慢性盆腔炎等下焦虛寒,濕濁不化者。
4.使用注意濕熱白濁則非本方所宜。

(一切療法,藥方須醫師指示為準)



  •    (悄悄話) 1F
  • <悄悄話留言,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