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風逐少年點評微型詩

2018061523:38

1《守歲》/紫塞長風

爆竹不眠   鄉村不眠

半笸籮窮皮倒出許多陳年舊事

家訓   又澆灌了新的春天

風逐少年簡評:守歲意味著不眠。不眠的是爆竹、是鄉村,當然,不眠的還是人們。不眠就是醒著。醒著,爆竹燃放,醒著,回憶往事,醒著,重溫家訓。守歲,不眠,醒著,最終是為了在陳年舊事的過濾中,讓新春所寓示的希望在家訓中擴大。

 

2《十五盼歸》/紫塞長風

謎底    藏進一首詩裡

愛情慌了韻腳

猜來猜去   還是那彎淺笑

風逐少年簡評:藏是有意的躲避,慌說明在意,猜是慌之後的行動。而最終的結果是淺笑,淺笑不僅意味著開心,還意味著接受,但是,把接受藏起來,並不是真實的拒絕,而是含蓄的羞澀。這份喜悅與接受只有在你以「猜」為代表的積極主動的尋找之後才會遇到。

 

3《紅茶》/紫塞長風

隆冬   還好有一杯海續著

淡淡氤氳   緩緩升騰

在山的那邊   

風逐少年簡評:隆冬,氣溫會下降。而升騰的還有氤氳。氣溫的下降與氤氳的升騰是強烈的對比。氣溫下降並不能阻攔氤氳升騰,儘管,升騰的氤氳在山的那邊。一個「那」字暗示,升騰所暗示的希望並不在這邊,但是,在氣溫下降的隆冬,升騰的氤氳畢竟存在著。

 

4《長亭》/紫塞長風

杯斟滿路   溢出兩滴天涯

陽關外誰在吹著

楊柳   是那個故人

風逐少年簡評:滿說明路之長,長路漫漫,遠至天涯。溢說明超出了杯子的容量,而故人的離別之情也超出了承受範圍,這溢出的兩滴是天涯所暗示的遠方也是故人之淚。而陽關外故人所吹的楊柳之聲也溢出了陽關,滿滿的思念之情。

 

5《鳴澗》/紫塞長風

半盞月   以靜入定

誰碰彎了

一枚振著翅兒的   鐘聲
風逐少年簡評:半盞月就是彎月,是視覺。而碰彎的鐘聲則是聽覺,鐘聲彎了就是鐘聲的婉轉,這裡彎了的鐘聲就是鳥鳴,把鳥鳴寫成彎了的鐘聲,說明鳥鳴的清脆、婉轉,而一個「誰」字又暗示無人碰彎,正因為沒有看到、沒有聽到有人碰彎,才會有如此之問,而這一問又顯示了此時此地的寂靜。
 

《紅茶》文/紫塞長風
隆冬   還好有一杯海續著

淡淡氤氳   緩緩升騰   
在山的那邊   

風逐少年簡評:

       本來是一杯茶,而詩歌卻把茶寫成了海,說明茶面積之大,也暗示作者自己專注於茶,而這杯茶並不在眼前,而是在山的那邊,那麼,自己的著眼點實際是在山的那邊。



《一棵草》文/紫塞長風
從未覺得孤單

心頭
早已把天涯鋪滿

 

風逐少年簡評:鋪是付出,滿是付出的程度,滿就是沒有空隙,沒有遺漏。天涯就是天邊,就是距離遠的地方。一棵草的內心已經裝下了天涯。不孤單不是因為索取,而是因為付出。


 

《桥上风景》文/紫塞长风
栏杆外   船依旧南来北往
风吹动落寞    
空望   大雁结伴而行
风逐少年简评:

      落寞指的是自己,风景指的是船的南来北往与大雁的结伴而行。南来北往就是来往,结伴而行就是有同伴。由来往与同伴成为风景可知,自己的落寞正是没有来往、没有同伴,此时此地的自己是一个人而且没有朋友来往,因此,向往南来北往的船与结伴而行的大雁。

【雨季】文 /紫塞長風
紅塵因為浪過
又翻出
幾波魚肚白
【笑宇評點】紅與白的漲落
    毫光騰空,異香滿室。這是我對詩吐心中塊壘的紫塞長風的感覺。他的詩,動靜之間,黑白之間、左右之間暗含玄機。用詞之講究,情趣之開合,寫古道、寫擺渡、寫香客、寫夏韻,每每別具一格。詩歌是用文字錘煉心跡,作者處於紅塵之中,看透了人情冷暖,悟過來人生多艱,因為浪過,一場透雨,洗不清,洗不透,洗不白。這種通感的文字,何嘗不是痛感?我也曾寫過同題:【吻別落紅  哪個河段  漲潮?】但我寫的是一種自我淡淡的憂傷,他寫的是滾滾紅塵的現實,寓意就深刻多了。是啊,從紅到白,一個「浪」字過渡,看似色彩變幻,實是針砭之思。又一想,這紅塵與梵境,是否也能過渡?梵境無語,其境圓融通透,游離一切對立之外。正所謂青青翠竹,淨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詩人是在思考,諸多塵世間的罪孽,面對一場又一場雨,是可以得到救瀆的。翻出來,是自我切割,更多時候,自己是自己的手術刀,雨簾是自省的一面牆。如此解讀,是為附會,諸公諒之。


《無雪之冬》文/紫塞長風
雨季連起了雨季
夾在中間的一大段渴望
被    寒流了
【午後讀後】正如我們無法左右的人生際遇,同樣無法左右四季的變幻。陰雨連綿,「雨季連起了雨季」,猶在這入冬之寒更添濕冷難當,免不了令人心煩。中間那一大段渴望的雪天或晴天,未能如期而至,甚至被寒流代替。恍若「漏屋偏遇連夜雨」。人生何嘗不似這般溝坎重重?然而,能熬過去的都是春暖花開。無法左右者正因不可預知,不可預知者何必強求?世事無常,也因無常而多彩。之所以樂見於天空的藍或白,只因我們經歷太多雨天的灰。


 

生活,如此簡單

——簡評12「小詩月賽」的幾首獲獎作品

 

簡單生活   文/花開半夏

我是露珠餵養過的草根

所以我的骨血也是滾動的綠

我不需要腳底生風

我只需要駕馭好陽光出行的日子

就足夠捆綁好自己的筋骨

 

就像每一場風雪,我不去碰觸舊傷疤

不去喊醒春和倒戈的風

只看梅花落於窗前 ,關閉孤芳

於一篇碑文裡

喊醒自己

【飛雪點評】此詩虛實兩條線貫穿首尾,以草根喻平民,用凝煉的語言表達出內心的情感:簡單的慾望使人平和寧靜,存有最根本的品質過好平凡的人生。整首詩情感厚重,較有內涵,表達了作者對生活持有的態度。

 

快樂的螞蟻   文/韓東林

把陽光 搬進巢穴

多美好 和睦的家庭

被溫暖簇擁 最微小的心

被愛放大 糧食充足

寧靜 遠離塵世喧囂

 

簡單的勞動 讓生活

詩意無限 一片草地就是遠方

快樂在彼此的愛撫中

溫柔無語 整個世界

流淌著蟻群最聖潔的福音

【飛雪點評】雖說我們是眾多蟻群中的一員,身份卑微,生活在不起眼的角落裡,過著底層生活,但只要心中存有桃花源,生活就會充滿陽光,簡單的勞作,簡單生活,可謂知足常樂。整首詩語言質樸,情感的抒發的十分自然,從平緩安靜的語調中感受到什麼才是簡單的生活。

 

午後陽光   文/紫塞長風

那杯清茶  走了很遠的路

江南的雨水融進了北方的裊裊

那段曲子  也走了很遠的路

舒緩裡釋放出雪域高原的澄淨

 

打開的書  走了很遠的路

寫書的人還在遠方一步步跋涉

心裡的詩  也走了很遠的路

每一個句子都踏著會心的韻腳

 

路在眼前  路也在夢裡

暖暖的午後陽光此時正在路上

【飛雪點評】一杯清茶,一首曲子,一本書,一首詩,這是一種境界,是一種積極的人生。在大境界中守一份安逸,優雅人生,淡而有味,多麼簡單的生活。此詩鋪陳很是輕盈,意蘊深邃,給讀者營造了一份優美的意境。

 

幸福其實簡單   文/劉曉星

那麼多美好的日子

被打開,又被輕輕地撕下來

它們相約在某個季節

下一場雪

 

我們在雪花裡走

踩一條溫暖潮濕的路

直到撒在路上你我的笑容

由朝陽,散作晚霞

【飛雪點評】人生猶如一本日曆,打開撕下在不經意中過去。我們相約在冬季,牽手於雪地踩一串腳印,撒下一路歡喜,足矣。生活簡單,其實,幸福也就這麼簡單。整首詩語言簡潔、流暢,很有畫面感。

 

輕軌   文/袁廣衡

我只相信,早晨六點

像透明的氣球懸浮著

又像一座游輪緩緩離岸

我感到腋下生風

一種不可理喻的輕狂

在一幅動畫中表現出來

 

那輕呵,在闊平的水面滑動

我像是一粒沙子投出去

作一次出逃

或是享受抵達的快感

【飛雪點評】只需輕軌便使自己有一種不可理喻的輕狂,就可腋下生風就能享受抵達的快感。把無關的、紛亂的雜念和慾望捨棄,輕鬆的生活該是多麼的愜意。此詩以較新的意象詮釋了熱愛簡單生活的情懷。

 

拾荒  /袁東勝

一個鐵鉤,走南闖北

鉤過鐵器,鉤過紙品

也鉤過人民幣

一隻蛇皮袋,盛過太陽

盛過月亮,盛過風霜

也盛過淒涼

 

拾荒的人,邊走邊唱

拾荒的人,天當蚊帳地作床

拾荒的人,扮靚城市人的背街小巷

 

【飛雪點評】「拾荒的人」是這首詩歌具象化的表達對象,由此展開詩意的描寫,勾勒出一個面對艱難生活仍表現出豁達樂觀的拾荒人形象。這首詩的特色是利用反覆手法加強語氣,增強了詩歌的表達效果。


《相送》    文/紫塞長風
三月   見風就長
折柳的人斜倚   酒醒處
青山   隱隱著蒼茫
[星辰花簡評] 

開首,擬人句,點明相送的季節。
「折柳」,表達送別,古人常這樣寫。"人斜倚"描寫送者與別者的情緒、心理、行為動作。一個感傷,一個憂愁,分別時的話語說不完,戀戀不捨呀!
昨日喝的酒,是餞行酒吧,分別的人心裡是痛的!
「青山",兩個字拉遠了視野,是遠景,為送別設置了場景。遼闊、蒼茫。幾多憂愁,幾多關懷,盡在彼此的不言中。
本詩未寫相送之人的性別,但透過紙背,可看出兩個人的情感是深厚的!
借寫景烘托離別的氛圍,抒寫自己送別之情。寫來輕鬆自如。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能觸動讀者的情感弦。


《父子》文/紫塞長風
一幀大海  溝通兩代人

在細微處泊岸

點亮心燈簡評:這首作品構思精巧,表達獨特。兩代人的代溝如大海裡的「浪」一樣,此起彼伏,又恰是一道風景「扣人心弦」。也就是這道風景,給一家人增加了互相理解,互相關心的機會,讓那「浪」平穩地回到岸上,一家人其樂融融……


 

《遠村》
     文/紫塞長風
炊煙挽不住夕陽的重
掉了牆皮的歲月怎麼也補不上
日子攢下的    窟窿

風逐少年簡評:這是一首寫鄉愁的詩,雖然詩歌題目並不是鄉愁。「遠村」也即從遠處看到的村莊,或者是看到的遠處的村莊,這個村莊在觀看人的眼中的明顯特點是「遠」。那除了村莊之遠,觀看人還看到了什麼呢?「炊煙挽不住夕陽的重」,這裡出現了兩個名詞也即兩個景物,一是炊煙,一是夕陽,本來,夕陽炊煙,夕陽下的炊煙,炊煙旁的夕陽就給人一種回家的感覺,一種親近感,但是,作者在這裡卻用了「挽不住」來形容二者之間的關係,顯然,炊煙是努力地挽過夕陽的,但是,結果呢?挽不住,為什麼呢?因為正在下落途中的夕陽太重了。本來安詳親切的夕陽在觀看人的眼中卻是「重」的,沉重的,重到了什麼程度?炊煙挽而挽不住的程度。本來和諧的炊煙與夕陽這裡出現了對立,炊煙上升而夕陽下降,正在上升途中的炊煙挽卻沒有挽住、挽卻沒能挽住正在下降的夕陽,不僅如此,炊煙的上升與夕陽的下降必然導致炊煙與夕陽的距離越來越大。一個上升,一個下降,一個輕盈,一個沉重,而且升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輕盈沉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遠觀村莊獲得的風景炊煙與夕陽卻帶給觀看者這樣一種越來越大的撕裂感。
如果說第一句是遠景的話,那麼第二第三句應該是近景了。「掉了牆皮的歲月怎麼也補不上 日子攢下的窟窿」。顯然,這一句是在看到了掉了牆皮的牆、牆上的窟窿之後而聯想出來的詩句。掉了牆皮的牆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不完整、衰敗。那牆上的窟窿則給人一種無家可歸的流浪感和不安全感。現實場景中的牆的窟窿、掉了牆皮的牆移植到詩歌之中則是「掉了牆皮的歲月」和「日子攢下的窟窿」。掉了牆皮的不止有牆還有歲月,那什麼是掉了牆皮的歲月呢?既然掉了牆皮的牆是不完整的,是衰敗的,那麼掉了牆皮的歲月應該也是不完整的,也是衰敗的,不完整的歲月是殘缺的歲月,是殘缺的內心世界;而衰敗的歲月則是沒有生氣、低溫度的歲月,也是沒有生氣、低溫度的內心世界。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日子攢下的窟窿,這個窟窿比掉了牆皮更嚴重,掉了牆皮的牆還可以擋風,掉了牆皮的歲月還可以擋風,而有了窟窿的牆呢?自身難保,就像一句歌詞「任寒風來來去去」。那麼這個日子攢下的窟窿一是實指牆上的窟窿,看到的窟窿;一是虛指內心的窟窿。現實生活中的窟窿會補不上麼?不會。
那麼這個「怎麼也補不上」的「窟窿」偏向於指內心的窟窿,內心的窟窿就是內心的傷口。
在第一句中,上升的炊煙與下降的夕陽之間越來越大的距離不也是觀看人內心的一種傷口麼?
而更讓觀看者難以承受的是這個窟窿、這個傷口是「怎麼也補不上」了。顯然,觀看人不止一次,不止用一種方法嘗試著補上內心的窟窿,但是,結果卻是「怎麼也補不上」。
這本來是一首寫鄉愁的詩,但是,作者並沒有從正面去描寫怡人的風景,也沒有從正面抒發思鄉之情,恰恰相反,作者從反面入手,相互對立的炊煙與夕陽,相互對應的掉了牆皮與窟窿,通過這些讓作者痛心疾首的不願看到的景物來抒發自己內心強烈的感受。正如聞一多寫的「這不是我的中國」,這首微型詩所寫的也可以說是「這不是我的鄉村」。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色是連用了兩個否定句,兩個否定詞的出現「挽不住」與「補不上」把否定情緒推向了頂點,作者正是通過對這些否定的否定來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炊煙是能挽住夕陽的,是應該挽住夕陽的,以前曾經挽住過,現在應該也可以;窟窿是能夠補上的,以前曾經補上過,現在應該也可以。
而題目「遠村」之遠又提醒讀者,炊煙、夕陽、炊煙與夕陽的距離,牆、窟窿、歲月都是離觀看人那麼的遙遠,這就給挽留與修補又增加了一段距離和一定難度。


032號《清風竹韻》文/三葉三
倘若一抹清輝
不能收緊仰望的虛懷
且讓,月光隨著一尾青笛游弋煙塵
【姝讀】
作者將夜晚的月光,與竹林的靜謐空靈,完美融合,營造一種恍然世外的意境,讓讀者緊隨詩意走進畫面。而身在紅塵,蹉跎世事,豈能遁世。絲竹繞耳,餘韻裊裊,是每個紅塵碌碌之士嚮往的安寧和愜意。作者將閒情逸致,寄語清風明月,竹影禪音,隱逸地抒情言志,婉約柔美,讓讀者咀嚼詩意的同時,感同身受,深刻共鳴。

041號《清風竹韻》文/綠柳楓
今夜,骨氣還要瘋長幾寸
才能把故鄉 遞過來的那面月鼓
敲 響
【姝讀】
作者將思鄉作為主調,借用竹子托物言志,寓情於景。月圓之夜,最是鄉愁濃烈之時。而竹林清風的田園美景,更容易勾起遊子對故鄉的眷戀之情。而骨氣一詞,暗含雙關之意,擬人又形象的抒發了作者的心境和情緒。意在畫外,卻又妥帖自然,毫無違和感。也許這正是我們寫題圖詩,需要學習和提升之處吧。


051號《墨竹》文/紫塞長風
月光收攏所有的夜色
執節    為你的虛空
辯白
【姝讀】竹子作為「四君子」之一,在我國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讚譽有加,廣泛吟誦,但也不乏對竹子的惡評。作者將著眼點放在竹子的堅強不屈的氣節和情操方面,對貶低竹子空心無物的言論針對性的駁斥,言簡意賅,收攏一詞用的精準傳神,將一切黑暗的,不和諧因素剔除,只有明月清風,竹影綽綽,詩意簡潔明瞭,與畫面銜接自然。


056號《紫竹》文/梵竹靜
水月下  一遍遍褪去身上的顏色
夜的蒲團如蓮  心持半偈
節節般若
【姝讀】
作者抓住月下清風徐來時的竹韻,挖掘人生和墨竹的共性。將人生的百般磨礪,參禪不止的過程,與墨竹褪去本色之後,更顯修長挺拔,返璞歸真的特質,提煉出二者異曲同工之處,不得不說構思巧妙,匠心獨具。而月下,和清風和竹魂,共同參禪的聯想,讓讀者也浸進禪意,有心生菩提,空靈遺世的共鳴之感。所謂境由心生,作者視角切入獨到,詩意自然流暢,一氣呵成,與畫作相得益彰,渾然一體,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