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和解少陽

2014110315:18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傷寒論》
【來源】漢代張機(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治中》。
【組成】柴胡12克、黃芩9克、制半夏9克、黨參9克、炙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4枚。
柴胡半斤(24g);黃芩三兩(9g);人參三兩(9g);甘草炙,三兩(6g);半夏洗,半升(9g);生薑切,三兩(9g);大棗擘,十二枚(4枚)。
【組成】柴胡半斤(24g)黃芩三兩(9g)人參三兩(9g)甘草三兩,炙(9g)半夏半升,洗(9g)生薑三兩,切(9g)大棗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薑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小柴胡湯和解供,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加薑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功用】和解表裏,和解少陽,扶正祛邪:用於少陽證之寒熱往來、胸脅苦滿、不欲飲食、心煩嘔惡、口苦咽幹、耳聾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而數者。本方應用範圍較廣泛,單用本方或作適當加減,可治療外感熱性病、傳染性肝炎、膽囊炎、產後發熱、經期感冒以及瘧疾等見有往來寒熱、胸脅滿悶等症者。
小柴胡湯
1、傷寒少陽證。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熱入血室證。婦人傷寒,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
3、瘧疾;黃疸;內傷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主治】
Ⅰ、傷寒少陽證Ⅱ、婦人傷寒熱入血室Ⅲ、瘧疾/黃疸以及內科雜病而見少陽證者。
黃芩→清瀉半裏之熱(使少陽邪熱內消內清)清洩膽火。臣。
Ⅰ←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舌苔薄白,脈弦。或有目眩。
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或瘧疾,黃疸等內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
【方論】方中柴胡清透少陽半表之邪,從外而解為君;黃芩清洩少陽半里之熱為臣;人參、甘草益氣扶正,半夏降逆和中為佐;生薑助半夏和胃,大棗助參、草益氣,姜、棗合用,又可調和營衛為使。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之功。
【加減】
(1)嘔逆加生薑、陳皮。
(2)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
(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
(5) 嗽去參、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
(6)虛煩加竹葉、粳米。
(7)齒燥無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蔞、貝母。
(9)腹痛去黃芩,加芍葯。
(10) 下痞 ,去大棗、加牡蠣。
(11) 下痛,加青皮、芍葯。
(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
(13)本經頭痛加川芎。
(14)發黃加茵陳。
【方義】
(1)膽為清淨之府,無出無入,其經在半表半里,不可汗吐下,法宜和解。
邪入本經,乃由表而將至裡,當徹熱發表,迎而奪之,勿令傳太陰。
(2)柴胡味苦微寒,少陽主藥,以升陽達表為君。黃芩苦寒。以養陰退熱為臣。
半夏辛溫,能健脾和胃,以散逆氣而止嘔。人參、甘草,以補正氣而和中,使邪不得復傳入裡為佐。邪在半里半表,則營衛爭。故用姜、棗之辛甘,以和營衛為使也。
【變化方】
(1)本方以前胡代柴胡,名小前胡湯(崔氏),治同。
(2)本方加陳皮、芍葯,名柴胡雙解散,治同。
(3)本方加芒硝,名柴胡加芒硝湯。
(4)本方加桂枝,名柴胡加桂枝湯,治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
(5)本方除黃芩、甘草,加桂枝、茯苓、龍骨、牡蠣、鉛丹、大黃,名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身重不可轉側。
(6)本方去半夏、人參、姜、棗,加桂枝、乾薑,花粉、牡蠣,名柴胡桂枝幹薑湯,治傷寒汗下後,胸 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亦治瘧發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
(7)本方去半夏,加花粉,名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根湯,治往來寒熱而渴,及勞瘧。
(8)本方去柴胡、黃芩,加厚樸,名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治發汗後腹脹滿者。
(9)本方除半夏,加當歸、白芍、大黃,名柴胡飲子,治肌熱蒸熱積熱,汗後余熱,脈洪實弦數。亦治瘧疾。
(10)本方加羌活、防風,名柴胡羌活湯,治瘟疫少陽證。
(11)本方加桔梗,名柴胡桔梗湯,治春嗽。
(12)本方合平胃散,名柴平湯,治濕瘧身痛,身重。
(13)本方加青黛、薑汁糊丸,名清鎮丸,治嘔吐脈弦頭痛及熱嗽。
(14)本方一分,加四物二分,名柴胡四物湯,治婦人日久虛勞,微有寒熱。
(15)本方與四物各半,名調經湯。
【方解】少陽經病證表現為三焦經以及膽經的病證。少陽病證,邪不在表,也不在裡,汗、吐、下三法均不適宜,只有採用和解方法。本方中柴胡透解邪熱,疏達經氣;黃芩清洩邪熱;法夏和胃降逆;人參、炙甘草扶助正氣,抵抗病邪;生薑、大棗和胃氣,生津。使用以上方劑後,可使邪氣得解,少陽得和,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得和,有汗出熱解之功效。
柴胡 解半表之邪(使少陽邪熱外解) 疏理氣機—舒透半里之邪,疏肝解郁(外透)•和解少陽 。君。
和裏解表的基本結構
柴胡-苦平,入肝膽經,透泄與清解少陽之邪,並能疏洩氣機之鬱滯,使少陽之邪得以疏散,為君;
黃芩-苦寒,清泄少陽之熱,為臣;柴胡與黃芩配伍用於疏散半表半裏之邪。其中,柴胡[1]偏於透散半表之邪;黃芩偏於清除半裏之熱邪。柴胡升散之性,得黃芩之清泄,共奏和解少陽之功。
半夏、生薑[2]-降逆 和胃 止嘔。病機:邪在少陽,正邪相爭,膽胃不和。
人參、大棗、甘草-益氣健脾,既可扶正以祛邪,又可以益氣以禦邪內傳;治法:和解少陽<調和\解除外邪>。
炙甘草-調和諸藥。
1、本方主治少陽病證。
2、可以治療偏頭痛此為少陽經之分佈、耳鳴如鐘如潮、耳聾等症。
注意:陰虛血少者禁用。
配伍特點:1舒透與清洩並用,以透為主。2膽胃兼調。3寓扶正於祛邪之中。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傷寒少陽證的基礎方,又是和解少陽法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苔白,脈弦為辨證要點。臨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證,便可用本方治療,不必待其證候悉具。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2.加減變化若胸中煩而不嘔,為熱聚於胸,去半夏、人參,加瓜蔞清熱理氣寬胸;渴者,是熱傷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肝氣乘脾,宜去黃芩,加芍葯柔肝緩急止痛;脅下痞硬,是氣滯痰郁,去大棗,加牡蠣軟堅散結;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氣凌心,宜去黃芩,加茯苓利水寧心;不渴,外有微熱,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參,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飲,宜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乾薑溫肺止咳。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感冒、流行性感冒、瘧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膽囊炎、膽結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產褥熱、急性乳腺炎、睪丸炎、膽汁返流性胃炎、胃潰瘍等屬邪踞少陽,膽胃不和者。
4.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對陰虛血少者禁用。
1、辨證要點: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苔白,脈弦。
臨床上只要見到一部分主證,便可用本方治療。正如《傷寒論》所說:「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2、隨證加減:
半裏之熱漸盛,心煩不嘔—去半夏、人參,加瓜蔞
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
兼有肺寒留飲,咳嗽—去人參、大棗、生薑,加幹薑、五味子
3、現代運用:常用於感冒、瘧疾、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胸膜炎、乳腺炎、睪丸炎、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屬少陽證者。
4、使用注意:陰虛血少者禁用。
重點
組成、功效、主治、方解。
----------------------------------------------------------------------
[1]柴胡:小量3~6g-升陽舉陷;中量6~10g-和解少陽;大量10~15g-辛涼解表、退熱。
[2]半夏、生薑:合之為小半夏湯,有降逆、祛痰涎之功。

蒿芩清膽湯
【來源】《重訂通俗傷寒論》。
【組成】青蒿腦4.5~6克,淡竹茹9克,仙半夏4.5克,赤茯苓9克,青子芩[1]4.5~9克,生枳殼4.5克,陳廣皮4.5克,碧玉散[2](包)9克
【用法】水煎服。
【方歌】蒿芩清膽枳竹茹,陳夏茯苓碧玉途,熱重寒輕痰濕重,胸痞嘔惡總能除。
【功用】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痰濁證。症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或嘔黃涎而粘,胸脅脹痛,舌紅苔白膩,脈濡數。現用於感受暑濕、瘧疾、急性黃疸性肝炎等證屬濕熱偏重者。
【組成】青蒿6克 竹茹9克 法半夏5克 赤茯苓9克 黃芩9克 枳殼5克 碧玉散9克(或用:滑石6克 甘草1克 青黛3克
【功效】清膽利濕,和胃化痰。
【主治】少陽濕熱證,痰濁內阻。證見寒熱如瘧,寒輕熱重,口苦膈悶,吐酸苦水[3],或嘔黃粘涎,甚或乾嘔呃逆,胸脅脹滿,小便黃少,舌紅苔白膩,間現雜色,脈數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青蒿[4]苦寒芳香苦能燥濕,寒能清熱,芳香可以避穢,清透少陽邪熱;黃芩苦寒,善清膽熱,並能燥濕,兩藥相合,既能內清少陽濕熱,又能透邪外出。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竹茹清膽胃之熱,化痰止嘔,二者配合為治痰熱的常用藥對。碧玉散、赤茯苓清熱利濕,導邪從小便而出。陳皮理氣化痰,寬胸暢膈;枳殼下氣寬中,除痰消痞。
1、“少陽為氣機之樞”,故曰半表半裏。少陽為病,易導致氣機不舒。
2、小柴胡湯與蒿芩清膽湯的區別:二者皆能和解少陽,用於邪在少陽,往來寒熱,胸脅不適者。但小柴胡湯兼有益氣扶正之功,宜於膽(肝)胃不和,胃虛氣逆者;蒿芩清膽湯兼有清熱利濕、理氣化痰之效,宜於少陽膽熱偏重,兼有濕熱痰濁者。
【點評】1本方證是以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痛,吐酸苦水,舌苔膩,脈數為辨證要點。2臨床上用本方可治療流行性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
【運用】
1.本方證是以寒輕熱重,口苦膈悶,胸脅脹痛,吐酸苦水,舌苔膩,脈數為辨證要點。
2.臨床上用本方可治療流行性感冒、急性胃炎、急性膽囊炎。
----------------------------------------------------------------------
[1]青子芩:黃芩之嫩者。
[2]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者共末。
[3]吐酸苦水:此為濕熱位於少陽之象。
[4]與小柴胡區分:青蒿苦寒,芳香避諱,用於以下兩點:1、熱重;2、芳香化濕。
(一切療法,藥方須醫師指示為準)


  •    (悄悄話) 2F
  • <悄悄話留言,不公開>
  •   八仙果 於 2014-11-04 05:13 1F
  • 謝謝分享~!
  • 版主於 2014-11-04 14:45 回覆
    朋友,有句心裡話,真想告訴你,

    一天八杯水;
    日行八千步,
    夜眠八小時,
    三餐八分飽,
    養心八珍湯,
    強體八段錦,
    無病八十八,
    有壽百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