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05、治燥劑

2014092312:03
05、治燥劑

一、概念
凡以清宣辛散或甘涼滋潤的藥物為主組成,具有清宣外燥或滋陰潤燥的作用,以治療燥證的方劑。

二、分類
燥[1]證:外燥證(邪自外來)-治宜清宣外燥—輕宣外燥—杏蘇散
外燥是感受秋令燥邪所致的病證,因秋令氣候有偏寒、偏熱之異,故感邪後所表現的證候又有涼燥、溫燥之分。燥屬六淫之有一定的季節性,多易犯肺耗津,初起可見惡寒發熱,常伴有口乾咽痛、鼻燥、乾咳無痰,或咳嗽少痰等津液乾燥的表現。
外燥可以分為涼燥-體現燥邪的本性:治以清宣溫潤-杏蘇散
溫燥-燥邪從熱化:治以清宣涼潤-輕證:桑杏湯;重證:清燥救肺湯。
內燥證(邪自內生)-治宜滋陰潤燥—滋陰潤燥—百合固金湯
內燥是屬於臟腑津虧液耗所致的病證,發病部位有上燥、中燥、下燥之分,累及臟腑有肺、胃、腎、大腸之別。
一般而言,燥在上者,多責之於肺,見有咳逆少痰;燥在中者,多責之於胃,症見口幹、嘔吐或食不下;燥在下者,多責之於腎,症見咽幹、便秘等。
病位在上-肺乾咳、少痰、咽燥、咯血;
病位在中-胃肌肉消瘦、幹嘔食少;
病位在下-腎消渴、津枯便秘;
五臟相關:肺胃-麥門冬湯;肺腎-百合固金湯。

三、注意事項
1、燥邪最易化熱,傷津耗氣,治之宜加清熱瀉火或生津益氣之品。
2、辛香耗津、苦寒化燥之品,均非燥病所宜。
3、宜用甘寒養陰而不滋膩之品。

內燥使 用 注 意
1、治療燥證,首先要分清外燥和內燥,外燥中又須分清是涼燥還是溫燥。然而人體內外、臟腑之間相互聯繫,故臨床上所見燥證亦多內外相兼,上下互見;治法亦須隨證而施。如外感溫燥,不僅有發熱、頭痛等表證,而且兼有咽幹鼻燥、咳嗽少痰等上燥證,治療時當以輕宣燥熱與涼潤肺金並用;而咽喉燥痛、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等上燥證,每與腎陰不足,虛火上炎有關,治宜養陰潤肺,金水並調。因此,必須根據具體病情,靈活運用。
2、燥邪最易化熱,傷津耗氣,故運用治燥劑有時還須酌情配伍清熱瀉火或益氣生津之品。
3、燥雖近於火,但又不同於火,所以治燥不同於治火,不宜使用苦寒之品;至於辛香耗津,亦非燥證所宜。所以,多以甘寒或鹹寒為宜。
4、此外,甘涼滋潤藥物易於助濕滯氣,脾虛便溏或素體濕盛者忌用。

《輕宣外燥》
適應證:適用於外感涼燥或溫燥之證。
涼燥是因深秋氣涼,感受涼燥,肺氣不宣,津液凝聚不布所致;症見頭痛惡寒,咳嗽痰稀,鼻塞咽幹,舌苔薄白;本證性質近於風寒,但較嚴冬之寒為輕,故有「次寒」、「小寒」之稱。治宜輕宣溫潤,用辛溫解表藥,如蘇葉、豆豉、生薑等。
溫燥是由初秋燥熱,或久晴無雨,燥熱傷肺,肺失清肅所致,症見頭痛身熱,乾咳少痰,或氣逆而喘,口渴鼻燥,舌邊尖紅,苔薄白而燥或薄黃;治宜清宣潤肺,用辛涼解表藥,如桑葉、菊花等。
常用藥物
1、配伍止咳化痰藥:因燥邪外襲,肺氣不宣,可聚津成痰。
如:杏仁、前胡、桔梗等。
2、配伍養陰潤燥藥:因燥邪可耗傷陰津。
如:沙參、麥冬等。
3、配清熱藥:燥性近火,常見熱象。但宜選用清而兼散或輕宣清熱之品,以防涼遏。
如:石膏、山梔皮等。
----------------------------------------------------------------------
[1]燥邪:燥為陰邪,為秋令之邪,小寒之性,易傷津耗氣,燥易化熱,易傷肺絡。燥邪性收斂,導致津液敷布障礙,以致諸乾燥的症狀。治之可以不加養陰之品。若已從熱化,即是溫燥,則須適當加益氣養陰之品。

清燥救肺湯
【組成】桑葉9克、生石膏15克、人參2克、甘草3克、麻仁3克、阿膠3克(烊化)、麥冬4克、杏仁2克、枇杷葉6克。
【功用】清燥潤肺:用於燥熱傷肺之乾咳無痰或少痰、氣促胸痛、口燥咽幹,舌幹紅少苔者。

養陰清肺湯
【組成】生地9克、麥冬9克、元參9克、丹皮3克、川貝母6克、生甘草2 克、薄荷2克、白芍3克。
【功用】養陰清肺:用於陰虛肺熱而見乾咳少痰、口燥咽幹,舌紅少苔或無苔,脈數者。

沙參麥冬湯
【組成】北沙參10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葉6克、生甘草3克。
【功用】甘寒生津,清養肺胃:用於燥傷肺胃,津液虧損而見口渴咽幹、或乾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者。

麥門冬湯
【組成】麥冬35克、半夏5克、人參5克、粳米5克、甘草3克、大棗4枚。
【功用】養胃潤肺,降逆化痰:用於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之證。如肺陰傷之乾咳或痰粘咯吐不爽;胃陰傷之咽幹口渴、噁心、幹嘔、呃逆。舌紅苔淨,脈虛數等。

(一切療法,藥方須醫師指示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