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補氣劑

2016062501:27
補氣劑(補益劑)

補氣法,適用於脾肺氣虛之證。此處所補之氣為宗氣也,其源自脾肺水穀之氣和肺吸入之清氣。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肺主氣,司呼吸,朝百脈。脾氣虛,健運不力則有食少便溏,倦怠乏力;中氣下陷則有久瀉脫肛甚則內臟下垂。肺氣虛則見少氣懶言,語聲低微,動則氣喘,脈虛大或虛弱,皆宗氣不足之象也。
 
四君子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命名】本方中的四味藥物,皆屬平和之品,不熱不燥,補而補滯,益氣補中,健脾
養胃,如同寬厚和平的君子一般,不偏 不倚、故名四君子湯。
【組成】黨參(或人參)12克、茯苓9克、白朮9克、炙甘草3克。
【組成】人參去蘆白朮茯苓去皮(各9g)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15g),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候;入鹽少許,白湯點亦得(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四君子湯中和義,人參苓術甘草比;益氣健脾基礎劑,脾胃氣虛治相宜。
四君補氣基本方,食少無力大便溏,人參白朮茯苓草,益氣健脾功效強。
【功用】補氣健脾: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納少便溏、身疲乏力,苔白,脈緩弱之證。
【主治】脾胃氣虛證[1]。表現面色萎白,語音低微[2],四肢無力,食少便溏,舌質淡,脈軟無力。現代常用於神經衰弱、慢性胃炎、潰瘍病、腸激綜合症,屬脾胃氣虛者。亦常用於促進大病康復。
本方可用於各種熱性病之神倦、口幹,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見有氣陰兩虛之證者。近已製成針劑,用於休克之急救。
【症見】面色晃白、語聲低微、四肢無力、氣短、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脈虛弱。
【病機】脾胃氣虛,運化乏力
【方解】方中人參甘溫益氣[3],即可大補脾胃之氣,又可補益肺氣,為君。白朮為臣,苦溫健脾燥濕[4]。佐以茯苓甘淡健脾滲濕;苓、術合用,健脾除濕之功更強。炙甘草甘溫,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此方能使脾胃之氣健旺,運化複常,資生氣血,故為補氣的基本方。參、術、草均為甘溫壅滯之品,有礙於脾胃氣機,得茯苓之淡滲利竅,則補中有利,補而不滯。
本方與理中丸僅一味之差,四君子湯參、術、苓、草,重在益氣健脾,理中丸參、術、薑、草,重在溫中祛寒。
人參:大補脾胃之氣—君
白朮:燥濕健脾—臣
茯苓:滲濕健脾—佐
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佐使
與理中丸比較:
本方與理中丸的藥物組成中均有人參、白朮、炙甘草三味,皆可益氣補中,治療脾虛之證。但四君子湯與茯苓配伍,以人參為君,重在益氣健脾,主治脾胃氣虛;理中丸與幹姜配伍,以幹薑為君,重在溫中祛寒,主治中焦虛寒證。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胃氣虛證的基礎方,後世眾多補脾益氣方劑多從此方衍化而來。臨床應用以面白食少,氣短乏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嘔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嘔;胸膈痞滿者,加枳殼、陳皮以行氣寬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棗仁以寧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乾薑、附子以溫中祛寒。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氣虛者。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脾胃的基本方,很多補氣或健脾的方劑都是由本方演化而來。
主要用於脾胃虛弱,運化乏力而致的各種病症,以面色晃白、食少氣短、四肢無力、舌淡苔白、脈虛弱為證治要點。
2、隨證加減:嘔吐加半夏;胸膈痞瞞加枳殼、陳皮;心悸失眠加酸棗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幹薑、附子。
3、臨床運用:臨床用於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脾胃虛弱者。
【重點】
組成、功用、主治及理中丸與四君子湯的比較
【附方】
1、異功散:四君子湯加陳皮9g,功用:益氣健脾,行氣化滯。
2、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加陳皮3g、半夏4.5g,功用:益氣健脾,燥濕化痰。
3、香砂六君子湯:人參3g,白朮6g,茯苓6g,甘草2g,陳皮2.5g,半夏3g,砂仁2.5g,木香2g,生薑6g,功用:益氣化痰,行氣溫中。
4、保元湯:黃?9g,人參3g,炙甘草3g,肉桂1.5g,生薑一片,功用:益氣溫陽。
5、加減四君子湯:白扁豆、藿香葉、炙甘草、黃?各一兩,人參、茯苓、白朮各四兩,功用:益氣補中,健脾化濕。
6、白朮散:四君子湯加藿香葉五錢,木香二錢,葛根五錢,功用:益氣補中,和胃生津。
7、另外還有補氣運脾湯、健固湯、固真湯、腹傷二方。詳見《醫方發揮》
----------------------------------------------------------------------
[1]本證為脾胃氣虛,納穀與運化乏力所致。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故面色?白,語音低微,氣短乏力。脾失健運,胃納不振,濕濁內生,故飲食減少;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停滯於中脘,則引起胃氣上逆發為嘔吐,又因清陽不升,則濁陰不降,清濁相干,水穀不分,故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脈虛弱,均為中焦脾胃氣虛之象。
[2]肺主氣,而脾為肺之母,脾胃虛弱,肺氣先絕,故見此。或可解釋為肺之宗氣的一部分為脾氣上乘而成,脾之清陽不升,宗氣生化必不足,而致如此者。
[3]此處的益氣偏向於大補元氣。
[4]脾喜燥而惡濕也。

參苓白朮散[1]《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人參(黨參)9克、茯苓9克、白朮9克、炙甘草3克、炒白扁豆12克、山藥12克、薏苡仁12克、蓮子肉9克、陳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棗5枚,湯調下。
【組成】蓮子肉去皮,一斤(500g)薏苡仁一斤(500g)縮砂仁一斤(500g)桔梗炒令深黃色,一斤(500g)白扁豆薑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白茯苓二斤(1000g)人參二斤(1000g)甘草炒,二斤(1000g)白朮二斤(1000g)山藥二斤(1000g)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6g),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方歌】
參苓白朮扁豆陳,蓮草山藥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參苓白朮扁豆陳,山藥甘蓮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功用】補氣健脾,和胃滲濕,滲濕止瀉,兼可益肺:用於脾肺氣虛,濕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瀉,或咳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減可治療慢性腸炎久瀉,結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性腎炎等見有上述證候者。
【主治】脾虛夾濕證[2]。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洩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症見】食少便溏、或吐或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胸脘痞悶、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膩、脈虛緩。 病機關鍵:脾虛夾濕
【方解】本方以四君子益氣健脾為主,配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藥之甘淡,蓮子之甘澀,輔助白朮,既可健脾,又能滲濕止瀉。加砂仁[3]行氣化濕,使補而不滯。桔梗[4]宣肺利氣,入肺經以通調水道[5]以利濕;又可借肺之布津而養全身,並引藥補肺而防肺虛。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
本方為四君子湯的基礎上加山藥、蓮子、扁豆、薏仁、砂仁、桔梗而成。兩方均可益氣健脾,但四君子湯以補氣為主;而參苓白朮散兼有和胃滲濕作用,並有保肺之效,適用於脾胃氣虛夾濕之證,亦可用於肺損虛勞諸證,為「培土生金」法中的常用方劑。
四君:益氣健脾—君
山藥、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補脾滲濕止瀉—臣
砂仁:行氣化濕、便補而不滯
桔梗:載藥上行、宣開肺氣 —佐
1.開宣肺氣以通利水道。
2.載藥上行,培土生金,增強保肺之功。
方中桔梗:
(1)桔梗苦辛而平,借其升浮之性,與滲濕的藥物配伍而使降中有升,以恢復氣機的升降功能。
(2)桔梗上行入肺,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宣通,則水道通利而濕有去路。
(3)宣利肺氣,借肺的布精而養全身。
《素問》中言「食氣入胃…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桔梗宣通肺氣,通過肺之布津而養全身。
(4)作舟楫之用,載藥上行,引脾氣上行,使輸精於肺,達到「培土生金」之用。
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諸藥—使
縱觀全方,補中有行、行中有止、
功奏益氣健脾、滲濕止瀉之功。
本方除補脾胃之外,尚有補肺之功。
1、直接—山藥有補肺
2、間接—脾肺為母子關係、培土可生金、肺得脾之轉輸、可得到營養;桔梗載藥上行,使精微上達於肺,故肺氣不足亦可選用此方。
【配伍特點】
1、 藥性平和,溫而不燥, 補而不滯。
2、肺脾同治,培土生金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藥性平和,溫而不燥,是治療脾虛濕盛洩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洩瀉,舌苔白膩,脈虛緩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兼裡寒而腹痛者,加乾薑、肉桂以溫中祛寒止痛。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慢性胃腸炎、貧血、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以及婦女帶下病等屬脾虛濕盛者。
1、辨證要點:本方除用於脾胃氣虛外,對於肺氣虛弱亦可應用。臨床以洩瀉、舌苔
白膩、脈虛緩為證治要點。
2、加減變化:久瀉兼裏虛腹痛,加幹薑、肉桂。
3、臨床運用:常用於慢性胃腸炎、貧血、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腎炎及婦女帶下屬脾虛夾濕者。
【重點】
組成、功用、主治及方解中桔梗的配伍意義。
----------------------------------------------------------------------
[1]此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參苓白朮散,另有《古今醫鑒》載有參苓白朮散,較本方多陳皮一味,適宜於脾胃氣虛兼有濕阻氣滯證者。
[2]本證為脾氣虛弱,運化失職,濕自內生,氣機不暢,故飲食不化,胸脘痞悶,腸鳴洩瀉。脾失健運,則氣血生化不足,肢體失於濡養,故四肢無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治之以補益脾胃,兼以滲濕為法。
[3]砂仁:辛香而燥,可以開胃醒脾。
[4]桔梗:為手太陰肺經的引經藥,配入本方,如舟楫載藥上行,達於上焦以益肺。
[5]肺為水之上源,宣肺亦可利水滲濕。
 
補中益氣湯《脾胃論》《內外傷辨惑論》
【組成】黃芪15克、黨參10克、白朮10克、炙甘草5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組成】黃芪病甚、勞役熱甚者,一錢(18g)甘草炙,各五分(9g)人參去蘆,三分(6g)當歸酒焙乾或曬乾,二分(3g)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三分(6g)柴胡二分或三分(6g)白朮三分(9g)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遠稍熱服(現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劑,每服10—15g,日2-3次,溫開水或薑湯下)。
【方歌】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
補中益氣芪參術,炙草升柴歸陳助;清陽下陷能升舉,氣虛發熱甘溫除。
【功用】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用於脾虛氣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氣下陷之內臟下垂(如脫肛、子宮脫垂)、久瀉、小便頻急(如慢性泌尿系感染);氣虛不能攝血之便血、崩漏等證。也用於低血壓頭痛眩暈、或氣虛嗜睡、氣虛發熱等證。
【主治】
1、脾胃氣虛證。食少便溏,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晃白,脈大而虛軟[1]。
2、氣虛下陷證。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氣短乏力,舌淡脈虛者。
3、氣虛發熱證。身熱[2],自汗[3],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
【適應症】補氣升陽代表方劑。主治脾胃氣虛,表現有身熱有汗,渴喜溫飲,頭痛惡寒,少氣懶言,體倦肢軟,或飲食無味,面色晃白,脈虛軟無力,舌淡苔薄白。嚴重者,可有脫肛、胃下垂、久瀉久痢等。
【方解】本方證因於飲食勞倦傷脾,致脾胃元氣虛衰,清陽下陷,脾濕下流,郁遏陽氣而起。
方中重用黃?[4],味甘微溫,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升陽固表止汗,為君。
配伍人參、炙甘草、白朮[5]補氣健脾為臣,與黃?合用,以增強其補中益氣之功。
用當歸養血和營是恐氣虛時久,以致營血虧虛,以協助人參、黃芪以補氣養血。
陳皮理氣和胃,化痰濕而醒脾氣,使諸藥補而不滯,共為佐藥。
並以少量升麻、柴胡[6]升陽舉陷,協助君藥以升提下陷之中氣,為佐使。
炙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配伍大意有二:
一是補氣健脾以治氣虛之本;
一是升陽舉陷,以求清升濁降,於是脾胃和調,水谷精微生化有源,脾胃氣虛諸證即可自愈。
黃芪(重):補中益氣、升陽固表—君
補中升陽之品首推黃芪,黃芪既善補氣,又善升氣。黃芪不僅能益氣補脾,又能入肺補氣,入表實衛。
黃芪生用,其性輕清而銳。輕清可升陽舉陷,銳則補益更速,通達內外。
人參:大補元氣
炙甘草:益氣調中 
白朮:燥濕健脾—臣
當歸:養血和營
陳皮:理氣和胃,使補而不滯—佐
升麻、柴胡:升陽舉陷、助黃芪升提陽氣—佐使
炙甘草:調和諸藥—使
【配伍特點】
1、補氣與升陽並舉,重在補氣。
2、補益藥中配伍了少量行氣藥物,既可調氣機的升降,又可使補而不滯。
名詞
甘溫除熱—用甘溫的藥味以解除因
虛而致身大熱的方法、代表方為補中益
氣湯、當歸補血湯、歸脾湯、小建中湯。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萎黃,脈虛軟無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頭痛者,加蔓荊子、川芎;頭頂痛者,加稿本、細辛以疏風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麥冬以斂肺止咳;兼氣滯者,加木香、枳殼以理氣解郁。本方亦可用於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以增辛散之力。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內臟下垂、久瀉、久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及產後癃閉、胎動不安、月經過多;眼科之眼瞼下垂、麻痺性斜視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4.使用注意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之代表方、以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面色晃白、脈虛無力為證治要點。
2、隨證加減:
頭痛加蔓荊子、川芎、槁本、白芷、細辛。腹痛加白芍。
兼氣滯,加木香、枳殼。虛人感冒,加蘇葉少許。
兼貧血,加補血藥(四物)、補腎藥(枸杞、鹿膠)。
月經過多,去柴胡、當歸,重用人參或加止血藥。
小便不利,加澤瀉、車前。
便秘,重用當歸或加適量火麻仁、肉蓯蓉。
3、臨床應用
用於內臟下垂、久瀉久痢、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婦科之子宮脫垂、妊娠產後癃閉、胎動不安月經過多;眼科之眼瞼下垂、麻痺性斜視等屬脾胃氣虛或中氣下陷者。
4、使用注意:陰虛發熱及內熱熾盛者忌用。
【重點】
組成、功用、主治、方解。(尤其是黃芪與升麻、柴胡的配伍意義)。
【附方】
1、升陷湯:生黃?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功用:益氣升陷。主治:大氣下陷證。
2、升陽益胃湯:黃?30g,半夏、人參、炙甘草各15g,獨活、防風、白芍、羌活各9g,橘皮6g,茯苓、柴胡、澤瀉、白朮各5g,黃連1.5g,生薑五片,大棗二枚,功用:益氣升陽,清熱除濕。主治:脾胃虛弱,濕熱滯留中焦。
----------------------------------------------------------------------
[1]此為氣虛難以鼓充於血脈之故。
[2]此處用補中益氣湯是為「甘溫除熱」之法。
[3]清陽不能循於皮膚分肉之間,以溫皮毛腠理而衛外,衛陽不足則惡寒,陰在內陽之守,衛氣不固,則陰液外洩而為自汗。玉屏風散亦能治自汗,但其不能治氣虛發熱之證,此為二者區別。
[4]黃芪:生用其性輕清而銳,輕清則能升陽舉陷,氣銳則其補更速,通達內外。功效補氣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托瘡生肌。
[5]此為四君子湯去茯苓,去茯苓者,因其淡滲下利之性也。
[6]少量升麻、柴胡的作用:升陽須在補氣的前提下進行,若單是升陽而不補氣,則升提不力,效果不佳。其中「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本草綱目》)

玉屏風散《丹溪心法》《究原方》錄自《醫方類聚》
【命名】
玉者,珍貴之品;屏風,擋風的屏障。喻本方的功能如擋風的屏障,珍貴如玉。通過本方的應用,可補益肺氣,增強衛外之功,由此一來,則風邪不能內襲,汗補外洩,從而
【組成】黃芪180克、白朮60克、防風60克。研粉,每次6~9克,每日2次。
【組成】防風一兩(30g)黃芪蜜炙白朮各二兩(各60g)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三錢(9g),用水一盞半,加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後熱服。(現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g,大棗煎湯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方歌】
玉屏風散最有靈,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藥雖相畏效相成。
玉屏組合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衛斂汗效特靈。
【功用】補氣固表止汗:用於氣虛自汗,虛人腠理不固,易於感冒者。
【主治】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於外感風邪。
均可以治療表虛自汗。本方的自汗是由於衛氣虛弱,腠理不固而致;桂枝湯的自汗,是由於外感風寒,營衛不和所致。正如吳昆所言:「是自汗也,與傷風自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玉屏風散與桂枝湯均可用於治療表自汗,二者有何區別?
症見:汗出惡風,面色晃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
病機:肺衛氣虛,腠理不固。 表虛自汗。
【適應症】表虛衛氣不固,表現惡風自汗,面色晃白,舌淡苔白,脈浮虛軟,及體虛易感冒者。
【方解】方中黃?甘溫,內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白朮健脾益氣,助黃?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力,為臣;佐以防風祛風固表,合?、術則扶正為主,兼以祛邪,使固表不留邪,祛邪不傷正。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伍小量祛風解表之品,使補中寓散,不致壅遏。
本方與桂枝湯均可用治表虛自汗,而兩者不盡相同。本方證之自汗為衛氣虛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湯證之自汗為外感風寒,衛強營弱所致。衛強者,非衛氣強悍,而是「兩陽」相並謂之強,「兩陽」是指衛陽、風邪(風為陽邪)。
黃芪:補益脾肺之氣,固表止汗—君
白朮:益氣健脾,加強固表之功—臣
防風:走表而散風禦邪—佐
黃芪與防風的配伍意義:
黃芪與防風相伍,一收表,一散表,二藥合用,黃芪得防風則固表而不留邪,防風得黃芪則祛邪而不傷正,相畏相使,實系補中有散,散中有收之意。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以自汗惡風,面色晃白、舌淡脈虛為證治要點。此外,體虛易感冒者也可應用。
2、加減變化:
(1)自汗重,加浮小麥、牡蠣、麻黃根。
(2)有表證:合桂枝湯;
無表證:合補中益氣湯+淫羊藿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以自汗惡風,面色晃白,舌淡脈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自汗較重者,可加浮小麥、段牡蠣、麻黃根,以加強固表止汗之效。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邪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於傷風感冒而誘致病情反覆者。
4.使用注意若屬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則不宜使用。3、現代運用:現用於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腎小球腎炎易於感冒而反覆發作者。屬表虛外感之人。
【重點】玉屏風散的組成、功用、主治
玉屏風散黃芪與防風的配伍意義

生脈散《醫學啟源》
【組成】人參五分(9g)麥門冬五分(9g)五味子七粒(6g)。
【用法】長流水煎,不拘時服(現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
生脈散治氣陰虛,人參麥冬五味齊,補氣生津又斂陰,氣短自汗諸證去。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清心治暑淫;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功用】益氣養陰,生津,斂汗生脈:用於氣陰衰微之汗多欲脫,脈微細欲絕,以及口渴、舌紅無津、久咳肺虛、氣短自汗等。本方可用於各種熱性病之神倦、口幹,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其他慢性疾病見有氣陰兩虛之證者。近已製成針劑,用於休克之急救。
【適應症】暑熱多汗,耗氣傷液,體倦氣短,咽乾口渴,脈虛。或久咳肺虛,嗆咳少痰,氣短自汗,口乾舌燥,苔滑少津。現代用於結核病、慢性氣管炎、心血管病以及神經官能症等。
【主治】
1、溫熱、暑熱[1],耗氣傷陰證。汗多神疲,體倦乏力,氣短懶言,咽幹口渴,舌幹紅少苔,脈虛數。
2、久咳肺虛,氣陰兩傷證。乾咳少痰,短氣自汗[2],口乾舌燥,脈虛細。
【方解】方中人參甘溫,益氣生津以補肺,肺氣旺則四髒之氣皆旺,為君;麥冬甘寒,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為臣;參麥合用,則益氣養陰之功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溫,斂肺止汗,生津止渴,為佐。三藥合用,一補一清一斂,共奏益氣養陰,生津止渴,斂陰止汗之效。
人參:大補元氣,益肺生津—君
麥冬:潤肺養陰—臣
五味子:斂肺止汗,益氣生津—佐
三藥合用,一補(人參)一潤(麥冬)一斂(五味子),既可補氣陰之虛,又可斂氣陰之散,故暑熱氣津耗散,可益氣生津,斂陰止汗;肺虛久咳得之,可益氣養陰,斂肺止咳。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是治療氣陰兩虛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體倦,氣短,咽干,舌紅,脈虛為辨證要點。
2.加減變化方中人參性味甘溫,若屬陰虛有熱者,可用西洋參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神經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煩失眠,以及心臟病心律不齊屬氣陰兩虛者。生脈散經劑型改革後製成的生脈注射液,經藥理研究證實,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點,臨床常用於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內分泌失調等病屬氣陰兩虛者。
4.使用注意若屬外邪未解,或暑病熱盛,氣陰未傷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虛,亦應在陰傷氣耗,純虛無邪時,方可使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氣陰兩虛的常用方,以體倦氣短,咽幹,舌紅,脈虛為證治要點。
2、加減變化:
陰虛有熱,以西洋參代人參; 元氣大虛,用紅參; 虛而有火,用西洋參;氣陰不足輕者,可用黨參。 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
3、現代運用:現用於肺結核、慢支、神經衰弱所致的咳嗽,心煩失眠以及心臟病心律不齊屬氣陰兩虛者。
【重點】組成、功用、主治。
----------------------------------------------------------------------
[1]暑:暑為陽邪,易耗氣傷陰,暑多挾濕,暑氣通於心。暑邪具有季節性,治之當以清暑熱,益氣陰,利小便,清心為法。其利小便者,為給濕邪以出路也。
[2]肺氣虛,不能固表也。

人參蛤蚧散
【組成】蛤蚧一對甘草五兩杏仁五兩人參茯苓貝母桑白皮知母各二兩
【方歌】補益人參蛤蚧散,專治痰血與咳喘,桑皮二母杏苓草,若非虛熱慎勿餐。
【功用】補肺益腎,止咳定喘。
【主治】肺腎氣虛喘息、咳嗽。痰稠色黃,或咳吐膿血,胸中煩熱,身體羸瘦,或遍身浮腫,脈浮虛。


  •   asd9595 於 2016-06-27 00:25 1F
  • 感恩您的用心分享,謝謝您,中醫博大精深,願大家好好利用。南無阿彌陀佛..